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百家讲坛”与畅销书《品三国》【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278055 上传时间:2018-08-1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百家讲坛”与畅销书《品三国》【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浅析“百家讲坛”与畅销书《品三国》【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浅析“百家讲坛”与畅销书《品三国》【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浅析“百家讲坛”与畅销书《品三国》【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浅析“百家讲坛”与畅销书《品三国》【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 ( 届 ) 论文题目 浅析“百家讲坛”与畅销书品三国 所在学院 文化与传播 学院 专业班级 编辑出版学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 完成日期 年 月 日 2 浅析“百家讲坛”与畅销书品三国 2001 年伊始, 一档名为“百家讲坛”的电视节目进入了观众的视线,之后它似不停息的旋律,有节奏的传承着自己独有的神韵。 2004 年它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至此便火的不可一视。之后,上海文艺出版社策划出版了易中天品三国一书,成为当年最畅销的书籍,于是也一举将“百家讲坛”推向了高潮;如于丹的 心得也是相继火爆与热销。可以说:畅销,从走上“百家讲坛”开始。之后,“百家讲坛”产

2、生了一系列上佳的畅销书选题,出版社争取到了这些选题也就获得了具有畅销潜质的图书;沉寂历史变身成畅销书,实现了电视栏目运作出畅销书成功典范。 媒体的强 力宣传是图书畅销的一个巨大助推器,而电视媒体的宣传更是如此。本论文以电视媒介中“百家讲坛”这一节目为样本,以易中天品三国畅销书为例,做一阐述。研究从百家讲坛走出来的畅销书品三国,我们可以得出从电视媒体与纸质出版互动下畅销书的打造和营销之道。使我们能够从中得到借鉴,运用电视媒介为图书的信息形成“舆论场”,迅速增殖,从而孕育出新的畅销书传播模式。 一、畅销书概述 (一)畅销书的概念、特征 1、畅销书的概念 “畅销书” (Bestseller)一词起源

3、于美国: 1895 年,美国读书人登载了十九个城市书店中 最畅销的六本书的书名,这也被认为是历史上第一张畅销书单。 1897 年,这家杂志又发表了全美“最好销的书”的书单。自 1903 年开始,读书人月刊每期公布本月内最好销的六本书,称为“畅销书六册”;至此, “畅销书”一词首次正式出现。此后,“六册畅销书”随即出现在全美各家书店的之中。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畅销书”这一称法也逐渐普及到美国以外的各国出版界。在我国, 1995 年北京开卷图书市场研究所正式开始每月一次的畅销书调查,并同期在 中国 图书商报专版的公布正式拉开畅销书的序幕。 1 “畅销书“这个 耳熟能详的词汇,在其诞生起却就有着不同

4、的阐释。大多数人的认知范围内:畅销书指的就是销售渠道畅通,销售量居于领先地位,即卖的好的图书,读者数量多,受众面大,销路广,销售快,影响力大的书。一些人则认为:畅销书就是指在某一时间在同类书的销售中销售量居于领先地位的书。众多学者对“畅销书”的概念在众多层面也是作出了不同的阐释。加拿大传播学教授克劳德马丁将“畅销书”定义为:“一本畅销书通常是1伍旭升,孙月沐 ; 30 年中国畅销书史 M.中国出版集团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 2009 (1) 3 一部小说,它的成功众所周知或者是可以预期,易于阅读,人们能够 从中激发激情,获取信息。” 2法国著名社会学家罗贝尔埃斯卡皮畅销书定、定义为:“销售很

5、快,在线标图的某一点上,销售转向平稳”的书。而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对“畅销书”所下的定义是:一个时期内,在同类书的销售量中居领先地位的书,作为表明公众的阅读趣味和评价的一种标志。它的深层含义就是迎合“公众”,或者简称为“媚俗”。 2、畅销书的特征 畅销书的特征体现在其本质属性之上,但针对表述各异的畅销书定义而言,它的特征也就各持一词。整合国内学者的众多观点,我们不难发现可以将畅销书的特征归结为以下五点:一是拥有广大的读者 群,因为读者群是畅销的基础;二是有相当大的销量,是否属于畅销书,销量取到了绝大的衡量标准作用,国外,如北美畅销书是以 10 万册(硬皮书)和 30 万册(纸皮书),法国以 10

