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乌江中学九( 2)班上学期写作训练 第二单元 【教材原题】: 本单元四篇小说都出自文学大师之手。学习后,你一定有许多心得和体会,课后你一定会选读他们的其他作品,对作者的人生经历也有一定的了解。设想写这四篇小说的几位文学大师还健在,请你给你敬仰的一位大师写一封信,谈谈对他的作品、思想、生活经历、人生哲学等方面的理解和感悟。 信中可以交流,可以讨论 ,也可以质疑争辩,内容不限,但应该着重抓住一两个方面真实而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表达手法不拘,但应该符合书信格式,注意说话得体。 【指点迷津】: 本题写作是学会根据交 际目的,运用书信恰当得体地表达思想,交流感情。内容上要求比较宽泛,表现形式
2、上也没有过多限制,同学们可以大胆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悟,推动课内课外阅读和探究,在大师的作品中汲取精神养料,在人格提升过程中加速语文素养的提高。写作中应该抓住确有感悟的一两点,尽可能深入具体;在表现形式上,一要注意书信的格式,二要注意称呼语气、用词造句的得体性 ,交流讨论应该真挚坦率,探讨争辩应该有理有据,无论怎样都应该表现对大师的人格精神的崇敬之情。 【范文解读】: 尊敬的莫泊桑先生: 您好 ! 我是您的一位忠实读者, 冒昧写信给您,是想与您交流一下对您作品的 认识您是在学习课文我的叔叔于勒的时候。在文中,您塑造了于勒这样一个改邪归正的 “花花公子 ”和菲利普这个贪慕虚荣的伪君子,以及虚
3、伪贪婪的菲利普夫人等人物形象,通过一对亲兄弟之间的恩怨情仇,揭示了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酷无情。 从您的作品中,我感到您是一个充满正义感、爱憎分明又富有同情心的人。您的作品,不少是对上流社会达官2 贵人们糜烂生活的讽刺,对当时社会道德风尚丑恶的无情揭露。我想这大概与您特殊的生活经历有关吧。您参加过普法战争,体验过战争的残酷给劳动人民带来的深重灾 难;您曾长期在政府小科员圈子中生活,对他们的为人有很深的了解。同时,您对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给予了深刻的同情。对追求虚荣和享乐的恶劣风气的憎恨,对世态炎凉的嘲讽,对劳苦大众的同情,自然而又鲜明地融入您的作品中。 在我的叔叔于勒中,当菲利普夫妇发
4、现于勒沉沦到如此境地时,不是帮他而是惊恐不安。从这一副丑恶嘴脸可以看出您对他们无比的蔑视和讽刺。然而对于于勒,从 “满是皱痕 ”“衣服褴褛 ”“狼狈不堪 ”等词语中又可以看出您的同情。作品中似乎句句都没有涉及社会,却在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社会的冷漠。 从您的文章中,我还能看出您还是一个不失理性的人。您不会感情用事,您的眼光独到而全面。项链中,您讽刺了玛蒂尔德这样一个爱慕虚荣、追求享乐的人,但您并没有否定她为人的闪光点,您仍对她诚实的品格和奋斗的精神作了肯定。这样的人物更有真实感,更能拉近您与读者的距离,使您的作品更具有现实感,更具有人情味。 此外,我发现您很善于用心理分析和细节描写展现人物内心世
5、界。这也是我喜欢您作品的原因之一。我没有耐心读长篇大论,相反,我更喜欢您的短篇。虽然篇幅不长,但每一篇都塑造了一个全新的主人公形象。形形色色的 人物在您的笔下活灵活现,栩栩如生,通过他们的言行举止,我似乎立即就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只通过似乎不在意的几个细节描写,一个鲜活的人便跃然纸上。您不愧是文学大师,令我不得不折服。 以上是我读了您的作品而不自觉产生的一些想法。很高兴能与您交流,不知道您是否同意我的看法。 再次向您致以崇高的敬意 ! 您的学生:朱翠婷2011 年 9 月 29 日 评析: 怎样与大师进行精神对话?本文是一次成功 的尝试。本文不是像一般作文那样,简单地复述课文,罗列资料,而是力图
