1、颜面与腭的发生文字,一、鳃器官的发生,鳃器官 鳃弓中胚层间充质增厚(6对) 鳃沟外胚层凹陷(5对) 位置 咽囊内胚层向外突出(5对) 相对 鳃膜 鳃沟的外胚层 咽囊的内胚层,二、颜面的发生,1颜面发生 5个隆起 额鼻隆起 左上颌隆起 右上颌隆起 口凹 左下颌隆起 右下颌隆起,额鼻隆起的演变 额鼻隆起 左上颌隆起 右上颌隆起 口凹 左下颌隆起 右下颌隆起,额鼻隆起的演变 额鼻隆起 左上颌隆起 右上颌隆起 口凹 左下颌隆起 右下颌隆起,口凹: 5个隆起所围成的中央凹陷部分口咽膜 口凹底部的外胚层 前肠头部的内胚层 鼻板: 额鼻隆起下缘双外侧方外胚层增厚 鼻窝 :鼻板处外胚层凹陷 内侧鼻隆起 :鼻窝
2、内侧隆起 外侧鼻隆起 :鼻窝外侧隆起,2合并与畸形两侧内侧鼻隆起 人中、上唇正中部分同侧内侧鼻隆起 上唇、上颌、部分面颊 上颌隆起 (愈合不完全:唇裂)两侧外侧鼻隆起 鼻翼、鼻侧壁同侧外侧鼻隆起 面颊 上颌隆起 鼻泪沟 (不愈合:面斜裂)两侧下颌隆起 下唇、下颌额鼻隆起 额额鼻隆起下缘 向表面隆起 鼻梁、鼻尖 向下垂直生长 鼻中隔,三、腭的发生,两侧上颌隆起内面 两侧内侧鼻隆起 左、右外侧腭突 左、右正中腭突 中线处合并 分割 原始鼻腔(上) 腭 原始口腔(下) 硬腭(前) 软腭(后) 腭裂:左、右外侧腭突未在中线处愈合,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发生,一、 原始消化管的形成与分化,共同来源:原始消
3、化管 前肠 咽、食管、十二指肠前2/3 肝、胆道、胰 甲状腺、甲状旁腺、胸腺 喉、气管、肺,中肠 十二指肠后1/3、空肠、回肠、盲肠、 阑尾、升结肠、横结肠前2/3 后肠 横结肠后1/3、降结肠、乙状结肠、 直肠、肛管上段,原始消化管 内胚层 消化管、呼吸道的上皮及腺体 脏壁中胚层 管壁结缔组织、肌肉、软骨等,二、咽囊的衍化,第1对 近端狭长 咽鼓管 (第1对腮沟 外耳道) 远端向外膨大 中耳鼓室 (第1对腮膜 鼓膜)第2对 内侧:腭扁桃体的隐窝与上皮,第3对 背侧:下一对甲状旁腺 腹侧:下降到胸腔 左右合并 胸腺第4对 背侧:上一对甲状旁腺 腹侧退化第5对 后腮体 甲状腺滤泡旁细胞 (神经嵴
4、外胚层细胞迁人),三、消化系统的发生,(一)原始咽的演变 1咽的形成: 为前肠头端膨大部分 胚4周末口咽膜破裂后 咽前通口腔,后连食管,2甲状腺的发生 近端细长 甲状舌管 (后退化)盲孔 甲状腺 (退化不全:甲状舌管囊肿) 憩室 远端膨大 甲状腺 (滤泡上皮细胞:内胚层),(二)食管的发生 心肺下降,颈部伸长 胚4周:食管很短 食管迅速增长 迅速增生 食管内胚层细胞 单柱上皮 复层上皮, 过度增生的上皮退化吸收 管腔一度堵塞 管腔重新出现 胚8周 上皮吸收不完全 食管狭窄 上皮未被吸收 食管闭锁,(三)胃的发生胚4周 胃原基(梭形膨大)胚7周 形态变化 方位变化 食管伸长 肝发育 快固定右侧
5、胃下降 胃纵轴 900顺时针旋转胃背侧缘发育快 胃大弯 胃大弯:背侧 左侧胃背系膜发育快 大网膜 胃小弯:腹侧 右侧 网膜囊胃腹侧缘发育慢 胃小弯 胃长轴: 垂直胃腹系膜发育慢 小网膜 胃上部突出 胃底 左上斜向右下,(四)肠的发生 1十二指肠的发生 前2/3:前肠末端 C字形袢十二指肠 凸向腹侧 后1/3:中肠头端 胃旋转 右侧,2十二指肠以下肠的发生胚4周 直管胚5周 “U”字形 头支 中肠袢 尾支 盲肠突 盲肠与阑尾的原基 大肠与小肠的分界 退化不全 袢顶连卵黄管 Meckel憩室 后卵黄管退化 脐粪瘘 不退化,胚6周 生理性脐疝 (肠袢突向脐腔 并作90度逆时针旋转)胚10周 肠袢退回
6、腹腔 (180度逆时针旋转) 先天性脐疝 肠袢不退回或退回但脐腔不消失 内脏易位 肠袢未旋转或旋转不全或反向转位 头支在左下方 空肠、回肠 尾支在右上方 横结肠、降结肠 盲肠突下降,升结肠形成 乙状结肠形成(降结肠尾端移近中线),(五)直肠与肛管的发生泄殖腔的分割 (胚4-7周) 腹侧:尿生殖窦 膀胱、尿道泄殖腔 背侧:原始直肠 直肠、肛管上段尿直肠隔(中胚层) 腹侧:尿生殖膜泄殖腔膜 背侧:肛膜 破裂,肠腔与外界相通 (如不破裂 不通肛),内侧(上2/3) 肛膜 后肠内胚层 分界线肛管 为肛管 外侧 (下1/3) 齿状线 肛凹外胚层,(六)肝和胆道系统的发生 肝血窦 胚4周: 头支(大):
