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 中国周边局势及未来分析 2009 年 7 月,国际大环境如下:美国深陷经济危机,霸权地位遭到严重挑战;中国开始崛起,虽距世界霸主有很远距离,但在亚洲的影响逐步扩大,并开始真正冲击亚洲霸主地位 受此影响最大的是长期处于亚洲经济老大的日本和南亚霸主印度,而其他亚洲国家,或者酸葡萄心理或者或多或少的经济政治冲突,对中国的崛起有一种敌视和担忧。 截止到 2009 年 7月 6 日,中国周边及内部一级危机和隐患如下:朝鲜刚刚成功核试验,正式成为有核国家,并可能进行远程导弹发射,该举动一方面可能会引发东亚核竞赛,导致日本和韩国发 展核武器,严重影响东亚安全和长期格局,另一方面,有可能导致美国
2、、日本、韩国同朝鲜、中国、俄国的直接激烈军事冲突,这是有核国家的冲突,也是地球上最危险的冲突,若引发核战争,小范围来看,东亚受严重核污染,包括韩国、朝鲜、中国东北、俄国、一海之隔的日本,大范围来看,若不幸引发世界核大战,人类将面临灭亡的危险;印度以十万级为单位大量增兵藏南(为印度控制的中印争议地区),向中国示威,有为了藏南不惜和中国兵戎相见之意,印度和中国同为有核国家,稍有不慎,会有战争冲突升级和失控的危险。 此时,我们面对的二级危机和隐患如下: 俄罗斯大批收缴中国商品,影响华商在俄利益,导致国内群情激奋;日本计划向其位于台湾附近岛屿派兵,一方面向大陆施压,刺激大陆,另一方面,显示日本有插手台
3、湾事务的意图,同时则可以给台湾分裂主义势力打气,增加目前台湾和大陆的离心力;南沙群岛问题正式提上解决日程,中国开始逐步解决南沙问题,同时东南亚诸国有联合趋势,其态度时软时硬,有时明朗,有时模糊,他们或者拖延时间,等待有利时机,或者造成既成事实,使中国师出无名,其中,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尤其重要;传闻巴基斯坦逐步远离中国,进入 “ 美国区域 ” ;美国驻兵阿富汗 ;蒙古新总统上任,对华政策不明朗。 有个问题是最清晰明了的:如果上述问题牵涉的国家或势力,都是中国的敌人,那么中国是失败的,而且中国一定会失败的。而实际上,中国没那么失败,也没那么不理智 准确情况是,上述诸多问题,有些问题根本不
4、是问题,至少在目前根本不是问题,这么多问题出来,一定是有原因的,什么原因呢? 混淆我们的分析和判断,使我们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牵扯我们更多的精力和军力,使我们无力做我们原本要做的事情。 俄罗斯收缴中国商品,既有历史原因,也有其国内政治斗争原因,而与此同时,俄国家杜马批准向 中国长期大量输送石油;蒙古国的总统变换是不可避免的,但其国家利益则是统一的,地缘政治和国家实力决定了他们的方针政策,对我们来说,这些方针政策基本上都可以明晰;日本的派兵,只是把以往骨子里做的事情也表现到表面而已,他们一直都在干涉台湾并支持台独,即使是对中国施压,也是他一贯的风格 打压中国,刺激中国,仅此而已。 剩下的重点,就
5、是朝核、中巴、中印、南沙问题,这几个问题是真正的重点,但最重要的那个才是核心问题,既目前我们必须要解决而且一定能解决的问题,其它问题,或者永远不是问题,或者目前不是问题。 中 巴所谓的疏远,更多的属于欧美国家的黄粱一梦,一厢情愿而已:印巴矛盾是存在的必然问题,与中国无关,对巴基斯坦来说,地理位置决定了他和中国的友好关系是天然的,而贸然投靠美国,疏远中国,其后果,任何一个睿智的政治家都可以预见,那对政治家本人对巴基斯坦国家来说,都不是明智选择,所以,这个,根本不是问题。 - 2 - 朝核问题,当朝鲜还在金日成时代,朝鲜曾经满心欢喜的的封存全部核设施,满怀期望的等待美国承诺的援助,最后,才发现,那
