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周邦彦及其清真词【文献综述】.doc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296461 上传时间:2018-09-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论周邦彦及其清真词【文献综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简论周邦彦及其清真词【文献综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简论周邦彦及其清真词【文献综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简论周邦彦及其清真词【文献综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简论周邦彦及其清真词【文献综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汉语言文学 简论周邦彦及其清真词 摘要 : 周邦彦是 大晟 词人的杰出代表,兼备仕人、文人、乐师的多重身份,凭借他不同于前人的笔触和风格,形成独具一格的“清真词”。从古到今,清真词一直以来颇受非议,褒贬不一,成为众多学者的关注对象。 关键词: 周邦彦 清真词 争议 周邦彦是北宋末代的著名词人,在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 1中介绍周邦彦有一段话:周邦彦( 1956 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杭州)人。神宗元丰年初,游京师,献卞都赋万余言,号为太学正,出教授泸州(今安徽合肥), 知溧水县令,还为国子主簿。宋徽州时,仕至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专事普制乐曲。精通音律,能自制

2、新腔,在词调审定方面做了一些精密的工作。有清真居士集,已佚,今传有片玉集。 周邦彦在词坛上,历来颇受争议。朱崇才说:“在整个宋代词坛中,周邦彦的经历比较奇特,在词坛中褒贬不一” 2。现将各家对周邦彦总结的观点综述如下: 一、关于李清照词论中未涉及周邦彦的各家论述: 李清照的词论中有一个怪现象 北宋几乎所有名家都有涉及,但作为北宋词坛举足轻重的周邦彦却只字未提,甚至连暗示也没有。这一现象引起许多 猜测。经归纳,大致分为以下三种观点: (一)、现存词论并非全文,有关周邦彦的文字或者已经脱落。 (二)、因所云观点正与周邦彦的词学实际“波澜莫二”,所以不需在批判性文章中提及。 (三)、周邦彦的政治倾向

3、触及到李清照家事的敏感话题,故避其不谈。 二、对周邦彦词学地位持否定态度的各家论述: (一)、张炎在词源里对周邦彦有一段话,说:“美成负一代词名,所作之词浑厚和雅,善于融化诗句,而于音谱目间有未谐,可见其难矣。”又云:“美成词只当看他浑成处,于软媚中有气魄,裁唐诗融化如自己者,乃其 所长。”但是后边又有一句:“惜乎意趣却不高远” 3。 (二)、郑蹇在评周邦彦的少年游(并刀如水)此不过平常犽邪之词” 4。张端义后来还在贵耳集里说,这是在北宋名妓李师师家中所作的。写的是有一天周邦彦到李师师家里,正巧赶上宋徽宗也来看望李师师,周邦彦不敢被皇帝看到,就躲到床底下,李师师给皇帝划橘子,洒吴盐,两人一起调

4、笙的场景写成了这首词。 后来经过王国维清真先生轶事里考证,这个事情是不真实的,与周邦彦的生卒年不吻合。张春义在分析这件事时,说张端义之所以这样写,“是由于宋朝在整个儒学复兴的条件下 ,形成了观念真实先于历史真实的一种态度。” (三)、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美成深远之至不及欧、秦,唯言情体物,穷极工巧,故不失为第一流之作者。但恨创调之才多,创意之才少耳。” 5 三、推崇周邦彦词学地位的各家论述: (一)、南宋初的王灼在碧鸡漫志卷二中多次提及周邦彦,但没有专条的论述,而是把他与贺铸、晏几道、仲殊、万俟咏等人放在同一水平线上,合并起来一起论述。其大致评价是:“语意精新,用心神甚苦,个别词作

5、能得离骚之奇崛。” 6 (二)、刘肃在片语词序中高度推崇周邦 彦词,说:“美成以旁搜远绍之才,寄情长短句,缜密典丽,流风可仰。其征词引类,推古夸今,或解字用意,言言皆有来历,真足冠冕词林。 7。” (三)、陈郁在藏一话腴外编卷上也高度评价周邦彦的词:“二百年来以乐府独步,贵人学士市侩妓女知美成词为可爱。”并高度评价他的政绩和文章,并感叹地说:“能知美成为何人者,百无一二也。” 8 (四)、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对他不认可,但是后来却对周邦彦关注起来,专门为他写了一本清真先生轶事,并在里面说:“故先生之词,文字之外,需兼味其音律今其声虽去,读 其词者,犹觉拗怒之中自饶和婉,曼声促节,繁会相宣,清浊抑

6、扬,辘轳交往,两宋之间,一人而已。”又说:“词中老杜,非先生不可。” 9 (五)、绝妙词选 10卷七中评价是“圆美流转如弹丸。” 周济则认为:“美成思力绝千古,如颜平原书,虽未至臻两晋,而唐初之法至此大备。后有作者,莫能出其范围。” 11 (六)、沈义父在乐府指迷中说:“凡作词,当以清真为主。”周邦彦为什么可以像姜夔那样成为词源里的典范,在乐府指迷中解释到:“清真最为知音,且无一点市井之气,下字运意,皆有法度,往往自唐宋诸贤诗句中 来,而不用经史中生硬字面,此所以冠绝耳” 12。 (七)、此外,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中:“毛氏先舒曰:北宋词之盛业,其妙处不在豪快而在高健,不在艳冶而在幽咽。豪快

