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科毕业论文 ( 20 届) 中学教材文言文中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的辨析 所在学院 专业班级 汉语言文学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 完成日期 年 月 摘要 学习古代汉语是为了传承古代优秀文化成果的重要途径,是语文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古代汉语的词类活用情况比较 多见,但是其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区分却不是很明确。本文旨在了解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概念与内涵,并结合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加深对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理解和辨析。 关键词 使动用法 意动用法 辨析 中学教材 the discriminationIn of the Usage of Shidong and Yidong in the
2、 middle school teaching material writings in classical style Abstract: The study of Archaic Chinese is the important way to inherit ancient times outstanding cultural achiev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language education. The situations of the part of speech applied flexibly in Archaic Chinese
3、 are very common, but the discrimination of the Usage of Shidong and Yidong is actually not very explicit. This article is for the purpose of understanding that the concept and connotation,the Usage of Shidong and Yidong, and unifies in the middle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materials writings in class
4、ical style, deepens to understand and the discriminate the Usage of Shidong and Yidong. Key words: the Usage of Shidong ;the Usage of Yidong; discrimination; middle school teaching material 古代汉语 , 是 我国 古代汉族的群众语言, 它 是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 古代汉语 在 时间上 可以细分为上古汉语 以 及中古汉语。 古代汉语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 上 的古代汉语 ,也可以说是古代汉语的 书面语
5、,包括有 两个系统:一个是 在以 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及其后人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也就是 现在 我们所说的文言;另一个 则 是六朝以后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古代白话。 二而 狭义的古代汉语书面语 则 就是指文言。 在古汉语中,某些词 的词性以及它在句子中担当的成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些情况下, 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 ,这些词 可以灵活 地 运用,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它类词。词类活用 就是指 词的这 种临时的灵活运用 的情况 。 总体而言 ,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主要有 一下几种情况 :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形
6、容词 活用为 动词或名词,形容 词 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数词活用为动词,数词的使动用法;等等。 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并且这些历史和文化的大部分以文字的形式通过书籍、石碑等媒介被保留下来,流传至今。为了更好的传承和创新古代文化,古代汉语的学习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是传承与发展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所以中学教材对于文言文的选择也十分重视,因为这是学习 古代汉语的重要内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课本里选了大量古诗文,数量约占课文总数的 40 。从总中我们不难看出,学习古代汉语成为了中学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一定会涉及古代汉语的词类活用现象,教材编者在文言文的注释
