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王安忆小说中的女性意识研究【文献综述】.doc

上传人:文初 文档编号:296516 上传时间:2018-09-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关王安忆小说中的女性意识研究【文献综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有关王安忆小说中的女性意识研究【文献综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有关王安忆小说中的女性意识研究【文献综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有关王安忆小说中的女性意识研究【文献综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有关王安忆小说中的女性意识研究【文献综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汉语言文学 有关王安忆小说中的女性意识研究 前言 王安忆在新时代女性作家群中,是被认为视野颇为开阔、能够驾驭多种生活经验和文学题材的作家,而她也是中国当代最丰产的小说家之一 1,因而很多研究者对王安忆的小说创作作了多方面的研究,包括王安忆小说中的悲剧意识、生命意识、女性意识,对性小说题材的开阔等,一度王安忆被冠上不同的头衔 不管是早期的“儿童文学作家”、“知青作家”、“女性主义作家”,还是后来的“市民作家”、“知识分子作家”、“海派传人”这也正说明了王安忆创作的多变性,前人对于王安 忆的研究已十分详尽了,而我作为女性读者,仅想探求一些新颖的角度来结合前人的研究对王安忆小说中的

2、女性意识做一全面的分析,希望对后人的研究也能有所借鉴、帮助。本文的研究主要从王安忆小说前后期的变化入手,前后两种女性意识的不同来揭示这种变化产生的文化背景以及符合现实需要、满足读者的需求这一内涵。 正文 下面是我所整理的国内有关王安忆女性意识的研究的一些观点的集合:首先,王安忆是一位女性作家,其本身的身份特质就决定了她强烈的女性中心意识,但王安忆的女性立场是竭力改变以男子为中心的文化和社会制度 ,从而达到改变男女两性 的社会性别关系 ,使两性都能得到全面发展 ,而非男女对峙 ,以女性中心代替男性中心;其次,对女性存在的深层思考和女性体验的再现 ,个人化命运和记忆的抒写提升到精神层面上,但并非是

3、对传统女性的完全颠覆,准确地说是传统女性意识的当代回归;再次,颠覆了女性话语被主流话语遮蔽的现象,以一种新兴的女性话语权控制男性话语回归到女性形象的表现中,突破传统的挑战,从而表现出一个个个性鲜明、追求独立、自尊的女性形象;最后,还有一点经常被忽视,就是王安忆笔下的女性与周边的关系,与周边女性群体的相互同情,与周边环境的变化关系,而王安忆往 往把笔下的女性置身于上海这一大都市中,这与其自身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也与都市文学的兴起繁荣有关。具体为: 一、 强烈的女性中心意识于女性平等意识 吴芸茜是研究王安忆比较透彻的,在论王安忆一书中,她认为王安忆的女性意识可分为前后期,其作品非常典型地表现出当代

4、女性追求独立、自尊、个性自由及自我旋律的实现,其笔下的女性形象往往摆脱了传统道德的束缚,具备比较明显而清晰地女权主义意识,女性选择的是一种以柔克刚的方式来挑战传统,更符合女性的情感和智慧。强化女性话语权,弱化男性,让男性附庸于女性。 2 卞宝明也认为 ,王 安忆在“三恋”小说创作视点的选择、女性化的感知方式及表达方式、女性独具的心态、感受、体验等 ,都折射出了鲜明的女性意识 ,王安忆的创作是一种以女性话语对传统男性话语的颠覆和努力 ,其作品当然被冠名为女性主义文学。王安忆对于女性人物的精心揣摩 ,使得她的作品中渗透着极顽强的女性意识 ,并体现出更重视理性生存的性别立场。 3 有些人认为王安忆

5、不仅没有以女性的生命尊严质问、颠覆男性为中心的文化传统,反是以女性风情的充分舒展,强化了女人是男性世界情色点缀的观念,加固了男权文化物化女性、奴化女性的观念。 4 二、深切的女 性生命体认与性爱在爱情中的体现 李淑霞博士则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她认为在王安忆笔下的女性形象表现了深切的女性生命体认,这是由于王安忆这一特殊的女性性别身份及她潜在的女性中心意识。在叙事中,有意无意地解构了传统的不平等的两性关系,建构出一种新的以女性为主体、突出女性价值的两性关系模式。王安忆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丰满圆润,而反之男性形象则相对贫弱模糊,苍白软弱。 5 王德威在书中除了对王安忆小说中的女性命运的介绍,更是提出了一种

