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的嬗变与形象的转换——《洛神赋》主题阐释史【开题报告】.doc

上传人:文初 文档编号:296374 上传时间:2018-09-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题的嬗变与形象的转换——《洛神赋》主题阐释史【开题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主题的嬗变与形象的转换——《洛神赋》主题阐释史【开题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主题的嬗变与形象的转换——《洛神赋》主题阐释史【开题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主题的嬗变与形象的转换——《洛神赋》主题阐释史【开题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 毕业论文 开题报告 汉语言文学 主题的嬗变与形象的转换 洛神赋主题阐释史 一、 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 三国时期曹植的洛神赋感情缠绵,真切动人,气韵灵动,形象勃然,美则清悠,丽则飘逸,洛神之心姿仪态,大有离尘脱俗,出世超凡之举。在获得历代学者极高评价的同时,也迎来了大相径庭的理解。古今学者几经探索,众说纷纭,现将洛神赋的寓意理解分几个时期稍作整理。 一 ) 南朝时期 萧统文选将洛神赋归入赋中的情类,置于宋玉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 好色赋之后。 二 ) 唐时期 李善文选洛神赋题下一段 207 字的记,暗示其所认为的洛神即甄后。 在“六臣”本

2、文选中“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下又有李善注:“盛年谓少壮之时,不能得当君王之意,此言微感甄后之情。” 唐人赞成感甄说,元稹代曲江老人百韵 , 李商隐东阿王、无题四首、代魏宫私赠、代元城吴令暗为答、可奴等多首诗作中歌咏其事,可见在李商隐的意识中,洛神即甄后。晚唐时期的裴铏在传奇中记叙萧旷在落水遇甄后的故事,也认为洛神赋是为甄后 而作。 三 ) 清时期 清代的何焯和丁晏,最早提出“寄心君王”说。丁晏在曹集诠评中说:“拟宋玉之辞为洛神赋,托之宓妃神女,寄心君王,犹屈子之志也。而俗说乃诬为感甄,岂不谬哉!”何焯论洛神赋说:“植既不得于君,因济洛川作为此赋,托宓妃以

3、寄心文帝,其一屈子之志也。自好事者造为感甄无稽之说,萧统遂类分入于情赋,于植几为名教罪人。” 清代潘德舆维护此说最为坚决,说:“洛神一赋,并纯是爱君恋阙词,其赋以朝京师,还济洛川入手,以潜处于太阴,寄心君王收场,情词亦至易见矣。盖魏文性残刻而薄宗支,子键曹逸 谤多哀惧,放形于诗者非一,而此亦其类也。” 四 ) 近代( 1840 1919)。 近代郭沫若在论曹植中对李善的“感甄”之说也振振有词,把曹植从“求甄逸女”推向“爱慕比自己大十二岁嫂子的情结中,认为这是情理中事。”陈祖美的 主旨寻译也倾向于“感2 甄”之说。 黄侃先生赞成何焯的“寄心君王说”,曾赞许“何焯解此文独得之”。 五 ) 现代 (

4、 1919 1949)。 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颇为赞成“寄心君王说”。 逯钦立先生汉魏六朝文学论集 与 主张洛神赋主旨乃是“追求 理想失望说”,认为曹植“托好色之不成喻好修之不成而敷陈悲观主义”,遂引离骚中的一段字来比附,这一段是:“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保厥美以骄傲兮,日康娱以淫游。虽信美而无礼兮,来违弃而改求。”论者据此说:“离骚”以好色喻好修,设一冥游幻境排演女色之追逐不能谐。” 张亚新在略论洛神形象的象征意义中表示:“洛神应是作者政治理想、人生抱负的寄托或化身,是作者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的理想境界的形象化。” 张文勋苦闷的象征 新议:“作者写的是爱情主题,歌颂了一

5、位理想中的美丽的女性形象 ,大胆抒发了作者对这位想象中的妇女的爱慕之情,”最后总结为“洛神是理想的象征,这理想,可以是美的理想、爱的理想,也可能是事业的理想,生活的理想。可惜这些理想都和洛神一样,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她给人留下的只是惋惜怅惘,冥思遐想。” 刘大为 主题新论中说:“我以为她(洛神)所象征的,恰恰是曹植政治理想。” 六 ) 当代( 1949 至今) 陈祖美先生撰文提出“记梦说”,在 主旨寻译中表示“洛神赋其实是作者通过现实感受描写一对男女苦恋的故事,隐寓作者身不由己、好梦未圆的惆怅和愤怒。” 黄金明 先生认为该篇的主旨是“心灵解脱说”。他在论曹植 的寓意中说:“从宋玉神女赋与曹植洛神

6、赋的比照中可以看出,曹植把襄王与神女的恋情叙写转换为余与洛妃的恋情凄诉,楚王被余所替代,帝王梦见神女的客观叙写模式,转为个体心灵的主观抒写方式,帝王梦事潜藏的圣婚仪式背景便通向了个体潜意识世界中那份一直被抑制的继嗣立业的理想。洛神赋也可理解为曹植内心一直被抑制的帝王之梦的一次无意识表现。” 又说:“从仰以殊观,生命之光的升起,到神霄而蔽光,心灵之光的熄灭,作者对余与洛妃依恋之情的叙 述描绘,展现的是一段心灵的旅程,这心灵的梦语牵系着作者有意识、无意识的整个生命。” 林世芳用弗洛伊德学说重新诠释 中说:“陈先生(陈祖美)被洛神赋表层现象所迷惑,没有去挖掘曹植梦境深刻的寓意。根据弗洛伊德梦的学说,

