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白话文注解.doc

上传人:ng****60 文档编号:3016676 上传时间:2019-05-17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15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子道德经》白话文注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老子道德经》白话文注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老子道德经》白话文注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老子道德经》白话文注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老子道德经》白话文注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老子道德经-白话文注解 如果一生中只能选择读一本书,我选择老子!相传老子生於中国的春秋战国初期,是一位大思想家,就连被尊称至圣先师的孔子向其问道之后,都曾感叹老子的见解高深,云:朝闻道,夕可死矣! 。其住世期间,眼见世间乱象四起烽火连连,虽曾提倡无为而治的学说,但终不得圣主识其无私治世、回归大道的济世道法,遂传下此八十一章道德经。读者叁修此经后,相信必能得其般若智慧;看清世间诸法实相,早日体悟大道。人法不住能所不生顺道自化大愿自成谓之无为而治!【第 一 章】道可道,非常道【第 二 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第 三 章】不尚贤 使民不争【第 四 章】道盅 而用之或不盈【第 五 章】天地不仁 以万物

2、为刍狗【第 六 章】谷神不死 是谓玄牝【第 七 章】天长地久【第 八 章】上善若水【第 九 章】持而盈之 不如其已【第 十 章】载营魄抱一 能无离乎【第 十一 章】三十辐 共一毂【第 十二 章】五色令人目盲【第 十三 章】宠辱若惊 贵大患若身【第 十四 章】视之不见 名曰夷【第 十五 章】古之善为道者【第 十六 章】致虚极 守静笃【第 十七 章】太上 不知有之【第 十八 章】大道废 有仁义【第 十九 章】绝圣弃智 民利百倍【第 二十 章】绝学无忧【第二十一章】孔德之容 惟道是从【第二十二章】曲则全 枉则直【第二十三章】希言自然【第二十四章】企者不立 跨者不行【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 先天地生【第

3、二十六章】重为轻根 静为躁君【第二十七章】善行无辙迹【第二十八章】知其雄 守其雌【第二十九章】将欲取天下而为之【第 三十 章】以道佐人主者【第三十一章】夫兵者 不祥之器【第三十二章】道常无 名朴2【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第三十四章】大道泛兮 其可左右【第三十五章】执大象 天下往【第三十六章】将欲歙之 必固张之【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 是以有德【第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第 四十 章】反者道之动【第四十一章】上士闻道 勤而行之【第四十二章】道生一 一生二【第四十三章】天下之至柔【第四十四章】名与身孰亲【第四十五章】大成若缺 其用不弊【第四十六章】天下有道 却走

4、马以粪【第四十七章】不出户 知天下【第四十八章】为学日益 为道日损【第四十九章】圣人无常心【第 五十 章】出生入死【第五十一章】道生之 德畜之【第五十二章】天下有始 以为天下母【第五十三章】使我介然有知 行於大道【第五十四章】善建者不拨【第五十五章】含德之厚 比於赤子【第五十六章】知者不言 言者不知【第五十七章】以正治国 以奇用兵【第五十八章】其政闷闷 其民醇醇【第五十九章】治人事天 莫若啬【第 六十 章】治大国 若烹小鲜【第六十一章】大邦者下流【第六十二章】道者万物之奥【第六十三章】为无为 事无事【第六十四章】其安易持【第六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第六十六章】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第六十七章

5、】天下皆谓我道大【第六十八章】善为士者 不武【第六十九章】用兵有言 吾不敢为主【第 七十 章】吾言甚易知 甚易行【第七十一章】知不知 尚矣【第七十二章】民不畏威 则大威至【第七十三章】勇於敢则杀【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3【第七十五章】民之饥【第七十六章】人之生也柔弱【第七十七章】天之道 其犹张弓欤【第七十八章】天下莫柔弱於水【第七十九章】和大怨 必有馀怨【第 八十 章】小国寡民【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 美言不信 老子道德经第一章道可道 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音:较)此两者 同出而异名 同谓之玄玄之又玄 众妙之门*凡是可以被说得出的道 ,都不是真

