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析化学教材(系列一)目 录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第三章 滴定分析法概论第四章 酸碱滴定法第五章 配位滴定法第六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第七章 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第八章 电位法和永停滴定法第九章 光谱分析法概论第十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第十一章 荧光分析法第十二章 红外吸收光谱法第十三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第十四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第十五章 质谱法第十六章 色谱分析法概论第十七章 气相色谱法第十八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第十九章 平面色谱法第二十章 毛细管电泳法第二十一章 色谱联用分析法附录一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2005)附录二 常用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附录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
2、位附录四 国际制(SI)单位与 cgs 单位换算及常用物理化学常数附录五 常用酸、碱在水中的离解常数(25)附录六 配位滴定有关常数附录七 常用电极电位附录八 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常数(25 ,I=0)附录九 标准缓冲溶液的 pH(095)附录十 主要基团的红外特征吸收峰附录十一 质子化学位移表附录十二 质谱中常见的中性碎片与碎片离子附录十三 气相色谱法用表参考文献英文索引中文索引目 录第三版前言第二版前言第一版前言第 1 章 绪论第 2 章 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 第 3 章 重量分析法第 4 章 滴定分析法概论第 5 章 酸碱滴定法第 6 章 络合滴定法第 7 章 沉淀滴定法第 8 章 氧化还原
3、滴定法第 9 章 取样与样品预处理方法附录附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附录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物理化学常数及物理量附录 国际相对原子质量表附录 常用相对分子质量表附录 酸、碱在水中的离解常数附录 常用标准缓冲溶液的 pH(060)附录 络合滴定有关常数附录 标准电极电位及条件电位表附录 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Ksp) 符号表第章 概论1.1 定量分析概述1.1.1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1.1.2 定量分析过程1.1.3 定量分析方法1.2 滴定分析法概述1.2.1 滴定分析法对反应的要求和滴定方式1.2.2 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1.2.3 滴定分析中的体积测量1.2.4 滴定分析的计算思考题习题
4、第章 误差与分析数据处理2.1 有关误差的一些基本概念2.1.1 误差的表征 准确度与精密度2.1.2 误差的表示 误差与偏差2.1.3 误差的分类 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2.2 随机误差的分布2.2.1 频率分布2.2.2 正态分布2.2.3 随机误差的区间概率2.3 有限数据的统计处理2.3.1 数据的集中趋势和分散程度的表示 对 和 2.3.2 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 对 的区别间估计2.3.3 显著性检验2.3.4 异常值的检验2.4 测定方法的选择与测定准确度的提高2.5 有效数字思考题习题第 3 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3.1 酸碱反应3.1.2 酸碱反应的平衡常数3.1.3 活度与浓度,
5、平衡常数的几种形式3.2 酸度对弱酸(碱)形态分布的影响3.2.1 一元弱酸溶液中各种形态的分布3.2.2 多元酸溶液中各种形态的分布3.2.3 浓度对数图3.3 酸碱溶液的 H浓度计算3.3.1 水溶液中酸碱平衡处理的方法3.3.2 一元弱酸(碱)溶液 pH 的计算3.3.3 两性物质溶液 pH 的计算3.3.4 多元弱酸溶液 pH 的计算3.3.5 一元弱酸及其共轭碱(HA+A)混合溶液 pH 的计算3.3.6 强酸(碱)溶液 pH 的计算3.3.7 混合酸和混合碱溶液 pH 的计算3.4 酸碱缓冲溶液3.4.1 缓冲容量和缓冲范围3.4.2 缓冲溶液的选择3.4.3 标准缓冲溶液3.5
