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李零随笔的文体、内容与写作姿态【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278094 上传时间:2018-08-1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8.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论李零随笔的文体、内容与写作姿态【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浅论李零随笔的文体、内容与写作姿态【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浅论李零随笔的文体、内容与写作姿态【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浅论李零随笔的文体、内容与写作姿态【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浅论李零随笔的文体、内容与写作姿态【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 ( 届 ) 论文题目 浅论李零随笔的文体、内容与写作姿态 所在学院 文化与传播学院 专业班级 汉语言文学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 完成日期 年 月 日 毕业论文独创性声明 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 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他人已经发表的学术成果或者他人为获得高等院校学位而使用过的材料。如论文涉及任何知识产权纠纷,本人将承担一切责任。 特此声明。 学生签名: _ 日期: _ 摘 要 本文研究的是 李零随笔的文体、内容与写作姿态 。 李零的学术随笔 , 文体 随意而不随便 , 有学问而不囿于学问, 通俗而

2、不流俗 , 写法上通常旁征博引,借古论今,发人深思 。 语言上 , 直抒胸臆,通俗明了,却又一针见血 。 李 零的学术随笔 内容上 涉猎广泛,思想敏锐 ,往往有感而发,立足专业,关注现实以及一些生活感悟和 被人们遗忘的常识性的知识 。 李零 用业余的态度研究专业,用专业的角度研究业余, 努力地展示自己学术研究的才情与品格 。李零 学术随笔 的写作姿态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立场的体现 ,他畅所欲言,抒发对现实的各种感慨。他 对传统文化 批判 地 继承 , 并且 有着鲜明的写作立场 ,他反战、反腐败 、反破坏,崇尚保护自然, 他常常 在随笔中用 犀利的表达方式来批判现实社会的种种丑陋现象。 本文的结尾旨

3、在呼吁学者 应 当 改变那种轻视学术随笔的看法和做法,还学术随笔以应有 的 地位, 让学术随笔在 人们的思想深处和 学术 领域 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 学术随笔 专业 内容 写作姿态 Abstract This paper is a study of Li Lings essay style, content and writing attitude. Li Lings academic essay style, casual casual, learned and not limited to learning, popular and not vulgar, style of writ

4、ing usually load ones pages with references, ancient theory today, provide much material for thought. Language, straight from the heart, readable, but pierce to the heart of the matter. Li Lings academic essay content covered a wide range, perceptive, often saying, based on professional, pay close a

5、ttention to reality and life sentiment and forgotten by the people of common sense knowledge. Lee petty amateur attitude studies, with professional perspective of amateur, hard to display their talent and character of academic research. Li Ling academic essay writing posture is more of a cultural st

6、andpoint embodiment, he speak ones mind freely, to express the reality of emotion. He to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critically inherit, and has a distinct writing position, his anti-war, anti-corruption, counterinsurgency, advocating the protection of nature, he often in the essay with sharp words to c

7、riticize the reality social ugly phenomenon. The end of this article aims to appeal to scholars should change the kind of contempt in academic essay perceptions and practices, but also academic essays to due position, make academic essays in peoples thoughts and academic fields to play a greater rol

8、e. Key word: academic essay professional content writing attitude 目 录 一、 文体:学术随笔化 1 (一) 有学问而不囿于学问 1 (二 ) 通俗而不流俗 1 (三) 随意而不随便 2 二、 内容:随笔学术化 3 (一) 有感而发,注重体会 3 (二)立足专业,关注现实 4 (三) 生活感悟 5 ( 四) 常识与隐秘 5 三、 写作姿态:文化立场的非正式表达 6 (一) 对传统的批判继承 6 (二) 淡泊名利的边缘意识 7 (三)根植民间的知识分子立场 8 浅论李零随笔的文体、内容与写作姿 态 李零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国

9、内国际著名学者, 其研究领域横跨考古、古文字、古文献等诸多领域, 并 在这些领域留下了 足以传世的学术 著作, 但李零还喜欢 从事 学术随笔 写作 ,也取得了相当高的成绩,为世人瞩目 。 他的第一部杂文集是放虎归山,之后,先后出版了花间一壶酒、人往低处走 天下第一等 多部畅销 国内外 的随笔 。 李零淡泊名利,有意脱离外界的喧哗和干扰,精心营造自己的艺术世界。 央视“百家讲坛”千方百计动员李零教授出镜,但他总是委婉拒绝,他说:“我特怕看电视中我那张脸。”用他在 花间一壶酒中的一句话来 说就是:“我一直在逃,从专业学术的腹地逃向边缘,从边缘逃向它外面的世界。” 一、文体:学术随笔化 (一 ) 有

