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毕业设计 文献综述 应用心理学 安阳市高中生社会支持、社会期望与总体幸福感的相关分析 社会支持指的是当某人有需要时,来自于他人的同情和资源的给予。而这种同情和资源的给予能够满足个体需要的,从而达到缓解个体的各类紧张的目的。社会支持的研究可上溯至 19实际法国社会学家 Derklieim的研究,他发现社会联系的程度高低与自杀有关,表现为社会的隔离或社会结合的紧密度低,可导致个体身心健康水平低、死亡率高。研究者认为,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利于身心健康,社会支持一方面对处于严厉状态下的个体提供保护,即对压力起缓解作用;另一方 面对维持一般的良好情绪体验具有重要的意义。临床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人获得社会支持的
2、多少,会对心理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果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心里的矛盾和冲突就越少;反之,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和疾病。 Cohn和 Wills1根据社会支持所提供资源的不同性质将社会支持分成了四类: 1、尊重的支持:指的是个体被他人尊重和接纳。又称作情感性支表现性支持、自尊支持; 2、信息支持:即有利于对问题时间进行说明、理解和应付支持。又称作建议、评价支持或认知向导: 3、社会成员身份:即能够与他们共度时光,从事消遣或娱乐活动。这可以满足个 体与他们接触的需求,转移对压力问题的忧虑或者通过直接带来正面的情绪影响来降低对压力的回应。这种支持也可以称作扩散支持或归属性。 4、工具性支持:指提供财力帮助、物
3、质资源或所需服务时间来帮助减轻压力反应、工具性支持因此又称为帮助、物质支持和实在的支持。 Barrera和 Ainlay【 2】 将社会支持分为六类,具体包括: 1、物质的帮助,比如以金钱和其他物质的切实的帮助; 2、行为的援助,比如分担体力劳动的工作; 3、亲密的交往行为,比如倾听、表示尊重、关心、理解等。 4、指导,比如提供帮助、信息和指导。 5、反馈,比如提供有 关他们的行为、思想和感情的个人的反馈; 6、积极的社会交往,比如参加娱乐和放松的社会交往。从以上两种对社会支持的分类来看名社会支持的本质是各种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包括有形的(如物质、金钱或者其他的工具)和无形的(如感情、指导、亲
4、密的社会交往、尊重等)。 几十年来,大量研究表明社会支持与身心健康有关 【 3 5】。以往关于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的研究多针对成年与老年人及病患者,而对正常发展的高中生的有关研究尚不多见 !1 初中生正处在成长发育的关键的转折时期,其社会支持状况有何特点?与总体幸福感有怎样的关系?本研究旨在调查高 中生获得的社会支持状况,并探讨其社会支持因素与幸福感的关系。 Crowne,Marlowe 认为 ,社会期望 (social desirability)是个人对社会认可的依赖(approval-dependent),也是对不认可的回避 ,是影响个人行为的更为广泛的动机 6。每个人都存在社会期望反应 ,
5、即个体总是倾向于评价自己的态度或言行时总是以社会所能接纳的方式来报告 ,而掩饰或否认自己不好的行为或态度 ( 7)。 班杜拉 8认为 ,当个体的行为总是伴随着成功和他人的关心、支持时 ,他的自我效能感就会提高。周东明 9指 出 ,父母的良好期望会转化为子女的成就动机而增强其自信心。由此可见 ,中等强度的社会期望能稳定地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的原因在于 ,自我评价改变的核心是学生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动机的改变。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 ,中等强度的社会期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使学生保持适当水平的成就动机 ,从而能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而过高和过低社会期望对学生的自我评价的影响存在显著个体差异的原因可能
6、在于 ,社会期望并不是影响自我评价的唯一因素。社会期望对自我评价的影响 ,很可能会受到学生的归因方式和人格特点的调节。归因理论认为 ,如果个体将消极事件归 因为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因素 ,自我评价就会降低 ;如果个体将消极事件归因为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因素 ,自我评价就不会受到太大的威胁。此外 ,高社会期望可能有助于提高场依存型人格学生的自我评价 ,而对于场独立型人格学生的自我评价则可能产生负面作用10。而面对现在教育体系下学生沉重的压力,学生是否能够很好的适应?对于父母老师以及社会寄予的高度的期望,是否会起到反作用,是否会影响学生的幸福感? 总体幸福感量表 11( General
7、Well-being schedule)是为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制订的一种 定式型测查工具,用来评价受试对幸福的陈述。得分越高,幸福度越高。而除了评定总体幸福感,本量表还通过将其内容组成的 6个分量表从而对幸福感的 6个因子进行评分。这 6个因子是:对健康的担心、精力。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以及松弛和紧张(焦虑)。 有鉴于此,本文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对两者进行一次测评,希望通过总体幸福感问卷对高中学生的社会支持以及社会期望有一个评价,使得我们能够更好的利用二者对学生进行关心爱护,创造一个适合他们的学习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 Cohen S , Wills T
8、A. Stress.social support and the buffering hypothesisJ. psychological 2 Bulletin.1985,98(2):310-357. 2 Barrera M, Ainlay S L. The structure of social support a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J.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1983,11:133-143. 3 Xin ZQ LP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appiness and soc
9、ial supportJ.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2001,33(5):442-7. 4 Silk JB, Alberts SC AltmannJ. Social bonds of femal enhance infant survivalJ. science. 2003,11(14):1231-4. 5 Callabhan. Social support and healthJ. Rev J Advanc Nursing. 1993,18:203-10. 6 汪向东 ,王希林 ,马弘 .心理健康评定量表手册 M.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 .1999,387-389.
10、7 谢钰涵 .大学生社会期望与特质焦虑的关系研究 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9,17,2. 8 Bandura, Schunk, D. H. Cultivating competence, self-efficiency and intrinsic interest through Proximal self-motivation 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1, 41:586-598. 9 周东明 .父母期望的形成、作用和把握 J.当代教育科学 . 1995, 10(4): 78-80. 10 陈猛 .青少年社会期望与我们自我评价的关系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J.西华大学学 报 .2008,27(3). 11 段建华 .总体幸福感量表在我国大学生中的试用结果与分析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 志 .1996,4: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