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olidworks的纸张耐折度实验仪的设计【文献综述】.doc

上传人:文初 文档编号:295760 上传时间:2018-09-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Solidworks的纸张耐折度实验仪的设计【文献综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基于Solidworks的纸张耐折度实验仪的设计【文献综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基于Solidworks的纸张耐折度实验仪的设计【文献综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基于Solidworks的纸张耐折度实验仪的设计【文献综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基于Solidworks的纸张耐折度实验仪的设计【文献综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基于 Solidworks 的纸张耐折度实验仪的设计 1 引 言 我国企业纸张耐折度实验仪的制造起步较晚,经过 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纸张耐折度实验仪行业发展已经初露端倪,不仅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部分还可以对外出口。近年来,国内公司顺应发达国家和我国经济发展走势,在努力学习借鉴国际先进技术经验的同时,着重强调自主知识创新,开发出高精度、高速度、高质量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品。为我国纸张耐折度实验仪稳定持续发展,赶超欧美纸张耐折度实验仪生产强国贡献力 量。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争取更广阔的天地,并积极打入欧、美、日本市场,争得一席之地 1。 纸

2、张耐折度实验仪属包装机械的重要仪器。包装机械影响着各类包装制品工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档次,制约着包装工业的发展。我国包装机械行业在上个世纪 90年代后,由于包装制品工业发展的需要而出现了高速度发展,年平均增长率为 30%,但由于起步迟、起点低、规模小,我国包装机械总体水平要比发达国家落后 20a;国内目前需求量的 60%-70%,尤其是技术含量高的成套装备依赖进口。相对于包装制品工业,包装机械是我国包装工业的弱势。 “入世 ”之后,世界包装强国会凭借其集中的基本,优势的开发创新能力在我国降低入关关税后大举进入我国的包装机械市场。对此,如无强有力的对策,我国包装工业的制高点可能为世界包装强国的国际

3、资本所控制。为此,我们必须分析国际包装机械的发展趋势,找出差距,研究发展对策,高度重视发展我国的包装机械工业。 2 纸张耐折度仪的概述 2.1 基本概念和影响因素 纸张的耐折度:耐折度是纸张的基本机械性质之一,用来表示纸张抵抗往复折叠的能力。纸张的耐折度是测量纸张受一定力的拉伸后,再经来回折叠而使其断裂所需的折叠次数,以次数表示,单位 是双折次,按纵向裁样测试的为纵向耐折度,按横向裁样测试的结果为横向耐折度。一般纵向耐折度比横向耐折度高,这是由于纤维的排列及纵向纤维的结合力大的缘故。 纸张的耐折度取决于用来抄纸的纤维的长度、强度、柔韧性和纤维之间的结合力,长而强韧且结合牢固的纤维抄成的纸,其耐

4、折度较高;如果在针叶木化学浆中配加阔叶木浆或草类浆,则耐折度明显下降。另外,纸张的定量、厚度、紧度和水分含量等对耐折度的影响也很大。同种浆抄制的同种纸,在一定范围内,当厚度和定量增加时,耐折度将明显下降;在纤维材料中加入矿物填料可提高紧度,但会大大降 低纸的耐折度;纸张含水量增加时,强度大的纸其耐折度会增加,而强度小的纸则会降低 2-3。 2.2 纸张耐折度仪的结构分类 耐折仪以适用领域和结构型式划分类别,耐折仪的分类应按表 1规定 4-7。 表 1 耐 折 仪 分 类 分类 结构形式 试用领域 纸与纸板耐折仪(立式) MIT型 纸与纸板 纸张耐折仪(卧式) 肖伯尔型 纸张 纸板耐折仪(卧式)

5、 肖伯尔型 纸板 烟草薄片耐折仪(立式) BZD型 烟草薄片 2.3型号编制 耐折仪应根据产品结构型式及适用领域命名。耐折仪型号应结合产品名称 、结构与技术特性,以适当代号编制。型号的编制应符合有关标准规定。 3 要求 3.1 工作条件 a) 室温 :100C-300C; b) 环境湿度 :相对湿度不大于 80%; c) 工作台稳固,台面平整 : d) 工作环境清洁、干燥、无振动和腐蚀性气体 : e) 工作电源电压的波动范围应不超过额定电压的士 10%8-11。 3.2 式样夹持机构 3.2.1耐折仪试样夹持机构夹纸应牢靠,试样被夹持后不应有松动和滑移现象。 3.2.2 耐折仪试样夹持机构的旋

