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的男权梦想及其破灭.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2978415 上传时间:2019-05-1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人》的男权梦想及其破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北京人》的男权梦想及其破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北京人》的男权梦想及其破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北京人》的男权梦想及其破灭.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北京人》的男权梦想及其破灭.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北京人的男权梦想及其破灭 摘要:北京人是曹禺继雷雨、日出、原野、蜕变之后,循着“原始的情绪”和“蛮性的遗留”推演出来的又一部既诗以言志又文以载道、既委曲尽情又神道设教的宗教化的戏剧文本和戏剧化的宗教文本。它以子虚鸟有的天堂净土、精神家园的神圣名义,对宗法制男权家庭中一夫二妻的男权梦想进行了挽歌式的虚拟渲染,最终又对这种宗法制男权家庭实施了天诛地灭式的革命性埋葬;对集“妾妇之道”的奴性、母性、神性于一身的愫方,连同不再恪守于“妾妇之道”的瑞贞,网开一面地施以天堂净土式的精神超度 和神圣礼赞。 关键词:北京人;男权梦想;话剧;思想;精神;自由理想 中图分类号: J834 文献标识码: A 北

2、京人是曹禺继蜕变之后写出的又一部由人间地狱“人之道”的此岸世界,朝着天堂净土“天之道”的彼岸世界蜕旧变新、弃旧迎新的传奇戏剧。剧中的曾家是一个穷途末路的男权家庭,在祖孙三代男权人物曾皓、曾文清和曾霆无所作为的情况下,只好靠着曾文清的丑恶太太曾思懿、美好情人愫方的忍辱负重和牺牲奉献来维持局面。在一男二女、一夫二妻的男权格局无法维持的时候,剧作者曹禺借助半人半神的机器工 匠“北京人”,把愫方连同新一代的瑞贞拯救出“棺材”般的曾家,并象征性地指示出一条通往以原始“北京人”的自由生活为标本榜样的新生之路,2 同时宣告了曾家老少三代男权人物连同再一次怀孕的曾思懿注定要被埋葬的灭亡之路。 一、北京人的戏外

3、故事 曹禺是怀着相当强烈的超凡入圣、修成正果的功利之心来写作蜕变的,只是国民党政府并不是他所想象的好人政府,对于他所贡献的“现在军事胜利,经济政治都有办法,都是崭新的青年气象”的歌功颂德,没有给出足够的嘉奖和回报。就这样,一场神话般神圣辉煌的“蜕变” ,到头来不过是全盘落空的情绪宣泄。摆在著名剧作家、国立戏剧专科学校专任导师兼教务主任曹禺面前的江安小城,依然是蜕变开幕时的那种景象:“县城小,住房难觅。在大城市住久了的职员家属乍到内地,生活非常不惯,就跟着医院机关混在一道,同在当地一位大地主的旧宅内居住。县城地处偏僻,死气沉沉,报纸半月才能来一次,好容易盼到了,又多半是令人气短的军事消息” 在这

4、种情况下,一位悄然而至的可人,为曹禺的戏剧创作注入了新的灵感。在北京人中,曹禺借着愫方的舞台提示,为这位可人绘写了一幅传神写意的倩影:“见过她的人 第一印象便是她的哀静。苍白的脸上宛若一片明静的秋水,里面莹然可见清深藻丽的河床。她的心灵是深深埋着丰富的宝藏的。在心地坦白人的眼前,那丰富的宝藏也坦白无余的流露出来,从不加一点修饰。她时常忧郁地望着天,诗画驱不走眼底的沉滞。像整日笼罩在一片迷离的秋雾里,谁也猜不透她心底压抑着多少苦痛的愿3 望与哀思,她是异常的缄默。她充分了解这个整日在沉溺中讨生活着的中年人。她哀怜他甚于哀怜自己。她温厚而慷慨,时常忘却自己的幸福和健康,抚爱着和她同样不幸的人们。然

5、而她并不懦弱,她的固执在她无尽的耐性中时常倔强地表露出来 。她人瘦小,圆脸,大眼睛,蓦一看,怯怯的十分动人矜情,她己过三十,依然保持昔日闺秀的幽丽,说话声音,温婉动听,但多半在无言的微笑中静聆旁人的话语。” 这位“宛若一片明静的秋水”的可人,就是本名邓绎生的方瑞。她是剧专学生、中共地下党员邓宛生的同胞姐姐和方瑁德的姑表姐。关于方瑞与愫方之间的对应关系,曹禺晚年在与田本相的谈话中回忆说:“愫方是北京人的主要人物。我是用了全副的力量,也可以说是用我的心灵塑造的。我是根据我死去的爱人方瑞来写愫方的。方瑞也出身于一个有名望的家庭里,她是安徽著名书法家邓石 如先生的重孙女,能写一手好字,能画山水画,这都