7、血管网 肝板、肝内胆管上皮 间充质 、肝憩室 入原始 尾支(小): 被膜横隔 胆囊、胆囊管 结缔组织 根部: 胆总管(与十二指肠相通),(七)胰腺的发生 背胰芽(大) 背胰 胰头上半部分、胰体、胰尾 前肠内胚层 腹胰芽(小) 腹胰 胰头下半部分 转到十二指肠背侧 与背胰合并,(如不消失 副胰管) 近侧段 退化消失 背胰管 远侧段 主胰管胰管 合并 腹胰管 从细胞索分离形成细胞团部分胰腺内胚层细胞 胰岛 导管退化,(八)消化系统先天性畸形1 消化管狭窄或闭锁过度增生的上皮退化 吸收不完全或未吸收2先天性脐疝肠袢不退回或退回 但脐腔不消失3 脐瘘卵黄管未退化4回肠憩室(Meckel憩室)卵黄管近侧
8、段 退化不全5 不通肛肛膜未破或直肠与肛管未接通6 内脏易位肠袢退回腹腔时未旋转 或旋转不全或反向转位7 先天性巨结肠结肠肌间神经丛发育不良8 直肠瘘泄殖腔分割不全,四、呼吸系统的发生,1鼻腔的发生 鼻腔上皮外胚层 2喉和气管的发生 喉气管沟 气管食管瘘 喉气管憩室 分隔不完全 (呼吸系统发生的原基) (中胚层) 气管食管隔 喉气管憩室 (腹) 食管(背) 头端 喉 中段 气管 尾端 肺芽,3肺的发生 生长迅速 胚5周 左肺芽 肺叶支气管 肺芽 支气管树 (2支) 胚7周 不断分支 右肺芽 肺叶支气管 (3支) 左肺 呼吸性 肺段 (8-9支) 胚6月末 分支达 细支气管支气管 右肺 17级
9、肺泡管 (10支) 肺泡囊 分支达24级,出生后继续分支,支气管树 上皮内胚层 软骨、平滑肌、结缔组织、毛细血管 中胚层间充质 I型细胞 胚7月:肺泡内胚层细胞 II型细胞 分泌表面活性物质,呼吸系统先天性畸形 气管食管瘘 气管食管隔分隔不完全,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发生,间介中胚层 胚4周 生肾索 胚5周 尿生殖嵴 中肾嵴 生殖腺嵴 外侧 内侧,(一)肾脏和输尿管的发生,人类肾脏发生经过三个阶段: 1、前肾: 发生最早,位置高,与泄殖腔不通, 无泌尿功能胚4周初 前肾小管 退化 颈部生肾索 大部分 前肾管 中肾管,2、中肾: 胚4周末,前后出现80对,经常保持30对 前肾尾端生肾索 中肾小管(
10、“S”形小管) 内侧端:膨大 外侧端:与前肾相通 背主动脉分支 改称毛细血管 肾小囊 肾小体 中肾管:通泄殖腔,中肾嵴 中肾小管 中肾管 退化 男性 完全退化 男性 生殖管道 生殖管道(女性) (男性) (女性) (男性),3、 后肾: 发育为成体的肾脏, 有泌尿功能 1) 来源: 输尿管芽 输尿管、肾盂、 肾大盏、集合小管 后肾 生后肾原基 肾单位,输尿管 输尿管芽 肾盂、肾大盏、肾小盏 集合小管后肾 远端小管 细段 肾小管 生后 近端小管 肾单位 肾原基 肾小囊 肾小体 背主动脉 血管球,输尿管 输尿管芽 肾盂、肾大盏、肾小盏 集合小管后肾 远端小管 细段 肾小管 生后 近端小管 肾单位
11、肾原基 肾小囊 肾小体 背主动脉 血管球,2) 接通: 来自输尿管芽的集合小管 接通 来自生后肾原基的远端小管 (如未接通:多囊肾),输尿管 输尿管芽 肾盂、肾大盏、肾小盏 集合小管后肾 远端小管 细段 肾小管 生后 近端小管 肾单位 肾原基 肾小囊 肾小体 背主动脉 血管球,3) 上升: 胚3月: 后肾由盆腔 腹腔 呈腹膜后位 肾门900 旋转 (腹侧 内侧),上升,(二)膀胱和尿道的发生,背侧:直肠 泄殖腔 腹侧:尿生殖窦,尿直肠隔,尿生殖窦的演变 1、膀胱部(上端) 膀胱 膨大 (顶端尿囊退化,如不退化:脐尿瘘) 中肾管 分别 输尿管 开口于此 生长不均 输尿管:外侧上方 开口移位 中肾管:内侧下方 下降到尿道,膀胱扩大,2、尿道部 (中端):狭窄管状 男性 尿道前列腺部、膜部 女性 尿道,3、初阴部(末端):扁平结构 男性 尿道海绵体部的大部分 女性 阴道前庭,(二)泌尿系统的先天畸形,1. 多囊肾:集合小管与远端小管未接通 2. 马蹄肾:两肾下端融合 3. 异位肾:肾上升受阻,如低位肾 4. 单侧肾:一侧输尿管芽未发生 或虽发生但早期退化 5. 双输尿管:同侧发生两个输尿管芽或 一侧输尿管芽过早分支成两条 6. 脐尿瘘:膀胱顶端脐尿管不退化,复习思考,简答:唇裂、面斜裂、腭裂、脐疝、 回肠憩室、多囊肾、脐尿瘘,问答:咽囊的演变、泄殖腔的分隔、 后肾的发生与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