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毕业设计 文献综述 应用心理学 杭州地区大学生交往焦虑与家庭环境的相关分析 交往 焦虑是一种与人交往的时候 , 觉得不舒服、不自然 , 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严重的情形是, 交往 焦虑症患者,每天的各种活动:走路、购物、社会活动甚至打电话都是对他们很大的挑战。他们不仅与 “权威人士 ”交往困难,与普通人交往也出现障碍。由此可见交往焦虑产生的负面影响冲击个体的生理和心理的各个层面,妨碍个体正常的心理与社会功能的发挥。当前交往焦虑已经成为心理学界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许多学者也都对社交焦虑进行调查研究。以往的研究发现:交往焦虑或恐 怖起病于青春期, 25岁以后较少见。另外在跨文化研究中表明,亚洲国
2、家这一现象特别严重。由此可推断,中国大中学生,尤其是大学生,面临着较严重的交往焦虑。有研究表明: 在大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 交往 焦虑,并且社交焦虑的程度与以往的大学生相比较为严重 1。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 , 影响交往焦虑的因素有多种 , 包括神经递质、遗传因素、家庭教育方式、应对方式等 2。所谓家庭环境就是指在家庭情境中影响家庭成员在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各方面得到健康发展的各种事物的总和。家庭环境可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物质环境指家庭中一 切与衣食住行有关的物品所构成的物质系统。精神环境由家庭中一切家庭成员的世界观、气质、道德修养、学识水平、家庭活动氛围等构成。家庭环境对于健全人格的形成
3、和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在家庭情境中,家庭成员为了实现家庭的各种功能,必须要完成一系列的任务,如满足个体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物质需要,适应并促进家庭及其成员的发育和发展,应付和处理各种家庭突发事件等等 。家庭心理学研究表明 :如果父母的相互关系是建立在互爱、互敬、互相信任、互相关心、体贴的基础之上 , 那么就会培养出孩子待人接物中的人道主义、诚实、忠厚等品质。相反 , 如果 孩子在父母关系中看到的是冷漠、疏远、互不信任 , 那么将对孩子的道德成长产生非常消极的影响 , 会让孩子变得冷酷、自私 , 会妨碍他们培养爱和友情这类重要的道德品质。 同时,家庭成员的精神状况对子女的心理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有
4、研究显示,家庭成员中有精神障碍的,其子女患心理疾病的概率比家庭成员都是健康人要高 3。 研究发现,当学生紧张、害怕和担忧时,家庭成员能使其缓解和放松。说明学生在1 家里的焦虑比较低 , 对家庭的依赖性还是很大的 , 家庭是仍然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和行为健康发展的很重要和直接的因素。虽然家庭在某种程度上能 让使学生缓解和放松 , 但在家真正感到快乐的人并不多 , 但从现实的情况看大多数的学生还是认为自己有一个幸福快乐的家 , 从可能的角度出发 , 也有一部分学生不太满足于自己现在的家庭环境而想从某些方面去改变 4。 朱孔香 (2003)5等人通过对 121 名一年级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反映大学
5、生社交和焦虑状态的几个量表分数与家庭亲密度、独立性、组织性、道德宗教观、成功性、情感表达均呈显著负相关,而与矛盾性和控制性呈显著正相关,家庭环境的低亲密度、独立性、组织性、道德宗教观、成功性和情感表达以及高矛盾性和控制性差 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 , 进一步证实了家庭环境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姚丰菊 (2006)6等人的研究结果显示家庭成员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独立性、知识性与 FNE(惧怕否定 )、 IAS(交往焦虑 )分呈负相关 , 说明家庭成员之间互相理解 , 善于表达自己的内心体验 , 有一定的独立性及具有丰富的知识对于人们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 而反映不良家庭环境因素的矛
6、盾性、控制性则引起学生社交中惧怕否定、交往焦虑评分增高。 研究者发现性别对交往焦虑的影响不大,从数值上来看,女生的交往焦虑水平比男生低。这可能是因为如今的 男女平等,女性的地位得到了提高,有了较高的心理素质 7。彭纯子 (2003)8等对湖南省高校部分大学生的社交焦虑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男生与女生的社交焦虑水平差异不显著;理科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显著高于文科学生;文科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与工科学生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大一、大二、大三学生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但前面三个年级的社交焦虑水平都明显高于大四学生。 研究发现,父母的教养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 , 独生子女在父母情感温暖与理解的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
