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醉翁亭记》主旨思想研究【文献综述】.doc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296442 上传时间:2018-09-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8.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醉翁亭记》主旨思想研究【文献综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关于《醉翁亭记》主旨思想研究【文献综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关于《醉翁亭记》主旨思想研究【文献综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关于《醉翁亭记》主旨思想研究【文献综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关于《醉翁亭记》主旨思想研究【文献综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汉语言文学 关于 醉翁亭记 主旨思想 研究 醉翁亭记一出,便在北宋文坛引起轩然大波,褒贬声不绝如缕。直至今日,对该文主题的研究也尚未有个明确的定论,主流的观点大多抓住“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山水之间也”,来大作文章。为了更好地把握该文的主旨,展现真实的欧阳修,现笔者讲前人的研究成 果作如下整理: (一)对文章复杂主旨认识的研究 1对其是否有主题以及主题是什么的问题 ,近年来由于涉及到对欧阳修的评价而发生异义 ,争论不休。目前大概有这样几种看法。一、颂其政绩 , 此是陈一发先生的观点 ,其文章发表在一 九六六年光明日报 ,题为醉翁亭记是赞颂“政绩”的作品。二、与民同乐 ,

2、目前占大多数。三、述其大节 , 郭预衡先生的看法 ,其文章发表在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一九八零 年第三期上 ,题为论欧阳修 。 四、取乐山水 , 此为谢冕同志的看法 ,其文章发表在 散文一九八 零 年第一期 ,题为读醉翁亭记 。 1 2.清人过珙曾说“ 醉翁之意不在酒及太守之乐其乐两段 ,有无限乐民之意 ,隐见一言外 ,若止认作风月文章 ,便失千里。”这就是说 ,醉翁亭记不单是一般的写景散文 ,它是有所寄托的 ,藕含着深深的哲理。 .我们 读此文要明三理。其一是寄情山水消造愁怀。其二是讴歌彰扬治滁政绩。其三是与民同乐 ,乐民之乐。 2 (二)以乐为主旨的研究 1这位出身贫 苦 、屡历 磨 难而又处

3、世达观的政治家 ,心胸是开阔的。他到 滁州 以后 ,“乃日与时人仰而望山 ,俯而听泉” ( 丰乐亭记 ) ,使滁州百姓得到安居乐业 ,赢得 了“期年粗有所成” ( 与梅圣 俞 ) 的丰收年景。作者也在其政治逆境中得到宽慰 ,因而有兴醉游山水 ,与民同乐 ,忘却了失意与烦恼。可见本文津津乐道的“山水之乐” ,既包含着对滁州山水的热爱 ,也寄寓着对人民安乐生活的陶醉。这就与一般游山玩水 的文宇有了明显的分野。 .当然 ,文中对山水景物和人民生活的描写 ,也多少杂有作者宦海浮沉的抑郁和封建士大夫的 闲适情趣 。但总的情调是乐以忘忧 ,给人以欢欣和鼓舞 。 3 2 一、乐观进取的处世态度,奠定了太守乐

4、在其中的思想基础;二、极富乐趣的圣境,提供了太守乐此不疲的自然条件;三、滁州百姓丰衣足食的太平景象,是太守安乐陶醉的社会原因;四、真正妙不可言的乐趣,源于太守对哲理的了与探索。 4 2 3 什么是“醉翁之意” ? 为什么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这是因为山水之间,没有人世的等级,没有人世的礼法 。为什么要把醉翁之意和“酒”联系在一起呢?因为酒,有一种“醉”的功能 , 有这个“醉”,才能超越现实。“ 醉翁之意”在现实中是很难实现的,故范仲淹要等到后天下人之乐而乐。欧阳修只要进入超越现实的、想象的、理想的与民同乐的境界,这种“醉翁之意”是很容易实现的,只要“得之心,寓之酒”,让自己有一点醉意就

5、成了。这里的醉,有两重意思。第一重,是醉醺醺,不计较现实与想象的分别;第二重,是陶醉,摆脱现实的政治压力,进入理想化的境界,享受精神的高度自由。 5 4一方面 ,身在山水之间 ,得山水之乐 ,“而乐也无穷也” ,是欧阳 修娱情山水 ,悠闲自适的“乐” 。 另一方面 ,和滁人一起同乐山水 ,那种“负者歌于途 , 行者休于树 ,前者呼 ,后者应 ,伛偻 提携”的场景 ,更多地表现欧阳修“宜上德以与民同乐” ,尽太守之责 。 以上两个方面也是统一的 ,二者不可分割。 6 (三)以乐衬悲为主旨的研究 1所谓表浅的 “太守之乐”的乐 ,即有些人理解的“与民同乐”。我所理解的所谓深潜的“太守之乐其乐”的乐

