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生命的无限关爱——试析毕淑敏小说中的死亡意识【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文初 文档编号:298589 上传时间:2018-09-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限生命的无限关爱——试析毕淑敏小说中的死亡意识【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有限生命的无限关爱——试析毕淑敏小说中的死亡意识【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有限生命的无限关爱——试析毕淑敏小说中的死亡意识【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有限生命的无限关爱——试析毕淑敏小说中的死亡意识【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有限生命的无限关爱——试析毕淑敏小说中的死亡意识【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本科毕业论文 ( 20 届) 有限生命的无限关爱 试析毕淑敏小说中的死亡意识 所在学院 专业班级 汉语言文学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 完成日期 年 月 摘 要 女作家毕淑敏有着昆仑山上多年的当兵经历和 20 多年的医生生涯,独特的人生经历使她与死亡结下了不解 之缘,她的小说几乎无“死”不成书。本文着重考察毕淑敏小说中死亡意识的深化过程,具体分为三个阶段:一、“昆仑系列”中的死亡描述重在凸现作品的主题意蕴,还缺乏作者自身对死亡的思考;二、直接关注“生”与“死” ,向人们传达出具有现代意义的死亡观;三、将第二阶段的死亡观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对死亡的选择具有超越性。在中国当代作家普遍缺乏对

2、死亡意识作深刻 思考的情况下,毕淑敏的探索呈现了独特的意义。 关键词 生命;死亡意识;关怀 The unlimited care in limited life an brief analysis of the consciousness of death in Bi Shumins works Abstract: A writer named Bi Shumin had an experience as solider for many years, and as a doctor for 20 years. She connects with death closely because o

3、f this unique experience, and all her works talk about death. This paper focus on the process of deepens the awareness of death. And it is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specifically. First, the descriptions of death in “the series of Kunlun“ focus on protruding works themes, but it lack of the authors o

4、wn thinking of death. Second, she pays attention to “life“ and “death“, and expresses the modern death view to people. Third, she puts the second phase of death view into specific actions, and makes the choice of death transcendently. Under the situation of contemporary writers lack of deep thinking

5、 about consciousness of death, Bi Shumins exploration presents unique significance. Key words: Life; Death consciousness ; Concern 论语 .先进第十一中,孔子面对季路的提问,答曰:“未知生,焉知死?”意思是 活人的事情还没有弄清楚 , 活着的时候应该怎样做人还没有弄懂,哪有时间去研究死人的事情1 和该为死人做些什么 。自古以来,人们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更多地放在活着的人、事与物上,而对于死亡,则是相当的排斥。 作为生命链条上的最后一环,死亡即意味着生命的终结。人们对它万

6、分憎恶却又显得无可奈何 因为我们无法摆脱它的纠缠,所以只好有意无意地去忽视它,被动地等待它的降临。当我们最终不得不去面对它时,也习惯用“老了”、“没了”、“走了”、“睡过去了”等讳词来代替。这样一来,死亡便成了一个充满神秘和恐惧的谜。而事实上,作为生命的另一种形态,死亡本就是矛盾的 对立统一。正如海德格尔所说:“日常生活就是生和死之间的存在。” 1死使生显得弥足珍贵;死也因为生的可贵而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启示。正是因为死亡处在生命链条中的特定位置,才使它有了不同于一般的意义。 女作家毕淑敏的可贵在于对死亡的持续关注。从 1987 年的处女作昆仑殇,到阿里,再到中篇小说预约死亡,长篇力作红处方等等,

7、作者无一例外地选择了死亡来作为构建故事精神脉络和艺术关怀的焦点。她的小说,几乎无“死”不成书。毕淑敏为何对人人畏惧的死亡抱有这么大的热情呢?在一次采访中,她如是说:“ 这是我们每个人必 然要遭逢的事情。我个人 觉得对于我们生命中一定要遇到的一件事情, 怎么能回避它?茫然不知,然后突然间我们最 宝贵的东西,就在仓促间被它毫无预警地收了 去,你这个人生就不清醒,不完整。我们有句古话叫做 善始善终 。这个终点必然矗立在远方,不管你眺望与否 ,它是踏踏实实的呆在那个 地方。我们的生命 是一个向着死亡的存在,我们确知我们将有一 个终点。在未曾抵达终点之前,如何来使用一 己的生命,是每个人非常重要的问题。