6、和她的家教有关。她是很文静的,这点已融入愫方的性格之中。她不像愫方那样的具有一种坚强的耐性,也没有愫方那样痛苦。但方瑞的个性,是我写愫方的依据,我是把对她的感情、思恋都写进了愫方的形象里,我是想着方瑞而写愫方的。这个戏中的人物,大都在生活中有着原型,或者说影子吧。我说曾皓就有我父亲的影子,也有别的人的。我曾看到一位大学教授,他和一个年轻的姑娘有一些感情上的瓜葛;我看出他是在剥夺别人的感情,这件事曾经使我感触很深。我就是由他的灵魂,引起联想,开掘了曾皓的灵魂, 把他内心深处的卑鄙自私挖出来。这个教授并没有多少故事,也没有什么惊险热闹的东西” 作为曹禺 (本名万家宝 )的合法妻子,郑秀回忆说:“邓

7、绎生、邓宛生4 是姐妹俩,邓宛生懒散极了。她父亲是青岛一个学校的校医,邓绎生跟母亲在江津。方瑁德和邓宛生是表兄妹。方的母亲在江安,邓绎生有肺病。那时我家里有许多学生来,邓绎生也来。没有想到她对曹禺表示好感。这个人很安静,很冷,后来她不来了。在我临产时发生这种事情,是很不愉快的。曹禺热起来叫人受不了,冷起来也叫人受不了。我喜欢打麻将应酬事。先是邓绎生替他抄稿子,我和邓绎生闹 了一次。有个杨嫂 (方瑁德家的佣人 ),扮演了一个传递信件的角色。有一天,杨嫂来了,向曹禺使眼神,我看见了。杨嫂呆了一会儿,曹禺就外出了。我从后边尾随,曹禺没有发现。他到一个茶馆里坐下,便看邓绎生的信,我从后边把信夺了过去。

8、是毛边纸写的,有一边留在曹禺手里,他便吃进肚里去了。我便掌握了他的秘密。我开始没理睬他,谈了一次。他说,我对他不好;还说,堡垒是容易从内部攻破的。我还是把信还给他了。我先离开江安的,曹禺也走了。曹禺走的真正原因,就是因为这一件事,不是复旦大学需要人。那位邓小姐也追到重庆来了,据说是在南岸 同居了。他提出离婚,我不同意。” 与郑秀的说法相印证,曹禺的老同事和老邻居吴祖光,也以见证人的身份回忆说:“方瑞,这个人是不平凡的。方瑞没上过大学,像杨振声、赵太侔这些教授,都建议她父亲不要送她上大学,就在家里读书,他们把她培养成为中国最后一名闺秀。曹禺很喜欢方瑞,一下子就看上了。那时曹禺和邓绎生 (就是方瑞

9、 )有书信往来,当然背着郑秀。有一次,曹禺收到邓绎生的信,便一个人躲到茶馆里去看。江安小茶馆不少,当他正坐在椅子上把信掏出来看时,突然,郑秀从背后来抢信,曹禺觉得不妙,便把信吞进口里去了。 其实郑秀早就盯上他了。这件事,哄动了江5 安。他们为此大吵大闹,确实是闹到很严重的程度。” 关于方瑞,方瑁德的说法是:“方瑞是我的表姐,书念得不多,北京人反映了她的实际。她被杨某某留住,想走,又没有能力。大家庭养成了她的自我矛盾的心理。后来,我把她弄出来了。” “杨某某”就是曹禺所说的“和一个年轻的姑娘有一些感情上的瓜葛”的“大学教授”、著名教育家杨振声。“五四运动”前他是比自己的老师、著名教授胡适还要大一

10、岁的北大学生。“五四运动”中他与傅 斯年、罗家伦、段锡朋、许德珩、张国焘等人同为学生领袖 。 方瑞的父亲邓初 (邓仲纯 )与陈独秀同为安徽怀宁 (安庆 )人,他出身于书香世家,曾祖是清代著名书法艺术家邓石如。邓初毕业于日本帝国大学医学专业,在日本留学期间一度与陈独秀、苏曼殊同室而居。 1919 年 6 月11 日晚上,陪同陈独秀到北京前门外新世界游艺场散发北京市民宣言传单的安徽老乡,除了北大教授胡适、北大职员高一涵之外,就是时任内务部佥事的邓初。 杨振声于 1930 出任山东大学第一任校长时,邓仲纯举家来到青岛任校医。比方瑞大 20 岁的杨振声出于并不光明磊落的自私心理,建议方瑞的父亲不要把她