6、正的恒常大道(自然法则、定律) 。凡是可以被形容得出的名 (住相) ,都不是真正的恒常现象。无 (宇宙间的能量,空) ,我们形容它就是天地的创始者。有 (自然界运作的法则,色) ,我们形容它是产生万物之母。所以,掌握自然法则能量生壮老死变化的原理,就能观察宇宙万物间的趋势变化。掌握自然法则运作增生减灭的兴衰轨迹,就能观察宇宙万物间的互动变化。这两者,虽然观察角度不同,但是以不住相的平等法则去掌握了解它们的基本道理却是相同的(平等心) 。可以说是玄,玄妙到极致。足以开启宇宙万法大门,与大道融为一体。-*所谓用不住相的本性观照事物;即是:用无私之大心,并以合乎常理、不偏颇、不分别的角度,站在大众的

7、共同立场;依照自然界运作的法则,去看待事物运作中每个环节的本质,以及本质之间所产生的互动的关系和相互作用力。换个相反的角度来说,要用平等法则去看待事件中的每一个因素(用平等法去住一切相) 。*不住一切相以平等心去住一切相。*所谓无为则无不为,是谓大为。 ;即是:用不住相的本性去了解事物后,针对每个环节的本质,使它们都依照整体的合理立场去互相作为;当所有的本质都称职的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时,事物发展的结果才能圆满的合乎自然界平衡运作法则,存於世。 无为,即是-不住相的行为,可称做- 至高无上的大为!不言,即是- 不住相的言论,可称做 -至高无上的大言! 不住相的道,才是常道,可称做-至高无上的大道!

8、不住相的德,才是常德,可称做-至高无上的大德!不住相的名(观察) ,才是常名,可称做-无上的大名!4老子道德经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 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长短相形 高下相倾音声相和 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 生而弗有为而弗恃 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 是以不去*当天下都认为美是美好的时候, 喜美厌丑的分别、着相、偏颇之心就产生了;当天下都认为善是良好的时候, 喜善厌恶的分别、着相、偏颇之心就产生了;实在的真相应该是:有跟无 ,是相互共生混同的。难跟易 ,是相互辅助混同的。长跟短 ,是相互衬托混同的。高跟低 ,是相互依附混同的。音跟声 ,是相互配合

9、混同的。前跟后 ,是相互追随混同的。所以圣人用不住相的态度 (无为)去行为处事,用不住相的言论 (不言)去教化大众。任由万物自然运作,而不刻意加以主导或推辞。生养万物,而不占有。化育万物,而不自傲。功成万物,而不居功。正因为不居功,所以永远有功劳。-* 恰如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说法相同;观照万物时,切不可住相、取舍或分别;否则,必然无法公正客观的运用真实智慧,去加以观其妙或观其徼 (见第一章) 。* 反之,若以分别、着相、偏颇之心行事,则是有为之法或有言之教 ,成为妄为或妄语;便应了佛陀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尾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 。* 着(住)相

10、行为(有为):有自我感受、特定对象或目的的行为。* 不住相行为(无为):没有特别的感受、对象或目的,完全顺应时机去做当下合乎自然法则的行为。就事论事,当为则为;无需为时,则不为(用平等心去住一切相) 。5老子道德经第三章 不尚贤 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 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 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 实其腹 弱其志 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 则无不治*不推崇高尚贤能,人民就不会贪图名位而相互争夺功名。不籤藏稀有的金银财宝,人民就不会贪图财富而作盗贼。不凸显无穷欲望,人民就不会学习效法而变得不择手段。所以圣人的治理之道是:使大家的心灵虚静,生活务实。心志淡泊,平安健壮。常常使大