6、与众不同的新观点,王安忆长恨歌的高潮,是将电影意象与女性命运剪接在一块,运用电影镜头 的独特视角,预示在熄灯之后,忧伤将随着光影闪烁而来,预示女性对自身命运不详的感知。 6 张学军的研究与前两位的研究有相类似之处,但他提到王安忆在性恋题材上的开拓与研究颇具重要的意义。在“三恋”题材中,从三个女人的性爱故事中,写出了性爱对生命升华的促进作用,把对女性精神自由的追求,扩展到女性性爱的自觉。通过性爱叙事,强调了女性的主体意识,唱出了生命创造的欢歌,重新审视女性的文化心理结构。 7 黄伟林又认为王安忆对性恋题材的把握是通过写性爱来写人,写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文化无关,与其说“三恋”是描写爱情的小说 ,不

7、如说是写性爱在爱情中的作用和比重,这里的性是人性之性,也是人性中的性爱之性、性别之性。在这里涉及到女性作为母亲的伟大,女性比男性更有值得描写及得到同情。 8 从爱情上,李海燕和喻渝一直觉得王安忆的意识深处希求着男人的坚强 , 男人对爱情的专注与投入 , 但是男人的懦弱、自私和无能 , 这种无奈、相悖的两难境遇迫使王安忆苦苦思索 ,在这种追求 困惑 失望中 , 王安忆从传统家庭观念中走了出来 , 她不再寻找男子汉 , 转而从女性自身来救赎 , 将希望寄托在女人自己身上。而在重新面对爱情这个话题时 , 不再渴求浪漫永恒 的爱情或男性的温柔呵护 , 而将爱情视作自我确证的一种方式。她甚至开始张扬一向

8、为男人所压制并操纵的性爱 , 驱散男性话语在性爱上散布的迷雾 , 将女性的主体欲望和性魅力表达得淋漓尽致。 9 王安忆自己则讲得很干脆、明白 :“评论界总是把我的作品和张贤亮的相提并论。其实 ,我的小说和他的小说大大不同 ,他笔下的女性极富社会内涵 ,我则把性当作目的来写 ,没有更多的社会含义。” 10 三、男权社会中的女性话语权 孙惠欣企图从性别游戏间倒错的女性位置、传统性爱中反叛的女性之躯、游离于政治与伦理的女性命运等角度去解读王安忆的 作品 ,探索其中女性意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日趋成熟深化的过程 ,运用“女性”话语扫清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化霸权影响 ,从而解构男性叙事、开创契合女性主义叙述

9、策略的写作实践并最终掀开女性文学新的一页的。 11 邓寒梅认为王安忆描摹了中国女性由女奴向女人的回归 ,立足于中国女性自身的生存体验 ,从女性的生存状态、情感层面对上海女性加以观照 ,揭示出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遭遇和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危机 ,并且不同程度地表现了对男性权威的否定 ,体现出真正的女性意识必须从男女两性的对立转变为性别的整合 ,应具备“双性和谐”的意识。 12 其实王安忆在小说中常常颠覆这种传统的“男强女弱”的界定,使女性成为了能够从容应对生活的强者。女性身上有着生活的坚韧与寻梦的执著,王安忆的创作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男性文化“集体无意识”规定的传统女性规范的超越, 同时对女权主义

10、的激进有了一定的反思,表现了女性意识的觉醒,也强调了女性群体的局限。 13 四、鲜明的女性形象与都市中的女性 郭伟平提出了都市女性这一概念,现代都市更适合女性生存,为女性发挥智慧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女性将她们的聪明才智发挥到改变她们依赖男人生活的生存状态、提高她们的社会地位中,争取 作为人的自由与权利,而王安忆认为上海无疑成了最适合女性生存的城市。 14 从女性形象上分析,郑春萍指出王安忆的许多小说作品都流露出了她的女性意识 ,表现出她对中国女性社会地位的关注。王安忆小说作品中塑造了三类女性形象 : (一 ) 受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影响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相背离的现代女性 ; (二 )在大众传媒和工业

11、文化影响下日益商业化的时尚女性 ; (三 ) 依恋家庭 ,甘心做平凡人的中国传统女性。中国女性解放的阻力更多的来自女性自身 ,全面彻底地解放女性要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15 王安忆以在这个在这个城市中最直接的 体验 , 以她绵绵的女性意识 , 对城市赋予独特新颖的理解 , 就城市女性予以体贴人微、深入洞察的关照 , 从日常生活中超越出她对当前社会秩序规范下女性人生的理解。 16王安忆把她与笔下的女性一同沉入了生活 ,在与城市这一生存环境的磨擦中 , 在新旧矛盾的不断产生与消解中长大 , 作人妻 , 为人母 , 穿梭于家庭与社会 , 极有韧性地生活。这个古典的传统女子 , 深切感觉到生存处境的艰