6、 万册作为衡量标准,而我国只要销量大于 3 万册均可算作畅销书;三是畅销书的内容能够把握时代脉搏,吸引众多读者;四是畅销书的生命周期短,正是因为畅销书能够把握时代脉搏,使其具有较强“时令性”的同时也造就了它“短命书”鲜明特性。 总述而言,畅销书的特点是就是符合当时人的阅读口味,它不一定就是一本好书,但也有可能成为名著,它就像多棱镜一样完整而精彩地折射 书业、生活和时代的历史。也正是因为畅销书众多特征的存在衍生出了一个新名词 畅销榜。在一段时间内,监控符合一定条件的图书的销售情况,并按销量(册数)顺序排列成榜单,即为畅销书排行榜,简称畅销榜,畅销榜可以使我们更好的去了解和研究畅销书。正如迈克尔科

7、达在畅销书的故事中所述:“畅销书排行榜就像一面镜子,反映了我们是谁。我们要生命。我们对什么有兴趣和我们想知道些什么。我们仔细研究畅销书排行榜越久,我们越了解一件事,那就是 我们自己。” 3 (二)畅销书的营销方法 畅销书在营销中最主要的形式被业界称为“老三样 ”,即:新书发布会、签名售书、图书评论。新书发布会是新书初次和大众读者见面,不断对新书加以诠释、宣传,起到第一印象的关键作用,从而提升众多媒体、业界的关注度。新闻发布会搞的好的举办方,往往能够使新书的出售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作家签名售书,是一种比较传统的售书方式,但成效却极其之大。作家售书,能够拉近作家与读者的距离,对揣摩读者思想产生阅读

8、兴趣,积极购书起到积极的作用。图书评论无论是从资金上还是人力上考虑,是各种宣传中花费最少的一2克劳德马丁 ;魁北克省畅销书的生产、内容和使用 J;加拿大传播学刊; 1996(21) 3迈克尔科达 ;畅销书的故事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4 项活动。但它起到了给予批发商、书店积极的去订单的一个“诱导”作用,对读者也是有着一种导向作用。 除“老三样”之外,出版社在打造畅销书中越来越多地结合各种媒体、采用各种营销手段,形成所谓的营销传播组合。 4营销传播的主要手段有广告、人员的促销、销售的促进、公共关系的宣传等;每一种手段具体的表达方式又是各不相同,比如,广告包括广播电视、印刷品和户外广

9、告等,人员促销包括销售展示、展销会、订货会、直销等,销售的促进主要是作者现场签字售书、馈赠品、折扣等。但并不是说将这些手段简单地组合、叠加就是整合,而是采取最有效的方式,来达到定位图书形象和营销传播的目的。 二、“百家讲坛”的产生与发展现状 ( 一)“百家讲坛”的产生及宗旨 “百家讲坛”是中央电视台第十套( CCTV-10)于 2001年 7月 9 日开播的一档形式比较单一的科教类栏目,栏目首播时间 12: 45,重播时间 23: 30 以及次日早晨 6: 40。栏目的宗旨为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而它最初走的是“文化品位、科学品质、教育品格”的路子。“百家讲坛”往往会是选择观众最感兴趣、

10、最前沿、最吸引人的选题,不断的追求学术创新,鼓励思想个性,强调雅俗共赏,重视传播互动。栏目选材广泛,曾涉及文化、生物、医学、经济等各个方面,现多以文化题材为主,并较多涉及中国历史、中 国文化。 (二)“百家讲坛”的发展与现状 1.“百家讲坛”的三次变革 “ 百家讲坛 ”的风格与学术性的理论研究相比较为 平易 ,同时亦追求内容的学理性与 权威性 ,力求 雅俗共赏 。 5开播前三年,曾一度因收视率太低,面临被末位淘汰的危险。栏目制片人万卫等人及时调整思路,对“百家讲坛”进行三次改版。三个改版的百家讲坛在选题策略及主讲人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第一版 2001 年 7 月 2002年 4 月的 205

11、期节目大部分节目虽然也是以“系列专辑”形式出现,但这些选题都具有浓厚的专业学术味道(如“实验物理学与物理前沿”、“社会、战争、传播三种形态的关系”、“磁悬浮列车原理及经济意义”等),形式是在同一主题下往往多个主讲人各 讲一节,实质上此时的所谓系列仅仅是提供一个框架式的大题目将多期独立、松散的节目容纳进去,导致各期内在联系性较弱。面对第一版的“系列化”的不太理想,第二版百家讲坛从 2002年 5 月至 2003年 9 月的 275 期则4成蔚帆 ;畅销书的营销传播组合 J;中国管理传播网; 2007 5任中峰 ,彭薇 .“百家讲坛”的雅俗变革 J. 传媒杂志 . 2006 (3) 5 大大减少了

