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前人未知或无解的疑问.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2973727 上传时间:2019-05-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批前人未知或无解的疑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批前人未知或无解的疑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批前人未知或无解的疑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一批前人未知或无解的疑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一批前人未知或无解的疑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批前人未知或无解的疑问 一、 在北京的明十三陵中有十二陵没有碑文。这是为什么呢?在这十三陵中,只有明成祖朱棣的石碑上有碑文,这块长陵石碑正面刻有“大明长陵神功神儒碑”字样,下面刻有朱棣的儿子明仁宗亲自题写的三千余字的碑文,为父亲歌功颂德。顾炎武在访问十三陵之后,写出了吕平山水记说,传说嗣皇帝谒陵是,问随从大臣:“皇考圣德碑为什么无字?”大臣回答说:“皇考功高德厚,文字无法形容。“而帝陵图说 给出了另外一种解释,其中明太祖朱元璋说:“皇陵碑记,都是大臣们的粉饰之文,不能教育后世子孙。”他这一批评使得翰林 院的学士们再不敢写皇帝的碑文了。另外还有人认为这些皇帝的做法是效仿武则天,立“无字碑”是要

2、后人去评论功过是非。具体的情况是怎样的,还没有答案。 二、 清明上河图的“清明”做何解释?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画坛的一副杰作,此画原来并无画家署名,更无画名。后来,金人张著在卷后题跋,认为此画是张择端所作,并写了简短的作者小传,并提到张择端画有清明上河图,至此才有了名称。对于“清明”依次说法不一,一是说“清明节”。认为途中描绘的是清明时节,汴京城郊人民进行扫墓、踏青等种种活动。是“时令说”二是说“清明 坊” 。有人对话的内容进行了分析,说图中描绘的是从“清明坊”到汴河口这一段的繁华热闹的景色。是“地名说”。三是说寓意“承平”。画面所显示的是秋色而不是春光,是沿河数里好几处街道,而不是局

3、限在郊外的某一个地点,其实是人们把“清明”两个字误解了。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确定的解释。 三、 敦煌莫高窟中还藏着什么稀世珍宝?这是世人一直想知道的未解之谜。 20世纪的敦煌莫高窟还是一个冷冷清清的地方,以为信奉道教的道士王圆箓对日渐破败的佛教洞窟感到心痛,雇人对这些洞窟进行了修整。在 1900年 6月 22日清理第 16窟是,发现窟中还有套 间。打开洞口之后发现里面堆满了纸质的卷子、绢画和佛教的法器等。这些东西就是“敦煌文书”或“敦煌遗书”,其内容有佛教、道教、摩尼教、景教等宗教文献,有儒学经典,有官私文书,还用藏文、于阗文、突厥文、回鹘问、梵文、粟特文、希伯来问等现已成为“死文字”的多种文字写

4、本,是 5 11 世纪敦煌文化繁荣的历史见证。如此丰富的文书是何时被封上的?又是什么原因而被封上的?这些问题从藏经洞发现至今,一直是悬而未解的问题。 四、 在汉代画像石的神鬼祥瑞类题材中,佛像的出现 引人注目,可是与其他地方发现的有关佛教的内容相比,仅四川地区发 现的汉画像石上有标准的佛像,这是什么原因呢?四川地区的汉画像石兴起较晚,而且受到地理位置的限制,与当时的汉画像石发展迅速的山东等地相距较远,交流不是十分频繁,发展速度不快。但是在山东等地却并为出现标准的佛像,而在四川的画像石上出现。 五、 西汉时为何巨量黄金会突然消失?秦汉时,黄金是当时流通的主要货币,经常上次、馈赠。楚汉战争时期,陈

5、平携黄金 4万斤,到楚国施行反间之计:卫青出击匈奴有功,受赐黄金 20万斤等等。秦汉黄金多的让后世惊奇,但是到东汉年间,黄金突然消失,退出流通领域,不仅在商品交换中以物换物,而且以黄 金赏赐也极少。西汉时的巨量黄金到底去了哪里呢? 有人认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到处建寺,到处塑金像,把黄金消耗尽了,可是黄金退出流通领域是在东汉建国的时候就发生了,当时佛教还没有传入中国。还有人认为是对外贸易,大量输出外国造成的。但是当时中国经济文化很发达,是商品输出国,只有其他国家像我们购买商品,换来大量黄金。也有人认为,西汉时期大量赏赐的黄金指的是“黄铜”。这种说法也欠妥,因为在西汉时,对于黄金和铜钱是分开管理的