6、只不过是空欢喜,美国是个大忽悠而已!从那个时候,已经决定了朝核问题肯定会发展到如今地步:一方面, 美国的威胁迫使朝鲜必须发展核武器;另一方面,美国对中国和朝鲜骨子里的敌视,迫使中国和朝鲜誓死要捍卫东亚地区的利益和仅存的荣耀。这种环境,给朝鲜秘密发展核武器提供了极好的土壤,事到如今,朝鲜半岛无核化越来越困难,美国对朝鲜的威胁和打击极有可能会引发核战争 但这一切,更多的原因是美国造成的,而且最应该担心这种局面的应该是美国、日本和韩国,而不是中国。从目前来看,中国无须担心,但要担心以后:当这种局面进入僵局时,就有可能变化了,武力不通,就有可能谈判,其中一个结果是中国难以接受的:美国和朝鲜背着中国、俄
7、罗斯、韩 国、日本达成协议,相当于美国出卖了韩国和日本,朝鲜出卖了中国和俄罗斯 这是个问题,但目前,还不是最大问题,目前,感觉到棘手的最应该是美国,而不是中国。剩下的,南沙和藏南问题,都涉及领土问题,但是也有区别的:藏南目前被印度控制,中国即使夺回来,也是需要很多代价的。中印曾经一战,那一仗,打的印度胆颤心惊,从这个方面来看,印度并没有主动挑起战争的勇气和理由,印度所依靠的,就是打赌:赌中国不会在这个时刻冒着和印度战争的风险。实际上,从打赌方面来看,他已经赢了,但从战略来看,印度这个做法很不明智,成为了大国的工具, 为其他国家的利益火中取栗,丝毫不具有一个南亚霸主该具有的成熟和深邃;南沙问题,
8、则是东南亚诸国对中国利益的侵犯,事到如今,他们仍旧心虚,而且偷偷摸摸,中国的海军与以往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南沙再拖下去,就可能真成大问题了! 解决南沙,时不我待! 当我们集中精力解决南沙的时候,既要避免其它争端掣肘,又要避免同其他无关大国对抗甚至战争,还要避免内乱,包括国内政治、经济、民族、宗教、农民等等问题。如果南沙问题解决,中国成功控制南沙海域,则东南亚诸国自会安定,中国可以安心建立自己的后院 包括东南亚和南亚地区;而同 时,日本韩国的海上线路也被中国控制,可以稳定东亚局势;突破马六甲,再下印度洋,使印度腹背受敌,我可掌握更多主动。到那时,再同印度何谈,主动权基本在我们手中:和谐谈判,在保证
9、巴基斯坦利益的情况下,中国承认印度南亚霸主地位,但印度必须尊重中国亚洲领导的位置,承认并接纳南亚东南亚为中国生死攸关的后院;兵戎相见情况下,中国从青藏高原重兵压境,同时经由南沙、印度洋对其海上线路封锁,再由巴基斯坦配合,东面放火,南面抢粮,北面敲锣打鼓摇旗呐喊,纵使不开战,只这么折腾,使其疲于应对,不过几年时间,印度的发展步骤就完全被打乱 ,那时,再强化巴基斯坦,使其在印巴抗衡中逐步处于优势地位。 从这方面来看,南沙问题是至关重要的,但要解决南沙问题,必须先安抚印度,充分传达中国的善意和和平期望,尽量化解藏南压力,但不能无原则退让,而且一切的善意与和平,必须建立在强大的武装和令人恐惧的打击力量
10、上面。如果印度咄咄逼人且不罢休,当逼近中国底线时,甚至主动进攻武装侵犯中国时,南沙问题就是次要问题了。但对印度政治家来说,得了便宜卖个乖,何乐而不为? 至于解决南沙问题,因为受国际关系影响,中国更多的应该使用哀兵政策:渔民、海监、渔政、海军巡逻, 互相配合,步步为营,若能不战而屈人之兵最好;若不能,争取不先开第一枪,使我方在道义上处于有利地位。而且针对东南亚诸国,不可一视同仁,争取区别对待,可拉拢的拉拢,不可拉拢的,若无大威胁,继续忍耐,若是眼中钉肉中刺,必欲拔之而后快。于此同时,对南沙群岛利益要重新分配,原本属于我们的,必须归我们,而同时,我们更趁此扩大利益范围,原本属于敌人的,能夺一些最好
11、,把他们分配给其他盟友,一方面可以拉拢人心,另一方面,使他们不能团结一心,便于分化瓦解打击。先用哀兵政策,哀兵必胜! - 3 - 当必须用武力解决南沙时,争取只打击一个 敌人足矣,若是打击越南,水陆一并施压,其海军弱则灭海军,陆军小则打陆军,争取快打、痛打,干净利落,尽量不留后遗症;若对其他海上小国,海空并进,争取一举瘫痪其全部抵抗武装,我方全身而退,之后,察其言观其行,若不思悔改,则再重复一次瘫痪战,周而复始,一而再三,只针对一个国家如此打击几次,其基本就可服服帖帖。与此同时,多搞柔和外交,增加斡旋力量,尽量使其它国家保持中立和稳定。 上述几国,除了俄罗斯,其它任何一个国家军事力量都不是中国