8、并不因 为你回避它,它就不存在。为了让我们的人生 少遗憾、多完美,让我们能够把有限的生命变 得更加丰富,更加按着你的意志来运行,我们 要来讨论这个事情。 ” 2面对死亡,人们可以做到和毕淑敏一样冷静,从而领悟生命的真谛,使有限的生命拥有更丰富的意义。自然毕淑敏也不是一开始便对死亡有了如此理性的认识。阅读她的小说,可以发现,毕淑敏小说中的死亡意识呈现出一条不断深化的轨迹。 一、昆仑山上的悲壮之死 对死亡不同于一般人的认识, 与 毕淑敏在 昆仑山上 多年的 当兵经历和 20 多年的医生生涯密切相关。 毕淑敏 17 岁便到 了 海拔 5000 米的西藏高原阿里当兵 , 昆仑山 上恶劣的 生存环境以及

9、 那个时代 的 极左 思想 使很多年轻的生命过早陨落 , 当时 作为 卫生员、医生的毕淑敏 每一次 面对这些死亡的 伤 痛 , 都是 对 灵魂 进行的 一次洗礼。死亡就像 “ 是一位透明的老师 ” , 3教 会她 通过死亡 去 反观人生 ,于 是 毕淑敏首先 对 那些 将生命永远留在冰冷的昆仑山上的年轻灵魂 进行了极度咏唱 ,用作品 来 表现生命的崇高、无畏 ,对扼杀生命的荒谬时代的谴责。 处女作昆仑殇讲述了十年“文革”期间一场残酷的野营拉练酿成的悲剧:充满英雄主义的激情、具有左倾思想的“ 1”号首长,在不管部队实际承受能力,违背现代战争的特定方式的情况下, 做出了一个最终导致许多年轻的生命被

10、强大的自然力量所吞噬的决定 强行穿越五千公尺以上的冰冻无人区。 号兵李铁用生命 换来的号音鼓舞士气 ,炊事班长金喜蹦为救 战友 滑 落 悬崖,作战参谋郑伟良 为 赶送新闻稿 车祸身亡 作品中描写的令人胆战心惊的随时随地潜伏着死亡的自然环境和生存条件,不断出现的死亡意象和死亡话语,都一次次冲击着读者的心灵,当然, 这些完全可以避免的非正常死亡 更加 强烈地撞击着 来自昆仑的 毕淑敏 那 年轻的心, 使 她与死亡建立了一种 怎样也牵 扯不断的情结 。 昆仑殇后,毕淑敏又创作了阿里等一系列以青藏高原为背景的军旅 题材小说,2 在这些小说中,同样涉及了这种以特殊方式表现出来的死亡故事。 阿里讲的是昆仑

11、山上第一批女性的遭遇。女兵游星是军区司令员的女儿,可谓相貌出众,才干皆备。以她的条件,若是生活在我们的时代,想必是个万分幸福的女子。但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男兵怕被误会是沾她的光才进步,女兵们因为嫉妒等因素孤立、排挤她,战友关系如此紧张。没有朋友,内心孤寂 的游星 终于跟 地方机要员伍光辉 陷入了情网 。 在一个星夜, 两人乘一辆吉普车出游时被巡逻兵查到 后 带 了 回 去 ,他们的行为 不仅 被确定违反了战士不能谈恋爱的军规, 还 被 上级定为有越境投敌叛国的嫌疑。 在这样的境况下,伍光辉居然还背叛了她。种种压力, 使 孤立无援,失去活着的动力的 游星 ,为了保全父亲的颜面

12、,决然 选择了投井 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 。死前 她 留下一张小纸条: “ 弄脏了井水,我很抱歉,但我不愿随着狮泉河水,漂到异国。 ” 4一个青春的生命就这样瞬间消失了。阿里残酷无比的自然环境没有使游星失去生命,却因为爱情,因为他人的怀疑,逼她走上了绝路,这不能不令人唏嘘。 毕淑敏是昆仑某部队第一批也是最后一批五位女兵当中的一员。凌厉的昆仑山,让她常常嗅到死亡的气息。“高寒、缺氧、病痛一把把 利刃悬挂在半空,时不时地抚摸一下我们年轻的头颅。” 5然而,昆仑山的考验远不止这些,毕淑敏曾“背负武器、红十字箱、干粮、行军帐篷跋涉在无人区”,“曾在顽固不化的寒冰上,铺一张雨布席地而眠”。 5在如此酷烈的