7、。非独生子女的交往焦虑水平高于独生子女。焦虑是一种条件性恐惧性反应 , 与个性中神经质显著相关 , 一般情绪不稳定的人表现为高焦虑。独生子女在父母情感温暖与理解的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 , 父母采用温暖、理解的教养方式 , 家庭建立温暖信任的氛围 , 有利于培养子女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 有助于子女情绪的稳定 ;并且经常获得父母肯定性的评价 , 可以增强交往的自信心 , 人际交往中对自己评价高 , 交往焦虑的水平低 , 而对自己缺乏自信的学生 , 交往焦虑的水平高 9 。 尽管对交往焦虑的研究国内外均起步较迟,但它已成为当今精神病学和心理学界的热点问题之一,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心理学家们对交往焦虑的
8、研究兴趣就与日俱增。根据现有的研究,我们对交往焦虑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这只是冰山的一个小角,特别2 是在我们国内有关交往焦虑的研究,尚处于摸索阶段,并且国内社交焦虑的研究都集中在社交焦虑的综述、社交焦虑的入口交量分析和社交焦虑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上。如何结合我国的特殊国情,全面系统的了解交往焦虑,从而得出真正有效的干预方法,还需进行更长期的努力。 如何干预交往焦虑是许多研究探讨的问题,国外对社交焦虑症的临床特点、类型、病因学和病理生理学、以及心理和药物治疗都有了比较全面的干预手段,主要有行为干预、认知行为干预、团体干预、精神分析 等方法,而较少探讨通过改善家庭环境来缓解交往焦虑。良好的家庭环
9、境在缓解心理问题方面有其重要性,它诉诸于人的内在情绪和感受 , 对人起着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这就要求父母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体谅、互相爱护,共同关注子女的成长;亲子之间应当形成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家长对子女既要有思想和生活上的关怀、期待、鼓励、循循善诱、严格要求,也要注意交流思想感情,了解和掌握他们的心理状态和要求 10。 本研究试图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家庭环境对大学生交往焦虑的影响,为指导如何营造一个有利于子女心身健康的家庭环境提供重要依据 。 参考文献 1 李朝霞 , 杨孝 . 大学 生社 交焦 虑现 状 的调 查与 分析 J.武 汉科 技 大学 学报 ,2008,10,(2) 2Ol
10、lendick TH, Hirshfeld2Becker DR. The developmental psychopathology of social anxiety disorderJ. Biol Psychiatry,2002,51(1):44-58. 3 Lisa J. Slominski, The Effects of Parental Mental Illness on Children:Pathways to Risk to Resilience from Infancy to Adulthood 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Michigan,2010.
11、 4彭海芹 ,李秀芳 ,王建忠 ,家庭环境对高中生焦虑影响的访谈研究 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7,15,(2):100-102. 5朱孔香 ,路宝风 ,陈明慧 ,李萍 ,钟士庆 ,吕锋 .大学生家庭环境因素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 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3,12,(5):574-575. 6姚丰菊 ,严芳 ,张志华 ,李恒芬 .初中学生家庭环境与交往焦虑、惧怕否定的关系研究 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6,14,(4):374-375. 7张秀芳 ,张淑娟 ,张顺 ,张素娟 .大学生的交往焦虑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0,18,(4):481-482. 8彭纯子 ,燕良轼 ,马晓虹 ,谭谦宝 .大学生社交焦虑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J.中国行为医学科3 学 ,2003,12(2):225-226 9黄雪梅 ,汪勇 .大学新生社交焦虑状况与父母养育方式、人格的相关性 研究 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6,14,(2):222-224. 10万宝英 .家庭环境对未成年人社会化的影响研究 D.河北 :河北大学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