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强 师生互动 ,提高课堂教学 有效性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都知道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由教师与学生共同构建的双向活动,教学过程是教与学互相影响的过程,即教师以“教”来 促进学生的“学”,学生以“学”来促进教师的“教”。师生互动是老师与学生在自觉活动的基础上相互作用的教学。它最终的目的是要达到使课堂活跃,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和学习有效性。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 ,我觉得在课堂中 ,要加强师生互动 ,需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 1.教师的角色定位问题 长期以来 ,教师把自己更多 地定位为管理者和控制者。为了维持课堂纪律和课堂教学 ,学生一般不被允许发出信号 ,他们要听从教师的指令。在教学中 ,教师更要求自
2、己的行为和要求被学生接受和执行 ,一旦遭到拒绝会倾向于用各种方式包括消极的方式达到目的。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地位难以得到保证 ,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关系难以建立。 为了建立有效的师生互动 ,教师要转换其角色。在教学过程中 ,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成为师生良好互动环境的创造者、交流机会的提供者、积极师生互动的组织者和学生发展的支持者 、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因为教师对学生的作用和影响只有通过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和反应才能产生积极作用。教师要树立起“一切为了学生”的观念 ,尊重学生 ,全方位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通过教师的“教”唤起学
3、生的“学” ,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2. 必须给予学生自由创造的空间 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真正落实,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被压抑,这是当前师生业务关系上最突出的问题。为此,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展开,应努力体现开放性。应在教学活动中提倡探索,鼓励创新,保护学生的求知欲望。课堂教学中可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 ,等等。提倡真理面前师生平等,使学生敢于各抒己见,逐渐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需要教师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没有教师的教育创新,没有教师创造力量的充分释放,也很难谈得上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过程,从本质上说是教师创造带动学生创造的过程
4、,因此,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并通过教师的创造带动和提升学生的主体性,才是正确的道路。 3.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 只有建立起师生之间沟通的绿色通道 ,才会有教与学之间的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 ,才能为师生互动创造条件。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帮助者 ,要吃透大纲、教材 ,把握重点、难点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兴趣 ,使他们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在课堂教学的互动中 ,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活动参与者 ,他们既是信息的发送者 ,又是信息的接受者和加工者。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 ,与学生保持单向交往 ,教学效果较差 ,所以要把教师的“一言堂”改为“众言堂”。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保持
5、双向交往 ,同时也允许学生之间的交往。当然最佳的交往模式是多方位的 ,即从教师到学生 ,从学生到教师 ,从学生到学生 ,从个体到群体 ,从群体到个体 ,从个体到个体 ,从群体 到群体等。小组活动是师生互动的一种比较有利的模式 ,但并不排斥其它活动形式。 4. 必须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人们通常走这样一条成材之路:兴趣 -爱好 -钻研 -成功。兴趣是获取知识,扩大视野,丰富精神生活的一种心理现象,它积极推动学生去探求知识。由此,语文教师要使学生要对语文产生兴趣,就必须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一外国人如是说:教师的艺术表现在使学生能透彻、迅捷、愉快地学习知识技能,千方百计地培养学生兴趣,使之愉快地学。一个学生对某一学科产生兴趣时,总是积极 推动而且心情愉快地学习。因此,在这方面我主要满足学生精神上的愉快。学生的性格各异,学生的文化层次参差不齐,因为成功是最足以使学生感到满意,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 新课程标准理念下 ,运用教学“互动”促成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是一门学问 ,也是一种艺术。是语文课程标准人本思想的要求和体现。语文教师若能合理加以运用 ,定能促成学生自主探究性人格的形成 ,语文教学也将更加生动、实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