13、昆仑山,毕淑敏待了 11 年!正是昆仑从军的特殊经历,使她的作品染上了浓郁的地域特色。像昆仑殇这样以昆仑山为背景,讲述高原军营生活故事的 “昆仑系列”中,作者为我们构建、展示了一个异常残酷、陌生而遥远,却又震撼人心的生存环境: “奇寒而威猛的山风,犹如铁制的鬃毛,每一根都可以扫瞎你的双眼。”“冷,痛 彻心脾地冷。在万古不化的寒冰上僵卧了一夜,内脏几乎冻成冰坨了。” 6这样的描写几乎随处可见,作者让我们在粗犷的高原深刻感受自然对人类生存的巨大挑战。也正是在那样的生存环境之下,更能凸显出生存的艰难和死亡的恐怖与接近。 的确,在我们无法轻易改变的强大的自然力量面前,人类显得那样渺小,活下去就已经是对

14、自然地一大征服。所以,在这些作品中,生存乃是第一要素,人和自然的矛盾冲突被作者放在了第一位。但如果只是描写人类与自然地战斗,我想毕淑敏的作品无论如何都不会有如此深刻的涵义并引起读者和评论家广泛的注意了。 昆仑殇中 那些年轻生命的消失,表面看来是因为拉练,是因为昆仑山严峻的自然环境。但若是没有“ 1号”首长荒谬的决定,他们完全可以战胜艰苦的生存条件而活下来。又如阿里中女兵游星地自杀,难道不是巨大政治背景下特定的历史悲剧吗?在这些作品中,人被作者赋予了浓重的英雄注意色彩,他们以高昂的政治热情、彻底的牺牲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志来对抗残酷的生存环境。例如昆仑殇中的号兵李铁,在自己已经处于半僵死状态时,就

15、为了那所谓的“受命于危难之际”, 7把整个生命化为响亮的号音,直至满嘴鲜血扑倒在地,停止呼吸。因此我以为, 在这些作品故事中,残酷的自然环境是写实的描写,是故事发展的背景,更深层的意义,是它能加剧故事中人物的死亡产生的震撼力,凸显出军人的伟大,崇高以及他们死亡的悲壮、高贵。而导致他们死亡的根本原因,绝不是昆仑山的生存环境,而是那个时代错误的政治方针,作者在此借死亡来批判和反思历史。也就是说,这里对死亡的描写的主要作用在于强化作品的主题意蕴,使我们读者在英雄人物的毁灭中感受到一种人格的震撼,却缺乏作者本身对死亡的特殊感悟。所以说,毕淑敏此刻对死亡的书写,还处在表面阶段,随着阅历的丰富,创作的成熟

16、,她对死亡的认识也趋 向深刻。 3 二 、向 死 而 生 年近 30,毕淑敏转业回到北京,在一个工厂的医务所任主治医生、所长,在这个岗位上呆了 22 年。她的职业决定了她的作品与生命密切相关。毕淑敏这时的作品继续向我们展示着死亡。而区别于“昆仑系列”中特殊年代、特殊人群和特殊的生存条件下的死亡,此时毕淑敏对死亡的关注更多涉及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生生不已描述了一个有关生的故事 :女工乔先竹在和关大夫的闲谈中,知道女儿患上了脑肿瘤。虽然夫妻俩竭尽全力救治女儿,但女儿最终还是离开了人世。在经受丧女之痛的打击后,乔先竹毅然消耗着自己快要枯竭的 身躯,重新孕育了一个生命,儿子出生的时候,乔先竹就像是火中

17、的凤凰,在浴血中用自身的消失迎来了新生。 新生儿降生的那一天是一个下着大雨的晚上, “ 雨大得像有一万个女人同时死了丈夫、放声痛哭 ” 。 “ 在呼啸的风雨中,在辉煌的血光中,那个小小的婴儿 一个强健完美的男孩,肆无忌惮地哭叫着,呼唤着一个新的黎明 ” 。 8血泊中, 女人无限期盼的新生命终于诞生了, 可是 乔先竹 却在 流尽了身体内的最后一滴血 后 ,永远闭上了眼睛。 生生不已“写普通人极普通而又极富哲理性的生死观。她们的实践表明她们已充分领悟到,现今存活的每个生物都展 示了一条延伸到第一个原初生物体地持续不断的生命之线,而生与死仅仅是生命存在形态的转换”。 9在生生不已中,死不再是单纯的终