12、“专辑”形式,各期节目互不联系的居多,选题范围更加宽泛、零散,同时节目的学术性降低。第三版从 2003 年 9 月到 2005 年 12 月(至今)的 500 多期节目,尤其是 04年 12 月后的百家讲坛呈现出稳定、成熟的系列化意图,从“广种薄收,跑马圈地”转向“集中火力,精耕细作”,系列化的节目一度占据了节目总 量的 84.6。此时的同一系列由同一个主讲人完成,内容是同一题材纵向延伸。 依据 2005 年 12月 21 日登录央视百家讲坛网站所得到的往期节目内容进行分类整理,可以发现第一、二版各类别节目的比重没有显著的差异,乃至到第三版的 2004 年 10月份之前,仍然是延续着一个相对平

13、均的状态。第三次改版前栏目的选题历史探秘类比例占7.1,改版后的比例大幅提升到 39.3。文学经典类从 23.3提升到 33,两类共计占到 72.3;自然科学类的内容从 24.8下降为 2.2,“其他”类节目从 19.5下降为 2.6。6改 版之后还是初见成效的, 2004 年由清史专家阎崇年主讲清十二帝疑案,一度使得“百家讲坛”迅速“火爆”;其最高收视率为 0.57%,跃居频道第一。即此之后,阎崇年、刘心武、易中天、纪连海、于丹、王立群等一批主讲学者也开始在讲坛走红,相关图书、音像等衍生产品在市场上十分热销,其中,易中天品三国、于丹 心得位居 2006、 2007年畅销书排行榜前列,一时间“

14、百家讲坛”现象便成为社会的一大热点。 2.“百家讲坛”遭遇瓶颈 2007 年后,“百家讲坛”热持续火爆,但就在其被无尽的追捧时,对其理性的反思和批判 声也随之而来。 2007 年 3 月随着天涯网上一篇名为我们为什么要将反对于丹之流进行到底的帖子发表之后,各种关于“百家讲坛”的批判之声便不绝于耳。进入 2008 年后,媒体上不断出现“百家讲坛遭遇瓶颈”这样的字眼,栏目在 9 月和 10 月的收视率已经连续两个月排在十名之外,在央视 10 套的 24 个栏目中,百家讲坛收视率最低的一次排到了第十八名。 11 月,清算百家讲坛:死亡倒计时,现在开始一文越是引发了舆论界对百家讲坛命运的关注;一时间关

15、于百家讲坛的种种讨论又一次成为了舆论的焦点。现如今,“百家讲坛”虽然仍在播 出,但收视率可以说是每况日下。考究和反思“百家讲坛”改版前后的变化和收视率情况的差别,我们不难发现改版后的文史累比例过大,同时栏目的在商业竞争的印象下,使得文化不断的被娱乐化、庸俗化,而这也就是“百家讲坛”需要面对和必须改变的“瓶颈”。 三、易中天品三国畅销书的诞生与营销 6徐静,孙丹;传媒消费语境下 发展路径研究 J;新闻界; 2009(6) 6 (一)易中天品三国出书背景及出版历程 1. 易中天品三国的出书背景 英国学者苏特兰说:“宣传是畅销书制造的第一语言”。新媒介竞合的时代下,畅销书不再是自然运作、自然传播的结

16、果,出版物从创作到生产最终成为“畅销书”的过 程中,媒体的强力宣传已然成为图书销售的巨大助推力。其中,电视媒体对畅销书的影响更是受到学者、出版社、作者的重视,而品三国畅销书的成功上市正印证了这一点。 说起易中天品三国畅销书就不得不提及为其出版的上海文艺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是上海文艺出版总社这家国有企业麾下最大的出版社。在成立的五十多年来,出版了一大批著名作家、艺术家的优秀作品和各类有影响的丛书; 主要出版中外当代和现代文学、艺术作品及文艺理论和文艺批评专著等。 2004 年 6 月,在出版集团化改革的潮流下,上海文艺出版社与另外 7 家出版社组合在一起,成 立上海文艺出版总社。 品三国并不是