6、”另有含义。即忧中之乐 ,乐源于忧。就作者爱泉爱琴及其心境来说 ,得泉声于滁 ,忧 中一乐 ; 得泉声如琴声 ,忧中二乐 ; 得泉声、琴声如心声 ,如得知音 ,忧 中三乐。这 就是欧 阳 公所谓得之于心 ,乐之所在。因为泉声、琴声能 “平心养疾” ,“久而乐之” ! 再就当时形势、作者抱负来说 ,尚有高瞻远瞩、深谋远虑之乐 : 视禽鸟自由翱翔、欢唱于山林 ,叹其不解人意、不识人世沧桑、宦海浮沉而乐 ; 见滁人安于一地之乐、不顾举国之优 ,叹其“可使由之 ,不可使知之” 而乐 ; 观众宾贪杯酣饮、嬉游无度 ,叹其“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而乐。这是静观默察、洞知世事 ,练达人情而有得于心之乐。较之

7、于渊明公 “善万物之得时 ,感吾身之行休”的思想感情的复杂性 ,欧阳公彼 时彼地的思想感情更为复杂 ,因为心未休 ,行未休 ,休而 不愿 ,行而多外。因此 ,所谓“乐其乐”也只能是“忧深思远、悲愁感愤”中的几缕乐意。这种乐是饱含泪水之乐 ,这种乐既是真乐 , 也是假乐。愈写这冲乐之极愈显忧愁怨愤之深 ,感情愈显得深沉 ,声调愈加惨惋 ,也愈能令人同情感叹 ,“思翁无岁年” 里 。 7 2作者降知 滁州 ,政治上不得意 ,心情抑郁。官员被贬降级置于僻地 ,是封建统治的纲纪 ,不管是非曲直 ,都得认罪。欧阳公因致书高若呐被贬夷陵 ,就曾自谓“ 某 有罪来是邦” ,“夫罪 戾 之人 ,宜弃恶地 ,处

8、穷险 ,使其憔悴优思而知自悔咎。” 8 3 对醉翁亭记中“山水之乐”的理解,不能只着 眼于四时变幻的风光这一表面,而必须从山水的神韵中认识作家所附着的感情。在那谗言盖世、有口难辩的遭遇中,欧阳修只能与大自然求得情绪的交流,将“得之心”的慨叹借助于无声的闷酒加以宣泄了。 .3 醉翁亭记虽然是依景运笔,以“乐”贯篇,但是,他却在秀丽景色与纷繁人情描述中,含蓄地刻画了主人翁难以倾吐的忧思与无法排遣的郁闷,曲折地反映了欧阳修遭馋受贬、降知滁州后苦涩不堪你的心情和不够世俗的情操。 5 4历来的人 ,过多的注重“乐”的这条明线 ,而却忽略了作者以“乐”饰愁 ,以“醉”遣愁的另一条极为重要的暗线。即 忽略了

9、作者善于“纤徐委备 ,往复百折”表达自己深沉的思想感情的艺术特点 。 .本文的主题思想应为作者通过醉翁亭环境深幽秀丽可乐、滁人游乐、众宾欢乐的形象描绘 ,竭力烘托出太守独醉、独愁的典型形象 ,充分表达了作者被贬滁州、壮志难酬且不为时人了解的无限愁怀与孤独无援的思想感情 。 10 5 我们看到了作为一方太守的作者目接山水之美而乐 ,耳听禽鸟之声而乐 ,眼见滁州游人之乐而乐 ; 这种带有 “ 民胞物与 ” 情调的宽广襟怀不正是宋人对 “ 后天下之乐而乐 ” 之高远理想执著追求的艺术体现 ,无奈这样美好的人生境界毕竟只是在作者所治理 的滁州局部一方的偶尔闪现 , 具有浓郁的理想色彩 ; 而在作者曲折

