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基础知识.doc

上传人:hw****26 文档编号:2994359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学基础知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地质学基础知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地质学基础知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地质学基础知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地质学基础知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地质学基础知识1.1 地球及地质作用1、地质作用:由于自然动力所引起的地壳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和地壳形态变化与发展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2、地质作用分为:内力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3、内力地质作用:作用于整个地壳和岩石圈,能源主要来源于地球本身的称为内力地质作用。4、外力地质作用:作用于地球表面,能源来自于地球外部称为外力地质作用。5、内力地质作用又分为:构造运动、地震地质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6、外力地质作用又分为: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7、构造运动:地球内部动力引起地壳(或岩石圈)组成物质发生了变形变位的机械运动过程。8、构造运动的特点:普遍性和长期性。9、

2、构造运动的形式:升降运动 (造陆、沿半径)水平运动 (造山、沿球体平面沿切线方向)10、地震:是地壳快速颤动或摆动的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11、地震四要素:发震时刻、震级、震中、破坏烈度。12、震源:地壳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称为震源。13、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称为震中。14、地震的类型: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15、按震源深度地震可分为:浅源地震,范围(070km)中源地震,范围(70300 )深源地震,范围(300700 ) 。1.2 岩浆作用和火成岩1、岩浆成份分类:二氧化硅、金属氧化物、少量金属元素和稀有元素、挥发性物质。2、岩浆作用:岩浆从发育到往上运移再到冷凝固结成

3、岩的过程称为岩浆作用。3、岩浆作用分为:喷出作用、侵入作用。4、火成岩分为:喷出岩、侵入岩。5、火山分为: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6、程度分火山按喷发剧烈为:猛烈式、宁静式。7、喷发形式:中心式、裂隙式、熔透式。8、喷出物质:以固态、气态、液态的形式存在。1.3 岩石1、喷出岩的产状分为:火山锥、岩钟、岩熔流。2、三大岩类: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第二部分 侵入作用与侵入岩1、侵入作用:岩浆从地壳深部上升运移侵入周围岩石,而未达到地表。2、侵入体的产状:岩墙、岩床、岩盘与岩盖、岩株、岩基。3、火成岩的基本特征及分类4、火成岩的分类:根据二氧化硅含量分为:酸性、中性、基性、超基性。5、岩浆岩最

4、主要造石矿物:石英、正常石、斜长石、白云母、黑云母、角闪石、辉石和橄榄石(熔点从低到高排序) 。前四种为浅色矿物,后四种为暗色矿物。3.1 沉积岩:是在地壳表面环境中形成的岩石。2.外力地质作用科分为: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作用。(二)剥蚀作用:地下水体、地下水、冰川和风等介质在运动状态下对地壳表面岩石进行破坏并将产物搬运的过程。 剥蚀作用可分为:机械剥蚀作用、化学剥蚀作用。(三)1. 风化和剥蚀的作用:风化和剥蚀作用的产物被河流、海浪、风、冰川等运动介质转移离开原地到它处的作用,称为搬运作用。 可分为机械作用和化学作用。2 . 1. 搬运过程中的物质由搬运介质能量减弱或物理化学条

5、件的改变以及生物等因素的影响,脱离搬运介质形成松散沉积物的过程,称为沉积作用。 可分为机械沉积和化学沉积、生物沉积。3. 固结成岩作用1. 松散的沉积物形成以后逐渐转变成硬的沉积岩的过程称为固结成岩作用。2. 沉积岩在固结成岩的过程中主要发生下列:压固作用、胶结作用、重结晶。4. 沉积岩的结构:碎屑结构、2. 泥质结构、生物结构、豆状结构。5. 沉积岩的构造1. 层状结构及原理: 块状层 1m 厚层 1m0.5m 中厚层 0.5m0.1m 薄层 3.5m3)按煤层稳定性分类(1)稳定煤层。煤层厚度变化很小,规律明显,结构简单至较简单,(2)较稳定煤层。煤层厚度有一定的变化,但规律较明显。(3)

6、不稳定煤层。煤层厚度变化较大,无明显规律,结构复杂至极复杂(4)极不稳定煤层。煤层厚度变化极大,呈透镜状、鸡窝状,一般为不连续分布,很难找出规律,可采块段分布零星;无法进行分层对比,且层组对比也有困难的复煤层。(二)煤层的顶板、底板1顶板:是指位于煤层上方一定距离的岩层。(1)伪顶:指直接覆盖在煤层之上的薄煤岩层。(2)直接顶:位于伪顶之上或位于煤层之上的岩层。(3)基本顶:又称“老顶”位于直接顶之上或直接位于煤层之上的岩层。2.底板:是指位于煤层下方一定距离的岩层,底板一般分为直接底和老底。(1)直接底:指煤层之下与煤层直接接触的岩层。(2)老底:位于直接底的岩层。岩层多为粉砂或砂岩,厚度较

7、大。三煤田、聚煤期和聚煤区(一)煤田、煤产地的概念煤田是指同一地质时期形成并大致连续发育的含煤岩系分布区。煤产地是指受后期大地构造变动和剥蚀作用而分割的一些单独的含煤岩系分布区。(二)中国的主要聚煤期:石炭二叠纪 三叠侏罗纪 第三纪。(三)中国的聚煤区:1.东北聚煤区 2.西北聚煤区 3.华北聚煤区 4.滇藏聚煤区 5.华南聚煤区。第八章水文地质第一节:地下水的基本知识1、水的循环分为:大循环(外循环)小循环(内循环)2、地下水的存在形式:气态水、吸着水、薄膜水、毛细水、重力水。3、含水层和隔水层:岩石能含水的基本前提是岩石具有空隙。透水性能差对地下水渗透起着阻隔作用的岩层称为隔水层。4、地下

8、水性质和化学成分:地下水的物理性质:温度、颜色、透明度、气味、觉味、密度、导电性、放射性。地下水的化学性质:水的总矿化度、氢离子溶度、水硬度(总硬度、暂时硬度、永久硬度)侵蚀性(主要取决于二氧化碳) 。5、地下水分类及其特征按地下水埋藏条件分类:上层滞水:指埋藏在离地表不深的饱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上的重力水。潜水: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以上,且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承压水:充满于上、下两稳定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的重力水,称为承压水。6、按含水层性质分类: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第二节:影响矿坑充水的因素1、矿坑充水水源分析:地下水、地表水、采空区积水、 (称为直接水源)大气降水(间接水源) 。2、矿坑充水通道分析:岩石的孔隙(透水性能取决于孔隙的大小和连通情况) 。岩石的裂隙(风化裂隙、成沿裂隙、构造裂隙等都能成为矿井充水的通路) 。岩层的溶隙(可溶性的碳酸盐类岩石被溶蚀而形成的空隙) 。人工通道(勘探钻孔、采矿活动)3、影响矿坑涌水量的因素:覆盖层的透水性及煤层围岩的出露条件的影响、地形条件的影响、地质构造的影响。4、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分类:按直接充水含水层的含水空间特征分类。按直接充水含水层的富水性及补给条件划型。第三节:矿坑水害的防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