10、学问而不囿于学问 学术随笔是研究者就学术研究过程中相关问题所撰写的札记、杂谈,是含有专业知识和学术火花的学术札记。李零的学术随笔言近旨远、见解独到、发人深思、给人启迪 , 其短小精悍、洗炼优美的文风还可以使读者感觉轻松。朱光潜曾指出,国人的思想长于综合而短于分析 ,长于直悟而短于推证,问学为文 ,“悟”字当头,不喜欢以逻辑分析为起点的烦琐哲学,因此,中国人习惯将随笔作为做学问写文章的基本方式。学术随笔的用语没 有了枯燥晦涩,变得洒脱生动,在学术随笔中同样可以讨论学术问题。金克木先生晚年所做的学术论文随笔化的工作即是一个例证。 李零的 学术随笔“有学问而不囿于学问,能文章而不限于文章”,“以学识

11、为根基,以学历、心境为两翼,再配上适宜的文笔,迹浅而意深,言近而旨远”,“在知性与感性,思想与情怀,文学与艺术,厚重与轻灵之间,保持一种必要的张力”。 1李零的 学术随笔具有细密周到的逻辑思维和长于思辨的理性色彩,重议论,轻抒情,厚思辨,薄叙写,以文化知识含量高为其特长,以思想犀利深刻而赢得读者 。同时他的 学术个性强烈鲜明,体现了 作 者 的个体性、主体意识和创造性。 (二)通俗而不流俗 李零的学术随笔 在写法上通常旁征博引,古今结合,借古论今,从古事谈及当今时事政治,颇具内涵,发人深思。 “李零教授研究古代问题实际上是对现实问题的困惑,因此要把1 陈平原 游心与游目小引 M四川人民出版社,

12、 1997第 2 页 视角拉到比较远的古代去。中国人对神的信仰,对政权的信仰都是很淡薄的,比较无法无天,兵不厌诈就是说的这点,里面投射出对中国文化的一个认识。” 2李零自己也论述到他的随笔中的通俗史,通古今,垂教训,明道德,辨忠奸。中国民众有讲史传统,这是通俗历史的基础,也是大众阅读兴趣的脉穴,古今混为一谈既是缺点也是优点 ,李零认为老百姓没有历史,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怎么活都是活,通俗史喜欢比附古今,但他希望的是穿透古今。 李零的学术随笔从语言上看,则直抒胸臆,痛快直白,通俗明了,却又一针见血。酒色财气见人性中谈到致富就是靠抠门,全世界都如此。那些认为读读孔子,学点文化就能致富,那是没有的事

13、。抠门是经济学的本质( economy 的本义就是节约),它的意思是,该花的花,不该花的不花,什么都精打细算。“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后面就是抠门。我们得说实话。 3从写作规范上看,格式随便,不遵循或不大遵循论文的写作格式。例如,花间一壶酒 中的硬道理和软道理是由二三十条杂感集结而成的,恣肆汪洋而不拘一格,不遵循学术论文的写作范式,每篇都简练精巧,表达即兴的想法,述说生活中的一眨眼,记录思想中的一闪之念。 4 李零的学术随笔文笔生动,风格不那么呆板,仿佛正餐之后的风味小吃,正式讲座之后的轻松放言,自成一格,别具趣味。学术随笔少了几分深奥、严肃,多了几分轻松、休闲,让枯燥的学问走出书斋,变得灵动,以

14、闲适轻松、优美隽永的文体记录学术研究活动中的种种奇思妙想,展示学术论文、论著之外丰富的心灵世界,通俗而又不流于世俗,大大活跃了文风。 (三 )随意而不随便 李零的 学术随笔看起来随意,事实上却费尽了心机,篇幅短小而内涵丰富, 需要 改变自己习惯久已的学术论文的行文方式,转身投入到追求以自己的方式和姿态发言的学术随笔创作中,也不是一件容易事。在当今学术界,许多学者有意无意地轻视学术随笔,甚至认为写学术随笔有炒作之嫌,有不务正业之嫌。这种看法显然有失公正的。学术随笔是学术论文的有益补充,片面地把他们对立起来,是有失严谨的偏颇之为。当然这当中不排除一些不成熟的学者,的确有上述不良企图,做出了一些有悖

15、学术道德、伦理和职业自觉意识的行为。一些学者写的随笔尽管冠以 学术随笔之名,但并非真正的学术随笔,正因如此,才有学者批评当代学术随笔“既无学术又不像真正的随笔,既无逻辑也无灵性,既不严谨也不潇洒,结果2 解玺璋学术小天地,历史大眼光 J中华读书报, 2008第 8 期 3 李零 花间一壶酒 M山西人民出版社, 2010第 238 页 4 李零 花间一壶酒 M山西人 民出版社, 2010第 11 页 我们从中既享受不到学术的理性力量与逻辑力量,也享受不到随笔的感性魅力与汪洋恣肆,它们常常既不能给我以诗意的痛快淋漓,又不能给我以学术的严谨缜密”。 5所以 学术随笔 是一个学者 学识和修养 的体现

