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13 宋明理学【学习目标】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知识梳理】一、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1儒学的困境:东汉末年,儒学的权威性被严重削弱;魏晋时期,_和_ 直接冲击着儒家思想的地位,其统治地位进一步被削弱。2儒学复兴运动:唐代中后期,韩愈提出儒家“_”思想;李翱提出“性命之源” 说,成为北宋儒学复兴和理学创立的先声;北宋推行_的文化政策,士大夫掀起了_运动,理学在运动中孕育而生。二、北宋五子1主张(1)周敦颐把人与天地万物的本原合而为一,为_的理论提供了依据。(2)邵雍试图通过揭示宇宙规律,进而解释人类命运,为理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3)_是理学中_的杰出代表
2、,严格区分了天、道、性、心等概念,准确地表达了理学的基本宗旨和精神。(4)二程确立了理学的最高范畴“_”,认为天理的核心是“_”;追求主体自由和精神满足。2意义:将儒家道德提升到“天理”高度,形成一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体系,又称新儒学。三、朱熹的学说1基本主张(1)理气关系方面:认为理比气更根本,逻辑上_;同时,气有变化的能动性,理不能离开气。(2)修养论方面:“强调“仁” 是修养的最高目标;仁者应有强烈的_。(3)社会政治理论方面:以“_”为核心的儒家学说为依据,认为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是要设法“_”。2影响:全面总结了北宋以来的理学成就,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_体系,是理学的_。四、陆王心学1陆
3、九渊心学(1)主张:提出“_”,意思是本心即天理;认为应扫除“ 物欲”“ 意见” 等人心之弊。(2)评价:他是心学的开创者,其思想言论强烈冲击了当时的思想界并深刻影响后世的思想体系。2王守仁心学(1)主张:认为人是天地的心, “灵明” 是人的心。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是“_” ;强调“ 知行合一”。(2)评价:王守仁建立了心学的系统理论,是心学的集大成者。【要点探究】1. 汉末至魏晋时期儒学面临困境的原因2.理学对儒家思想的新发展及其影响(1)新发展:(2)影响:【课堂反馈】知识点 1 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1 魏晋南北朝以来,儒学的困境主要来自( )A佛教和道教的传播 B唐朝对外开放的政策C科
4、举不考儒家经典 D分裂割据破坏统一2唐朝时期诗人王维亦官亦隐,白居易既学炼丹,又虔诚礼佛,柳宗元公开宣扬自己“援佛入儒” 的思想经历,这说明唐朝时期( )A出现三教合一趋势 B儒学出现危机 C佛教取得统治地位 D道教的发展知识点 2 北宋五子与理学的创立3成语“程门立雪”中的“程” 是指程颐,他与兄长程颢被世人合称“ 二程”,他们都是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下列各项中,属于“二程”理学观点的是( )A天理的核心是“ 仁” B “心即理也” C “天下为主,君为客 ” D “心外无理”4北宋五子对儒学发展的共同贡献是( )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 将儒学发展到“心学” 的高
5、度 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 使理学成为北宋的正统思想A B C D5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 存理去欲”的修养论, “格物”、 “格心”的认识论, “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 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C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 D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2 -知识点 3 朱熹的学说与理学的成熟6曾被康熙帝称为“ 集大成而绪十百年绝侍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规” ,其著作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儒学思想家是( )A荀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守仁7下面是朱熹为湖南岳麓书院的题字,这些题字反映了( )儒家思想是人身修养的重要
6、内容 书院注重对学子个人品德的养成 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 理学的伪善和欺骗性A BC D8朱熹的父亲朱松曾请人算命,卜者说:“富也只如此,贵也只如此,生个小孩儿,便是孔夫子。 ”这个传说有可能是后人附会的,但有人说把朱熹比喻成“ 孔夫子”是有一定道理的,这是因为( )A朱熹是教育家,也被奉为“圣人”B 朱熹的为人处世、思想品德类似于孔子C朱熹继承并发展了儒家学说 D由于朱熹的努力,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知识点 4 陆王心学与理学的发展9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上述观点最有可能出自( )A程颢 B程颐 C朱熹 D王守仁10史学家张岱称:“ 阳明先生创良知之说,为暗室一炬
7、。 ”良知之说的突出意义在于( )A强调了伦理道德的重要性 B强调了天理的重要性C有利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D强调了自我的主动作用11阅读不同时期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的观点:材料一 程颐:“天下只是一个理”、 “万物皆是理”;朱熹:“ 存天理,灭人欲”。材料二 朱熹:“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 则阙 了一物道理”。材料三 王守仁:“心即理” 、“知行合一”、 “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材料四 朱熹:“人之异于禽兽,是父子有亲,君臣有 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回答:(1)材料一中的“理”指什么?他们认为 “天理”与“人欲”是什么关系?(2)材料二和材料三中,朱、王关于贯通明
8、理的途径有何差异?(3)根据以上材料说明宋明理学的主张有哪些可取和不可取的地方?我们今天对宋明理学应采取什么态度?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在以孔孟为代表的原生儒学中, “修身”与“ 治平”, “诚心诚意”与“ 齐家治国”,两者虽有分别,亦间有歧义(如孔子更热衷于外在的事功成就,孟子更着意内在的心性修养) ,但治世路线是圆融一贯的,此即“内圣”目的性地导向“ 外王”, “外王”经验性地证实“ 内圣”。 葛金芳宋代儒学的伦理学转向及其对传统社会近代转型的历史影响材料二 “凡学之道,正其心,养其性而已。中正而诚,则圣矣。 ”程颐颜子所好向学论材料三 “今自家一个身心不知安顿去处,而谈王说霸,将经世事业别作一个伎俩,商量讲求,不亦误乎?” 朱熹 告吕子约材料四 “今之为道者,各出内以治外,故常不合。古人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近世以心通性达为学,而见闻几废,狭而不充,为德之病。 ”宋元学案水心学案(1)材料一反映了以孔孟为代表的早期儒学的什么特征?(2)材料二、三反映了宋明理学的什么特征?与材料一相比出现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3)据材料四指出理学的缺陷。-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