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视阈的新型农民培育【开题报告】.doc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296057 上传时间:2018-09-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农村建设视阈的新型农民培育【开题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农村建设视阈的新型农民培育【开题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农村建设视阈的新型农民培育【开题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新农村建设视阈的新型农民培育【开题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新农村建设视阈的新型农民培育【开题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行政管理 新农村建设视阈的新型农民培育 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一)国内研究动态 在我国,关于农民素质的问题,最早学者们并没有直接予以关注,而是从乡村运动中的农村教育的角度出发来谈提高农民的素质。五四运动后,一些爱国教育家和教育团体开始在中国进行农村教育改良实验,试图通过发展乡村教育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改善农民生活,实现社会稳定,便涌现了黄炎培、陶行知、晏阳初、梁漱溟等著名的乡村教育家。黄炎培主持的中华职业教育社,陶行知、晏阳初主持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均致力于 乡村教育,并将乡村教育与乡村经济文化建设结合起来。陶行知提倡教育与农业携手,认为“

2、教育没有农业,便成为空洞的教育,分利的教育,消耗的教育。农业没有教育,便失去了促进的媒介。倘若好的农村学校,深知选种调肥,预防虫害之种种科学农业,做个中心机关,农业推广就有了根据地,大本营” 1。晏阳初认为中国农民普遍存在愚、穷、弱、私四大病症,主张实施“四大教育”:以文化教育治愚,以生计教育治穷,以卫生教育治弱,以公民教育治私,并在华北、华中、华西选点试验。梁漱溟也十分重视农村教育和乡村建设,主张通过教育培育新民,建设新村 ,进而实现强国之梦。 2上述教育家的农村教育改良主张,虽然在旧中国不可能真正实现,但他们的教育思想和改革探索对现代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以及农民素质的提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我国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始终把解决三农(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首要问题。陈庆立通过数据和例证分析了我国农民素质的现状,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在提高农民素质方面做了不少的工作,但和实际需要还有很大的距离。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不 适应。 3 随着中国政府对农民培育的重视,以及在文件和规划中大量使用“新型农民”一词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有关培养或培育新型农民的文献越来越多,在对培育新型农民的问题展开讨论后,学者们达成了一定的共识,主要表现在:首先,学者们都将新型农民的培育放在

4、建设新农村的背景下来进行论述,分别根据自己的认识从构建和谐社会、社会稳定和发展、全民素质的提高、小康社会的建设等方面提出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的必要性,但也有各自独到的见解和看法。2 如学者韩华在新农村建设与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思考一文中说建设社会主 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业。农民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体和农业科技转化的载体,其科技文化素质的状况,成为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向更高阶段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为此,必须广泛开展科技文化教育,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5、其次,学者们都对新型农民的内涵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看法。关于新型农民的概念,詹静( 2006)总结了目前学术界的解释大约有三种:一是指“觉悟高、懂技术、善经营、能从事专业化 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新型农民;二是指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三是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同于一家一户的经营,目的是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需要组织大量具有规模效应、外部效应的公共事业,维护共同利益,所以,新型农民不仅仅是追求个人收益最大化的人,还需要有具有自主意识,追求社会或社区利益最大化的人。 再次,学者们对于新型农民的研究基本上都很大程度上集中在对农民素质现状分析、造成

6、现状的原因以及如何提高和改善等方面,如著名“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就认为要提高农民素 质,可以从教育、医疗等方面入手,优先照顾农业高中毕业生升学,对农渔村学校的教师给予优厚待遇,提高农渔村高中生减免学费比率定期对农渔民进行体检,使农渔民与其他行业的职员享受同等待遇实行农渔民年金制度减轻农渔民负担。 最后,对新型农民培育的途径选择等方面,曾艳华,黄世杰( 2007)从主体的职业教育培训的角度认为农民是农村改革发展主体,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需要广大高素质的农民。农村成人教育作为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高素质新型农民的重要途径之一,必须从办学组织、内容、形式方法等多方面入

7、手,加强农民实用知识教育和技术培训,为农民发展服务。巫建华( 2007)等针对江苏省实施百万农民培训工程的主要做法与经验,归纳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民创业培训三种主要类型的农民培训模式,对建立健全新时期新型农民培训动力机制、评价机制和保障机制等进行了探讨,认为应以百万农民培训工程为契机,大力培育新型农民领导重视、统筹规划是做好农民培训工作的前提政策支持、增加投入是做好农民培训工作的保障创新机制、注重实效是做好农民培训工作的关键典型引路、加强宣传是做好农民培训工作的动力。 严书翰( 2006)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人一文中强调,建设新农村一定要把农民作为主体,这是贯彻落

8、和落实科学展观的核心,即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建设新农村要求我们广泛充分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切实提高广大农民的素质、为此,我们要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在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 4 3 张文在现代农民素质教育浅析中指出,要加快“三农”立法步伐,保护农民利益。如制定农民教育法,使农民了解学习的权利与自由、教育与劳动就业的关系以及公民享受文化成就和参与文化发展的权利。依据国家的大政方针,不断完 善适合本地特点的有关条例、法规、办法和实施细则等,确保科教兴农落实到位。 5 当前学术界对农村的发展、新农村建设和农民的出路作了许多研究,提出了不少新的观点,对建设社

