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应用心理学 公务员目标取向与工作绩效、工作满意度和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近几年来,我们国家的“公务员”热一直持续不衰。 2011 年,国考公务员报考人数已达到一百二十三万。造成这个现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公务员编制极其“稳定”,因为中国社会存在很多不稳定因素,导致公务员已经成了公认的最后“铁饭碗”。面对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专家认为,这种单一的择业取向劳动力市场和社会发展都有一定的弊端。公务员的工作效率极少与 工作绩效、工作满意感和组织公民行为 挂钩,而且即使规定出相应的工 作绩效考核,也会因为考核者以及公共部门环境等各样原因而使的绩效没有达到的预期效
2、果,所以针对公务员工作绩效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在研究公务员 工作绩效、工作满意感和组织公民行为 的众多影响中,每个人不一样的目标取向是必然的考虑因素之一。 早在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阿特金森( Atkinson)就提出了力求成功和避免失败的两种倾向,这一发现受到了广大研究者的普遍关注,随后在 20 世纪 80 年代 Dweck 就在阿特金森的基础上提出了目标取向这一概念,在 Dweck 的研究中,她发现被试面临失败时,会出现了两种显著不同的反应模 式,一部分表现出失助( helpless)反应: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很快就会沮丧,没有兴趣去继续下去,从而对自己失去信心,问题解决策略也变得很
3、随意,甚至根本不能达到原定的任务。但另一部分被试却很喜欢挑战,并始终相信自己能够最终解决问题,同时致力于探求更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她继续研究揭示了两种不同的目标倾向:成绩目标取向( performance goal orientation)和学习目标取向( learning goal orientation)。接着 VandeWalle( 1997)等研究者都继续将成绩目标取 向的性能精确到两个方面:一个是趋近型目标取向,一个是回避型目标取向。遵循这个概念,目标取向就包括学习目标取向,趋近型目标取向和回避型目标取向的三要素模型。(文章中提到的成绩目标取向就已经包括趋近型和回避型。) 而在国内,
4、很多研究者就针对目标取向做了更多深入的研究,比如华东师范就研究过目标取向与反馈寻求以及绩效的关系。还有深圳大学的李晓东也曾研究过目标取向与社会认知冲突调节的关系。但几乎没有人将目标取向与公务员这项职业相结合。而随着1 我国对公务员的重视与关注,也有很多人开始研究公务员的绩效和心理状况等。 从各 项的研究中,我们不难发现,公务员的目标取向可能并不会很直观的发现在工作绩效、工作满意感和组织公民行为 中,因为就像斯金纳针对环境中的不满意感觉所说的这是一种很主观的个人感受。不同角色的公务员在对于绩效评估中不同的结果所产生的个人感受是不同的。但是目标取向依然与 工作绩效、工作满意感和组织公民行为 有较高
5、的相关性,其主要原因是,不同的目标取向会引导产生不同的行为模式和工作态度,从而间接的产生不同的结果绩效。所以,加强对公务员的目标取向的研究,并且借着有效的方式,根据不同性质的岗位,不同特征的性格特点气质等促使公务员 的自我意识提高,从而提高这项公共服务的工作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含论文提纲) 研究目标:针对每个不同的公务员个体工作时主要采取哪种目标取向运用在工作的策略中 ;这些不同的目标取向对公务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绩效产生哪些不同的影响 ;在这些压力下,采取怎样的方法和策略可以使绩效保持在较高水平并减少对结果变量产生的负面影响。 主要内容:本文主要探讨目标取向对公
6、务员 工作绩效、工作满意感和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以及产生这种关系的内部机制。本研究采用多水平多来源问卷调查法,对财税局,教育局,监狱系统以及海关 等公务员中近 300 人进行研究,其中收取有效问卷 198 份。运用 SPSS 10. 0 等统计工具和方法进行数据分析,最后得到以下结论 : (l)经过对目标取向问卷的验证性分析得出 :公务员在日常工作中所制定的的目标取向有 2 种,即学习目标取向和绩效目标取向。 (2)上述两种目标取向会对公务员的 工作绩效、工作满意感和组织公民行为 产生不同的影响。绩效目标取向,特别是回避型目标取向对公务员的 工作绩效、工作满意感和组织公民行为 有负向影响,学习目
7、标取向对公务员的 工作绩效、工作满意感和组织公民行为有正向影响 (3)公务员的 工作绩效、工作满意感 和组织公民行为 与他们的目标取向有显著的正相关。 提纲: 1引言 1.1 目标取向的研究综述 1.1.1 学习目标取向与绩效目标取向之间的关系 1.1.2 目标取向对 工作绩效、工作满意感和组织公民行为 的影响 2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2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工具 2.2.1 工作满意度量表 2.2.2 组织公民行为量表 2.2.3目标取向量表 2.2.4 工作绩 效量表 2.3 研究思路 3.1.1 研究假设 2.4 数据分析 3.结果 3.1 人口统计学因素中的描述性