10、的政治生涯和所生活的忧患丛生的北宋社会中 , 则不啻是一场梦幻。充满忧患的社会迫使作者在闲适生活中寻觅愉悦之境以消忧 ,而他所觅得的愉悦之境又难以摆脱整个社会之忧患阴影的笼罩。短暂的愉悦与永久的悲凉就这样奇妙地融合在了一起。 11 6 本文从表面上看 ,似乎是在写滁州山水之美 ,抒发作者赏玩山水之乐。若以隐微处考察 ,则可看出作者内心的抑郁和忧愤。他的从朝到暮的游山玩水 ; 正当四十盛年却自号“醉翁” ; 他的“饮少辄醉”与“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 ; 他 的“苍颜白发 ,颓乎其间”的种种表现 ,都透露出欧阳修的内心并不平静。人们从中可以想见 ,他在北宋王朝的黑暗统治之下 ,政治抱

11、负不得实现 ,才能无法施展 ,反而遭打击排挤 ,横被放逐。因此 ,他的寄情山水 ,既是寻求慰藉 ,又是对黑暗势力的一种消极反抗 ,它的赞美山水 ,渲染自己孤高绝俗的精神世界 ,也正是一种与当时的腐朽风气不妥协不调和的心理反映。总之 , 本文明写太守之乐 , 暗写太守之忧。两种感情交互作用 , 使太守乐在其中 , 忧在其中 , 愤在其中。而这些复杂的感情 , 又构成了本文的主旨。 12 7 欧阳修真的能“乐”吗 ? 其一 ,从 他的政治遭遇以及他的政治理想来看 ,他不“乐” ,也无法“乐 ”。其二 ,从本文中有关语句来看 ,他不“乐”也无法“乐”。 .那么 ,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写“乐” ,到底是

12、为了什么呢?其一 ,以“乐”来掩饰他无法排遗的苦闷 ,来抒发他内心的寂奥和痛苦。其二 ,欧阳修是用“乐”来抒发他的志向和抱负。 13 8 纵观全文 ,处处洋溢着乐 ,这是带泪的乐 ,乐的背后掩着痛苦 ,藏着呼喊 ,融着沉思。欧阳修本来是一位胸怀大志 ,直言敢谏的人 ,政治挫折逼着他在痛苦中去思考 ,凭着自己的艺4 术天才 ,把复杂的情感融于千余字的短文之中 ,而它所 产生的作用却远远大于滕子京的岳阳楼” 14 9.明晓了醉翁的内在含义 , 读者再阅读此篇散文 , 就会获得一种新的感觉。如“苍颜白发 ,颓然乎其间者 ,太守醉也”中的“苍颜”“颓然” ,正是表明了作者在欢乐宴席上的另一种黯然心境。

13、“醉翁之意不在酒 , 在乎山水之间也”的警句 ,也正表明诗人内心有很深的悲凉 ,远不是用美酒就可以消除的。欧阳修此篇一连写了十个“乐”字的纪游文字 , 犹如一幅彩色照片和其底片的组合。从文字表面来看 , 颇像色彩绚丽的照片本身 ; 而其情感底蕴 ,则如底片一样阴郁黯淡。 15 (四)表现政绩人 格主旨的研究 1 “乐”字本身也折射出作者的儒家思想。本文紧扣一个“乐”字 ,极尽铺陈 ,层层渲染。 .我们对“乐”字穷原竟委 ,深层挖掘 ,就会发现:排除乐中隐“忧”、忧中寻“乐”外 ,“乐”字本身同样深蕴着忠君爱民、君臣有义等封建伦理思想。欧阳 修在贬滴前 , 曾力排众议 , 大胆提出旨在使百姓安居

14、乐业的政治革新主张 ,却未被重视 ,后因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 ,被贬为滁州太守 ,但他并未心灰意冷 ,仍忠君爱民不改初衷。 16 2笔者认为 ,醉文的主题思想应该是 : 通过对醉翁亭周围优美景物的描写 ,表达作者寄情山水的乐趣和 “ 与 民同乐 ” 的政治理想 ,含蓄地表述了自己治滁的政绩 ,曲折地暗示了自己受滴之非 。 17 3文贵创新。作为北宋文坛泰斗的欧阳修 ,决不会以“游山玩水的快乐”或“与民共乐”的思想为主题。因为那样的立意 ,生一些模山范水的佳作中随处可见 ,没有新意。宋史欧阳修传评价其文天才自然 ,超然独鹜。 .故而其文的立意并未停留在此 ,而是以“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 ,幸生