11、送出去上学, 说是留在家里才好培养成为熟谙国学的大家闺秀。后来两个人之间就发生了一段并不热闹也没有结果的桃色情事 抗日战争爆发,邓初全家逃难到四川江津,与当地乡绅邓鹤年 (蝉秋 )、邓燮康叔侄结为同宗,并在邓鹤年叔侄的资助下开办“延年医院”。 1938年 8 月 3 日,陈独秀应邓初邀请从重庆来到江津,却被邓初的妻子“闭门谢客”,只好在老友方孝远安排下住进东门城内的“郭家公馆”。 1939 年 16 月陈独秀病情加重,邓初夫妇才接纳他和女友潘兰珍住进位于江津城内黄荆街 83 号的“延年医院”后宅。期间因邓初妻子多次恶语相加,陈独秀和潘兰珍 不得不在邓鹤年、邓燮康叔侄的帮助下,于 1939 年

12、7 月迁居江津大西门外三十多里的鹤山坪施家大院。一个月后又应前清进士杨鲁承的媳妇和孙子的邀请,住进较为清静的石墙院杨宅,直到 1942 年 5 月 27 日病逝于此。 1940 年夏天,被中共地下党员方 ?g 德从江津带到江安的方瑞寄住在方瑁德家中,与吴祖光同住一个大院,对门就是曹禺的住家。所谓的“第一印象便是她的哀静”令曹禺一见钟情,接下来便是两人之间旷日持久的婚外之恋。 远在云南昆明的西南大学担任教授的杨振声,自然不会想到自己与方瑞之间事过境迁的情感故事,却成 了曹禺写作北京人乃至改编巴金小说家的最为直接也最具决定性意义的原型素材。北京人的首演导演、既是曹禺的清华校友又是剧专同事的张骏祥回

13、忆说:“江安时,我与阎哲吾搭伙在曹禺家中,由他的保姆烧饭。蜕变排出之后,曹禺感到生活太压抑。不愿长住在江安,他感到自己想做什么都做不成。北京人中的思懿有郑秀的影子,曾皓有杨振声的影子。杨振声与方瑞的父亲是好友。曹禺很讨厌这个人。当然,北京人不是每件事都有依据。剧中的人物往往是生活中的好几个人合成一个。” 对于曹禺来说,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在可心之人的陪伴 下进入神思飞扬的创作佳境。曹禺此前在创作雷雨、日出、原野时,也曾经享受过这样的意境与情趣,只是那时的可人是郑秀,现在却换上了“不忍互通7 款曲”却偏要“互通款曲”的方瑞。有方瑞来点燃和激活创作灵感,曹禺几乎调动了显意识和潜意识中的全部积累来投入创

14、作,连剧中的号角声都可以追溯到他童年时代的情绪记忆:“北京人中的号声,是我在宣化生活中得来的,那时天天听到号声。每听到这种号声,说是产生一种悲凉感,不是;感伤,不是;是一种孤独感。我童年常有这种孤独感,这种印象太深太深了,就写进愫方的感受之中,写到戏的情 境之中。” 二、阴盛阳衰的男权王国 偌大一个宗法制、官本位、家天下的古老中国,终归是仰仗着至高无上的“天 (老天爷 )”的天理、天道、天意、天命,来实施天人合一、政教合一、政法合一的专制独裁的极权社会,相应地,这个国度里的每一个小家庭,也都不失为相对独立的男权王国。在自己的男权王国中当家作主人,几乎是每一个男人天经地义的事情。 然而,物极必反

15、,随着养尊处优的男权主子高度阴柔化、女性化,维护阴盛阳衰的男权家庭反倒成为每一位家庭主妇的天职和使命。日出中善良的老妓女花翠喜,甚至通 过卖淫来维持一个男权家庭的存在,并因此赢得曹禺“金子似的心”的神圣礼赞。原野中的仇虎和花金子拼命追求的,也只是到彼岸性的黄金天堂中建构一个男人当皇帝、女人当军师的神圣王国。蜕变中抛家舍业的丁大夫,“蜕变”前像孙悟空大闹天宫一般替天行道、救苦救难,“蜕变”之后马上把自己连同别人纳入到以天神般的官大人梁公仰和菩萨般的她自己为中心的独立王国之中,以至于要8 一营官兵对着她山呼万岁。北京人中的曾家,同样是一个以曾文清为现任皇帝、曾皓为太上皇、曾思懿为管家军师、愫方为红

16、粉知己的一男二女、一夫二妻的男权王国。 大幕刚一拉开,曾思懿便在应付债主们的讨债,这些债务包括油漆店为老太爷曾皓的棺材上油漆的钱、裱画铺为曾文清和愫方裱画的钱以及裁缝铺、果子局的钱等诸多款项。在渚项开销中,曾思懿当场认账付款的只有裱画钱。由此可以见出曾文清在她心目中至高无上的男权地位。 到了第二幕,捉奸拿双的曾思懿一下子便撕破了丈夫的男权假面:“不会偷油的耗子,就少在猫面前做馋相。” 尽管曾思懿明白曾文清是一个靠不住的“要吃羊肉又怕膻气”的空壳男人,当着愫方和文清的而,她还是要借着教训儿媳瑞贞的机会吐诉自己不得不屈服于男权家庭及 专制社会的生存困境:“知道了,也看见了。 (忽然转对瑞 )那你为

