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农业组成.doc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2979437 上传时间:2019-05-14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4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现代农业组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国现代农业组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中国现代农业组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中国现代农业组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中国现代农业组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农业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农 业生产机械 湖北农村 日本 栗原市 稻田 甘蔗田 一位农业科学家正在纪录玉米生长情况 农业 是人类有目的地种植植物或畜养动物,生产出有用的农作物或牲畜的 产业 ,被划分在第一级产业 。广义之农业包括 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及渔业 ,而一般人所说之农业通常只指种植业。农业属初级生产,为人类最大和最重要之经济活动之一。简单地说是人类运用其 智慧 去改变 自然环境 ,利用动植物的生长繁殖来获得产品, 更进一步换取经济收益的一种系统。 现代农业 : 简而言之,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

2、程。专家指出,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与传统农业相比,它具有四大特点:一是突破了传统农业仅仅或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局限性,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使得农工商的结合更加紧密;二是突破了传统农业远离城市或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性,实现了城乡经济社会一元化发展、城市中有农业、农村中有工业的协 调布局,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的优势互补,有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三是突破了传统农业部门分割、管理交叉、服务落后的局限性,实现了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权责一致、上下贯通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四是突破了传统农业封闭

3、低效、自给半自给的局限性,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实现了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农产品贸易国内外流通。 目录 隐藏 1 农业系统之结构 o 1.1 投入 o 1.2 过程 o 1.3 产出 2 农业对环境影响 3 农业系统之分类 o 3.1 按生产对象 o 3.2 按产品用途 o 3.3 按投入 o 3.4 发展模式 o 3.5 自给性农业 o 3.6 自给性或高商业性农业 o 3.7 商业性农业 4 农业系统之研究 o 4.1 范杜能的孤立国理论 o 4.2 辛克莱模式 5 政策 6 历史 7 相关术语 8 参见 9 外部连接 农业系统之结构 农业是人类有目的,有计划地参与通过改造自然环境来进行

4、生产的活动,因此它是一类组织系统;人类把技术应用到自然环境中,获取经济效益,所以它也是一个人类干扰系统,农作物 环境人三元结构系统。这与自然系统生物环境二元结构的本质区别,而人工控制、利用和改造是系统的特征。其结构包括: 投入 自然环境投入( natural environment input) 农业的自然环境是指来自自然界的各圈,影响农业生物生命活动的各种自然条件总和。主要分为生物环境与非生物环境两方面。 生物环境投入:包括了农业生物周围之植被、杂草、病虫、昆虫等要素和 培植物质,如种子、牲畜等。它们互相制约 ,互相依存共同组成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捕食者和竞争者等之关系。 非生物环境投入:指

5、日照、 气温 、水汽、地形、 土壤 等条件。它们为农作物生长、发育、繁殖提供了空间、物质和能源,是农业不可少的条件。 人文环 境投入( human environment input) 劳力 (labour)、 资本 (capital)、 市场 (market)、运输 (transport)、技术 (technology)、 土地 (land)、政府 (government)、个人观感(perception)。 过程 农业生态系统的运作 既不同于它所从属的全球生态系统中的其他子系统,如各种自然生态系统,任何以植物为基础的自然生态系统虽然都能积蓄太阳能,但它们并不需要投入劳动。 农业社会经济系统

6、的运作 也不同于它所从属的国民经济系统中的其他子系统,如 工业 ,它是利用生物的生命过程来取得人们所需要的产品。 产出 农业系统的产出主要为有经济价值之作物及牲畜等农产品。 根据 联合国粮农组织 的估算,全世界农业的产出如下表: 根据品种计算 (百万吨 ) 2004 年 数据 甘蔗 1,324 玉米 721 小麦 (wheat) 627 稻米 605 马铃薯 328 甜菜 249 大豆 204 棕榈 油果 162 大麦 154 番茄 120 来源 : 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2 根据种类计算 (百万吨 ) 2004 年 的数据 谷物 2,264 蔬菜 和 瓜 类 866 根 类和 块茎 类

7、715 乳 类 619 水果 503 肉 类 259 植物油 133 鱼 类 (2001 年 数据 ) 130 蛋 类 63 豆 类 60 纤维 类 30 来源 : 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1 农业对环境影响 在小麦田附近出现严重的 土壤侵蚀 。 农业有时会产生环境问题因为农业改变了其 自然环境及产生有害的副产品。一些对环境有负面影响例如 : 生物多样性 的减少 森林砍伐 (Deforestation) 氮 磷 过剩 污染 水源 各种农药的污染以及有害影响 耕地扩大造成的生态失衡 动物 粪便中包含 氨 和 铵 的颗粒物质被扬起到空中造成的 空气污染 。 耗尽土壤中的矿物 土壤侵蚀 土壤盐化