9、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具有重要理论意义。目 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培养新型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以及一些相关题的研究上,有些研究成果仅仅停留在定性的理论研究上,对运用于实践中的可操作性不大,比如,一些研究仅从单一视角出发,对培养新型农民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机理,尚缺乏全面的系统分析和纵深研究。同时通过这些改革,对培育新型农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这些研究主要侧 重于农村发展的政策、体制改革等方面,对涉及农村发展的主体对象的农民研究较少。 (二)国外研究动态 关于农民素质的问题,国外并没有专门的理论。但是在农民教育理论中,以及人力资源理论中,均有涉及。马克思、恩格斯在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是农

10、业历史的创造者。实现社会主义农业的一系列转变,仅有土地所有制方式和土地经营方式的变革是不够的,还必须促成农业主体的根本性转变,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农业生产者进行改造。列宁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以后,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把对农民教育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 高度。他在论合作制一文中,突出强调了合作制与农民文化、文明的关系,把普及农村文化教育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看作是两个时代的主要任务之一。除此以外,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指出了提高人的素质的重要性,提出教育具有经济价值。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明确指出:“所有的投资中,最有价值的是对人本身的投资”。 6 20 世纪 50 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长期

11、对美国农业经济问题研究中发现,促进美国农业生产量迅速增加和农业生产率迅速提高的重要因素己不再是土地、劳动力数量和资本存量的增加,而是人的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 7 在对传统农业的分析过程中,舒尔茨认为,要使农业持续增长,首先必须把传统农业 改造为现代农业。为此,政府必须承担起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推广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向农民提供廉价的现代生产要素。其次必须发展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技术水平。这是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在农业中的具体应用。舒尔茨还认为,在农业中增加人力资本投资,建立和健全农村教育、保健和劳动力流动方面的制度,既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同时也是实现收入均等的途径。由此可见,在舒尔茨

12、的理论中,已经隐含着农业现代化从提高农民素质起步的论点。 同时,发达国家在农 村建设方面,都十分重视对农民的培训工作。 4 英美等发达国家重视提高农民素质,以立法的形式明确农民培训的地位、内容和保障条件,规范政府有关部门、培训机构和农民自身的责任与义务。各国政府一般都设立专门的机构来组织管理农民培训工作。 多数发达国家都重视加强农民培训立 法工 工作。 英国制定颁布了农业培训法,加强农民技术培训;法国先后 7 次通过法令,对农民培训的方针政策以及组织领导的具体措施予以规定;德国也于 2005 年颁布了修订后的职业教育法,更加明确了政府、企业和农民在农民培训中的地位和作用。 各国政府通过完善法规

13、 与政策,使农民培训投入规范化,不断加大对农民培训的经费投入。据悉 ,英国农民培训经费的 70%由政府财政提供,美国财政每年用于农民教育的经费达 600 亿美元,德国农民教育投资占国家教育投资的 15.3%。从农村培训投资渠道来说,各发达国家在注重发挥政府拨款主渠道作用的同时,也注意多方面筹集经费。为鼓励企业和农民积极参与培训,加拿大和德国政府让企业把花费的培训费用计入生产 成本 ,待企业售出产品时再对其减免税收。 各国还从法律上规定,对农民参加培训期间的工资和津贴给予补助。 同时, 各国农民培训机构注意社会需要和市场变化,除开 设与农业科学知识相关的专业课程外,更多的是根据本地区的农业特点以

14、及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结构的需要开设课程。这些课程范围广、门类多,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科学性。如韩国的 “ 四 H” 教育 使农民具有聪明的头脑( Head)、健康的心理( Heart)、健康的身体( Health)和较强的动手能力( Hand)。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培训机构,通常在严格认真的市场调查分析之后,根据用户的特殊需求及时开设课程,对口培训。 最后, 为了保证农民培训质量, 英、法德等发达国家 在农民培训工作中实行严格的证书制度,其中主要是职业资格证书 。各国对农民培训证书的考试要求都比较严格,由主管部门或机构设立的 试委员会专门负责。 考试委员会一般由雇主(农场主)、雇员(农业工

15、人)和教师三方代表组成。 英国甚至为各类农民培训证书考试制定了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参加考试者只有考试合格,才能获得证书。 韩国新村运动的农民培训对中国来说最具有启发意义。韩国农民的培训自始至终强调“勤勉、自助、合作”精神,让农民选出“指导者”,自己的事情自己办。政府成立培训机构,注重搞好农民骨干的培训。同时,发动全社会帮助农村建设,政府要求各界名流、知识界人士和企业老总,都要与新村建设 指导者一起培训,尽其所能支持新村运动。从而不仅支持了农村发展,而且使新村运动发展为国民精神运动。 综上所述,国外的农民教育理论以及人力资源理论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本国农村的发展,值得我们去借鉴和学习,但我们应当看