17、上海文艺出版社与易中天的初次合作。早在 22 年前,易中天在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他的处女作文心雕龙美学思想的小册子。 2000 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品读中国书系”丛书,其中就是整理了易中天的读城记、品人录、中国的男人和女人、闲话中国人;起至 2005 年这套书已然售出 3.5 万套。纵观易中天在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 7 本书,其均与品三国一样,同属于并不难懂、却有独特角度思考的高品位书籍。对上海文艺出版社而言,这类书恰恰是他们最迫切想得到的出版物。 2. 易中天 品三国的出版历程 易中天品三国的雏形显而易见,就是来源于“百家讲坛”的电视讲座的讲稿。 2006年 3 月底,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

18、通知诸多出版社,易中天的品三国书稿版权要以无标底竞标形式来决定归属。而采取无标底竞标也是由于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希望让渡代理和进行后延产品的开发权。但参与竞标的形出版社过多,也是令易中天和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难以选择,但另一方面这样做也是“为了宣传百家讲坛的品牌”。 7 5 月 22 日,郏宗培(上海文艺出版社的总编辑)和该书的责任编辑赵南荣来去北京参加竞标。在与郏总编竞争的的 12 个 对手,其中有两家是联合竞标;就是 2005 年畅销书狼图腾的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对此,郏总编只能不断的调整竞标数和加印数,最后他落笔在“ 55”、“ 14”上,由赵南荣把这些数字写到了竞标书上,递交上去。之后

19、,郏总编表示“首印数增加 10不要紧,我更看重的是版税税率,每本书还需要附送一张光盘,而7雷剑峤 , :一本畅销书的诞生 J; 南方周末; 2006(9) 7 且每张的成本是 0.95 元,也是要给作者版税的。” 6 月 22 日之前,易中天便把品三国的所有书稿交予上海文艺出版社。鉴于先前出书文稿的泄露和盗版书的猖獗,易中天不惜“脚力”亲自将书稿递交上去。之后,七八家印刷厂同时 进行印刷,品三国书的印刷轰轰烈烈的展开。在印刷的品三国封面上,“ CCTV10”与“百家讲坛”的标志被印在很显眼的位置。不仅如此,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获得品三国总码洋数 2的代理费。为了加大品三国的宣传,著名主持人杨澜和

20、陈鲁豫分别在电视上对易中天进行了采访。在品三国发行前,百家讲坛连续 7 天播出易中天在北京西单图书大厦签名售书的广告。从竞标、印刷到前期宣传,中央电视台都进行了有效的电视媒体引导和宣传,同时出版社也即将在新上市的品三国一书采取签名售书的营销方案;这些无疑都给予品三国畅 销的基础。 7 月 22 日,品三国(上)在全国发行,只用了 5 周,印数已经达到 85 万册。而易中天品三国也获得当年最畅销的书。作为品三国畅销书的作者易中天,不仅赢得了“学术超男”的美誉, 8同时也是将高达 500 万元的版税 (上海文艺出版社提供 )收入囊中。与此同时,上海文艺出版社以竞标价 500 万元、首印 55 万册

21、夺得易中天品三国(上)的版权,创下了中国图书出版版税最高纪录,该社当年总共实现 6000 万的码洋,其中 3000 多万来自于易中天的著作。 (二)品三国畅销书营销模式 易中天一度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品 三国的畅销也开辟自己的一种模式,即:以媒体互动运作为主,市场借势为辅,分册出版畅销书。与媒体互动、市场借势在前文已经阐述,在此不做赘述。品三国为何采取分册出版模式,此举有何目的?这样做又取得什么样的效果?又有哪些是值得我们去借鉴和学习的呢? 品三国采取分册出版,主 要 是 出版社基于借势讲座的不定性 、 防止盗版 和 营销借势的 三方面考虑。 品三国分 几部分册运作, 而其内容均来源 于 “ 百