18、结,而是生命的延续;死亡不再是链条上的最后一环,可以是链条上一个新的开始,由此呈现出“生 死 生”这样交替循环的生命轨迹,向我们揭示母性的伟大和生命的源远流长。由此,作者已 从表现昆仑山上非正常死亡的悲壮中走向关爱正常死亡的理性思索中 ,通过展示生死交替的生命轨迹来逐渐消除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从而加深对死亡的认识。 生是希望,是神圣的,而对于充满晦气的死亡,人们总是尽力回避。对 这普遍存在于人们心中的死亡观,毕淑敏力图加以矫正。在预约死亡中,毕淑敏将死亡更加赤裸地摆在了人们面前。 她主动 走进 临终关怀医院, 来 到死亡 的 第一线体味临终者的状态 , 并从医护人员身上 找寻 具有 现代 意义

19、的死亡理念。 一位即将 飞往法兰克福攻读博士学位 的下伙子 , 因为母亲 生命的游丝迟迟不肯断开, 无奈之下只得将 行期一次次推迟。 可是 再拖下去, 就要被取消 资格了 小伙子 在出国深造和做孝子之间徘徊犹豫。 在 自己的未来 与孝道之间到底该如何抉择 呢? 毕淑敏借小说中 的 齐大夫表达了自己的 观点 : “ 这些人根本没必要救治,作为社会的人,他们已毫 无价值 人的再一个用处就是对家庭的贡献。这些人,风烛残年,徒然消费,传统的孝道压得子女抬不起头来 ” 。 10 虽然这些话听起来冷酷无情,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当生命的离去已 无法挽回时,我们是 留住 病人毫无 意义 的生命,还是让生 他

20、们 安详地离去 ? 毕淑敏再借詹姆斯博士之口 向我们传达了 富有先进意义 的 死亡观念: “ 中国人太看重生命的数量,忽视生命的质量。在生命的末期,生命已毫无意义,关键是生存的品位 当死亡一定要降临的时候,就像一个婴儿的诞生,我们要做的是让它到来得更为舒适和顺利 ” 。 10 预约死亡 把作品中的人物圈定在临终关怀医院这样一个特定的场景中来集中地讨论死亡。死亡并不是在不可预知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的,它就清晰地展现在我们身边。毕淑敏借预约死亡向我们提出了现实的问题:如何正视死亡,如何平静地接受死亡,如何让人死得有尊严,把自己生命的圆画得圆满。作者借詹姆士博士之口向我们传达了她的领悟,一种4 对生命的

21、独特关怀:当死亡来临时,我们不是惊慌和恐惧,更不是逃避。我们要做的是,承认死亡是必然的存在这样清晰的事实,在此基础上本着快乐的原则对待生命和生活。当我们对死亡、对生命有了这样的认识,自然会多一些从容 和达观,会加倍珍惜现有的有限的生命。 三、死亡是生命的盛典 离开临终关怀医院,毕淑敏来到戒毒医院 。在预约死亡中,“我”伪装成一名临终患者,在临终关怀医院耳闻目睹了许多临终病人们的故事;而在红处方中,“我”则伪装成吸毒病人到好友简方宁担任院长的戒毒医院进行体验观察,切身感受了吸毒的邪恶和恐怖。 在戒毒医院,作者以沈若鱼的视角,展现了戒毒医院的方方面面。其中,庄羽犹如书中提到的那枚“钻石玫瑰”,火焰

22、而脆弱,直到最后彻底凋零。而这枚 “ 恶之花 ”在凋零之前,竟把爱护她、试图拯救她的另一枚健康美丽的“红玫瑰” 简方宁也给彻底地碾灭了。 庄羽对 简芳宁 的情感经历了 由怕到恨 ,再到 崇敬和感动 的一系列转变,她 渴 望得到简方宁的 友谊 ,却 遭到拒绝 ,虽然此时的庄羽 恨 到 无法入睡 ,还是原谅了简方宁。而后,一直等不到 简方宁电话的庄羽再次 联系 简方宁 ,却 是 无人接听。 最终 庄羽 那 炽热的爱 变 成了强烈的恨 用毒品之王“七”残害了简方宁的生命 。下毒后 ,庄羽 却不断给简方宁发信息 ,提醒她不要在办公室待太久 ;还 不断地打电话 给她, 希望 能 引起简方宁 的注意 。