12、的对手,纵是一些国家联合起来,也没有能力和中国对抗!他们的一些挑衅和骚扰,是对 利益的攫取,但更大可能,则是大国的工具,从这些事情后面,或多或少的都会看到美国的影子。对他们来说,这是玩玩而已,如果让他们主动进攻中国或者主动挑起战争,无异于以卵击石 从目前情况来看,能得到这个结论,很多纷扰我们基本可以平静对待!自从奥巴马上台后,美国的一些政策正在悄无声息的调整,逐步放掉一些会把美国拖入泥塘的事情,对一些暂时无可奈何的地区和势力,基本保持宽容政策,同时,在某些方面,增加了对中国的控制力也威慑力,当然,这更多的是建立在 “ 软 ” 层次上的,尽量回避中美正式军事对抗 仅从这方面来说,中美的关系其 实
13、上了一个台阶,逐步摆脱了以往你死我活的军事对抗,斗争和合作共存,都处于重要地位。但同时,斗争形势改变,更多斗争隐蔽化,但绝不可小视。 从目前形势来看,诸多问题,更多的则是幻觉而已!就如我们回首往昔,很多问题,其实只要平和的度过了,基本也就解决了,但有些关键问题,你如果不解决,则就失去了最好的机会,将会受制于人。 从国际格局来看,中国在亚洲的崛起是铁定实事,而且开始正式冲击亚洲领导人位置,冲过这一关,站稳位置,静心经营亚洲,建立自己后院。到了那时,则可重新审 视中美、中俄关系,那时,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亚洲,将会对世界做出更和谐的贡献。从这方面来说,南沙问题,生死攸关 全球格局巨变到来 这种应对危
14、机中对抢占先机的竞争,其后深刻的背景是全球多极化格局加深,导致了国际政治巨变的开始。对此,肖炼指出,危机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金融事件,其后果不仅危及到了全球金融的稳定,而且对国际经济、金融乃至政治格局都正在产生持久的影响力。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世界经济与发展研究部研究员甄炳喜对瞭望新闻周刊具体分析说,这次金融危机不仅是大萧条以来最大的金融危机,而且还引起了实体 经济自大萧条以来的最大衰退。今年的全球经济增长率可能是负 1.4%,这是二战以来首次世界年经济增长为负。美国 GDP的峰值和低谷比较下降了 3.9%,是二战以来最严重的,而且已经持续了 18 个月,也是二战以来最长的。工业生产指数下降了
15、 15.1%,失业率是 10%左右。 与此同时,所有发达国家都陷入同步性衰退,欧元区、日本等,有些下降幅度甚至超过美国。新兴经济体也出现了负增长,俄罗斯在去年底和今年初出现两位数下滑。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新兴经济体经济也出现大幅度回落。更严重的是穷国资本的大量流出,贸易出现大幅度逆差,一 些国家货币贬值、失业率升高造成贫困现象更加严重,甚至陷入粮食危机。一些国家出现社会危机,有 30 多个国家出现游行、骚乱或政权更迭。 在肖炼看来,由此导致了四大突出的表现:一是俄罗斯、中国、印度、巴西 “ 金砖四国 ” 日益崛起;二是欧洲统一意识高涨;三是拉美左翼力量进一步加强;四是在伊拉克和阿富汗问题、朝核问
16、题、伊核问题、巴以和平等一系列事关全球格局的重大问题上,美国已失去 “ 一言九鼎 ” 的地位。 与之相对应的是,世界经济格局也发生了重大改变:欧元区经济总量超过了美国,中国、印度、巴西- 4 - 等新兴市场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 的贡献度居于前列。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世界金融格局正在酝酿着新的变化和新的思潮,欧元已经成为美元的竞争对手,而关于人民币、卢布、雷亚尔等成为世界清算货币的呼声也不绝于耳。 肖炼将之总结为, “ 国际政治格局正由单极化向多极化发展,国际经济格局正由全球化向区域化渐进,国际金融格局正由一元化向多元化方向演变。 ” 向松祚具体就未来国际金融大势作出了四个基本判断:其一,国际货币