8、Weed Science - 野生动植物 农田荒废产生臭气 农业系统之分类 按生产对象 中国农业包括种植业(农作物栽培,包括大田作物和园艺作物的生产)、林业(林木的培育和采伐)、牧业(畜禽饲养)、副业(采集野生植物、捕猎野兽以及农民家庭手工业生产)、渔业(水生动植物的采集、捕捞和养殖)。 种 植业 即狭义农业。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 饲料 作物和绿肥等的生产。种植五谷,其具体项目,通常用 “十二个字 ”即 粮 、 棉 、 油 、 麻 、 丝 (桑)、 茶 、 糖 、 菜 、 烟 、 果 、 药 、杂来代表。粮食生产尤占主要地位。种植业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 50 年代为 80以上; 60

9、 年代为 75以上; 70 年代前期为 75左右,由于人口多,后期为 66左右;80 年代中期已降到 60上下。 在 农作物 播种总面积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所占的比重, 1986 年农村用电量为 586.7亿千瓦小时。从 50 70 年 代始终高达 80左右,其中有 9 年超过 85; 1979 年以后适当调整了 作物布局 。与此相应,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由 1978 年的 18 亿亩减少到 1986 年的 16.6 亿亩,比重下降到 76.9。但由于亩产量增加,总产量反由 30475 万吨增至 39151.2万吨。 1986 年粮食总产量的大致构成为:稻谷 44 拖拉机 的拥有量还微不足道 ;

10、 1986 年已有大中型拖拉机 86.65 万台,小麦 23, 50 年代初期,玉米 18,薯类 6.5,其他8.5。 经济作物 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在农作物的总播种面积中一直偏小,冷冻精液和人工授精繁殖体系也已形成。但总的趋势是上升的,从 50 年代至 1978 年大体为 8 9 ;进入 80 年代后,并通过纯种繁殖和杂交,连续上升至 14左右。从经济作物的不同种类看, 1952 1986年间棉花的播种面积在农作物播种总面积中的比重由 3.9减少到 3.0左右, 在 家畜育种 方面,产量则由 130.35 万吨增加到 354 万吨, 30 余年中虽有起伏或停滞,但总的说还是增长较快的。 油料

11、包括花生、 油菜 子和芝麻等的产量起伏很大。对提高产量、改进品质、增加抵抗 病虫害 的能力等都起了重要作用。 1952 年的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 4,产量为 419.3 万吨;此后有升有降。 1978 年以后又发展很快。 1986年的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 7.9;产量 1473.8 万吨, 1949 1979 年间,约为1952 年的 3.5 倍。是农业增产的又一重要原因。 其他经济作物的发展情况,以 1986 年的产量与 1952 年比较,其增长幅度约为 :烤烟6 倍,中国研制的猪瘟、牛痘、羊痘等疫苗,糖料( 甘蔗 、甜菜) 7 倍,气肿疽、牛肺疫、羊痘等 传染病 和一 些寄

12、生虫病也得到有效控制。茶叶 6 倍,黄红麻 5 倍,水果 18 倍。 林业 林业 40 年代末期,林业产值在全国农业总产值中仅占 0.7的微小比重。 50 年代以后,林业建设有了发展。 1986 年林业的产值比重增加到 5。但林业生产起伏较大,总的发展速度不快。植物病虫害防治也取得重大 成就 。 30 余年来,全国累计造林面积 18 多亿亩,居世界中等水平。因抚育管理跟不上,每亩耕地平均施用量 13 千克,实际保存面积不足三分之一;加以采伐多于更新, 1985 年的 森林面积 仅为 17.3 亿亩, 1986 年 化肥 用量(折纯量) 1930.6 万吨,每人平均 1.7 亩,按有效成分计算,

13、 森林覆盖率 为 12,且分布很不平衡,但在继续广泛施用人畜粪和绿肥等 有机肥料 的同时,多集中在东北、西南和 浙江 、福建等地区。为了改变林业生 产与国家和人民需要严重不适应的状况,为中国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创造了条件。 1978 年以来已采取措施加强林业建设,提高了抗御水旱灾害的能力,从而使抚育管理不断改进, 农田基本建设 的巨大成就,造林面积和木材产量有所增加,用材林、经济林和防护林的构成也日趋合理。 畜牧业 畜牧业 在农业总产值构成中,畜牧业产值在 50 60 年代初期所占比重总的呈下降趋势。以后逐渐回升。 1952 年的畜牧业比重为 11.5, 1986 年增至 21.8。其占耕地面积

14、的比重约为 44.5,种植业和畜牧业之间的产值比例,则因种植业所占的比重逐步减少,二者的差距有所缩小。大体上 50 年代初为 7:1, 80 年代中期为 3:1。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家畜头数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1986 年末的存栏数大牲畜 (包括牛、马、驴、骡、 骆驼 )为 11896.1 万头(其中役畜约占 58), 30 余年来,猪为 33719.1 万头,又使农业技术改造工作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羊为 16622.9 万头,二靠科学 ”的方针,分别比 1952年增加了 55.6、 2.75 倍和 1.69 倍。中共中央确定发展农业 “一靠政策,其中猪的数量增加最快。在全世界猪的存栏