23、庄羽在报复的快意和忏悔中摇摆不定,正是着一系列的表现,我觉得庄羽内心还是保留了一丝人性,没有因为毒品而完 全的良心泯 灭。 与庄羽形象截然相反的人物是简方宁,作者对她倾注了满腔的热爱,几乎用上了 世 间 最美好的词语: “ 眼含秋水,清秀端庄的面庞,温柔淡定,高尚而尊贵 .” 11她是个一身傲骨却又善良的女子,哪怕知道断送她生命的人是谁, 也没有 仇恨;她是个追求完美的女子,哪怕最后那张生命的红处方,都精挑细选。 以至于她最终知道自己染上了毒瘾,并只有通过切除蓝斑这一方法时 蓝斑是大脑内痛觉和快乐感觉的中枢。切断蓝斑,将使人永远丧失对快乐和痛苦的感受力。表面看起来跟其他人没什么区别,比如智慧

24、、 体力, 比如 对方向 、 食物等 的 生理感受 , 都和平常人一样 , 只是她的心灵不再有快乐不再有悲伤。那就是说,这个人麻木了,没有任何感情可言,成了一个徒有虚名的木偶,机械的活着。 热爱生命的简方宁选择了自杀来结束生命。她认为:“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是我们具备高尚的情感假如这一切不存在了,生命又有何意义和价值?” 11简方宁选择自杀并不是说她轻视生命;相反地,这恰恰是她热爱生命的表现,她要她的生命完整美丽,决不是毫无意义的长寿。她在遗书中这样写到:“我爱生命,但当我不可能以我热爱的方式生存时,我只好远行”11 最终,简方宁和庄羽虽 然都是因为毒品而丧失生命,但她们的死亡从本质上来说却截

25、然不同。庄羽的死,可以说是一种必然。她反复吸毒,早已将生命的能量消耗得差不多。更重要的是,她早已失去了正确的人生观,活着的时候,也只是沉溺于毒品带来的虚幻中。对于那样行尸走肉的人,死亡只仅仅是一种形式。简方宁尽管也沾染上了毒品,但她的结局并不一定是死亡,她完全可以通过切除 蓝斑 而活下来。只是,她不要毫无质量的生命,所以选择自杀。但又不同于阿里中游星的自杀,游星是迫于周边的压力而自杀,简方宁则是在看透生命意义后,在以一种对生命负责的态度之下选择的自杀。她 的选择,显然颠覆了传统的5 对于生命“好死不如赖活着”的观念。这正是毕淑敏通过作品向读者传达的死亡观,人完全可以战胜死亡,把死亡掌控在自己的

26、手中。 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 , 怎样才能让有限的生命更有意义 ? 毕淑敏在拯救乳房中用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向我们阐述了这个道理。 拯救乳房写一个由癌症病人组成的心理治疗小组, 小组成员包括 老干部、硕士生、下岗女工、白领丽人、妓女 以及 性别不明的神秘来客, 每个人背后都有着属于自己的辛酸往事。在这个特殊的小组里, 一个个 原本互 不相干的生命 组 成一个紧密的团体,带着复杂 的 经历, 心灵 深处生与死的挣扎,爱与恨的冲突, 经过艰难的碰撞,在小组中找回了健康人的心态,正确地理解和期望着生活。 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着各自不幸的人生经历。比如私生女鹿路 , 爱上了同父异母的哥哥 。期待幸

27、福生活降临的时候,却发现 哥哥不幸患上了肾功能衰竭。为了给哥哥治病 , 她毅然走上了卖身的道路。“所有的淫荡都因为有了这样远大的目标 , 而变得辉煌”。 12为了能挣更多的钱 , 她想尽各种办法让嫖客喜欢 , 甚至去做了丰乳手术 , 从此客源财源不断。但因手术并非正规医院所作 , 再加上嫖客的粗暴肆虐 , 她的乳房 不久就出现了问题 , 发现了病兆 ,被迫割掉了一只乳房。又如女硕士周云若,在患病前,把高耸的乳房作为自己的骄傲,可当她知道自己患了乳腺癌那一刻起,她觉得自己成了一个不男不女的妖怪,并开始游戏爱情,游戏人生 但无论怎样的生活经历,她们最终都因乳腺癌而聚集在了一起,在忍受肉体上的疼痛的