7、可以气取,艳冶可以言工,高健幽咽,则关乎神理,难可强也。又曰:言欲层深,语欲混成。所论为此专属一人,而求之两宋,唯片玉(周邦彦词集名)、梅溪(史达祖)足以备之。周之胜史,则又在浑之一字,词至于浑而无可复进矣” 13。 (八)、周振甫在文学风格例话中说周邦彦:“用思隽永,用词圆润明密,体制纤弱,设色鲜艳,境界婉媚,结构天成而深层 ” 14。十分推崇他是万一风格的先声代表。 (九)、叶嘉莹对周邦彦的评价也很有见地。她说:“周邦彦是集北宋之大成者,开南宋之先声的一个重要人物,可是有的人并不欣赏他,而他所不被欣赏的地方就正是他开南宋先声的所在 15”。并反复讲到:“周邦彦是善于勾勒的,周词的两大好处,

8、一是他的思力,一是他的勾勒。” 16 四、周邦彦词风形成原因的论述: 从种种言论中,可以看出周邦彦遭到热议的就是他的词风和词格,而这种词风和词格之所以褒贬不一,是由于人们对这种“新形式”的接受存在观念上的约束。这就涉及到一个作家的作 品风格的形成问题。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中说:“不同的文学风格有不同的审美价值。雄浑刚劲的风格可以壮人胸怀,清新俏丽的风格可以舒人心脾,飘逸疏野的风格可以养人性情,沉着含蓄的风格可以启人思力又曰:“评析风格,要广泛涉猎,无所偏私,然后才能比较客观公正地把握各种风格的美。” 17 所以说,周邦彦的词虽然在那个时代没有知音,但却不会黯淡清真词的独特之美。那么,怎样分

9、析他这种风格的成因,就是本课题要研究的问题。在文学理论教程中,根据马克思文学理论观,一个作家作品风格的形成,与其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和 作家的意识形态紧密相关。因此,清真词风的形成,将重点从历史和文化背景研究入手。 在正史宋史卷四四四中,说周邦彦“疏隽少检,不为州里所推重。好音乐,能自度,制乐府长短句,词韵清蔚 18。”在贺铸传里却满怀尊敬地说:“工语言,深婉丽密,如次组绣。尤长于自度曲。”两种评价明显对周邦彦是颇有微辞的。朱崇才认为,宋史之所以这样说,是由于周邦彦的新党身份,而宋史的作者对新党是深恶痛绝的,因此影响了对立传人物的公平评价。那么,周邦彦究竟怎样参与了北宋末年那次波澜壮阔的新旧党争

10、,而不幸招之非议呢?经历 过政海波涛的周邦彦,在文学创作上是否受到影响,这种影响导致了什么样的转变,都是论文入手分析的问题。 此外,当时的文化背景如何,当时仕人们的意识形态怎样 19,周邦彦持什么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20,也是论文浅析的中心。 综上所述,周邦彦词勾勒精巧,思力隽永,精通音律,堪称词中老杜。然而知音难觅,于是他只能笑傲红尘,歌尽清殇。透过历史的尘埃,本课题将掀开这位孤独的歌者、一代词魂周邦彦词风形成的神秘面纱。 注释: 1 付德岷 宋词三百首鉴赏词典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8.6 2 朱崇才 词话史 中华书局 2006.7 3 张 炎 词源、词话丛编本 中华书局 1986.8 4

11、朱孝藏 汪 中 宋词三百首注析 岳麓书社 1987.1 5 王国维 人间词话、词话丛编本 中华书局 1986.1 6 王 灼 碧鸡漫志、词话丛编本 中华书局 1986.1 7 唐圭璋 宋词记事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7 8 王 易 词曲史 上海书店 1989 年影印本 9 叶嘉莹 迦陵著作集 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 北京大 学出版社 2008.4 10 曹济平 朱崇才 新编宋词三百首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4.5 11 周 济 介存斋论词杂著,词话丛编本,中华书局 1986.5 12 沈义父 乐府指迷词话丛编本,中华书局 1986.7 13 冯 煦 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 巴蜀书社 1995.1

12、14 周振甫 文学风格例话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6.2 15 叶嘉莹 唐宋十六家词选讲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1 16 叶嘉莹 北宋名家词选讲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2 17 童庆炳 文学理论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8 18 脱 脱等编 宋史 中华书局 1977.1 19 张端义 贵耳集 中华书局 1959 20 张春义 宋词与理学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8.5 21 方智范 邓乔彬 周圣伟 高建中 中国词学批评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4 22 周宪 美学是什么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23 张端义 贵耳集 中华书局 1959 24 沈松勤 唐宋词社会文化学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7.9 25 施议对词与音乐关系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文献综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