6、,不可能混淆。 上述的观点都有明显的漏洞,所以西汉时巨量黄金突然消失的原因至今仍 没有答案。 六、 最早 的佛教到底是通过什么途径传入中国的?还是一个没用定论的谜题。关于佛教传入中国的最早历史文献记载是东汉明帝为了解梦,派人到大月氏国(今阿富汗境至中亚一带)驯佛,最后妖精了两位高僧以白马驮载佛经、佛像到洛阳为皇帝解梦。白马寺也是与此有关。根据历史资料的记载和古文化遗迹的研究,人们一向认为,起源于印度的佛教图像是沿着西域的丝绸之路,由骆驼驮进中原的。但是在中国大陆最东边,临近黄海岸边的孔望山摩崖造像上凿刻的佛教图像是东汉时期的,比敦煌要早两百年。这就是另一种观点,佛教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中国的

7、。 还有人认为是佛教 从西南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四川是西南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崖墓是四川特有的墓葬形式,在崖墓中出土了许多反映佛教内容的画像。具体情况随着更多史料地解读,相信会有答案的。 七、 2000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报道在今天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周围存在一个小王国,叫精绝国,在今天被称为尼雅的地方。但是令人不解的是,作为丝绸之路的要战之一,精绝国在三国、晋以后竟然沦为荒无人烟的沙海,从历史的记载中消失得无影无踪,至今为止,人们还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精绝国的覆灭。精绝国作为一个在沙漠中生态维护得相当好的绿洲王国,为什么最终会沦 为沙漠中的废墟呢?有人说是因为是尼雅河突然断水,导致精绝国的覆

8、灭;也有说是由于社会动乱的打击,导致社会稳定被破坏,人们有组织的与大自然相抗衡的力量极大地被削弱,王国的生态环境随即遭到严重影响。可是在废墟中的一些遗址中看到有一些简牍文字还未及开封,堆放整齐,覆盖完好,说明他们走的很突然,是在战争、动乱等破坏性社会力量的直接作用下,受到致命打击,居民迁徙,导致逐渐被沙漠掩埋。究竟答案是怎样的,我们还不知道。 八、 东汉太史令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如何运作的?东汉时期,我国各地频繁发生地震,在这种情况下,张衡制造了候风 地动仪,成为世界上第一台观测地震方位的仪器。整个地动仪是用精铜制成 的,圆径 8尺,外面镶铸着 8条龙,龙头分别对着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

9、北、西南八个方向。每条龙嘴里含有一个小钢球,每条龙头下有一只张着嘴的蛤蟆。地动仪的内部,有一根上粗下细的铜质“都柱”立在中央,都柱周围深处八根杠杆与龙头连接。哪个地方发生地震,哪个方位龙嘴里的钢球就会掉落到下面蛤蟆嘴里。中国历史博物馆的王振铎先生根据史书的记载复原了张衡的候风地动仪,认为其工作原理是“倒立摆”,就是尖脚棒槌立在中央,周围对称地设有八套杠杆机构,地震时就会 倒向地震的方位,就砸开了那边的机关,对应的龙嘴里的秋就会掉下来。而李超雄先生 却认为倒立摆的灵敏度不够,而是在底座有 8个钢球做滚珠,在地震时受到震动,并利用杠杆原理滚落。但真正的运作方式还没有人知道。 九、 春秋战国时期蔺相

