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老法师谈修行.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2979157 上传时间:2019-05-14 格式:DOC 页数:78 大小:3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净空老法师谈修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净空老法师谈修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净空老法师谈修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净空老法师谈修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净空老法师谈修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目 录 1. 学佛从哪里学起? 2. 放下自私自利、放下我执 3. 你能放下是真实慧 4. 统统用一个真心 5. 用真心来布施 6. 修最胜福田,不需要钱 7. 功德要自己修 8. 我们的功德跟他一样大 9. 花报不可思议 10. 戒律很重要 11. 只管自己,不管他人 12. 这叫回光返照 13. 观察自己,你才能成就 14. 佛是教我的,不是教别人 15. 管别人的事,烦恼就现前 16. 真修行是改习气 17. 处事待人接物,要和颜爱语 18. 发脾气要不得 19. 临命终时发脾气 20. 不能忍辱,这是大病! 21. 看得破,忍不过 22. 不忍不能成就 23. 小不忍则乱大谋 24.

2、 能忍,决定有好处 25. 怎么才能成就?忍就能成就 26. 禅定 27. 看 破 28. 放 下 29. 随缘度日就好,不要去计较 30. 舍得,舍什么? 31. 我们学佛,学什么? 32. 一切法他都不挂在心里 33. 这叫真学佛 34. 知识跟智慧,是两桩事情 35. 你没有智慧,哪来的慈悲? 36. 弟子规是佛教的根 37. 你要入门后,才能登堂入室 38. 这才 是佛弟子 39. 佛法治学像大树 40. 根 本 智 41. 一门深入,长时薰修 42. 止语不说话,这很容易成就 43. 受持读诵、为人演说 44. 这才叫学佛! 45. 自性觉、自性正、自性净 46. 修行,是以这个为标

3、准 47. 怎样才能够契入经教 ? 48. 愿解如来真实义,不简单 49. 要降伏妄念,从念经下手 50. 念经是修行 51. 听经,量不必多,要重复 52. 听不懂,不研究 53. 我们听经,是听而不闻 54. 这才叫“消归自性” 55. 灌顶 56. 开光是什么? 57. 外 道 58. 起心动念,无不是罪 59. 把佛菩萨当作神明膜拜 60. 迷惑的人,佛来了也是魔 61.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 62. 公修公得,婆修婆得 63. 你真信,修学就不难了 64. 真正的佛弟子 65. 一切诸佛都护念 66. 至诚感通 67. 心想事成 68. 一定要用真诚心 69. 心的力量强,口的力量薄弱

4、 70. 烦恼伏不住 71. 功夫不得力 72. 一天到晚念钞票 73. 我们发的是功利心 74. 业障怎能消得了? 75. 从“不邪淫”着手 76. 真正肯改过,这个人有善根 77. 打妄想是业障 78. 念佛能消业障 79. 一生当中唯一的大事 80. 要懂得提升灵性 81. 心清净,这个最乐 82. 这就是功夫,这就是好相 83. 这个人叫真念佛 84. 佛号就是觉 85. 念佛人最忌讳的是夹杂 86. 看别的经,你不能往生 87. 一句佛号念到底 88. 念佛不夹杂就灵 /十念法 89.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声佛 90. 四个字比六个字简单容易 91. 念佛机 92. 临终须知 93.

5、临终一念 94. 一心不乱 95. 入无上正等正觉 96. 往生就是成佛 97. 阿 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98. 释迦牟尼佛是念佛成佛的 99. 要怎样念佛? 100. 一定要发菩提心 101. 念佛一定是心平气和 102. 怎么才叫会念 ? 103. 把妄心念掉 104. 妄念来了不要怕 105. 心里面有佛,那叫真正念佛 106. 我念佛,念得快乐无比! 107. 你说我多自在、多快乐! 108. 不念佛的人,不能感觉到 学佛从哪里学起 人在一世当中,能够过得最幸福、最美满是什么人?知足的人! 一生过得最有意义、最有价值、最幸福的人,不一定是大富大贵,不一定有财富,不一定在社会上有很高 的地