16、,并不是随便 就 能写 出来 的。 李零的学术 随笔 的文体结构 多样化 ,表述形式 丰富 。他认为如果一个学者为写作特别是为了做学问而写作,去读书或不如说是去查书,当然是很严肃 、 很艰苦的事情,因而也 是 很悲壮 的事情 。因此 学术论文文体 呈固定 结构 化 ,表述形式 单一化,内容 缺乏趣味性是在众多的所谓学术论文标准化及规范化的条件下的必然结果。要想真正写好文章,大概也在于忘掉学术,潜心立足感兴趣的书籍,读自己所喜,写自己所好,才是最根本的途径。 李零的 学术 随笔,纵叙横比,古今中外,信手拈来,如何枝可依中李零就从历史、考古、汉学、中外战争等封面展开了叙述,深入浅出,情趣盎然,意蕴

17、沉沉。学术随笔内含学术,具有思想性、知识性,文风简炼洒脱,富于文采,具有趣味性,可读性极强。因此,他受到了一些杂志的青睐,李零教授曾经给 读书写过文章,他说是读书的名字起得好。读书就是读书,谁读读什么读到什么水平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喜欢读也认真读。 6 二、内容:随笔学术化 李零的学术随笔涉猎广泛,思想敏锐,文笔生动而考究。从题材上看,有 写对生活 和现实 的感悟 , 或是写身边的人和事 , 或是对某个 现状 的描写 ;有他 读了一本喜欢的书,写读书随笔, 谈读书感受的,也有谈到 现在 的国内外现实状况 :例如中国 历史上的恐怖主义 , 伊拉克战争。高校政治改革, 以及现在 比较 热门的 孔子儒

18、家文化解读,海湾战争 等等 。 所论述的事物,大到四海翻腾、军事革命、国际政治形势,小到家里长短 、一花一木、鸡毛蒜皮之事,言近旨远,给人启迪,发人深省。他的随笔的取材往往不大顾及读者,不大顾及流通,不大顾及轰动效应。 (一) 有感而发,注重体会 李零的学术随笔包含较多书评书话、杂谈短札等。 他通常 有念即书, 或者 是喃喃自语,或者 是看 到了一件什么事情, 从而有感而发 , 记录了这些感受, 因此他的随笔和日记倒有几分相似,所以很多日记是用随笔的形式来写的。李零 之所以能这样酣畅淋漓的叙述自己的感受,跟他的博览群书和“海纳百川”式的读书习惯有很大的关系,他 自己也说他通常是 逮 到什么读什

19、么 。 灰皮书、黄皮书,各种古书和文 学名著,都是 李零 所热衷 的 。 他喜欢读闲书甚于读那些专门用于点缀刻意求深的学术论文之中的沉甸甸的“大部头”。他喜欢读书不分时5陶东风关于学术随笔的随笔 J中华读书报, 2000-5-10 6 李零 花间一壶酒 M山西人民出版社, 2010第 4 页 间,不分地点, 从北京到内蒙,从内蒙到山西,他一直带着书 ,一直在读书。 李零的学术随笔中有很多关于他本人的一些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读动物农场谈到了世界各国的革命和中国的特色革命,见解独到,发人深思。 7读 论述了西方的战争史和战争的中国模式重要性和令人感兴趣方面以及孙子兵法的地位和意义,同时也说明了中国

20、的弱势仍然存在,在过去的 100 年里,我们的地位是什么, 其实 早就有先定之数 了,列强世界是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我们是既没有机会先抢,也没有力量后抢,只能自己强自己,苦苦挣扎于世界之林。 8整部剑桥战争史就是专讲西方之不暇,遑论其他地区的战争史。读 侧重的是李零的个人体会和随感闲谈,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书评。里面谈到了他的外国友人马克梦的体貌特征、性格特点和工作现状等以及他所研究的中国明清时期的色情小说。其中还大篇幅的谈论到中国的性压抑、性解放等性观念和明清小说经常描写的中国上层社会家庭的一夫多妻制度。 9 (二)立足专业,关注现实 李零的专业 研究 是 考 古、古文字、古文献等领域,