10、如“完璧归赵”的故事成为千古流传的佳话,和氏璧被战国诸侯国视为镇国之宝,被奉为价值连城的“天下所共传宝”。最后这件珍贵玉器竟然不知落到何处,成为历史上的一大疑案。公元前 333年,楚威王因相国昭阳灭越有功,将和氏璧赐给了昭阳,后不翼而飞,几十年后,突然有一天出现在赵国,究竟是怎样流落到赵国的, 已经成为历史上的一个谜。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和氏璧最终到了秦国,从此以后,在历史记载中,和氏璧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对于和氏璧到底流落到何处,目前有三种推测:一种推测认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用和氏璧制成了传国的玉玺。另一种推测认为和氏璧被作为随葬品埋在了秦始皇陵墓内。最后一种推测认为和氏璧可能在秦末战争中遗

11、失或被项羽掠夺去。究竟是怎样,有待后人去解答。 十、 对于我们处在文明高度发展的现代人来说,铜鼓已经成为了一种很陌生的古代少数名族乐器,但是关于它的来源、它的制作工艺和它内在的含义对我们来说都是一团迷雾。首先在在铜鼓的起源上我们就没有弄清楚它真正的来历,铜鼓铸造技艺的失传使得铜鼓的来源十分有限,当今使用的铜鼓也是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或者是偶尔从地下发掘出来的。铜鼓的神秘还表现在各种各样的装饰上,其中最多的是青蛙雕饰。为什么青蛙能够得到铜鼓铸造者的特别青睐呢?一种说法是使用铜鼓的是农业民族,农业的丰收对他们很重要,青蛙是给人们带来丰收的预兆。还有的认为 并不是青蛙 ,而是蟾蜍,蟾蜍能从月中降幅给

12、人们,用蟾蜍装饰铜鼓,是取了它吉利的寓意。在魏晋南北朝时,广西北流曾出土了一件西汉时期的铜鼓,鼓面直径有 165厘米,重 600斤,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大的铜鼓,这么巨大的铜鼓是如何制造出来的?至今仍是一个谜。 十一 、 十二生肖又称为十二属相,是用十二种动物为名称的纪时方法。那十二生肖的纪年法是从何时开始的?又是如何创立的呢?六千多年前,我国古代人民就通过天象的观察而发现太阳和月亮一年要会合十二次,每次会合 的位置不同, 所以用“子丑寅卯”等代表一年的十二个月,周而复始,并以“甲乙丙丁” 等于“子丑寅卯”等相配使用,来纪年纪日。这种天干地支的纪时方法非常方便使用, 为什么还要用十二生肖与之配合

13、呢?至今还困扰着我们。 十二、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的合葬墓,在陵前的朱雀门外的东西两侧,有两组石人像。 西侧 32尊,东侧 29尊,共 61尊,令人不解的是,这些石像都是无头之人。仔细观察可以看到这些石像的头有被砸掉的痕迹。究竟这些石像是什么人?他们的头颅为什么会被人砸掉?是被什么人砸掉的?都成了无解之谜。关于石像的原型,认为是外国首领或使臣。经过考察只是弄清了其中 35尊石像的身份,还有 26尊仍是谜。还有 就是这些石像的头颅是被谁砸掉的?一种说法是被八国联军砸掉的,因为他们侵华是看见乾陵前得外国使者毕恭毕敬的站着,有辱颜面。但是据史书记载,八国联军并没有到过乾陵。另一种说法是被明

14、朝的老百姓砸掉的,因为明朝末年爆发瘟疫,百姓认为是乾陵中的这些石像在作祟,所以砸掉。 更奇怪的是,没有资料记载这些石人头颅的踪迹。 十三、 韩信是秦汉之际的著名军事家,被汉王刘邦拜为大将,为刘邦夺取天下立下汗马功劳,被誉为汉初“三杰”之一。可是韩信在功成名就之后, 却不能寿终正寝,在汉高祖十一年,被吕后、萧何设计诱杀。有人说他 因 为自恃功高 ,请封王并且招降纳反,企图 谋反而遭杀戮的,罪有应得。有人说 , 是刘邦不容他, 忌惮韩信在军队中的威信,还有就是韩信在给刘邦打天下的时候都没有谋反,到后来更不可能造反, 他 是 含冤而死 的 。 所以韩信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死的 ,到 现在还争论不下。