16、到的是,各国的国情不同,应根据本国实际情况,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 (三) 选题依据及意义 农民是我国最庞大的阶层,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在我国革命斗争和改革实践中, 农民始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1 世纪是中国实现现代化、人民走向共同富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世纪,而农民苦,农村穷,农业落后 ,代表了我国相当一部分地区农村现状。“三农”问题已成为我国实现小康社会目标中亟待解决的巨大障碍。 从 2003 年开始,中央明确强调“三农”问题是国家建设的重中之重,并且每年的“一号文件”都是对“三农”的关注。中央在继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工业反哺农

17、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统筹方针之后,在 2005 年十六届五中全会上进一步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具体的战略举措。同时 通过的建议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民应当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如何切实推进新农村建 设,保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真正惠及亿万农民,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这其中,保障农民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育新时期新型农民是一个关键性问题,关系到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主 义建设事业的的成败。 2007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正式提出“建设现代农业,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必须发挥农村的人力资源优势,大

18、幅度增加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持。”这些不仅指出了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更重要的 是对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提出了明确要求。即是要培育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一定的经营管理与生产开发能力、较强的技术辐射带动能力的新型农民。广大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是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参与者、主要受益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家园。离开农民,建设新农村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对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学术价值。

19、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研究的基本内容 :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本文结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有关培育新型农民的精神,研究6 的目的之 一就在于通过对新型农民内涵

20、的深刻剖析,以及培育新型农民的现实价值等分析,得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在于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明方向。本文主要研究当前的新型农民的培育问题,从当前我国农民素质现状及其显示出来的问题,联系当前培育新型农民的已开展的措施,探讨当前新型农民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最后从加强农村政治文明、经济文明、精神文明等方面探索培育新型农民的途径,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办法和思路。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新型农民的内涵 2、培育新型农 民的主要价值 3、新型农民培育的主要困难和障碍 4、新型农民培育的对策及建议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 (全文 ) 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

21、研究步骤 : 搜集资料、研究资料,明确论点和选定材料,最后是执笔撰写、修改定稿。 研究方法 :第一,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和研读有关文献,掌握国内相关研究的动态,作为本研究的起点。通过搜集有关统计年报、工作简报了解调查点的农民素质现状以及新型农民的培育情况。 第二,网络查询法:在资料搜集过程中,运用 网络查阅大量的国内外相关网站、中国期刊网等,进而了解农民素质问题的有关信息和最新动态。 第三,观察法:对现阶段农村进行观察,了解生活在农村中的农民的现状等。 第四,比较法:通过纵向、横向、同类、定性及定量比较,对有关的事实、数据,进行充分研究、分析,从而做出结论。 研究措施 :通过图书馆和互联网寻找

22、有关参考资料。 四、参考文献 1 吴华 .行知教育论文集 .河北 :冀东新华书店印行 :2001:4 2 范大平 .中国农村文化建设研究 M.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3:73 3 陈庆立 .中国农民素质论 M.北京 :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2:22 4 严书翰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人 N.光明日报, 2006-04-14 5 张文 .现代农民素质教育浅析 D.湖南师范大学 ,2004 6 付铁峰 .新农村建设中新型农民培育问题研究 D.东北农业大学 .2007:3 7美 西奥多舒尔茨 .论人力资本投资 .吴珠华 M.北京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90:68 7 8行知教育论

23、文集 C,冀东新华书店印行,第 4 页 9詹静 .新农村建设中新型农民的培育 J.江苏农村经济 ,2006,(5). 10温铁军 .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经济日报 .农村版 . 2006 年 1 月 19 日 第 A02 版 1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2007( 2) 12亚当斯密 .国富论 M.北京 :中华书局 ,1949:317-318 13范大平 .中国农村文化建设研究 .M,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74 页 14郑玉秀 .论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新型农民的培育和塑造一以信阳农村劳动力素质现状的调查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

24、 .2007 15陆振飞 .新型农民 培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武鸣县新型农民培育状况为例 D.华中农业大学 .2007 16肖玉珍 .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农民的培育 J. 甘肃高师学报 . 2007 第 12 卷(1):107-108 17熊云飚 .对新农村建设中新型农民培养的思考 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01 第 26 卷 (1): 98 18张雷声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必须是新型农民 J.福建论坛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7) 19李水山 .我国新农村新农民培养目标与模式研究 J. 教育与职业 , 2009(2): 8-10. 20田雪原

25、 .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治本之策 J.人民网 ,2005- 12- 10. 21辛秋水 .注重农民的文化贫困问题 OL.广西农业信息网 .2006- 04- 11. 22李晨 .培育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 A.湘潭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年 7月 第 30 卷第 4 期 23曾业松 .建设新农村关键是培养新农民 J.经济日报 .2006.3.24 (001) 24严书翰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人 N.光明日 .2006-04-14 25Belliah, Robert N. The Good Society. New York: Vintage Books,1991

26、26 Barlow.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Urban Development: The European Experience.London NW: Policy Studies Institute, 1995 27 Jessop B.1998.The Rise of Governance and the Risk of Failure :the Case ofEconomic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NO.155 28 James J. HECKMAN.Chinas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China Economic Review 16 (2005) 507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开题报告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