6、酸碱指示剂3.5.1 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原理3.5.2 影响指示剂变色间隔的因素3.5.3 混合指示剂3.6 酸碱滴定曲线和指示剂的选择3.6.1 强碱滴定强酸或强酸滴定强碱3.6.2 一元弱酸(碱)的滴定3.6.3 滴定一元弱(弱碱)及其与强酸(强碱)混合物的总结3.6.4 多元酸和多元碱的滴定3.7 终点误差3.7.1 代数法计算终点误差图及其应用3.7.2 终点误差公式和终点误差图及其应用3.8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3.8.1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第章 络合滴定法第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第章 沉淀重量与沉淀滴定法第章 分光光度法第章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方法第章 其他常用仪器分析方法附录目 录
7、编写说明第 1 章 绪论第 1 节 分析化学的任务与作用第 2 节 分析化学方法的分类第 3 节 试样分析的基本程序第 4 节 分析化学的发展与趋势第 2 章 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第 1 节 误差第 2 节 测量值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第 3 节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法则第 4 节 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与分析结果的表示方法第 5 节 相关与回归思考与练习第 3 章 重量分析法第 1 节 挥发法第 2 节 萃取法第 3 节 沉淀法思考与练习第 4 章 滴定分析法概论第 1 节 滴定反应类型与滴定方式第 2 节 基准物质与标准溶液第 3 节 滴定分析的计算思考与练习第 5 章 酸碱滴定法第 1 节 水溶液中的
8、酸碱平衡第 2 节 基本原理第 3 节 滴定终点误差第 4 节 应用与示例第 5 节 非水滴定法思考与练习第 6 章 沉淀滴定法第 1 节 基本原理第 2 节 应用与示例思考与练习第 7 章 配位滴定法第 1 节 配位平衡第 2 节 基本原理第 3 节 滴定条件的选择第 4 节 应用与示例思考与练习第 8 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第 9 章 电位法和永停滴定法参考资料附录目 录符号 缩写或简称 第一篇 概述第 1 章 分析化学的目的及其对社会的重要性1.1 分析化学的目的:对社会的基本重要性1.2 分析化学的目的:作为问题解决者的分析化学家1.3 非常规实验实应用分析化学的目的参考文献第 2 章 分
9、析过程2.1 概述2.2 全分析过程2.3 工作特性2.4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参考文献第 3 章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3.1 分析化学的质量和目标3.2 分析方法3.3 如何保证准确度3.4 质是保证和质是控制受规章限制的方面3.5 结论参考文献第二篇 化学分析第 4 章 化学分析的基本原理第 5 章 色谱法第 6 章 动力学与催化第 7 章 化学分析的方法及其应用 第三篇 物理分析第 8 章 元素分析第 9 章 化合物和分子特效分析第 10 章 微束流和表面分析第 11 章 结构分析 第四篇 基于计算机的分析化学(COBAC)第 12 章 化学计理学第 13 章 计算机软硬件及分析仪器接口 第
10、五篇 全分析系统第 14 章 联用技术第 15 章 微分析系统第 16 章 过程分析化学VI. 附录 汉英索引 英汉索引目 录总序出版说明第二版前言第一版前言符号表绪论0.1 分析化学的任务与作用0.2 分析方法的分类0.3 发展中的分析化学1 分析质量保证1.1 分析化学中关于误差的一些基本概念1.2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1.3 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1.4 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小结习题分析化学前沿领域简介 化学计量学2 化学分析法2.1 滴定分析概述2.2 滴定分析的基本理论2.3 确定滴定终点的方法2.4 滴定条件选择2.5 滴定分析的应用2.6 重理分析法小结习题化学大师 Liebig
11、3 分离分析方法3.1 分析试样的制备和分解3.2 沉淀分离法3.3 溶齐萃取分离法3.4 离子交换分离法3.5 挥发和蒸馏分离法3.6 气相色谱法3.7 高效液相色谱法3.8 色谱分离技术发展简介3.9 膜分离法3.10 激光分离法3.11 复杂试样分析实例3.12 分离技术的发展趋势小结习题科学家及其思维方法简介 色谱学家马丁4 原子光谱分析法4.1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4.2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小结习题著名化学家本生对分析化学的贡献5 分子光谱分析法5.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5.2 红外光谱法5.3 分子发光分析法小结习题光分析化学前沿简介 光化学传感器6 核磁共振谱法6.1 基本原理6.