15、十四、 秦始皇的死因是围绕秦始皇的历史疑案中的一个。关于秦始皇的死,史记中的记述很多,大概经过是这样的,秦始皇第五次出巡,一路劳顿,沿海而行,到平原津(今山东平原附近)就病倒了。赵高奉命写遗书,给受命监军河套的秦始皇长子扶苏:“与丧命咸阳而葬。”信还没有送出去,秦始皇就死在了沙丘 行宫(今河北广宗附近)了。据史记记载,秦始皇自幼有各种疾病,体质较弱,而且在生活上荒淫无度,为人刚愎自用,什么事情都要亲自裁决,工作十分劳累。加上出巡时为 7月高温天气,多种因素并发导致一命呜呼。可是也有人不信,认为是赵高谋害秦始皇。可是赵高到底是怎样谋害秦始皇的又没有记载。所以至今还不清楚秦始皇的死因到底是什么。

16、十五、 1965年 12月在湖北望山出土了一把锋利如初的青铜剑,这把青铜剑出土时置于棺内人骨架的左侧,并插入的木鞘内,保存得完好如新,铭文为“越王勾践,自作用剑”。剑柄以丝缠绕,剑出鞘时寒光凛凛, 耀人眼目,剑刃薄而锋利。就是这把剑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未解之谜。第一个谜是,越国国君的剑为什么没有留存在越国故地,却埋藏在千里之外的楚国贵族墓葬中?第二个谜是 , 越王勾践的青铜剑,不仅铸造精工,花纹秀美,而且深埋地下 2400年而不锈,青铜剑是如何制造和防锈的呢? 第三个谜是,在 科学分析了青铜剑 后 ,发现在不同部位,铜和锡的比例不同 。这种复合金属工艺在 2000多年以前的越国人是如何掌握和使用这

17、种技术的。 十六、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很难将高高在上、享受荣华富贵的帝后与孤独寂寞、陪伴青灯古佛的尼姑联系在一起,然而在北朝中后期 ,大概 100多年之中,仅魏、齐、周 11 帝,竟然有 17位帝后出宫为尼,何以造成这种现象呢?有人认为是帝后佞佛、媚佛、迷信佛得结果。然而另外一些人从北朝帝后为尼的背景出发,仔细加以比较,得出原因:一是健康的缘故;二是有的帝后在争宠的角逐中失败,被逐出宫为尼;三是皇位更迭或王朝易代得牺牲品。还有人认为应该从当时寺院经济的特殊地位来探讨分析。究竟是如何,还无从定论。 十七、 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岳阳楼,自唐宋以来就久负盛名,然而究竟是什么时候修建了岳阳楼,滕子京又是

18、什么时候重修了此楼,一直没有确切的答案。对于岳阳楼的始 建年代早已难以确定。方舆胜览中认为岳阳楼“不知创始为谁”是可信的。到后来就有不同的说法了,有人认为岳阳楼为“张说在唐代初年建造”。第二种说法是讲岳阳楼“始建于唐”,这种说法比较笼统。第三种说法是说岳阳楼“相传建于周代,自唐代以来闻名于世”。但是在北宋以前,岳阳楼的修葺情况没有详细的记载,无从考查。 参考资料: ( 1)中国历史未解之谜李冶威,中国文史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4年版 ( 2)中国历史未解之谜李清锁,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3年版 ( 3)中国地理历史未解之谜宗豪 ,广西民族出版社 2003年版 ( 4)汉代画像石与画像砖

19、蒋英炬、杨爱国,文物出版社 2001年版 ( 5)砖石精神 画像石艺术刘宗超,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年版 ( 6)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王立群,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年版 ( 7)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韩信之死的必然性王军斌, 中国校外教育 2010年) ( 8)勾践铜剑和 , 楚越关系陈振裕 ,江汉论坛 1980年 ( 9)铜鼓及铜鼓装饰艺术王文光,翟国强,民族艺术研究 2004年 ( 10)关于铜鼓起源问题的探索潘世雄,广西名族 研究 1987年 ( 11)乾陵“六十一藩臣像”衔名补丁张鸿杰,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 ( 12)漫谈“和氏璧”的下落张功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1998年 ( 13)和氏璧三谜钟华邦珠宝科技 1995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