6、穿透作品,把握作品中大师的思想人格,再由思想人格去整体认识作品的精神内涵,从而获得精神对话的空间。信中“您是一个充满正义感、爱憎分明又富有同情心的人”“还是一个不失理性的人” “很善于用心理分析和细节描写展现人物3 内心世界”,这几处关键句,既表达了对大师作品的独特感悟,也使全信有了动人的亮色。 尊敬的鲁迅先生: 您好!希望 您能收到我这封微不足道的信。 我很喜欢您的作品,特别是孔乙己和故乡。这些作品都充分地表现出您对封建社会的无比的憎恨,对于人们受封建思想毒害而感到悲伤。您在作品中为读者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比如穷酸迂腐而又善良悲惨的孔乙己,冷酷狠毒的丁举人,自私刻薄的 “豆腐西施 “
7、,憔悴麻木的闰土老兄等等,他们给罪恶的封建思想带来了重重地打击,给读者的思想带来了新的革命。 您的反封建思想和忧国忧民的感情我极为认同,我也很赞赏你那颗强烈得有些偏执的愤世嫉俗之心。对你提出 “医人不如医心 “这个观点感到惊讶与佩服! 您倡导了新文学 革命运动,而且是一个立场坚定的新民主主义者。虽然文学革命之路很不好走,一不小心就会被逮捕,甚至被杀头,但先生您却义无反顾地坚持走下去了,一点悔意也没有,这是多么崇高的思想!为了祖国,为了人民,您连自己的生命也不顾了。记得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 -狂人日记,讲述了一个受迫害的 “狂人 “无论看什么书都写着 “吃人 “两个血红大字等等,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
8、会吃人的本质,这篇小说还是我国第一篇白话小说,不论是语言还是思想,都堪称 “伟大 “!为 五四 文坛带来了一场雷雨,为许多文人带来了勇气,为读者的思想带来了革命性的解放!这是多么让人兴奋的事啊! 您最让我敬佩的一点,是您不但注重文学创作、翻译等工作,还很注重培养中国的下一代,关心青年的成长和国家的 未来 。您经常接见一些学生团体,与学生们一起交流问题,参加学生们组织的活动等。由此看出,您是多么注重青年人,希 望他们多接受新事物,多吸收先进的思想,在祖国危难之际,能够伸出巨手,为中国的崛起做出贡献! 鲁迅先生,我以前看过您的一封信,是你写给一个大学生的回信,那种语气是多么温和,多么朴实和平易啊!
9、跟读您的文章不同,许多人都说,与你交谈,一点紧张感都没有,因为您和蔼可亲,并且很幽默,在笑声中,他们能学到许多东西。 好了 ,就说到这了 ,真希望您能回信。 此致 敬礼! 4 您的学生: 陈宇曦 2011 年 9 月 29 日 敬爱的老舍先生: 您好! 我是您的一位忠实读者,看了您骆驼祥子里的一段在烈日了暴风雨下后竟被祥子的命运牵扯得难以入睡,于是向同学们借了一本骆驼祥子,细细品读后,才发现您的文笔精彩至极。 您的文字时常让我沉思许久,继而为您的联想力和创造力叫绝。 我非常喜欢您书中的景物描写,我常常思考那些人人都见过的景物怎 么在您的笔下就另显一般颜色,另具一般情趣呢?如: 黑云开始显出疲乏
10、来,绵软无力地打着不甚红的闪。一会儿,四边的云裂开,黑的云峰镶上金黄的边,一些白敢在云下奔走,闪到南边去,曳着几声不甚响亮的雷。 每每读到此处,都好像自己已飘飘忽忽羽化而登仙了。 您的描写中有关动词的运用,也总让我恍然大悟,好像透彻心肺的感觉。就像那 “曳 ”字,让我产生一串串的联想,留下满口余香。非常简单的一个动词,用在另处见不到它的妙处,可您突破常规的用法总使它熠熠生辉,仿佛插着翅膀的精灵,插下无尽的魔法金粉。再如: 柳枝横着 飞,尘土往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 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地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以上那些动