17、体系将进入 “ 战国竞争时代 ” ,但美元仍将是全球主要储备货币。金融危机刺激世界许多国家尤其是大国深入思考本国的货币战略和国际金融战略。未来 20 30 年,国际货币体系将逐渐演变为一个寡头竞争、类似 “ 货币战国时代 ” 的货币体系。美元地位将相对下降,欧元、人民币、日元、俄罗斯卢布、印度卢比等其他主要货币之地位将相对上升。 “ 其中,必须清醒,美元远不会像一些评论者所声称的 彻底崩溃或破产 。 ” 向松祚指出,国际货币体系演变之根本是科技和经济实力之相对转换,美国在这些方面依然雄踞全球龙头地位, “ 未来数十年,尽管地位将相对下降,美元仍将是全球最主要的储备货币。我们不要因为某些 耸人听
18、闻 之评论而错误地估计形势。 ” 其二,国际金融中心之竞争将愈演愈烈,世界金 融中心格局将逐渐向亚洲(尤其是中国)转移。我国政府决定全力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世界高度关注(或警惕)。未来 15 20 年,国际金融中心之竞争将愈演愈烈。奥巴马政府上台只数月,就推出全方位金融监管改革之方案,旨在重整华尔街和美国金融帝国之雄风。 “ 不过,如果中国采取正确的战略和策略,上海和香港非常有可能迅速崛起,成为仅次于纽约、伦敦的第三大和第四大国际金融中心,甚至位居更重要地位。 ” 但向松祚提出了一个条件, “ 中国是否能够走出一个不同于英美金融发展模式的 新金融发展模式 ,是未来全球金融中心竞争的核心力
19、 量和核心问题。 ” 其三,未来数年,发达国家经济体将陷入低速增长,出现 “ 滞胀 ” 之可能性不容低估。最近数年,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将长期处于低速增长,欧洲和日本尤其如此。然而,由于主要大国(尤其是美国)毫无节制的货币扩张和财政赤字,加上美国的巨额外债和国际收支逆差,发达经济体出现 “ 滞胀 ” 之可能性绝对不容低估。 “ 对于中国来说,将非常不利 ” 。 综合分析各种数据,他认为,全球货币和信用扩张所创造的资金,已经有相当部分重新流入虚拟经济,“ 近期全球股市和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攀升,并非是实体经济复苏之反映,而是信用资金 流入虚拟经济之结果。 ” 他强调,全球已经重新出现虚拟经济和实体
20、经济之严重背离, “ 中国亦是如此,这是很严重的问题,必须认真研究,采取正确措施加以解决。 ” 其四,金融危机触发全球产业大规模的分化、整合和转移。金融危机将导致全球许多产业产生大规模、大范围的分化、整合和转移,包括金融业和制造业等很多产业。汽车行业的全球分化和整合仅仅是个开始。发达国家很多产业还将继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奥巴马政府的基本国策是:在未来的 5 到 10 年之内,重点推动三大类产业发展,来启动美国经济新一波的高速增长。一是清洁能源或新能源, 一是生命科学或生物科技,一是以航天和航空科技为代表的军事科技。三大领域的主要竞争者主要是日本和欧洲。三大产业取得成功,又将深刻影响世界产业布
21、局。中国亦必须提前制定相应战略和策略。 “ 中国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能否将这股全球产业的分化、整合和转移,与中国的产业政策、 自主创新和科学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 向松祚认为,这是中国摆脱 “ 世界加工厂 ” 的最好契机。 - 5 - 中国的机会 “ 回望大国崛起和衰落之历史,我们皆能清晰洞见每一个国家所历经的多次战略机遇和战略拐点。 ”向松祚列举了上世纪最激动人心的三次危局中主动变革成功的案例: 罗斯福面对 1930 年代 “ 大萧条 ” 之巨大挑战,成功 “ 重塑 ” 美国经济金融体系和世界秩序; 1970 年代西方遭受前所未有之 “ 滞胀 ” ,里根和撒切尔夫人毅然发动 “ 市场化革命 ”