21、而 李零的学术随笔中有很大一部分 是写 他本人 对历史人物或者历史事件的感想 ,这 正 是 他的 专业研究和业余创作的完美结合。 在读 和大营子娃娃小营子狗中都谈到了一位古人,即左传庄公十年讲齐鲁长勺之战中提到的鲁庄公的谋臣 曹刿。而在为什么说曹刿和曹沫是同一个人 为读者释疑,兼谈兵法与刺客的关系中再次谈及这个历史人物,在谈论曹刿和曹沫是否同一个人的时候,列举了大量的古文献参考资料,替读者解答为什么毛泽东军事著作里的“卑贱者最聪明”之曹刿会 同汉代刺客曹沫是同一人物。 10作 者查阅了唐代司马贞的史记索隐、清代梁玉绳的人表考卷三考汉书古今人表、今人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日本学者泷川资言的史记会注考

22、证和今人陈奇煪吕氏春秋校释注吕氏春秋贵信,基本都是说刿和沫同音字。 李零的学术随笔关心热点和焦点,有对学术界的风风雨雨作的梳理和反思,以鉴往知来。“知识分子搞科研,有人送钱,甭管国家的钱,死人的钱,外边的钱,谁说不是好事。问题不在钱。钱是好东西,但一旦跟权利挂钩,成为控制财力、人力,定人生死祸福,当学术寡头 的东西,就是一种腐蚀剂。” 11有些是对学术热点、焦点 问题的看法或是对文风学风的思考,丧家狗我读 的出版无疑给学术界一个深深的震撼。平心而论,对于李零教7 李零 何枝可依 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9第 289 页 8 李零 花间一壶酒 M山西人民出版社, 2010第 47 页 9

23、 李零 花间一壶酒 M山西人民出版社, 2010第 230 页 10 李零 放虎归山 M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8第 172 页 11 李零 花间一壶酒 M山西人民出版社, 2010第 161 页 授的丧家狗我读 所体现出的学术水平和思考容量,笔者由衷地敬佩,对于作者的诸多发见,如对孔子人性观的解析,对孔子求仕心态的解读以及对论语中相关习见的重构、梳理,笔者更是推为得道之言。对于作者如此放言称谓孔子,使用如此“另类”的标题,学术界早已引发过一场争议,至于作者为何要使用这个标题,抑或说作者的用意何在,我们无法揣测,但又未尝不可。刘兵这样评价李零的风格:“我很喜欢李零的文风,带些“痞气 ”但却有力

24、而简洁的文风。也许某些比较传统的学者会对此有不同感觉和意见,但那也没有关系,至少有一部分人能够欣赏,也就足矣。虽然在最后一点最基本的、带有本体意味的“真孔子”这样的问题上 ,李零还有些传统,但在其他方面,从行文到思想,李零足以成为当代学者中的一个“异数”。而他在学者圈中受到的欢迎和产生的影响 ,更说明目前学者中像他这样的“异数”还是太稀有了。” 12 (三)生活感悟 李零的学术随笔力求微言大义、言近旨远,故常常以小见大,揭示出常人未必领悟到的东西。李零的一些 学术 随笔同日记有很多相通之处,也谈生活琐事,家里 长短,记录平凡而普通的生活瞬间, 讲述琐碎而真实的生活故事, 描写现实生活中的喜怒哀

25、乐。南城读书籍中谈及家里搬迁和装修之事 时 充满了亲切感,从装修的痛苦回忆说起,对小区质量的不满和为自己的 坏运气 发牢骚,又对新公寓 的花花草草, 里里外外,大大小小,全都描述了个遍,每天的工作安排和生活计划也通通罗列了出来 。 民以食为天,李零在随笔中 大谈特谈 小区附近 的吃食, 各种喜欢的和不喜欢的 小吃 ,美味的和难吃的饭馆。在谈到购买 家居用品 和安装家电 的时候更是道出了人们的真情实感,购买之前是 商家视你为 上帝,买完了交了钱 ,他们的态度就会来个 三百六十度大转变,忽然之间 就你 的想法和意见 不 那么重要 了。 他的随笔中还 描写了 生活中碰到的各种小问题和不开心,让读者

26、们 仿佛看到了生活中的自己,从而领悟到生活的真谛。 (四) 常识与隐秘 李零的随笔还经常谈及一些被人们遗忘的常识性的知识,看似简单普通的道理或知识,以为人人皆知,甚至耳熟能详,然而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大有人在,李零也算是给读者普及了一下基本常识了。两汉古书讲纲常,有几种不同的说法,如春秋繁露深察名号有“三纲五纪”,李纬含文嘉有“三纲六纪”,论语为政马融注有“三纲五常”。 何谓“三纲”?“三纲”是法三才(天、地、人),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何谓“五常”?“五常”是配五行,即“仁、义、礼、智、信”。“五纪”可能就是“五常”,但12 刘兵李零:当代学者中的异数吗? J 中国图书评论, 2007 年第 8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