12、难 , 清醒认识到男性支撑的疲倦与衰弱 , 非但不去编织梦幻作无用的精神逃亡的游戏 , 而是本着认同现实的勇气 , 让她的女子们直面生活 , 间或以回忆 传统家的模式作短暂的调剂 , 逐步成长为坚韧予以体贴人微、深入洞察的关照 , 从日常生活中的城市女性 , 这丝毫不是回避与退缩 , 而是一种在反意识形态神话、献身于日常生活和民间社会的过程中获得的自觉意识。 17 纵览王安忆的小说创作 ,由社会到男性群体 ,再及女性自身 ,进行着多角度、多层次的扫描。这种审视既是对现实生活的反照 ,也是不同层次不同深度的探索。也正是这种审视 ,才使她的女性主义意识体现了另一层次的意义 :无论在确定女性于当今世

13、界上的地位和应有的自我形象上 ,还是在建立一个全新的包容女人和男人经验的文学史上 ,王 安忆的小说创作都具有重要的存在与发展的研究价值。 18我们从女性意识和女性主义的视角切入王安忆的女性文本创作 ,无疑具有积极可取的意义。随着社会历史的进步 ,我们期待着 ,女性意识与男性意识的日渐融合并最终走向共同构建一个和谐发展的社会。 19 结语 80 年代初期的女性小说体现出注重女性作为人的价值 ,倡导人性解放 ,呼唤人道主义的意识 ,标志着新时期女性意识的复苏。在 80 年代中后期的女性小说中 ,重新认识女性作为女人的自身价值 , 关注女性生存状况 , 成为这一时期女性意识的重要内涵。 90 年代的

14、女性小说则转向对 女人自身的价值的探寻 , 强调性别的差异与对立 , 站在女性的立场上反对男性中心主义 , 抗拒父权制是这一时期女性意识的重心。 90 年代末期的女性小说 , 推崇更为彻底的个人趣味和更为极端的自恋、自虐意识 , 表现出精神本质的虚无 , 又体现了女性意识的衰微。 2021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我想把王安忆小说中女性意识的研究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写作上比较简略,女性意识不强烈,主要以描写理想爱情为主,还束缚 于传统道德观念;后期结合现实,表现了强烈的女性中心意识, 22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叙述: 1、女性个体意识与生命意识 的觉醒 2、企图营造一个类似于母系社会,用女性话语代替男性

15、话语 3、传统女性与新时代女性的矛盾结合 4、典型女性人物形象在典型环境的需求 。 23 注释: 1 盛英 . 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史 M . 天津 : 天津人民出版社 , 1995 2吴芸茜 . 论王安忆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10 3卞宝明 .从荒山之恋看王安忆的女性意识 J.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12 4路文彬 . 理论关怀与小说批判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2010.5 5李淑霞 . 王安忆 小说创作研究 M 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8.5 6王德威 . 当代小说三十家 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8 7张学军 . 文学的

16、情思 M 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 2007.4 8黄伟林 . 中国当代小说家群论 M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1 9李海燕、 喻渝 . 寻找与自救 王安忆爱情书写论 J 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2.6 10 王安忆 . 从现实人生的体验到叙述策略的转型 J . 当代作家评论 ,1991,6 11 孙惠欣 .性别角逐中的女性 王安忆小说中女性意识分析 J.延边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5,9 12邓寒梅 .张爱玲与王安忆上海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J.湘南学院学报 2005,6 13曹文书 . 中国当代家族小说研究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3 14郭伟平 .上海

17、女人长恨歌 王安忆长恨歌中的女性意识 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2 15 郑春萍 .流淌于文字间的女性意识 王安忆小说中女性形象分析 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综合版 ).2005,1 16乐铄 . 王安忆对妇女命运的新思考 J . 郑州大学学报 (哲社版 ) ,1998,1 17刘传霞 . 镜城突围 :王安忆创作中女性意识追寻 J . 宁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9 18严琳 . 王安忆小说的女性意识 J .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05,8 19 杨楠 . 试论中国女性主义小说创作的特点 J . 新乡教育学院学报 , 2005,2 20陈 瑶 徐劲松 .从新时期女性小说看女性意识的发展 J.重庆社会科学 2005.1 21张京媛 . 当代女性主义 文学批评 M .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9 22陈 虹 . 中国当代文学 :女性主义、女性写作、女性文本 J . 文艺评论 ,1995,1 23童庆炳 .文学理论教程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文献综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