7、中一般都会标明,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课文。教师也会在课堂上加以详细讲解,在练习中加以巩固,并在复习中加以系统的整理。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一般都可以很好地理解和掌握古代汉语。但是我们知道,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在词类活用现象中是比较特殊的,并且这两类情况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如何使学生理解和区别使动 用法和意动用法,也是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教材在文言文的注释中,对于常见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字词和句子都会加以注解,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明白。但是对于一些特殊字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教材的注释就显得含糊其辞,注释通常只是从整句话的意义上加以解释,使得同学们根本不知道这句话中的字词原来是使动用法或意动用法。这
8、种现象不利于古代汉语的积累,尤其是年级越高,对于古代汉语的掌握要求也越高。 因此,我们就中学教材文言文中词类活用的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进行一些辨析。 一、古代汉语中的使动用法 动词本来就形容或表示某些动 作,但是我们也要辨别发出动作的主体。在完整的句子中,一般包含三个有顺序的部分,即主语 +谓语 +宾语。一般情况下,主语是谓语动词动作的发出者,这不存在使动用法的情况。但是,在一定情况下,动词动作的发出者不一定就是主语,也有可能是宾语。 王力在古代汉语中这样定义使动用法:“所谓动词的使动用法,顾名思义,就 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 。
9、” 1即谓语动词具有 “ 使宾语怎么样、做什么 ” 的意思。 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 , 有的本来就是动词,有的本来属于形容词或名词。 由于原来的词类不同,活用作动词时,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不完全相同。使动用法是用 “ 动宾 ”表示 “ 使宾动 ” 的意思。 (一 ) 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的使动用法一般 来说就 是使 该句中的 宾语 所 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或具有这个动词所表示的行为 和 动作 ,而不是 指 通常情况下 主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充当谓语的这个动词所表示的行为 和 动作。这 样的 动宾结构形式,其 谓语动词与宾语 之间的意义关系,不是 简单的行为动作施及或支配宾语的一般关系,而是宾
10、语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一行为动作或变化。 动词按照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分类,其使动用法分为以 下两种情况: 1. 动词的使动用法主要集中在不及物动词上。 在 古代汉语中,动词的使动用法 大 多见于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 是 不带宾语 的 ,但是 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带了宾语 ,构成了“使 +宾语 +动词”的结构 。例如: ( 1)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2(烛之武退秦师) 这是烛之武在见到秦伯后劝说其退师的话。在这句话中,省略了主语秦伯,谓语为不及物动词“亡”,宾语为郑国。“亡”应解释为灭亡,但并不是指秦伯灭亡了,这与烛之武劝说秦伯的态度立场不符合。所以,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可以判断,应该是秦伯
11、使郑国灭亡,所以“亡”这个动词的意义指向是郑 国,即本句中的宾语,故而“亡”为使动用法,是“使灭亡”的意思。这句话可以按照意思翻译为“如果灭掉郑国对大王您有益处的话”,这是一个假设句。 ( 2) 却匈奴七百余里 。 3(过秦论) 这是贾谊在过秦论中论述的关于 秦始皇以蒙恬为帅,统领 三十 万秦军北击匈奴 的事情。这句话的主语乃是蒙恬,谓语为不及物动词“却”,宾语则为匈奴。“却”可以解释为退却,根据历史事实,我们可以知道是蒙恬打败了匈奴的军队,从而使匈奴向后退却了七百余里。那么,“却”字的动作发出者并不是蒙恬,并非是蒙恬退却了。根据文中意思可以知道,“却”的意义指 向为匈奴,则“却”字可以解释为