12、2 核磁共振谱仪6.3 化学位移6.4 自旋偶合与自旋裂分6.5 核磁共振谱图解析6.6 13C 核磁共振谱小结习题生物分子的革命性分析方法7 质谱法7.1 基本原理7.2 质谱仪7.3 离子的主要类型7.4 有机化合物质谱7.5 质谱图解析7.6 飞行时间质谱简介7.7 UV、IR、NMR 和 MS 四谱综合解析小结习题科学展望 2000 年诺贝尔化学奖简介8 电化学分析法8.1 电位分析法8.2 极谱法和伏安法8.3 库仑分析法8.4 电分析化学新进展小结习题2003 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格雷和麦金农参考文献附录后记目 录第 1 篇 分析化学基础第 1 章 分析化学导言1.1 分析化学的定
13、义、任务和作用1.2 分析化学的特点和分类1.3 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1.4 学习分析化学课程的方法思考题第 2 章 试样的采集、制备与分解2.1 试样的采集2.2 固体物料试样的制备2.3 试样的分解思考题第 3 章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及数据处理3.1 误差的基本概念3.2 误差的传递3.3 有效数字的表示与运算规则3.4 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3.5 少量数据的统计处理3.6 数据的评价 显著性检验、异常值的取舍3.7 回归分析3.8 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思考题习题第 2 篇 化学分析法第 4 章 化学分析法概述4.1 化学分析法概述4.2 滴定分析法概述4.3 标准溶液与基准物4.4 化学分
14、析法的计算思考题习题第 5 章 酸碱滴定法第 6 章 配位滴定法第 7 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第 8 章 沉淀滴定法第 9 章 重量分析法第 3 篇 仪器分析法第 10 章 仪器分析法概述第 11 章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第 12 章 原子吸收光谱法第 13 章 电位分析法第 14 章 气相色谱法第 4 篇 复杂物质分析第 15 章 定量分析中的分离及富集方法第 16 章 复杂物质分析示例附录参考文献目 录第 1 章 绪论第 1 节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第 2 节 分析化学的分类一、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三、无机分析和有机分析四、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和微量分析五、例行分析
15、和仲裁分析第 3 节 试样分析的基本程序一、取样二、分析试液的制备三、分析测定四、分析结果的计算与评价第 4 节 分析化学的发展与趋势第 2 章 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第 1 节 概述第 2 节 定量分析误差一、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二、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三、准确度与精密度四、提高分析准确度的方法第 3 节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法则一、有效数字二、有效数字的运算法则三、有效数字的运算法则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第 4 节 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与分析结果的表示方法一、偶然误差的正态分布二、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三、可疑值的取舍四、分析数据处理与报告第 3 章 重量分析法第 1 节 概述第 2 节 挥发法一、定义二、操
16、作过程三、应用第 3 节 萃取法一、定义及分类二、操作过程三、应用第 4 节 沉淀法一、沉淀重量法二、沉淀的溶解度及影响因素三、沉淀的纯度及其影响因素四、沉淀的类型与沉淀条件五、沉淀法中的计算第 5 节 应用一、药物含量测定二、药物纯度检查第 4 章 滴定分析法概论第 1 节 概述第 2 节 滴定方式一、直接滴定法二、反滴定法三、置换滴定法四、间接滴定法第 3 节 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一、基准物质二、标准溶液三、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第 4 节 滴定分析中的计算一、计算依据二、计算示例第 5 章 酸碱滴定法第 1 节 概述第 2 节 水溶液中的酸碱平衡一、酸碱质子理论二、溶液中酸碱组分的分布三、酸碱溶液中 H+浓度的计算第 3 节 酸碱指示剂一、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二、酸碱指示剂的理论变色点和变色范围三、影响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因素四、混合指示剂第 4 节 酸碱滴定法的基本原理第 6 章 沉淀滴定法第 7 章 配位滴定法第 8 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第 9 章 电位分析法第 10 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第 11 章 荧光分析法第 12 章 红外分光光度法第 13 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第 14 章 经典液相色谱法第 15 章 气相色谱法第 16 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第 17 章 其他分析方法实验部分参考文献附录分析化学教学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