17、什么不赶紧回来看 (读阴平,守的意思 )着他。 (自以为聪明的告诫 )别糊涂,他是你的男人,你的夫,你的一辈子的靠山。” 到了第三幕,在外面经不起风浪的曾文清回到家里,曾思懿一改过去对于愫方的拒绝排斥,自作主张把愫方娶过来给文清作妾,并做出一夫二妻“两头大”的承诺,这里面虽然有“我呢,坐月子的时候也有人伺候 !”的自私打算,同时也不乏维护男权丈夫的一片苦心:“你呢,有你的愫表妹陪你。” 对于不敢承担一夫二妻的家庭责任的曾文清,曾思懿另有更加明 确的揭穿说破:“我这个人顶喜欢痛痛快快的,心里想要什么,嘴里就说什么。我可不爱要吃羊肉又怕膻气的男人。” 9 一个旧家庭的女人,不仅在丈夫阴柔无用的情况

18、下当仁不让地挑起家庭的重担,还要把自己原本无用的男人贡献出来与另一个女人分享,这种可以与日出中卖身养家的花翠喜相提并论的奉献牺牲,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得到的,称其为“金子似的心”也未尝不可。然而,在陷于婚外之恋的曹禺笔下,曾思懿的替丈夫纳妾反而被定性为逼愫方出走的滔天大罪。同样是奉献牺牲,到了下一部剧作家中的瑞珏、呜凤身上,却又被曹禺礼赞为“舍身爱人” 。这其中的取舍,根本谈不上可以量化、可供操作的理性标准,有的只是剧作者曹禺“交织着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的“一切都走向极端”的“最雷雨的性格”之中根深蒂固的男权意识。 曹禺的这份极端情绪化的男权意识,还表现在江泰与曾文彩之间阴差阳错的夫妻关系中。

19、无论丈夫多么落魄,曾文彩都保持着对于丈夫的崇拜之心,她甚至于把丈夫的穷困潦倒也归罪于自己:“是我累的 他是我的命不好,才叫他亏了款,丢了事。” 在曾家这个阴盛阳衰的男权王国里,死了老伴的老太爷曾皓不过是一个退了位、让了贤的太上皇。老太太在世时 ,曾皓与眼前的曾文清一样,是靠着女人支撑局面的。正如并没有真正“死”掉的梅侍萍,在周朴园心中变成一座专门用来压制周蘩漪的贞节牌坊一样,死去的曾老太太在曾皓的心目之中,也变成了一座专门用来诱骗愫方的贞节牌坊:“你姨妈生前顶好了,晚上有点凉,立刻就给我生起炭盆,热好了黄酒,总是老早把我的被先温好” 与自己的儿子曾文清一样既空虚自私又多情多欲的曾皓,即使在垂老

20、之年,依然做着一夫二妻的男权美梦,死乞白赖地纠缠着年轻一代的愫方10 充当他的“永远的奴隶”。 同样是夹在两个女人中间,第三代 的曾霆表现出比他的祖父和父亲一蟹不如一蟹的末世光景。颇为男相的妻子瑞贞再也不把他当做“一辈子的靠山”,一心要与他离婚。被他一厢情愿单相思的那个简直像个男孩子的小情人袁圆,也压根儿没有把他这个“小耗子”、“小可怜”放在心上。 三、天涯比邻的谬托知己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联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笔下的经典诗句,既是曹禺题给自己的婚外恋人方瑞的,同时也是题给剧中“不忍互通款曲”却又偏要“互通款曲”的曾文清与愫方的。 就愫方来说,她的性格基调在曹禺此前的关于“蜕变”二字中,已经有过明确的交待:“需要忍耐但更需要忍心。”对于愫方“忍”字当头又爱心至上的奉献牺牲,剧作者曹禺给予的是最高规格的神圣礼赞:“愫方这个名字是不足以表现进来这位苍白女子的性格的。伶仃孤独,多年寄居在亲戚家中的生活养成她一种惊人的耐性,她低着眉头听着许多刺耳的话。只有在偶尔和文清的诗画往还中,她似乎不自知地淡淡泄出一点抑郁的情感。她充分了解这个整日在沉溺中讨生活的中年人。她哀怜他甚于哀怜她自己。她温厚而慷慨,时常忘却自己的幸福和健康,抚爱着和她同样不幸的人们。然而她并不懦弱,她的固执在她的无尽的耐 性中时常倔强地表露出来。” 不过,对于愫方这种“忍”字当头、爱心至上的奉献牺牲,最为贴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