6、位。 像祖师大德所示现,我们社会一般人看的是贫贱,他在社会上没有地位,这叫贱,贱是没有地位,贫是没有财富,但是他过得最幸福。 世间大富大贵的人,有地位、有财富,没有他幸福,没有他自在,没有他快乐。所以你要想成就究竟圆满、幸福自在,首先要懂得知足。 知足是大富,知足是大贵,世间人不晓得!何以说知足是大富大贵?知足的人全心全力帮助别人,帮助别人是种善因;既种善因,后面必定有善果,这是一定的道理。 知足之人决定修布施,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他样样都在做,热心在做,他舍己为人地在做,所以他的果报就无比的殊胜 。 不知足的人不肯布施,吝啬!贪吝是一切众生根本烦恼,所以佛教菩萨断烦恼,头一个就对准这个

7、根本烦恼,教菩萨学布施。 六度,布施在第一个;四摄法,布施也是在第一个。知足的人能施,不知足的人不能布施,所以把布施摆在第一。我们要细心去观察,深深体会到这个意思,那我们学佛从哪里学起?自己就晓得了,从知足学起! 放下自私自利、放下我执 无我、无私,我常常念着这两句话。我们学佛,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成圣,就从这个地方转。 众生念念当中,希求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这是恶,我们怎样帮助他断恶?我们自己先把它放下 。你看,你们要的,我都不要;你们求,我都不求。 你们世间人要求富贵,要求名利,你看释迦牟尼佛示现的,他是王子出身,他要不出家,可以继承王位,他舍弃掉了。 世间人所希求的荣华富贵,释迦牟尼

8、佛全都得到,统统舍得干干净净,为什么?那个东西是假的,不是真的,希求这个、享受这些,你冷静去思惟,那是造业。 你造的是善业,也不过是三善道的果报;造的是恶业,那就更可怕了!总而言之,你脱离不了六道轮回。 闻利养,释迦牟尼佛连边都不沾!他饮食起居得大自在,别人供养什么就吃什么,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没有选择,这个人叫佛。他是示现 给我们看的,教我们的。 释迦牟尼佛教化众生,不仅仅是言教,身教、意教,三轮教学,真正做到无私、无我。我们今天最困难的头一关,就是有我。起心动念,念念有我,这就完了! 念念有我,这是轮回心,轮回心所造的业是轮回业。我们生生世世,无量劫来都没有办法脱离六道轮回,根本的原因就在

9、此地。我们要怎样把轮回心转过来?释迦牟尼佛教给我们,放下自私自利、放下我执。 你能放下是真实慧 我们现在还没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我们在这个世间,不能离开社会,不能脱离人群,我们在生活当中,应该要怎么做法?佛教给我们,要守住六度 。这六个守则,你要能守住,那就不错了。 六度,第一个是布施,布施就是放下。换句话说,处事待人接物总要看淡一点,不要太认真,不要太执着,这就是布施。你样样都认真,样样都执着,你的烦恼、妄想不容易断;你能把这个世间一切万法看淡,就容易断。所以,一定要放下。 念佛堂里头常常说放下身心世界,只提起这一句佛号,这个佛才能念得好,才能念得相应;又念佛又想前想后,这个佛号念不好,念得不

10、会相应。所以一定要放下万缘,放下万缘就是布施。 为什么叫你放下?从事实真相来说,一切都是虚妄的,不是真实的。正如金刚经上所说的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是佛在三千年前说的,三千年后,这个世间最聪明的科学家把这个话证明了。 在从前,都承认有物质,现在的科学家不承认了。这个世间没有物质,这些物象是什么?他们现在发现,这些物象是震动,就是光波波动的现象,不是实在的。如果说波动的现象,那不就是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现在科学家发现的,跟经上讲的完全相同。 既然知道了物质不存在,你在这里面执着分别,那真的是妄想,不是事实,这是从理上跟你讲,你要放下;从事相上讲,俗话说生

11、不带来,死不带去。黄泉 路上无老少,不要以为你还没死,你能保得住明天还在?没有一个人敢说:我能保得住! 明白这个事实真相,我们就要把握着每一分钟的命光,我们要认真努力去学习,去修行。佛为什么教给我们要放下?放下是真实,你放不下是虚妄;你能放下是真实慧,你放不下是无明邪见。 真正念佛的人,平常处事待人接物,样样都要看淡一些,不要太认真,不要太执着,得过且过就好。要紧的是什么?在人事当中,不动贪嗔痴的念头。你一生的功夫,就在临终一刹那做最后的决定!你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还是又回到六道轮回?就在那一刹那之间,这是平常不可以不留意的 ! 统统用一个真心 佛菩萨对人、对事、对物,都是用真心,都是至诚恭敬