22、家讲坛 ” 。 但是 讲座的档期 是 根据节目收视率来安排, 这也就使得出版社必须 采用分册出版。出版社愿意依托讲座同步出版,还有一个 原因就是为 了 防止盗版。 我国 现在图书出版市场环境差,盗版速度 极快,让品三国与 讲座同步推出,不给盗版商留 可乘之机,能够有效的抵制盗版商对品三国的盗版 。郏宗培 也 表示,在品三国(上)出版前,市场上已经见到 伪 书,将品三国分册出版, 有效的 阻断这种不法行为。 倘若 等到所有的节目都播出,盗版分子很容易地就能从网上下载 再出版 。 为此, 原计划分三部出版的品三国,为防盗防伪 不得已 调整为现上8王小峰 . “学术超男”易中天如何成一种文化现象 J

23、. 三联生活周刊 .2006.(7) 8 下两部 。而对于畅销书本身而言, 分册出版 有着明显的营销借势的效果, 但 与此同时 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和 风险。 就品三国而言,上下两册其实应该是一 个整体,但 上下册间的出版随着“百家讲坛”的讲座间 隔 了 一段时间 。 上海文艺出版社 就 可以根据上册推出后的市场反映来签订下册出版合同内容,包括起印数等指标,这样可以对市场 就有了 更准确的预估。如果上册讲座收视率高,下册的讲座便势在必行,出版社上下册推出相隔时间也不会太久,借势营销可以实现; 但是 , 倘若 上册收视率低,下册讲座推出 就得 延缓, 陷入上下册衔接不上的尴尬境地。 就 市场的反馈

24、来看,同作者作品在内容上 形式上达 成系列 从而采取 分册出版、分期上市的出版策略已经得到图书市场的认可。应该说, “ 前者铺垫后者、后者拉动前者 ” 是系列 图书运作的营销策略 模式 ;而 “ 形成品牌,赢得更多读者 ” 则是图书系列化运作的效果。 在应用此模式出版图书时, 只要将有些风险 压制 到 极 小化,出版社还是有赢利点的。 四、“百家讲坛” 与品三国的互动关系 (一)“百家讲坛”是品三国畅销的“助推器” “媒体之间的交流渗透和互动,带来的将不仅是不同媒体之间对传播内容的新的争夺。更带来不同媒体之间的一种新的相互需要的关系”。 9当下的图书出版,尤其是畅销书出版往往是依附于一些媒介,

25、无论是传统媒介也罢还是新型媒介也罢。总之,当那种媒介特点在当下显的日益突出的时候,那么畅销 书就会极力的向其靠拢。而这样做的结果或许会更让畅销书得以畅销,于此同时这种媒介将被赋予新的意义或者推向新的高潮。 易中天和他的品三国“火了”,而且不是一般的火,甚是让业内人士大跌眼镜。作为电视媒介的同期书 ,易中天品三国是由“百家讲坛”衍生出来的图书系列。虽然,品三国的畅销与其作者的优秀、努力莫大的关系,当能够畅销也是与央视电视台的“ 包装 ”密不可分的。正如郏宗培总编所说的:“在中央电视台出现,就像拍活广告一样,市场需要易中天。我们认可易中天的学术努力;当然,他的人气、人缘也在不断上升。”是央视电视

26、台这样媒介的介入,是百家讲坛与品三国的互动,使得沉寂历史变身成为畅销书。 其实,在此之前对于电视栏目结集出书也有先例。前几年就有湖南卫视“新青年”和凤凰卫视的“世纪大讲堂”两个栏目被结集成书:相聚新闻会客厅和调查新闻调查,但是并没有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市场效益,更别提有“百家讲坛”系列图书这么火爆。而探究求原因,寻出差别之所在:首先是“百家讲坛”联动图书的巨大价值一度被挖9李亦宁 ,刘磊 ;论多媒体环境下的畅销书传播 J; 2009(3) 9 掘出来,标以“保护品牌,多方共赢”的口号,不断的诱导着出版界的畅销书出版。其次是“百家讲坛”有着以上两个栏目所无法比 拟的创意团队。“百家讲坛”的团队能

27、够创造性的进行选题策略,同时能够把零碎、杂乱到系列化整合,有效的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这是“百家讲坛”的内在性的进行畅销书“包装”。再次,“百家讲坛”将精选系列 VCD 光盘制品,作为图书的附带品,对畅销书进行外在的“包装”,以此拉动着畅销书的销售。易中天曾表示自己要以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为典范:既有历史真相,又有文学趣味。他心仪的是对历史的“趣说”与“妙说”。 10而且他确实做到了,是“百家讲坛”也就是电视媒介给予了他“趣说”、“妙说”的平台,也是电视媒推动了品三国的畅销 。电视媒介对畅销书有着其独特的导向作用,它的传播能够使得畅销书不断向其靠拢,诱导着畅销书的发展方向。对此,季晟康(共和联

