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年坐拥 7 亿用户,一家创业公司的得失与纠结 文 |周路平 编辑 |王冀 获得了一个国际大奖,打赢了 一场跨国官司。 在人们的认知里,这家叫触宝的上海互联网公司,在海外的 8 年里大体上就做了上述两件扬眉吐气的事。 鲜为人知的是,这家早年出海的公司曾经两次面临国内与海外市场的决择时,最终都选择了海外,错过了与搜狗竞争国内输入法市场的机会。 “ 我们这个决定早两年做的话,可能会完全不一样。 ” 时隔多年,触宝创始人兼 CEO 王佳梁对创业家 &i 黑马感慨, “ 有可能现在没搜狗什么事儿了。 ” 据触宝官方宣称,目前触宝产品的用户数超过 7 亿,其中触宝输入法 3 亿,触宝电话用户数达 4
2、亿(日活跃用户 5000 多万)。 圈地收钱:每部手机收 2 块 2008 年初,张瞰终于被王佳梁从微软 “ 忽悠 ” 出来了。但在王佳梁看来,这是 “ 拯救 ” , “ 其实我只是把他心中创业的种子唤醒,把他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 ” 王佳梁很有想法,带着创业的念头进入微软中国亚洲工程院,认识了后来的合伙人、触宝总裁张瞰。 2007 年,两人一块儿去美国出差,恰逢苹果公司和 HTC 发布了智能手机新品,智能手机开始爆发出强劲势头。两人预感 PC 时代很快就要过去,移动将成为未来的方向。 张瞰专门在美国托人买了一部 iPhone,想着有什么地方可以改进,完全出于极客的兴 趣。王佳梁喜欢用手机收
3、发邮件,用的还是黑莓手机。 尽管这两款手机在当时已是佼佼者,但输入法的体验都很糟糕,易按错,还无法自动纠错。国外甚至有网站专门总结 iPhone 繁琐的输入,从而造成的各种误解。最终两人把目光聚焦在了输入法。 张瞰跟王佳梁打赌,用一个周末,做出一款输入法。两天后,他做出了一个很傻的原型,不过能在手机上搭载运行,更为关键的是,体验比原生的输入法更好。这一点令王佳梁异常惊喜,两人开始动手改良。当时他们还在微软,白天上班,晚上回去写代码,经常写到深夜。 做了两个月时间,产品大体 成型,体验得到了改善。他们把输入法放到网上,跟别人分享,简单地把下载链接发到了论坛上,便没有再管。那个时候还没有专门的应用
4、下载渠道,主要的分发渠道是论坛。下载还非常麻烦,先要手机连接电脑,然后通过电脑把软件装上。 两个星期后,王佳梁给张瞰打来电话,放在网上的输入法两周内产生了 10 万下载量 ,甚至还有老外给他们写感谢信。 这一突如其来的成功让王佳梁感觉大有可为,便正儿八经决定,把这件事情做成一件伟大的事情。 张瞰没想过自己创业,但王佳梁一直谋划着,怂恿他离开微软。 2008 年初,两人离职 创办触宝( touch pal),同年 8 月,公司正式注册成立。考虑到赢利,两人把输入法基础的功能免费, 额外的功能需要用户付费,每部手机 12.99 美元。 当时一个月能收入几万块,日子还算凑合,但这种模式不可能做大。
5、转折发生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 2009 年,公司成立不到一年的王佳梁决定参加在巴塞罗那举办的GSMA( Global mobile innovation award)通信展评选,原因很简单,冠军将免费获得参展资格。触宝亟需在这种世界舞台打开局面。 2009 年 2 月,经过四轮评选,触宝和全球 另外 7 支队伍进入总决赛,并最终获得了 “ 全球移动创新大奖 ” ,这是中国人首次获得这一奖项。当选的理由除了输入法自身的价值因素,也在于王佳梁在每一轮参赛都有新的创新,这被认为符合创新的本质。 与得奖一块到来的是媒体报道和厂商订单。 T-Mobile(德国电信子公司)是第一家找上门的合作方,当时他们
6、的一款手机由华为代工。 目睹了触宝在巴塞罗那的表现, T-Mobile 便牵头把触宝介绍给了华为。双方顺利签订了第一笔合同, 12 万人民币,预装一批手机。 更大的红利才刚刚开始。 T-Mobile 的示范效应很快显现,其他厂商 纷纷效仿,包括 Orange(法国运营商)、中兴、 HTC 都找上门合作。触宝得以成功出海。 触宝创始人兼 CEO 王佳梁 合作方的涌入给触宝带来了第一次商业模式转变 从原本向用户收费改为厂商预装,收专利授权费,每装一部手机给一笔钱。这种做法持续了两年,年收入达到 2000 万人民币上下。 “HTC 卖一台手机,天上就飘了几块钱下来。 ” 张瞰对创业家 &i黑马说,好