8、统计 3.2 学习目标取向和绩效目标取向在各项人 口统计学因素中的差异性 3.2.1 学习目标取向和绩效目标取向 在性别中的差异分析 3.2.2 学习目标取向和绩效目标取向 在 婚姻状况 中的差异分析 3.2.3 学习目标取向和绩效目标取向 在 职能单位 中的差异分析 3.2.4 学习目标取向和绩效目标取向 在 教育水平 中的差异分析 3.2.5 学习目标取向和绩效目标取向 在 工作类型 中的差异分析 3.2.6 学习目标取向和绩效目标取向 在职务级别中的差异分析 3.2.7 学习目标取向和绩效目标取向 在工龄中的差异分析 3.3 学习目标取向和绩效目标取向与各个工作绩效之间的相关 3.4 目
9、标取向与工 作绩效、工作满意感和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回归分析 3.4.1 学习目标取向和绩效目标取与任务绩效之间的回归分析 3.4.2 学习目标取向和绩效目标取与周边绩效之间的回归分析 3.4.3 学习目标取向和绩效目标取与工作满意感之间的回归分析 3.4.4 学习目标取向和绩效目标取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回归分析 4结论和建议 4.1 假设结论 4.2 结果讨论 4.3 研究不足 3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三、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技术路线、实验方案等 研究方法 :本研究通过对杭州地区、温州地区的地税局,教育局,监狱等单位的不同在职公务员进行问卷调查 ,在对收集所有的问卷之后,对这些问卷进
10、行整理,将其中不符合要求和明显无效的问卷的予以剔除,包括答题不全或大部分选项相同等。在问卷编码之后将数据录入电脑,采用统计软件 SPSS17.0 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 得出结论。 (1)被试:选取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学历、不同岗位以及不同级别的公务员被试共 300 名,发放问卷,收回有效问卷 198 份。 (2)工具: 1 工作满意度量表 根据 Spector( 1985) 13的 ( Job Satisfaction Survey), 以及 Hackman & Oldham(1974)14的 (Job Diagnostic Survey)编制,共计 21个项目。涉及职业满意度、晋升、
11、上级、奖励、成长和发展、工作量等六个方面,问卷用利克特 (Likert)5点量表表示,量表的信度( Cronbach =.889)。 2 组织公民行为量表 使用 Farh, Earley, & Lin (1997)15编制的中国组织公民行为量表( Chinese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Scale),选取了其 中的组织认同、同事间的利他行为、工作主动等三个维度,共计 15个项目,根据政府部门的被试背景对其中的个别用词进行了修改,如“公司”改为“单位”。典型的项目为:“只要对本单位的形象有利,即使是份外的事我也乐意去做。” 问卷用利克特 (Likert)5点量表,量
12、表的信度( Cronbach =.925)。 3 目标取向量表 个体目标取向量表 以 VandeWalle 和金杨华 16编制的目标取向量表为基础,结合非盈利性组织的特点通过访谈编制,包含学习目标取向和绩效目标取向两个因素,共 9个项目,采用利克特 (Likert)7点量表计分,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分别记 1-7分。典型的学习目标取向项目如:“要成为一个优秀的行政人员,重要的是不断改善自身的行政技能”,量表的信度( Cronbach =0.836),绩效目标取向项目如:“我的领导把我视为一名优秀的行政人员对我来说非常重要”,量表的信度( Cronbach =0.825)。 4 4 工
13、作绩效量表 使用 Mtowildo 和 Van Scotter 编制( 1994) 17的量表,量表分为任务绩效和周边绩效两个维度。在访谈研究阶段根据政府部门的被试背景不仅对其中的个别用词进行了修改,如“公司”改为“单位”;而且要求访谈对象就其中任务绩效和周边绩效在其当前工作背景中描述的准确性进行评价,最后在参考相应的人事部门主管的意见后修订好了本次测量的问卷。本次测量中量表的信度为任务绩效 ( Cronbach =.918)、周边绩效为( Cronbach =.825) , 问卷用利克特 (Likert)5点量表计分。 技术路线 : 研究步骤 主要内容 研究目的 第一步 文献综述 通过文献回
14、顾与总结,总结以往研究的成果与不足,提出本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第二步 研究构思与设计 明确研究目的,确定研究对象与 理论构思,构建总体研究框架 第三步 现场研究 通过访谈法对情绪工作问卷进行修订,并使用问卷调查法对研究变量收集数据 第四步 数据分析与讨论 通过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结果分析,并对得到的结果进行讨论说明 第五步 研究总结 总结研究成果,修正研究模型,明确研究意义,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佟吉清公务员 _最后的铁饭碗 N中国妇女报, 2005(1). 2彭芹芳,李晓文 . Dweck 成就目标取向理论的发展及其展望 J.心理科学进展,2004, 12( 3): 409-4