28、动总经理)先生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百家讲坛作品的热卖让我们意识到,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正在兴起。要引导人们回归经典,需要一种新的形式。” 可以说,“百家讲坛”是品三国畅销书畅销的最大助推器。 (二)品三国是“百家讲坛”收视率体现的“多棱镜” 当众多业界过多的关注到“百家讲坛”搞“火”了易中天,搞“火了品三国,但无可厚非的是,同样也正是由于易中天品三国畅销书的火爆才不 断壮大了“百家讲坛”的队伍,进一步提升了“百家讲坛”的收视率。纵观“百家讲坛”发展历程,栏目推出三年便处于央视栏目收视率的边缘,是阎崇年的正说清朝十二帝使得“百家讲坛”之火以状态。就新闻界,出版界来看,中央电视台看似是在为易中

29、天品三国从头到脚做畅销,其实央视何尝又不是为了宣传“百家讲坛”的品牌呢?因为就央视而言,他们坚定品三国绝对可以形成燎原之势,与差不多是是于丹 心得的畅销就迅速的对这一举措给予肯定。也就是所以说,“百家讲坛”与品三国达到了“双赢”,铸就了电视媒介与纸质出版互动的 成功典范。 诚然,“百家讲坛”对畅销书品三国有着巨大的影响,但是品三国对其更是给予了莫大的反馈。 2008 年, “ 百家讲坛 ” 系列图书遇冷, 仅在 上海博库书城, 心得的销量缩水到去年同期的近十分之一, 而新走上讲坛的学者所著的书销量不容乐观,其中 包括品三国 、 心得在内,曾经 一度 火爆的 “ 百家讲坛 ” 系列图书销售普遍下

30、滑。出现了“ 旧书新书销量都不好 ”的尴尬境遇。 “ 百家讲坛 ” 的王牌坛主于丹和易中天风光不再, “ 百家讲坛 ” 系列书 在 2008 年 的成绩,只能说是在 “ 吃老本 ” 。“百家讲坛”系列畅10易中天,帝国的惆怅 M,文汇出版社 ,2005 10 销书销售 的普遍下滑也是对“百家讲坛”栏目予以了正面的反馈。据 百家讲坛栏目主讲人纪连海向媒体透露:从 2007 年 10 月份起,除了他讲的李连英系列外, “ 收视率再 没能够超过 0.1%。 ” 由于百家讲坛曾有过 0.69%的收视率纪录, 就此 推算,目前的收视率或还不到高峰时的七分之一。 而今天下半年来,虽“百家讲坛”人在播出,面

31、对每况日下收视率,更是令人堪忧“百家讲坛”还能走多远。畅销书品三国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百家讲坛”的一面“多棱镜”,折射出了“百家讲坛”不同时期的收视率情况。畅销书品三国销量的下滑不就是对“百家讲坛“收 视率的一个反馈吗? (三)把握“助推器”与“多棱镜”,共铸“双赢” “百家讲坛”系列图书的各大出版社的出版在操作畅销书方面均已累积了一定的经验,他们都一定程度上意识到现在传播渠道多种多样,整合互动才是上好策略;体会到“助推器”与“多棱镜”的效果。一方面媒体对“百家讲坛”及其图书以及主讲人的相关新闻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都起到了宣传的作用;另一方面,出版社自行策划的宣传活动也都与各媒体和“学术明星”们合作充分利用已有的注意力资源,同时也积极开拓新的焦点吸引更多的注意力。 “百家讲坛”坛坛都是好酒;但是时间长 了,再好的酒也会喝腻。如今,易中天、于丹等人的书经过去年的红火后,现在已经开始卖不动了。这也是从“百家讲坛”走出来的畅销书对“百家讲坛”起到的“多棱镜”折射效果。这就需要 “百家讲坛”适时的进行自我调整和反思,是否是选题策划的不符合先下事宜,是否由于观众出现了 审美疲劳 ,是否读者产生了厌倦心理。从而挽救电视栏目,挽救畅销书;让“百家讲坛”成为畅销书的永久“助推器”。灵活把握“助推器”与“多棱镜”的关系,孕育出电视媒介与畅销书互动的新模式,共铸二者的长久“双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