7、的情况下,一台手机可以收 0.3 美元,相当于人民币2 块多。 2010 年,触宝引入了第一笔投资, 420 万美元。 2012 年,触宝的年营收已接近 3000万人民币,赢利突破百万。 “ 早两年,可能就没搜狗什么事儿了 ” 坐收专利授权费的美好时代,没多长时间就遭到了巨头的挑战。 张瞰犹然记得,当年触宝最大的合作方来自高通。这家全球最大的芯片供应商当时在牵头做一款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需要在全球范围内采购输入法,触宝最终被选中。这是一笔大买卖,将近150 万美元, “ 自己做生意也没赚过那么多钱。 ” 尽管订单诱人,其中反映的问题对张瞰触动很大。当时他发现高通特别强势,原本触宝希望按台收费,
8、每装一台手机,给一份钱。这么做容易形成规模。但这个想法遭到高通无情地碾压。 张瞰回忆,高通当时毫不避讳地告诉他,作为一家中国公司,授权费就不应该比美国公司贵,就算技术好,也不能贵,这是我们用你的理由之一。 在强势的高通面前,需要生存的触宝将商业模式切换成按年收费。不管装多少台,钱一次性付清。后来华为、中兴、 HTC 都改成这种模式。为了降低边际成本,厂商尽可能给每一台手机都安装。 “ 每台都要付钱,能不装就不装;如果改成一次性付费,它们就尽量多装,反正钱已经交了。 ” 王佳梁对创业家 &i 黑马说,这种转换直接影响了手机厂商们的心态。 高通的做法虽然带来了收入,却扼杀了 触宝的想象空间。张瞰算
9、过一笔账,全世界所有的手机都装上触宝输入法,每年大概也就上亿美元的规模。 “ 因为授权费不可能越收越多,你真的全装了,又会被告垄断。 ” 与厂商在价格上的强势相比,终端用户的疏远才真正令触宝感到害怕。早期,王佳梁把产品直接放到网上,用户去下载,然后给他们写邮件反馈。而与厂商们的合作,无形之中把原有业务从 to C 转移到了 toB。触宝的所有反馈都来自厂商,而厂商并不完全理解用户。张瞰发现,厂商经常提一些奇奇怪怪的需求,而这个需求可能只是来自于某个领导,但拿人钱手短的触宝却不得不遵旨照办。 此时的触宝在悄悄地失去另一个机会。 触宝位于硅谷的办公地 2009 年前后,触宝已经开发了中文输入法,当
10、时搜狗输入法在电脑端已经相当强悍,市场占有率达到 70%。但手机端市场大局未定,搜狗才刚刚推出移动端产品。另外几家还是创业公司,包括后来被百度收购的点讯梅花,被腾讯收购的 A4 输入法。国内市场早期还是一片蓝海。 很遗憾,触宝这家有先发优势的企业却与国内市场失之交臂。 面对诱人蛋糕,作为创始人兼 CEO 的王佳梁并非毫无心动。只是当触宝把输入法免费放在应用市场下载时,很快受到了来自厂商的压力。 “ 他们说 为什么要把产品免费地放在网上,同时还要卖给我们? ” 一方面是实实在在的收入,另一方面是无法预知的未来。王佳梁只能从中二选一,于是他把触宝输入法在国内下线。 王佳梁的选择有大环境的因素。除了
11、国内市场在专利保护不力、抄袭横行外,那个时候的创投环境远没有当下火热,现在所有的公司恨不得半年融一次资,两年上市。在触宝初期,没有公司敢这么玩,资本未热,投资人非常有限,融到一笔钱实属不易,每个人都精打细算。 跟多数公司一样,触宝也变得稳扎稳打, “ 我要考虑的肯定是至少收入能够解决一大部分成本,然后融到的这笔钱可以 作为备用,需要的时候再拿出来用。 ” 在风投不发达的年份,钱往往令人难以自持。在可期的收入和海量的用户面前,王佳梁同样没能做出最恰当的选择,更不敢与厂商决裂。 “ 现在回过头来看,就是很傻,很天真 ” ,王佳梁坦承这是战略失误。 “ 当时如果能够把这些用户给抓住的话,有可能触宝输
12、入法在中国的用户就能够达到上亿了。 ” 目前,触宝官方宣称,输入法在全球的用户量超过 3 亿。 “ 我们如果早两年做这个决定的话,可能会完全不一样,也有可能现在没搜狗什么事儿了。 ” 时隔七年,对于当下的输入法格局,王佳梁无不感慨。 回过头来看,有营收的触宝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缺钱。它的第一笔融资在 2010 年, 420 万美元,那笔钱直到 B 轮融资时还有相当一部分没有用完。 “ 回过头来看,我可能会直接把这些钱投入到生产上的。 ” 2012 年,王佳梁终于下定决心,取消了输入法的预装授权费,没有厂商会介意他把输入法免费放在手机应用市场上了,触宝再一次面临国内与海外市场的抉择。 王佳梁进行过沙盘推演,如果重回国内,最多只能做到第二。触宝在拓展海外市场的那两年,国内的手机输入法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搜狗再一次在手机端获得领先,其体量已经比第 二名多了好几个量级。而 QQ、百度、讯飞这些入局者也在快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