7、人在睡眠时,大脑皮层,即主管判断,推理等高层次思考活动的部分休息,而较原始的脑技能却仍在继续活动,因而产生梦境。”因而赞成“记梦”这一学说。 辞海编者斥“感甄说”为无稽之谈,有失偏颇,并认为“秦汉时,民间广为流传牛郎织女、董永七仙女的人神结合神话传说,不存在人神之道殊 兮礼制藩篱。人神之道殊兮究其实质乃3 是被改装了的不可逾越的封建人伦道德。”认为这是曹植对爱情和幸福的追求。 李焕友先生认为道家思想在曹植的一生中有着重要的体现,他在曹植和他的 中说:“道家思想对前期的曹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任性自然的生活态度和追求真淳的人生趋向上,后期的曹植因为生活境遇的原因,生存成为第一要义,因而此时道家全性葆

8、真的思想占了上风。理想与现实的反差使他常陷于深重的愁苦之中,而超脱困境的途径就是用道家无为的思想求得心灵的超脱。” (二)本课题的选题依据和意义 本课题的选题依据 主要是历代学者对洛神赋主题的研究 。 主题 研究一直是 文学 研究的重中之重, 洛神赋 就专著 、期刊、文章 观之,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多方开掘,内涵丰富。其中有侧重于 主题 研究的, 如丁晏曹集诠评、何焯义门读书记、潘德舆养一斋诗话、逮钦立汉魏六朝文学论集、张亚新在略论洛神形象的象征意义、张文勋苦闷的象征 新议、黄金明论曹植 的寓意、陈祖美 主旨寻译、林世芳用弗洛伊德学说重新诠释、刘大为 主题新论、郭沫若论曹植等。 从总体上看,早期

9、论著 在深度上有所欠缺,但进入 80 年代以后,研究者逐步转向从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等多重视角审视 洛神赋 的作者曹植在写作这篇赋时的复杂心态 ,因而更加丰富多彩,也更为深入。 关于 洛神赋 研究的当代意义, 林世芳说过:“洛神赋是曹植文学生涯一座里程碑,此前曹植的文学风格华丽乐观,充满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后期作品愤激哀怨,追求自由解脱。正确揭示洛神赋的主题,有助于全面解不朽诗人的心路历程及其文学价值。” 另外,在艺术表现上,也还是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它的外在艺术特征,明显弥漫着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氛,一旦进行 深入的内在艺术构思的剖析,借以编织成篇的并非依仗浪漫主义手法,而恰恰是采用了富有

10、总体深邃寓义的象征手法。 它扬弃了赋的传统的征实倾向,充分发挥了艺术想象力,把神话人物引入故事,为作品增添了瑰丽色彩。其次,寓言写志,感情真挚。 而 洛神赋最重要的艺术特征,更在于像钟嵘诗品所赞赏的 “ 词采华茂 ” 。曹植的 “ 词采华茂 ” 不单纯是用词华丽,讲究文采,主要是指其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的丰富多样,以及语言的整饬、凝炼、生动、优美。其中用 “ 流风回雪 ” 比美人之飘飖,是颇受称道的。红楼梦第五回警幻仙姑赋的 “ 荷出渌波,日映朝霞 ” 、 “ 回风舞雪 ” 等许多语句均取意于此 , 可见洛神赋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洛神赋创作的背景,了解曹

11、植的生平,身份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产生的原因。 2、分析洛神赋历代学者对其主题的探究,归纳起来有六种学说,分别是:感甄说、寄心君王说、追求理想失望说、对爱情和幸福的追求说、记梦说、心灵解脱说。 3、总 结六种学说的可取之处和不足之处,阐释洛神形象由古到今的变迁,体会曹植在作该赋时4 的复杂心态。 4、最后总结全文,感受作品所运用的象征手法,独到的艺术特征和洛神赋对后世的影响。 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 研究步骤: 1.搜集资料,了解有关洛神赋创作的社会背景。 2.通读资料,找出有关描写曹植及与之有关的人物、事件的段落和篇章。 3.详读资料,对分析曹植遭遇、身份变化及其原因进行综合整理并列出提纲。

12、 研究方法:事例论证结合分析说明,适当引用他人的评论。 研究措施: 1.制定研究方案,搜集相关书面资料。 2.进行文献检索补充,列出大致提纲。 3.反复比较、研究资料,修改提纲。 4.根据提纲完成论文初稿。 5.与指导老师交流沟通,认真校对论文并最终完成毕业论文。 四、参考文献 1李善 .文选注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2丁晏 .曹集诠评 .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 .1957 3何焯 .义门读书记 .卷 45,上海:中华书局, 1987 4朱乾 .乐府正义 M卷十四 . 上海: 上海古籍 出版社 ,1984 5黄侃 .文选平点 .上海:中华书局, 2006 6潘德舆 .养一斋诗话

1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 7郭沫若 .论曹植 ,郭沫若学刊 . 上海: 上海百家 出版社 , 2006 8陈祖美 .洛神赋主旨寻译 .河南: 河南文艺 出版社 , 2005 9张亚新 .略论洛神形象的象征俞义 .中州学刊,河南: 河南人民 出版社 , 1983 10张文勋 .苦闷的象征 洛神赋新议 . 河南: 中州古籍 出版社 , 1985 11刘大为 .洛神赋主旨新论,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社 , 1997 12黄金明 .论曹植洛神赋的寓意 . 北京: 教育科学 出版社 , 2005 13林世芳 .用佛洛伊德学说重新诠释洛神赋 .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 1999 14黄金明 .论曹植 的寓意 . 河北: 河北教育 出版社 , 2005 15李焕友 .曹植和他的洛神赋 . 北京 :北 京 人民 出版社 ,20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开题报告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