12、。我们对人对事对物,是不是至诚恭敬?如果是至诚恭敬,这个人就是佛、就是菩萨。 佛菩萨对人事物恭敬,决定是平等清净,没有高下的。凡夫的心不清净,也不平等,他是我的长辈、我的亲戚,我对他恭敬一点;那个人是我的冤家对头,我就恨透他,这是什么心?这是妄心。妄心是轮回心,不是真心。 如果你对待一切人还有分别,我喜欢这个人,我讨厌那个人,你这个念头是迷、是惑、是在造业,你没有觉。觉心是真心。你不是用真心,你一天念十万声佛号,你还是生死凡夫,正是古德 所说喊破喉咙也枉然,没用! 你想早一天成佛,希望成佛的道路上不要有障碍,要怎样才能办到?对人对事对物,都用一个真心。对你亲爱之人、对你讨厌之人、对你的冤家对头

13、,统统用一个真心,决不用第二个心,那你就是佛,你就是菩萨。 用真心来布施 同样是布施,事是一样,用心不一样、目的不一样、结果就不一样。 如果用真心来布施,如理如法的布施,布施的物很少,只有一点点,果报不可思议!这是我们没法子想象的,诸位要读华严经,你就晓得。 很小一点财物布施,变成无量无边的果报,为什么?称性布施。用的是真心,也就是以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布施,那个果报不可思议。 佛教给我们,布施度悭贪。悭是悭吝,自己已经有的,舍不得放下,这是大病。贪是什么?没有的想贪得,有的丢不掉,这是修行人的病根。 修最胜福田,不需要钱 众生要想 修福,说实在的话,最殊胜的福报是在三宝。所以,供养三宝是无

14、上的福田。佛法僧三宝不但于我们有恩德,功德也具足,所以这是最殊胜的福田。 要知道怎样修法,无量寿经跟我们讲得很清楚,假令供养恒沙圣,圣是圣人、诸佛菩萨,供养多少?恒河沙数那么多,佛告诉我们,不如坚勇求正觉。求正觉,那是依教修行供养。 法布施胜过财布施,以财供养恒沙圣,不如依教修行供养,所以修最胜福田,不需要钱,人人可以修。 有钱的人只修财布施,他修不到这最胜福田,他只能修一点小福,更何况圆满的功德,不在于布施财富的多少,关键是在心量的大小 ,所以布施供养要有智慧。 从前人讲佛门是最胜的福田,这话是没错,但是现在佛门里面有了问题,问题在哪里?就是经上说的邪师说法,如恒河沙。 邪师就不是真正福田,

15、你的种子要是种在那里,你不但没有福,还把你的种子糟蹋掉了,这是我们自己一定要明了的! 哪些是真正的福田,哪些是假的福田,你自己要用智慧去辨别。其实要辨别不难,如果寺院道场里面的出家人,天天在那里精进用功,天天讲经说法、弘法利生、领众修行,这是真正的福田。 如果我们供养的道场,住众天天争名夺利,天天打架,争夺庙产,那就造罪业了。我们不供养没罪业,一 供养,罪业都来了,为什么?道场没有道,住众没有道心。 功德要自己修 什么是功德?功德这两个字的解释,一定要辨别清楚!现在很多学佛的人,把这两个字搞错了,他以为在佛门里面出点钱、出点力叫做功德,这个错了! 有些寺庙里摆了一个箱子,叫功德箱,大家以为放一

16、点钱就是功德,这也是错了! 断恶修善是功德,戒定慧是功德,你丢一点钱进去,你的恶有没有灭?你的善有没有生?你的戒定慧有没有提升?不见得。这个布施,与功德毫不相关,所以这个是种福,广种福田,不是功德。 当年达摩祖师刚刚到中国 来,梁武帝是佛门的大护法,他以国家的力量,替佛教建了四百八十多座寺庙,凡是喜欢出家的人,他一律都护持,所以不知道度了多少人,他自以为功德很大。 达摩从印度来,所谓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大家都很尊重他,梁武帝便向他请教,说自己替佛门做了很多的善事,问他功德大不大?达摩祖师回答他一句:并无功德! 梁武帝他所做的,都不是功德的事情,所以以后梁武帝对达摩祖师很冷淡,没有护持他,这是话不