12、“使 退却 ”,为使动用法。那么这句话就可以解释为“蒙恬使匈奴向后退却七百余里”。 2. 某些及物动词也有使动用法,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例如: ( 1) 谨食之,时而献焉 。 4(捕蛇者说) “食”字意思是“吃”,为及物动词。“之”指代捕到的毒蛇。那么按一般的方法来解释就是谨慎地吃掉毒蛇。但这与作者原文所要表达的意思相去甚远。捕蛇者冒着生命危险捕到毒蛇是要拿去抵税的,断不可能将其吃掉,而应该是谨慎地喂养毒蛇,直到收税的日期。所以这个“食”字不能以及物动词的意义加以简单理解,而应该是词类活用 现象,且是使动用法,解释为“使吃”,即现代汉语中饲养的意思。那么这句话就可以理解为“捕蛇者小心谨慎地饲养
13、捕到的毒蛇,等到了时候在献上去”。“食”在活用为使动用法的同时,读音也不再是sh,而应该读为 s。 ( 2) 晋侯饮赵盾酒 。 5(晋灵公不君) “饮”的意思是“喝”,为及物动词,如饮水、饮酒等。这句话涉及了两个人物,按照惯性思维,容易理解为晋侯喝了赵盾的酒。在一般的生活常识中这样理解无可厚非,但是根据原文的意思我们可以了解到晋侯作为一国之君害怕大将赵盾有谋反之心,故而设计埋伏,想借筵席上大臣给国君敬酒 的机会将其暗杀。这是一个 紧弦绷张的时刻,晋侯对赵盾有防备之心,不大可能出现处上位的国君喝臣子的酒的逾矩之举。而是国君赐酒给赵盾以期赵盾放松戒备之心好伺机行动。所以这里的“饮”应为使动用法,是
14、“使 饮酒 ”之意,回到文中也就是赐酒的意思,是晋侯使赵盾饮酒。这个“饮”此时应读作 yn,而非一般情况下的 yn. 从这两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及物动词在活用为使动用法时,他们的读音都发生了变化。但这也不能说明动词活用为使动用法是读音都会发生变化。这两者之间没有一定的规律和联系。这是应当注意的。 (二 )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 容词的使动用法 是使 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例如: 1、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6(触龙说赵太后) 这句话中主语为媪,即赵太后,宾语乃长安君。当秦国要发兵攻打赵国是,赵太后向齐国求救。齐国却提出要以长安君为人质时,赵太后因为对长安君甚是疼爱,
15、断然不肯答应,也不许群臣进谏。触龙作为大臣对太后循序渐进以理服人,说明既然疼爱长安君就应该为他谋划长远的事,让长安君有功于赵国好得以安身立命,而不是单单只使其地位尊贵而已。“尊”原本为形容词,意为尊贵、高贵。在这句话中,“尊”不再为形容词用法, 而是作为谓语动词,作使动用法,即“使 尊贵” 。这句话可以解释为“如今太后使长安君的地位尊贵”。 2、春风又绿江南岸。 7(泊船瓜洲) 在这句话中,主语与宾语分别为春风和江南岸,谓语为“绿”。“绿”原为形容词,为碧绿、翠绿之意。在这句诗中,作者为了表现江南春天的美景,将形容词“绿”活用,使其有了动词的性质,为使动用法,是“使 变绿”之意, 并且其意义指
16、向并不是主语春风,而是宾语江南岸,即使江南岸变绿,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三 ) 名词的使动用法 在古代汉语中,名词作动词的现象比较普遍, 当表示同某事物或方位处 所等有关的行为变化时,常常使用表示这一事物、方位处所的名词来表示,这就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名词活用为动词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 名词连用, 没有 并列修饰 的 关系, 而且也没有 谓语 的话 ,那么 一般 来说 前 面 一个名词 就活用为 动词 。 例 如 :晋军函陵 ( 烛之武退秦师 ),“ 军 ” 为名词,在这里就解释为驻军,作动词用 。( 2) 名词后 面 紧接代词或所处名词 再加上 介宾短语 ,那么这个 名词活 就
17、活 用 为 动词 。例如: 今王鼓乐于此 (孟子), 鼓乐 即为 击鼓奏乐 。( 3)如果 名词前 面 有副词或能愿动词(欲,能) ,那么 名词活用 为 动词 。例如: 云霏霏兮欲雨 (涉江), 雨 即 下雨 ,作动词用。( 4) 名词前 面 用 “ 而 ” 与动词或动词性短语相连接, 则 名词活用 为 动词 。例如: 扣舷而歌之 (赤壁赋), 歌 为 唱歌 之意。 名词的使动用法, 是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成为活用为使动词的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 “ 使宾语成为什么 ” 的意思。 1. 表示使宾语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或使宾语产生这个名词用作动词后所表示的动作。 例如: 吾见申
18、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 8( 左传 襄公二十二年 ) 这是 薳子冯 在听到申叔为什么老是躲着他的原因后发出的感慨之语。“ 生死 ” 与 “ 肉骨 ”为对, “ 生死 ” 不 是并列结构, 却 是动宾结构, “ 生 ” 是不及物动词用如使动, 意为“使复生”,即“ 使死者复生 ” ;同样, “ 肉骨 ” 也是动宾结构, “ 肉 ” 是名词用如使动, 是“使长肉”的 意思 ,即“ 使白骨长肉 ” 。 这句话就可以理解为“ 我今天拜见了申叔夫子,他的一番话真好比使死人复活,使枯骨生肉 。” 2. 作使动用法的名词,后面也偶尔有省略宾语的。 例如: 天子不得而臣也,诸侯不得而友也。 9(刘向新序