22、 ;经历文化大革命之中国经济濒临破产,邓小平以其雄才大略,成功实现中国之战略转折,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恢弘的经济奇迹。 “ 危机将此前隐藏的问题以最赤裸的方式展示在人们面前, 迫使人们思考解决之道;危机唤醒和凝聚国民共识,让战略转折能够成功实现。 ” 不过,向松祚认为,危局巨变下的中国机会,需要修正和增强四大政策方向: 其一,降低出口依赖,必须建立刺激内需之长效机制。刺激内需主要依靠人民收入水平之提高,必须对税收体制和 收入分配 结构进行改革,努力缩小收入差距。同时,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和国情的社会保障体系。尤为重要的是,刺激 内需之长效机制必须依靠现代金融服务之普及,没有金融或信用手段之推动,内需
23、很难真正刺激起来。 其二,反思 “ 以市场换技术 ” 战略,坚定自主创新之决心。以坚定明确的国家意志强力扶持某些重点产业之技术进步,努力提升重点产业跃居全球领袖地位,是世界大国产业复兴之共同经验。没有明确坚定的产业政策,就谈不上自主创新。 自主创新的关键动力是企业之自由竞争。一方面,中国必须高度警惕外国资本以各种形式控制中国产业和企业;另一方面,要鼓励中国民营资本或私人资本参与所有产业之竞争。体现国家意志之产业政策并不是非要国有企业来执 行,应该允许民营资本和国有资本在所有产业领域公平竞争。这就需要进一步放松产业管制和准入门槛。 其三,改变 “ 重税收、轻金融 ” 之思维,加速金融对内放开之步
24、伐刻不容缓。所谓依靠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主要功能,核心是依靠金融市场。中国的经济传统历来是 “ 重税收、轻金融 ” ,与英美 “ 重金融、轻税收 ” 之传统正好相反。西方凭借金融的力量可以非常有效地让全球资源为之服务,他们通过金融工具占有全球的资源。金融危机教育我们,不掌握一般购买力的创造,就不能参与和分享国际一般购买力,终究要吃大亏。 与此同时,没有国内金融业的对内放 开和充分竞争,上海不可能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仅仅依靠几家国有金融机构难以支撑一个国际金融中心。更何况,如果上海金融中心主要靠外资金融企业来支撑,那又怎么谈得上是中国的金融中心呢? 其四,金融对外开放战略应该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为核心。我国的对外金融战略,最重要和最迫切的就是要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和货币秩序之重建。当然,决不是将 IMF 提升为 “ 准世界中央银行 ” ,而是贯彻胡锦涛主席的主张: “ 鼓励区域金融合作,增强流动性互助能力,加强区域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地区资金救助机制作用。改善国际货币体系,稳步推进国际货币 体系多元化,共同支撑国际货币体系稳定。 ” 核心战略就是将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的国际化是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最重大的步骤。来源:瞭望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