11、家不去刻意追求知识和欲望。让智巧聪明的人没有特殊的目的和机会去妄为。以顺应时机并且不住相的作为去治理,则不可能治不好。-* 世上没有人能具有能够导引天地万物相互包容、共生共存或者完整预见天地无常变化轨迹的智慧;用人的智慧去行为,其结果必有缺失。二一年九月十七日台北市发生严重水患,祸因则是十年前与天争地的基隆河截弯取直工程;虽然当时负责整治的施工单位号称已规划百年防洪计划,但是事后却仍然发生无法预料的疏失,最后造成了重大灾害;这次事件即为此一说法做了最佳的实证实例。* 人类得头脑再怎麽聪明,最多也只能穷其一生的智慧;那里会胜过包含了无穷变数的自然大道呢?所以,真正的智者不会依恃其个人有限的聪明才

12、智去行为,不执着主观见解,并且顺应自然界运作的法则去治世,则天下没有治理不好的道理。老子道德经第四章道盅 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 解其纷和其光 同其尘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大道以其大能负载万物,却似永不满载,用之不竭。6深沈博大、源源不绝,好像是创造万物之主。它的锋芒收敛、纷扰全解,光辉调和、外似尘俗。清静而若隐若现的存在着。我不知道谁创造了它,好像在天地初始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自然界的运作法则,好像在天地初始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盅(杯子,音:中) 。老子道德经第五章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 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 其犹橐龠乎 (橐,音:驼。龠,音:月) 。

13、虚而不屈 动而愈出多言数穷 不如守中*天地运作,不住一切相,对万物的运作没有分别心,圣人运作,不住一切相,对百姓的对待亦无分别心,天地之间好似橐龠,空着的时候,能够保持可以作为的状态。鼓动的时候,则能充分发挥足够的效果。妄言、妄作会产生偏颇、分别心,则容易使自己功能不足。不如谨守中庸之道,合理适度的作为。-* 此文之前两句,讲述本体 ,后三句则描述运用之道。* 橐龠(一种口袋状的有孔乐器-类似陶笛)* 天地运作,不住一切相:太阳每天早晨自东方升起,平等地照耀大地与万物互作,自然的释放能量与光明。无分无别;包容 一切现象的发生及对待;遇密云暴雨碍其行事之时,因其本来 就无所求,故亦无可损失;永远

14、热情的活着。清晨时生、黄昏 时灭,太阳永远存在,亦可谓之不生不灭 。老子道德经第六章 谷神不死 是谓玄牝玄牝之门 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 用之不勤*7大道有如深邃的虚谷,拥有神妙、无限的宇宙大能。所以它可以被称作是玄妙的万物创造者。创造者的大门口,则是天地发生的根源。它绵绵不绝、若隐若现的存在着。怎麽用也用不尽。-* 牝(雌性禽兽,音:聘) 。* 自然界的运作法则绵绵不绝、若隐若现的存在着。老子道德经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天长地久天与地之所以能长久存在,是由於天地从不为自己的生去经营打算,所以能长生。所以,当圣人作

15、任何事时,先考虑公众利益,后考虑自己的好处,反而常被推为领袖。常把自己生死置之馀度外,因此,圣人反而受到大众的保护。这不就是因为不自私而得到的好处吗?当然他的行事结果会得到成功。-*行事懂得合理分配、分享的人,自然会得到大众的拥戴。老子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於道居善地 心善渊 与善仁言善信 政善治事善能 动善时夫唯不争 故 无 尤*天下之间德行最佳的表现就如同水一样8水滋养万物而从不争取什麽安然处於大家都无法忍受的环境之中这种德行的表现接近道圣人将自己保持在善的境界心地像深渊一般能包容别人为人处事能够仁人爱物说的话能让人感到深信不疑工作表现能够有条有理处理事务能