19、 节士) “ 臣 ” 和 “ 友 ” 是名词活用作使动,但 是 后面 都 省略了宾语 “ 之 ” , “ 不得而臣也 ”“ 不得而友也 ” 两句的意思是 “ 不得使之为臣 ”“ 不得使之为 友 ” 。 那么这句话便可以理解为 天子不能使他为臣,诸侯不能使他为友 。 这种省略的宾语 一般是 要 根据 上下文的文意去体会和补足的 。 3. 方位名词,是名词的一类,活用为动词后有时也有使动用法 , 表示使宾语按照这个名词所表示的方位行动。 例如: 王不如东苏子,秦必疑齐而不信苏子矣。 10( 史记 苏秦列传 ) 这里苏子即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纵横家苏秦族弟苏代。当时魏国捉住苏代,齐国派人对魏王进行游说,
20、谈话内容中便有这样一句话,建议魏王把苏代遣送到秦国,使其挑起齐秦两国之间的争端。那么在这句话中,本来是方位名词的“东”具备了动词的性质,并 且其意义指向为苏代,是打发苏代往东边去。所以“东”应该解释为“使向东”。这句话就可以解释为“大王不如让苏代王东边去,那么秦国必定会怀疑齐国因而不再信任苏代了”。 (四 ) 数词的使动用法在于使事物发生数量的或以数量为比喻的变化。 例如: 1、 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 11( 秦政记 ) 三皇五帝是 是中国在夏朝以前出现在传说中的 “ 帝王 ” ,这是人人都知道的事实。这句话中的 “四”“六”不再只表示数词意义,而是将数词活用,即使动用法。也就是说
21、将要将有着统一中国的伟大功绩的秦始皇列入到三皇五帝中,与其并称四皇六帝,以表 明对秦始皇的肯定与钦佩。那么,这“四”“六”在句子中就应该为数词的使动用法,是“使与 并列 ”之意。整个句子就可以理解了, 即使是使秦始皇与三皇并列变成四皇,与五帝并列变成六帝,也不能比拟秦始皇的隆盛 。 2、 霸主将德是以,而二三之,其何以长有诸侯乎 ?12(左传) 在这句话中,主语为霸主,即作为霸主,宾语为代词“之”,代指霸主的行为和道德。数词“二三”为使动用法,二三表示次数之多,在该句中有“使反反复复”之意。那么这句话的意义可以这样理解: 做霸主是凭德行 ,但贵国使自己的德行没有定准 ,那怎么长期掌握诸 侯呢
22、? 二、古代汉语中的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也是词类活用中的一种情况。 所谓意动用法,是指 句子中的 谓语动词具有 “ 以之为何 ” 的意思,即认为 宾语 怎样或把宾语当作怎样。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 名词 的活用,动词 本身 是 没有意动用法 的 。 这与使动用法有点区别。 使动用法 是主语使宾语在客观上产生某种动作行为,而意动用法 却 是主语主观上认为(或以为)宾语具有 谓语 所表示的内容,是存于意念的 想法或看法,客观上 并不一定就发生了变化 。一般可 以翻译 为 “ 认为 ”“ 以 为 ” 等 形式 。 意动用法相较于使动用法类别较少,有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和名词的意动用法。 (一 ) 形容词的
23、意动用法 由形容词活用而来的动词,表示主观上认为 (觉得 )宾语所表示的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例如: 1、 梁以此奇籍 。 13(鸿门宴) 这是项梁对项羽说出“彼可取而代之”这一豪言的反应。在这里,项梁作为主语,对宾语项羽感到惊奇,即“以为奇”,为意动用法。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项梁因为这样 认为项羽不平凡 。项梁是主观上对于项羽 的表现感到惊奇,认为他与众不同,这与客观上项羽是否真的与众不同不无太大关系。 2、 孔子登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14(孟子) 这两个分句在句式上是相同的,并且在两个分句中都有活用为意动用法的“小”。“小”为形容词,在这个句子中具有了动词的功能,
24、并且是主语在主观上对于宾语的感受,可以解释为“以为小”。这个句子可以解释为: 孔子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天下小了 。但这只是孔子主观上的看法,与客观事物如鲁国和天下是否真的变小了并无关系。 (二 ) 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用作意动, 就 是把 名词 后面的宾 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例如: 1、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15(赤壁赋) 这句话中的后一个分句由四个名词构成,“侣”和“友”则是名词活用为意动用法,即“以为伴侣”“以为朋友”的意思。鱼虾、麋鹿以名词的性质紧跟在作为名词意动用法的谓语后面做宾语。整个句子就自然而然可以理解为: 况且
25、我和你在江岸沙洲上捕鱼、打柴,把鱼虾当成伴侣,把鹿看作朋友 。“渔樵”则是词类活用的另一种较普遍形式,名词作动词,释为“捕鱼、打柴”。 三、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的辨析 使动 用法与意动用法是词类活用中重要的两个部分。使动用法是以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做谓语,表示主语使谓语怎么样。意动用法则是以名词或形容词作谓语,表示的是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他们既有相似的地方,也有所区别。 一个完整的句子具备主语、谓语和宾语三个要素。但是,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的主语与谓语的关系都是间接地,并不存在相互之间的施与受关系或者对主体的描写说明关系。在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句子中,虽然主语与谓语的关系并不直接,但谓语与宾语之间却