15、无事之时也” ,警 诚时人 ,居安思危 ,而开掘出更深沉的思想 只知休养生息 ,涵照功德的担心 ,忧天下的远虑。这一真知灼见 ,不正体现了他超然独鹜的为文特点 么 ? 18 4 诸说虽各有差异 ,但是有三点可说是超越古人 ,也超越了五六十年代的认识水平。一曰“官民同乐” ,或“与人同乐” ,或更进一步的“乐民之乐”。二曰“为政的治绩” ,或“治滁的政绩”。三曰能达于进退穷通之理”。从而否定了一般意义上的“山水之乐”或“寄情山水”的说法 ,从“本其山川 ,道其风俗之美”中看出了欧阳修遥深的感情寄托和高超的精神境界 。 19 5.他在滁州所作丰乐亭记、醉翁亭记等 ,就没有“不堪之穷愁” ,只讲“山

16、水之乐”。例如醉翁亭记说 “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 ,得之心 而寓之酒也。”又说“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5 也。”身在贬滴之中 ,而大讲禽鸟游人的山水之乐 ,这样的文章不仅和韩愈不同 ,和柳宗元也并不相同。 为什么能够作到这样?欧阳修有 答李大临学士书 说得明白:“修在滁三年 ,得博士 ,杜君与处 ,甚乐。今足下在滁 ,而事陈君与居 ,足下知道之明者 ,固能达于进退穷通之理。能达干此而无累于心 ,然后山林泉石可以乐 必与贤者共 ,然后登临之际有以乐也。”这里说的“达于进退穷通之理” ,也即是 尹师鲁墓志铭中所说的“处穷达、临祸福

17、 ,无愧于古君子 ”的意思。这就是说 ,一个人立身行事 ,不管处于什么地位 ,也不可改变为人的大节。既敢于伸张正义 ,就不能惧怕任何灾祸。有了这样的精神准备 ,那么 ,无论遇到什么困境 ,也就处之泰然了。由此看来 ,欧阳修贬官滁州 ,不作“戚戚之文” ,而盛称“山水之乐” ,正是他的为人大节所在 ,并不是或不仅是暗示他自己治滁的政绩、或隐寓古人的“乐民之乐” ,更不是消极颓唐而寄情山水。 18 注释: 1卓然 试论 醉翁亭记主题思想的复杂因素 固原师专学 报 , 1987 ( 4) 2刘惠民 观画 赏诗 明理 读醉 翁亭记 语文教学与研究 , 1984( 7) 3闰昭典 浅说醉翁亭记 山东师范

18、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83 ( 5) 4李仁生 刘蓓然 解读 醉翁亭记 太守之乐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3) 5孙绍振 欧阳修为什么不像范仲淹那样忧愁? 读醉翁亭记 名作欣赏 ,2007 ( 13) 6吴忠胜从丰乐亭记看醉翁亭记之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 1996 ( 2) 7陈沐三 忧深思远 , 悲愁感愤 醉翁亭记基调辨析 盐城师专学报 , 1991( 1) 8陈沐三 幽咽流 泉 , 朝吟夜怨 醉翁亭记基调再析 盐城师专学报 , 1991( 4) 9徐凌云 徐文博 知人论世识醉翁 也谈 醉翁亭记 的思想感情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 3)

19、10王宗汉醉翁亭记主题思想探说西华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 4) 11董虎兰暂时的愉悦 永久的悲凉 再读 醉翁亭记 内蒙古电大学刊,2006 ( 9) 6 12党静萍 乐悲映照及艺术美 醉翁亭记的主题与艺术特色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0( 3) 13唐春华醉翁亭记主题解读质疑中华活页文选 (教师版 ), 2007( 3) 14郭广田从醉翁亭记看作者思想 平顶山师专学报 , 1999( 8) 15黎烈南 千古名篇耐寻思 再读醉翁亭记 中学语文教学 , 1999( 9) 16孙义声醉翁亭记与儒家文化合肥教育学院学报, 1999( 3) 17胡振荣也谈醉翁亭记的主题思想 并简及其艺术成就安庆师范学院学报,1987( 2) 18郭御横 论欧阳修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1980( 3) 19崔文恒醉翁亭记思想辨析阴山学刊 ( 社会科学版 ) , 1998( 4) 20张光富欧阳修醉翁亭记主题谈九江师专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0(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文献综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