16、够很有效率该有所作为的时候能掌握时机由於不争功名,不求私利所以从来都不会有过失老子道德经第九章持而盈之 不如其已揣而锐之 不可长保金玉满堂 莫之能守富贵而骄 自遗其咎功成身退 天之道也*当拥有了不能再多的物品时,不如适时的停止拥有。当身上放了尖锐的物品时,终会刺伤自己而不能长久。即使拥有满屋子的金银财宝,终会有守不住的一天。仗恃财富或名望去向别人夸耀,终会遭人觊觎而带来灾害。事情达成目的后,要懂得急流涌退,才符合天道 。-* 为人处事,应如日月,应时而作,应势而行,是为天道。老子道德经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 能无离乎专气致柔 能婴儿乎涤除玄览 能无疵乎爱国治民 能无为乎天门开阖 能为雌乎明白四达

17、能无知乎生之畜之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9当精神和形体都能合而为一时,视万物也能抱一无分别吗?懂得练气通脉,身心柔软;就能达到婴儿般的自然境界吗?努力持戒自省,做出来的行为就不会错了吗?治理国家、服务公众,能依自然正道行事而没有刻意而为吗?运用天赋的觉识本能时,能够不住一切相的去观察吗?拥有明白道的智慧之后,能不再依赖人类的有限知识跟计谋吗?生长万物、畜养万物,有了成果而不私自占有有了功劳而不仗恃索酬有了发展而不控制主宰这样的行事态度可以被称为至德!老子道德经第十一章 三十辐 共一毂当其无 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 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 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毂

18、(车轮,音:古) 。埏埴(水拌陶土,音:山直) 。牖(窗,音:有)*三十根直木,集中在中央空心的轴承上,才能形成车轮;车子必须在空着的时候,才能发挥载运的作用。搓揉陶土来制造器皿,中间要保留空间,才有盛物的功能。开凿门窗来盖房子,房中要保留空间,才有居住的作用。所以, 有带来便利, 无带来功用。 (有无共生)-* 不论是车子、器皿或者是居室,当它们空着的时候才能发挥可被运用的价值。当它们被有效运用的时候,所产生的功能及成果才能利益大众。人们若能时时保持自己处於无所作为、心境清净的状态之中,就可以随时发挥有用之身去有效处理事物、服务大家;这是大智慧的表现!* 无,为体;有,为用。老子道德经第十二

19、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10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打猎,音:田)猎 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 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五光十色的视觉感受,会让人眼花撩乱产生错觉;杂乱的靡靡之音听多了,听力会变得迟钝;每天食用各种不同食物,会变得不吃口味更重的食物就觉得食不知味。放纵自己於娱乐嬉戏之中,会让人追逐享乐心神不定。美丽奇异的金银珠宝,会让人引起贪欲妄想,不择手段的获得它,造成行为失当、品德败坏,丧失正确的价值观。所以,圣人生存在世间,无生存之虞就已知足,不求多馀的感官刺激;因而抛弃外在的追逐,只取内在的满足。-* 圣人谨守本体、本质,不执着於用法(色即是空) 。老子道德经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

20、 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 辱为下得之若惊 失之若惊 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 为吾有身及吾无身 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 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 若可托天下*宠辱都会让人心惊,因此防范宠辱,要如同防范大祸降临自身一般。什麽叫做宠辱都会让人心惊?宠代表利益,辱代表灾祸;得到灾祸会恐惧,一心想远离;得到利益也会恐惧,因为不知何时会失去。因此,得到也心惊,失去也心惊,这就叫做宠辱都会让人心惊 。为何要说防范宠辱要如同防范大祸降临自身一般?我们常会本能反应的去防范祸患,是因为我们爱惜自身的利益。如果我们没有自身的利益,我们自然就可以不需要去防范祸患降临了。所以,当重视天下人的利益的人愿意为天下服务时,才可以把天下交给他。当爱惜天下人的利益的人愿意为天下服务时,才可以把天下托付他。* 一个人如果太过住於名相之中(也就是说太过於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