26、有直接的关系,谓语往往是直接说明宾语的,因此谓语和宾语构成了特殊的动宾关系。由于使动 用法和意动用法在这些方面的相似性,所以如何正确判断这两类句子有了一定的阻碍。 即使这两类情况有相同之处,但也依然可以通过探究他们的差异来正确区分这两类句子。 一个完整的句子,一般都要有几个基本的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和宾语。从上面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内涵和实例中我们也可以明白,这两类句子的主语、谓语和宾语在关系上是有区别的。在一个句子中, 主语是执行句子的行为或动作的主体 ,对整个句子有制约的作用。在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句子里,不是主语发生了某种动作或发生了动词所代表的变化,而是主语使宾语发生了某种动作或发生了
27、动 词所代表的变化。也就是说宾语发生的某种动作或发生的动词表的变化是由主语建立的。但是主语在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句子中对谓语和宾语的制约作用是不相同的。所以判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一个方法就是看这个句子中除了主语之外的谓语和宾语之间的关系否具有动态变化,是否具有客观事实上的变化。 在使动用法的句子里,主语在建立谓语与宾语的动宾关系时是具备了动态变化或客观事实的。例如“ 吞二周而亡诸侯 ”(过秦论)中“亡”为使动用法,是“使灭亡”之意。在这里,主语为秦国,谓语是灭亡,宾语则是诸侯。我们说在句子中主语对谓语和宾 语起制约作用,即秦国对整个句子起制约作用,应该是动作的发出者。但是句子的意思并非是秦国
28、灭亡,而是诸侯灭亡。“诸侯”“灭亡”这一动宾关系是由主语“秦国”建立的,并且“诸侯灭亡”是一种具有动态变化的动宾关系,由秦国导致的诸侯灭亡是一种历史事实。 意动用法的句子中的主语只是主观上使宾语发生了某种动作或发生了动词所代表的变化,却并不具备动宾关系的动态变化或充分的客观事实。比如“越国以鄙远”(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在劝说秦伯时说越过一个国家把遥远的一个地方即郑国作为自己国家的边 邑 是不太明智的。在这里,烛之武是替秦 伯设想在得到郑国以后的形势,而在烛之武劝说秦伯时这一事实其实并未发生,只是一种主观的认为和意见。所以这句话中的“鄙”为使动用法,是“ 把 当做边邑 ”的意思。又如“ 悦亲戚
29、之情话 ”(陋室铭)中,“悦”为意动用法,解释为“ 以 为悦 ”,就是说以亲戚之间热情真切的话为可喜悦的。这是作者因为个人的情感态度而在主观上认为亲戚之间的交谈是很愉悦的,至于他们的谈话是否真的让人觉得愉悦就无从得知了。认为谈话是愉悦的,那么这在客观上并不具备一种动态的关系,这样也能够区别这是意动用法而非使动用法。 四、中学文言文教材中使 动用法与意动用法错误辨析 教科书 对 使动用法 的 定义是: “ 动词、形容词、名词活用作有 使令 意义的动词,表示(主语)使(宾语)怎样 。”对意动用法的定义是:“”但是这对于学生判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区别作用并不明确。而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使动用
30、法和意动用法的句子的最大区别在于使动用法是使谓语与宾语的动宾关系发生了动态变化或具备了客观事实,而意动用法只是一种主观上的一种倾向,并不具备动态变化或客观事实。这是有效判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句子的一种方法。但是在中学教材的文言文注释中,有些并未明确指出哪个字属于使 动用法或意动用法,也并没有明确解释这个字在使动用法或意动用法中的意义,或者有些注释模糊了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意义。这会给学生理解和区别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带来一些困难。 比如高中语文课本高一下册第二单元卫风氓中有一句“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课本注释为:“ 罔极:没有定准,变化无常。二三其德:言行为前后不一致。 ”这样是从整体上对“二三
31、其德”的意义加以理解,并未说明为何这样理解,也未明确说明“二三”的用法,只能使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利于学生的古文积累。其实,“二三其德”是女子对男子三心二意, 心思变化无常、反反复复的抱怨。主语为男子,宾语为德行、心思,谓语则为“二三”,是将数词活用为使动用法,可以解释为“使反反复复”,男子反反复复地改变心思,具有动宾关系上的动态变化和客观事实。 再如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高一下册第二单元鸿门宴“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王 ”将“从”解释为“带领”,这就是将“从”认同为及物动词,是说沛公在第二天跟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很多教学参考书也是这样理解的。这样翻译在结构上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及物动词“从”