15、总数中,以后这一进程因工作的失误发生曲折。中国约占40。大牲畜则因部分役畜为 农 业机械 所取代,比重有所降低。中国于 50 年代中期提出农业技术改造任务。此外,家兔和 野生动物 的饲养利用,大牲畜 (年底头数 )从 2439 万头增至 4749 万头。近年来也有较大发展。但和 社会需求 相比,以 1985 年与 1952 年相比,畜牧业的发展不快,特别 是出栏率较低。 1986 年肉猪的出栏率为 77.6, 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以后,羊为 31.5, 农牧业 生产总的处于相当低的水平。牛仅 6.1。但由于落后的生产关系的束缚,其原因在于饲养方法落后和饲料工业不发达。牛羊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 草

16、原 建设不相适应。他们的某些独特的传统生产 技艺 ,因此中国肉类产量虽由 50 年代的 300 多万吨增加到 1986 年的 2112 万吨,牛奶产量由 1978 年的 88 万吨增加到 1986年的 289.9 万吨,但按人平均占有量低于一般经济发达的国家。由于肉类产量中猪肉占90以上,而猪的饲 养又集中在农区,因而 95的肉类产自农区,无论农区或牧区畜牧业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除家畜、 家禽 饲养业以外,以桑蚕和 蜜蜂 等 昆虫 为对象的动物生产也有很大发展。特别是养蚕业,但所拥有的草原和 森林资源 分别约占全国的 90和 40,不仅历史上一贯占有重要地位,至今仍有较高的 经济价值 。 1

17、986 年 蚕茧 产量 36.9 万吨 (其中桑蚕茧产量为 33.6 万吨 ),中国国营农场的经营体制已逐步地进行了改革国营农场。比 1952 年增加近 2 倍。 渔业 水产业 即渔业。 1952 年的产值仅占农业总产值的 0.3, 1985 年为 398 元, 1986 年的比重已增至 4.1,而 1953 1978 年间仅为 3.2 ;每一农民的年平均纯收入 1978 年为 134 元,30 余年有了较大的发展。 水产品 总产量 1952 年为 166.6 万吨,按可比价格计算, 1986年增至 823.6 万吨,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迅速增长。提高了近 4 倍。从水产品的产量构成看,农业

18、中集体经营与承包农户分散经营相结合的 双层经营体制 逐步形成, 1986年,海水产品约占 57.7,淡水产品约占 42.3。海水产品中绝大部分来自捕捞,主要是近海捕捞,海水养殖和远洋捕捞尚未得到应有的发展。近年来淡水产品的养殖业则有一定发展。 副业 中国农业中的副业,在不同时期有不同性质和内容 (见农村副业 )。 60 年代以前的副业,是指农民利用业余时间或家庭中的辅助劳力所从事的生产活动,包括采集、渔猎以及家庭手工业如编织、 刺绣 等,大多属于自给、半自给性质。又于 1956 年基本完成了 农业合作化 ,其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约为 4强。至于后来由 人民公社 和生产大队举办的企业,首先以

19、 3 年时间完成了 土地改 革 。它们虽在一个时期仍被当作副业,实质上已是相对独立于农业之外的工业、交通 运输业 和建筑业等,突破了副业的范围;到 80年代,又进一步演变成为 乡镇企业 。 office 农场 、月球绿洲 -客厅菜园等系列产品,将农业种植推向新的阶段。采用 office农场等设备,可以在办公室内没有太阳光直射的情况下,采用极光技术,进行蔬菜、 盆景 、花卉的种植。该系统最先有 绍兴市伊 贤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研发成功并首推市场,将农业种植从普通的农民推广到了全国 工人阶级 的新型生产、娱乐方式,在新的时代赋予了农业全新的时尚概念和发展方向。 按产品用途 按投入 粗放农业 密集农业

20、 或 精耕细作 发展模式 持续农业 :在 可持续发展 的基础上,解决生存与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 生态农业 :根据 生态 经济学 ,运用 系统工程 的方法和现代科技,进行集约化经营 白色农业 : 微生物 资源的产业化发展 艺术农业 :艺术与农业结合,提升人类的精神享受 观光农业 :与 旅游 相结合,进行观光休闲。 自给性农业 游牧 游耕 或 迁移农业 早期定居农耕 集约自给性农业 (以稻米为主 ) 集约自给性农业 (无水稻种植 ) 自给性种植和 畜牧业 (混合农业 ) 自给性或高商业性农业 地中海农业 畜牧业 商业性农业 简单分类 根据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农业可分为 原始农业 、古代农业、近代农业和 现代农业 。近代农业指 手工工具 和畜力农具向机械化农具转变、由劳动者直接经验向近代科学技术转变、由自给自足的生产向商品化生产转变的农业。现代农业指广泛应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