11、词激发的思想火花岂 “痛快 ”二字所能表达。这些词写出了大雨的恣肆,写出了祥子悲惨的命运。我曾挖空主思企图找一些词替换而不影响其表达,可我苦苦搜寻的词安在您的句子中怎么就那么逊色呢? 您的比喻也令人叫绝,我记得您把灯光下的小雪粒比作万颗金砂,开始让我觉得耳目一新,细细体味一番,更觉妙不可言。 我也喜欢您对人物的刻画,您笔下的人物都各具特 色,找不出哪儿有 “双胞胎 ”人物。 不仅是您的文笔让我佩服,您的思想也让我为之倾倒。 您总是以您物有的笔调来表现北京下层劳动人民的生活,您理解旧时代被侮辱被损害者的心灵。难怪您被称作 “人民艺术家 ”。您在不同的处境甚至被压抑的情况下,犹能回眸历史足亦,触笔
12、人世沧桑,尽展民族的荣辱与悲哀,在眷恋憎恨与同情的矛盾交织中,进行最为痛苦的反思与追问。这正是您的伟大之处,也是我十分敬仰您的主要原因。 在文学这条道路上,我会沿着您的足迹追寻,您是我心中的灯塔,是我理想的航标。 此致 5 敬礼! 您的读者:陈慧 2011 年 9 月 29 日 叶 圣陶 老先生: 近来一向可好? 相信你也不是一个喜欢过多 礼节 的人,所以在这里也就不称你为您了,希望你不要介意。今天给你写信,是想向你汇报一下自己的读书感受,请多多指教。 小学时曾 拜读 过你的绿绿的 爬山虎 ,此文给我一种清新而富于朝气的感觉。如今上中学了,我再一次 领教 了老先生你多变的文采。 相较于绿绿的爬
13、山虎, 多收了三五斗 显得更为朴实而厚重。小说反映了旧中国二三十年代的农民走投无路、农村经济 濒于崩溃的社会现实。迥异于一般小说情节的 “特别制造 “-与现实相差甚远,这篇小说完全取材于现实生活,就相当于一部电视 记录片 。 故事发生的背景是在 辛亥革命 之后的旧中国,江浙水乡农民 “丰收 成灾 “的悲惨生活。文中,作者并没有着重于描写某一个人,而是截取了一群穷苦农民的三个 生活片段 :米行粜米;街上购物;河边抱怨。米行粜米主要从 劳资 双方的对话中刻画出鲜明的人物个性;街上购物则是通过第三者的眼光来审视这悲苦人群;河边抱怨是通过农民的喝酒发泄来表达出他们的反抗与无奈。在整个故事的发展过程中
14、,旧 毡帽 朋友们的心情从一开始的满怀希望到最后的绝望愤懑,以及与投机商家的冷漠无情和唯利是图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同时,你也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洋货充斥市场的现象。 帝国 侵略者不仅以战争的形式侵略中国,瓜分中国土地,他们还与旧中国的官僚资本相互勾结,把本已处在水深火热中的贫苦农民逼向绝境,可以说,他们在经济上的侵略和 掠夺 同样触目惊心! 小说末尾,你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这种故事也正在各处市镇上表演着,真是平常而又平常的 “,多么巧妙的语言!多么深刻的思想!整篇小说的主题因此得到了深化。同时也让我内心深处感到一种深广的凄凉,但当时竟没有人会对这种现象感到吃惊! 最让我佩服的是,你的多收了三五斗表现出你对旧中国贫苦农民的深情关注,更揭露了造成农民悲惨命运的社会根源 -压在旧中国农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 官僚资本主义 。它们真是罪孽深重! 你的作品我只读过这两篇,另外还读过一篇别人写的关于你的 传记 文章。因为读得不多,所以只能有这些感想。我希望今后有机会更多地在作品中与你相聚。 祝你身体健康! 您忠实的读者:李颖 2011 年 9 月 29 日 6 题目 7 400 600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