6、钮手柄操作应方便省力,旋紧和松开时活动夹口的移动应平稳协 调,被夹持后试样不应受到损伤 12-13。 4 Solidworks 三维设计软件程序 4.1 Solidworks 软件的简介 Solidworks 是美国 SolidWorks 公司开发的三维机械 CAD 产品,自 1995 年问世以来 ,以其强大的功能、易用性和创新性,极大地提高了机械工程师的设计效率,在与同类软件的竞争中逐步确立了市场地位,在全球已拥有 40余万的正版用户。 Solidworks提供了强大的基于特征的实体建模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拉伸特征、旋转特征、薄壁特征、抽壳、特征阵列等操作实现产品的设计,方便地添 加特征、更改

7、特征以及将特征重新排序,对特征和草图进行动态修改,并通过摇曳等方式实现实时设计修改。 在进行装配设计时,可以直接参考其他零件并保持这种参考关系生成新零件,可以动态地查看装配体的所有运动,并对运动零部件进行动态的干涉检查和间隙检查,还可以应用智能零件技术自动完成重复设计,运用智能化装配技术完成自动捕捉并定义装配关系。 在进行工程图设计时,可以自动生成详细、准确的工程图样,且这种工程图样是全相关的,即在修改图样时,三维模型、各个视图、装配体都会自动进行更新 14-15。 4.2 SolidWorks 软件的应用 4.2.1在组合体三视图中的应用 组合体是由若干基本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圆球等

8、)经过叠加或切割而形成的立体。利用 SolidWorks 软件进行辅助,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只需在 SolidWorks 软件中画出立体图,然后利用生成工程图就可以方面的看出三视图,可以利用旋转功能多方位的观察立体图。 4.2.2在剖视图中的应用 剖视图是用来表达零件内部结构形状的投影图。剖视图是工程制图中 “零件表达方法 ”的重点和难点。 SolidWorks可以在 “工程图 ”模块下完成各种形式的剖视图 ;在零件模 块下,可以选择剖切平面在规定位置剖开零件,以直观的三维旋转动态形式进行演示。 4.2.3在装配图中的应用 装配图可以用生成好零件图,直接模拟真实零件的装配过程。例如减速器

9、的装备,可以利用生成好的零件,轴、齿轮等直接进行装配, SolidWorks 具有自底向上的装配体设计功能,即利用已经建立好的零件设计装配体。根据不同的位置和装配约束关系,将一个一个零件安装成部件或产品。装配的爆炸试图可以展示整个装配的位置关系和装配关系。同时利用 SolidWorks 的动画模拟功能,完全模拟具体的装配过程。 综上所述, SolidWorks 软件可以方便、快捷做动态模拟库、做 CAI 课件,把SolidWorks软件和工程制图有机的结合起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SolidWorks设计软件充分利用 Windows的优秀界面,为设计人员提供了直观、方便、快捷的工作界面。其参

10、考化设计确保了零件模型、装配模型、 2D工程图和材料清单之间的全程关联,为评价不同的设计方案、减少设计错误和提高设计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途径 16-17。 参考文献 1宋天虎 . 积极发展适合我国国情制造技术 . 中国机械工程 .1998,9(11):1-5 2余梦生 ,吴宗泽主编 . 机械零部件手册造型设计指南 .机械工业出版社 1594-1595 3陈立周 . 机械优化设计方法 .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3. 4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 中国机械设计大典编委会 . 中国机械设计大典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593-1596 5成大先主编 . 机械设计手册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1.

11、6朱文坚 ,黄平 .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6 7江耕华 . 机械传动手册 . 煤炭工业出版社 .1983. 8刘会英 ,刘春生 . 机械设计手册基础 .哈尔 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7 9谈嘉祯 . 机械设计 . 国家标准出版社 . 1996 10杨黎明 . 机械原理和机械零件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1993 11孙德杰 ,王春华 ,董美华 ,李庆忠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东北大学出版社 .2001. 12成大先主编 . 变速器、电机与电器 . 化工工业出版社 .2004,16-35 13郑文炜 ,吴可坚 . 机械原理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12、. 14初家鹏 ,贺凤宝 . 机械设计基础第一版 . 中国计量出版社 . 1998 15魏峥 .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 Solidworks实用教程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16Renzo Angeles, Carlos Torres-Verdn, Abdolhamid Hadibeik, Kamy Sepehrnoori ,Estimation of capillary pressure and relative permeability from formation-tester measurements using Design of Experiment and data-weigh

13、ing inversion: Synthetic and field examples , 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Volume 75, Issues 1-2, December 2010, Pages 19-32 17R.J.M. Janssen, M.J. Verwijs, B. Scarlett, Measuring flow functions with the Flexible Wall Biaxial Tester , Powder Technology, Volume 158, Issues 1-3, 27 October 2005, Pages 34-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文献综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