17、投机,没有缘分。 实在讲,梁武帝所做的是福德,他如果问达摩祖师,福德大不大,达摩一定说:很大很大! 功德跟福德不一样,福 德可以给别人,我的福报很大,我可以分一部分给别人享受;功德不行,功德就是我们的智慧、我们的才艺,这个无法给人;我的禅定、般若、持戒,也无法给人。所以,功德要自己修,别人没办法代修! 我们的功德跟他一样大 善恶的标准,总的来说,就是利他跟利己。一定要记住:利他是善,利己是恶。这句话很多人听不懂,这是真的,不是假的! 为什么说利己是恶?学佛,如果对佛法稍稍有一点契入,他懂得,为什么?利己,你己没有忘掉,我没有忘掉,你还有我执;我执不除,你三界出不去!你说,利己是不是恶? 佛法

18、头一个教我们学习的,就是忘我,金刚经上教给我们,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学佛,先从无我相下手,从无我见下手! 无我,只有别人没有我,这个人修行容易契入,他契入佛境界的条件有了。念念执着我,你要晓得,有我,连带的,就有贪嗔痴慢,就有名闻利养,就有嫉妒障碍。 看到别人比我好,心里难过,严重的,怎么样去障碍他,怎么样去破坏他,那你就造恶业。你自己造的业,你自己要受果报! 你障碍别人的道业,你自己决定不能够开悟,决定不能够证果;你障碍别人的教学,你的果报一定得愚痴。如果我们能把念 头转过来,看到别人有好处,能生欢喜心,能生随喜心,那功德就无量。 所以,我们要把念头转过来。从哪里转起?从自私

19、自利转起。我们的心里头,不要有自己、不要有自私自利、不要跟一切人事物对立。我们的念头里面,不能有嫉妒、不能有控制、不能有占有。 佛法教给我们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所以我们看到别人做好事,要生欢喜心、全心全力去赞助;没有能力赞助,口头上要宣扬、要赞叹。要晓得,我们随喜赞叹他,帮助他,成就他,我们所获得的功德跟他一样大! 花报不可思议 我常常告诉同修:什么时候你佛法通了,你就是菩萨,你的生活、工 作,跟别人不一样。 你没有学通,你的生活和工作都是为自己、为一家人的幸福,你一生就干这个事情。 如果你真正通达了,一切众生是主人,你是仆人,你会非常努力地工作,绝对不会懈怠。如果你的福报自己不享,让社会大众

20、去享,这个果报不可思议! 为自己,果报很有限,纵然修善,善报也很有限,就算你五戒十善都持得不错,也不过是人天两道的福报。如果你一切都是为社会、为众生,现前的花报就不可思议。 我没有学佛之前不懂事,自私自利,非常吝啬,生活过得非常辛苦!学佛之后,受章嘉大师的教诲,这个观念改变了。我跟他见面头一天,他老人家 就教我看破、放下,教我要学布施供养。我很听话,我依教奉行。 我对自己非常清楚,我这一生不但没有福报,也没有寿命。照佛家因果来说,我过去生中,大概是偏重在修慧,修慧不修福,所以没福报。 因为还有这么一点智慧,就是能够孝亲尊师,能够听话,能够辨别好歹。我依照老师的教导认真努力去做,这有五十多年了,

21、你们现在看得到我的福报。我的福报在哪里?不是有钱,我没钱。我得到许许多多人热烈的爱护,我觉得这个福报太大了! 我们讲经,利用高科技的传播工具,向全世界传播,全世界的人都能听到。我们大家在一起学佛,至少有两亿人以 上,不会在两亿人以下的,眼前这个花报,就是依教奉行所带来的,所以要为众生,不为自己! 戒律很重要 我最初学佛的三年,亲近章嘉大师,我每个星期跟他见一次面,大概有一个小时到两个小时的时间。这三年当中,他老人家有的时候,轻描淡写、不经意地会说一句:戒律很重要! 他老人家圆寂之后,我想一想:我跟他三年,学了些什么东西?戒律很重要这一句话的印象最深,因为至少听了差不多有三、四十遍都不止,每一次他也不罗嗦,就是这么一句戒律很重要。第一次讲的时候,讲得比较详细,戒律,他用一个比喻。 他说:譬如我们从台 北到高雄坐火车,坐火车先要买火车票,持戒就像你手上拿着这一张车票,你拿着车票才能上车,中途还要拿着,车上还要查票的,决定不能丢掉,到站之后还要收回;戒律就像这样的,自始至终。这就说明持戒非常重要,决定不能够疏忽。 因此,我们对于戒律才重新去肯定,重新去认识。大小乘经上,世尊都说过,因戒生定,因定开慧。我们要求的是定慧,戒行是定慧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定慧决定不能成就,这也就说明现代人学佛,何以不如古人,原因在此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