28、同时,她们还失去了乳房这一具有重要性别特征的器官,可谓身心俱疲。面对这样一个群体,心理师程远青带领她们去认识死亡,正视死亡,最终能够超越死亡。 毕淑敏将拯救乳房的最后一节取名为死亡的盛典 ,正是因为 她充分肯定了安疆对死亡的预约和超脱。如果说之 前的作品预约死亡还只是一种观念和理想状态,这种观念和理想状态只是停留在医生的口头上。那么,到红处方和拯救乳房时已经有了具体的行动和成功的范例,从中也可以看出毕淑敏对生命死亡的深刻思考与不懈探索。 在 死神的精度中 毕淑敏 说:死,理所当然,一点都不特别,但它却是人生中至为重要的一步。生命也许会因为小小的病魔而终止脚步,却也可能因为小小的鼓励而开始新的冒

29、险。 “ 湖泊装作天空,生命扮作旅程。 ” 安疆的生命最终没有因为小组其他成员的挽留而停下离开的脚步,但小组其他成员却因为安疆的死而领悟到生与死的真谛 。毕淑 敏正是通过的这样的方式,向我们传达着她的死亡观,让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去领悟生与死的真正意义,建立起现代的、合理的死亡观。 四、结 语 对于人类而言,死亡一直是巨大的威胁,是对生命个体严峻的挑战,我们的民族向来将死亡视作天命或者自然,极少有人会去深刻地考察与体悟死亡。所以尽管科学在发展,现代人对于死亡依然充满着恐惧和厌恶,处处忌讳死亡,更不用说对死亡进行深刻的体察并最终形成深厚的文化阐释理论。毕淑敏则是个例外,她坦然地面对死亡这一重大的人

30、生课题,在创作中执著地关注死亡,描述死亡,构建了积极的、具有现 代意义的死亡观,充实、更新了我们民族的死亡文化。 在处女作昆仑殇中,毕淑敏就已经涉及到了死亡,而此后的阿里等“昆仑系列”小说中,死亡无一例外地成为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昆仑系列”中的死亡,是因着昆仑山那特定的环境与其中的特殊人群而变得崇高、悲壮,但作者描述的死亡与普通人的生活6 显得陌生而遥远,我们无法与之产生共鸣,此时作者对死亡还缺乏个体的思考。离开昆仑山任工厂医生后,与死亡频繁接触使毕淑敏对死亡的透视深刻了许多,这时期的作品,主要是生生不已和预约死亡。毕淑敏带我们走进了充满死亡的临终关 怀医院,直接面对各种各样的死亡,她

31、力图告诉我们,只有正视死亡,在明明白白中为自己的生命画上一个圆,人生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完美。到了红处方和拯救乳房,毕淑敏对死亡的思考更为深刻。对“死亡”的观照更多地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主人公的死亡观念以及对生命的选择更具有超越性,自觉追求生命的价值和尊严。 必须指出,毕淑敏对死亡如此关注的本意,在于鼓励人们更好地活下去,其死亡意识是一种源于珍爱生命的思考。死亡和诞生一样,是生命的一部分,我们首先要能够正视死亡,去选择更有利于自我尊严的死亡方式。死亡虽不可抗拒,但我们可 以超越,人是有理性的,所以不应该像动物一般无知地死去。毕淑敏以文学的方式告诉我们,面对着必然到来的死亡时,只有坦然、勇敢、坚强,

32、才能维护了作为人的尊严,使整个生命过程得到更加完善的呵护。对“死亡”持续的关注和思考,正是毕淑敏创作的独特意义所在。 注释: 1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87.281 2http:/ 4毕淑敏阿里南昌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 2010.27 5http:/ 6毕淑敏毕淑敏文集 不易重逢北京:群众出版社, 1996.194 7毕淑敏昆仑殇南昌: 21 世纪出版社, 2010.128 88毕淑敏生生不已当代, 1993( 6) 9俞斌论中国女性文学纵深意识的演进新华文摘, 1996( 2) 10毕淑敏毕淑敏作品精选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5.78 11毕淑敏 .红处方 .桂林:漓江出版社 .2008.390 12毕淑敏 .拯救乳房 .桂林:漓江出版社 .2008.16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