15、15. 5 3 高电玻 ,危莹 .我国公务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和对策 J.当代社科视野 , 2009,(6):12-15. 4孟慧,倪婕 . 目标定向与反馈寻求及绩效的关系研究综述 J.心理科学, 2002, 25( 4): 457-460. 5何玲 .绩效评估对公务员的心理影响及其调控 J.集体经济, 2009,( 6): 129-130. 6李非凡,朱斯琴 .国内公务员工作满意度研究综述 N.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2008,37(6). 7李晓东 ,高秋凤 .目标取向与社会认知冲突调节的关系 G.心理科学 ,2009 ,32 (4):865 - 868. 8李俊霞 .公务员培训方法的探讨 J.
16、探索与思考 ,2001,(5). 9李晓东 ,林崇德 .个人目标取向、课堂目标结构及文化因素与学业求助策略的关系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1(2) . 10朱岚 ,赵文舟 .公务员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及综合治理 D.成都行政学院, 2009. 11Mo Wang&Jesse Erdheim Does the ve-factor model of personality relate to goal orientationP.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07), doi:10.1016/j.paid.2007.04.024. 12Dan
17、iel M. Cable & Jeffrey R. Edwards.Complementary and Supplementary Fit: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Integration.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04,89(5):822 834. 13 Spector P. Job Satisfaction. Thousand Oaks, CA: Sage, 1997, 75-76. 14 Hackman JR., Oldham GR.The Job Diagnostic Survey: An instrument for
18、 the diagnosis of jobs and the evaluation of job redesign project. (In)Fields DL. Taking the Measure of work: A Guide to Validated Scales for Organizational Research anddiagnosis.北京,中国轻工出版社, 2004, 21-24. 15 Farth JL, Early PC, Lin SC. Impetus for action: A cultural analysis of justice and organizati
19、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in Chinese society.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7,42(3), 421-444. 16金杨华 .目标取向和工作经验对绩效的效应, 心理学报 ,2005,37(1):13614. 17刘国 奇 管理者个性和诚信自律对管理绩效影响的研究,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0. 6 四、 研究的整体方案与工作进度安排 (内容、步骤、时间) 2010-12-20 至 2009-12-31 查阅文献及相关资料 2011-01-01 至 2010-02-10 查看文献 2011-02-11 至
20、 2010-02-25 整理思路和研究方法 2011-02-26 至 2010-02-28 撰写文献综述 2011-03-01 至 2010-03-03 撰写开题报告 2011-03-03 至 2010-04-22 撰写论文初稿及修改 六、 研究的主要特点及创新点 本文通过对各个级别各个单位不同岗位的公务员进行抽样调查,了解他们的 工作绩效、工作满意感和组织公民行为 状况,从问卷中分析工作过程中的绩效的前因变量(学习目标取向和成绩目标取向)和结果变量( 工作绩效、工作满意感和组织公民行为 )之间的关系。理论上再一次论证了目标取向对 工作绩效、工作满意感和组织公民行为 的影响, 在实践上更有深刻意义,从人的角度和组织角度分析影响 工作绩效、工作满意感和组织公民行为 的因素,对于提高公务员的工作,降低职业倦怠,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更好地进行工作服务提供了可参考的依据。 本文较全面地把两个变量的关系综合起来考虑,结果有一定的真实性,不足之处在于部分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有待考究,另外,自呈式问卷会受到社会赞许等因素的影响,数据分析的结果可能不能完全真实地反应公务员的目标取向的情况和 工作绩效、工作满意感和组织公民行为 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