32、后面可以跟宾语“百余骑”。但是,若再深入理解,就会发现这样理解存在一定问题 。因为我们都知道沛公也就是刘邦,是拥有整个军队的,在军队中的地位是无人出其右的。那么处于如此尊贵显赫地位的刘邦怎么可能会跟从他的部队呢?应该是他的部队百余骑来跟从刘邦才说得通。那么刘邦作为主语的话,是使百余骑跟从他,动宾关系具有动态变化,且是客观事实。 又如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高三上册第二单元归去来兮辞对“ 悦亲戚之情话 ”并未加以注释,不过教学参考书中有解释为“跟亲戚们谈谈知心话使我感到愉快”。这同样也只是让学生理解大致意思,却不能理解“悦”字实际上是意动用法,是“以为悦”的意思。这句话主语为“我”,谓 语即活用为意动
33、用法的“悦”,宾语为“ 亲戚之情话 ”,主语建立了动宾关系,但这一动宾关系并不具备动态关系,只是主语“我”主观上的感受,没有充分的客观事实。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中学语文教材中对于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字词的注释并不完善,虽然大部分常用字词的用法比如名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都有明确地标注并加以说明。但是还是有小部分的字词的用法,比如数词的使动用法是比较少见的,可是教材对这些特殊情况只从整体意义上理解句子,却并未明确指出字词的具体用法。学生无法对这些字词的意义和用法正确深入地理解。在编写教材时 可以加以补充完善,教师在讲解教材时也要明确区别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使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能最大程度
34、地积累古代汉语的语法知识和文学常识。 注释: 1 王力古代汉语北京:中华书局, 2008.344-355 2 课程教材研究所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一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45 3 课程教材研究所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三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76 4 课程教材研究所编著 .江苏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164 5 课程教材研究所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高二选修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95 6 课程教材研究所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一 .北京:人民教
35、育出版社,2004.32 7 课程教材研究所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47 8 杨伯峻编著 .春秋左传注 .北京:中华书局, 2009.152 9 黄菊珊 .新序校释 .北京:中华书局, 2005.66 10 司 马迁 .史记 .北京:中华书局, 2007.146 11 中山大学中文系编 .王夫之秦始皇、章太炎秦政记秦献记译注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1974.78 12 杨伯峻编著 .春秋左传注 .北京:中华书局, 2009.13 13 课程教材研究所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一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4
36、6 14(东汉)赵岐等注 . 孟子 . 北京:中华书局, 1998.72 15 课程教材研究所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二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61 参考文献 1王力古代汉语北 京:中华书局, 2008 2司马迁 .史记 .北京:中华书局, 2007 3 课程教材研究所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 4 课程教材研究所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5赵光、都晓梅 .文言文阅读指导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4 6刘忠华 .古代汉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区别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2004-02-025 7杨伯峻编著 .春秋左传注 .北京:中华书局, 2009 8中山大学中文系编 .王夫之秦始皇、 章太炎秦政记秦献记译注 .广州: 广东人民出版社 , 1974 9( 东汉)赵岐等注 . 孟子 . 北京:中华书局, 1998 10黄菊珊 .新序校释 .北京:中华书局,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