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生物药剂学 一、概述 生物药剂学的内容及其发展。生物药剂( Biopharmacy 或 Biopamaceutics)是 60 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分支,它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和人体生物因素与药效的关系的一门科学。它的研究目的主要是正确评价药剂质量,设计合理的剂型及制剂工工艺以及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保证用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生物药剂学作为一门体内的药剂学,它与医药学中其它一些学科,如药理学、生物化学有密切的联系,在内容上互相渗透、互相被充、共同研究药物 及其它生理有效物质与机体的关系。但与药理学、生物化学在研究重点上是有原则区别
2、的,它既不象药量学那样主要研究对机体某些部位的作用方法与机制,也不象生物化学那样把药物如何参与机体复杂的生化过程作为中心内容。生物制剂学主要是研究药理上已证明有效的药物,当制成某种剂型,以某种途径给药后是否很好的吸收,从而及时分布到体内所需作用的组织及器官(或称靶器官,靶组织),在这个作用部位上只要有一定的浓度以及在一定时间内维持该浓度,就能有效地发挥药理作用。近些年来,随着医药科学技术的发展及药剂生产的工业化,剂型因素与生物因素对 药效产生的影响逐渐为人们所承认,从而改变了长期以来认为只有药物化学结构决定药效的看法,认识到药物在一定剂型中所产生的效应不仅与药物本身的化学结构有关,而且还受到剂
3、型因素与生物因素的影响,有的甚至有很大的影响。例如曾报道沷尼松片剂的不同厂家产品,虽然崩解时限均未超过 6分钟,但片剂中药物溶解出来一半所需时间为36 分钟的有效,而 50150 分钟的则无效。又如某苯妥英钠胶囊剂,由于赋形剂从原来的硫酸钙改为乳糖,结果苯妥英钠的吸收增加而造成中毒事故。这些都是剂型因素影响药效的实例。剂型因素不仅是指注射剂、片剂、软膏 剂等狭义的剂型概念,而且广义的包括与剂型有关的药物各种理化因素,如所加的辅料、附加剂等的性质及用量、制剂的工艺过程、操作条件及贮存条件等;药物的物理性质如粒径、晶型、溶解速度等,药物的某些化学性质如化学稳定性,药物的配伍及相互作用等。人体的生物
4、因素主要包括种族、体重、性别、年龄、遗传及生理病理条件等。通过对制剂的生物药学研究,所提供的资料,可以改进药物制剂的处方、生产工艺、给药方式等,从而使药物制剂不仅具备良好的体外质量,而且还可使药物制剂严格达到安全、有效的目的。 二、生物药剂学的实验设计 生物制 剂学主要是测定血药浓度、尿药浓度、某些组织器官的药物浓度及体内的微量代谢产物的浓度。由于体内各部分或排泄物中的药物浓度均很低,一般在 10100ug/ml的数量级范围内,所以应选用灵敏度高的精确度高,专属性好,尽可能方便快速的方法。已报道的方法大致有:普通分光度法、荧光光度法、火焰分光度法、薄层层析法、柱层析法、气相层析法、质谱法、核磁
5、共振法、同位素法等。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化合物的运用范围比较广。测2 定也方便,但必须进行严格的试验设计,以克服专属性差的缺点。同时放射同位素实验一般不宜用于人体,于是单靠这种测定就 不能得出药物在人体中的结果。为此,目前发展了两种方法,一种是放射免疫法,该法在体外进行,不影响人体健康且灵敏度相当高。另一种是稳定性同位素标记化合物的方法,稳定性同位素如 13C、 3H 等没有放射性,是人体本来就存在的正常成分(人体内存有 2000mg 以上的 13C,而试验中所用的 13C的量只需 60120mg),所以无毒。作过稳定性同位素标记的药物用于人体后应该用质谱仪来追踪。已报道的生物药剂学的实验对象除人
6、体外,有鼠、兔、狗、猴、猪、牛等哺乳类动物。一般选择健康对象若干,测定投药后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尿药量或某 些内脏组织器官中的浓度等。试验中个体差异较大。为了克服对象间的个体差异,往往需选取较多的对象,在同等条件下进行试验,最后将服药组与对照组进行对照数学处理(方差分析)或其它的显著性试验收以获得得较可靠的结论。同时为克服药对象在间断性的多次性试验时(如需试验收多种药物的优劣)其生理状况造成的药效指标的差异(一般称作“自体差异”),应该在每一个用药对象上交叉性的先后试完各种受制试剂,不允许遗漏,最后的数据可进行总的范围方差分析。 在动物实验模型上,也有采用鱼体(如金鱼)来进行生物药剂学一些项目
7、测定的报道引起 人们的关注。目前金鱼实验的方法尚处于研究阶段,若能推广,可简化生物药剂学的测定手续。还应提及,生物药剂学在研究剂型与生物体的疗效方面意义虽较大,但生物药剂学测出的任何指标不能单独用来判断某药在临床上“有效”,“无效”,要对某药的“优劣”作出全面的判断,还必须有临床疗效的依据为后盾。往往在药理工作者通过大量的动物试验并经临床观察,确已证明某药基本上有效、安全无毒后,才进一步进行生物药剂学的研究以确定适合该药的最合理剂型的处方组成、用药剂量和方法等。 三、药物的吸收 药物被机体摄取的过程为吸收,即是:药 物从用药倍位进至循环系统的过程。药物的吸收倍位有胃、肠以及口腔、直肠及皮肤等。
8、 (一)消化道吸收 1消化道上皮细胞细胞膜(生物膜)由于药物在消化道内是透过上皮细胞而吸入循环系统,故上皮细胞膜的性质决定药物吸收的难易。 2药物吸收机制 ( 1)被动扩散( passive diffuson)脂溶性药物由被动扩散透过生物膜,由高浓度区到达低浓度区不需要消耗能量。服药以后,胃肠液中浓度高,细胞浆液内浓度低,药物能被动扩散通过,又以同样机理转运到血液而吸收。被动扩散可用 Fick 第一定律解释。 dc/dt=k c=k(C1?/FONTC2)C1 和 C2是膜两侧的药物浓度, k是比例常数,比例常数 k包括扩散系数、药物穿透的面积和生物膜厚度。 3 ( 2)主动转运( activ
9、e tranqporti carrier-mediated transport)一些机体所必须的物质,如单糖、氨基酸等,是借助于载体的帮助,能从浓度浓度处往浓度高处逆向转运。载体量是有限的,在吸收部位,药物达到某一临界浓度时,转运系统变成饱和,浓度再大也不能加快药物的吸收速度;而不像被动力扩散,其吸收速度与浓度成正比,对主动吸收的药物 可能存在某上最适剂量,超过此剂量不会有更高的治疗效应。这种转动需要消耗能量。 ( 3)促进扩散( facilitated diffusion)有相当多的物质,如一些非脂溶性物质或亲水性物质借助于细胞膜上载体物质的帮助,从高浓度向低浓度区扩散,也不需要消耗能量。扩
10、散速度取决于膜两侧浓度差。与被动扩散的区别在于它借助于膜上载体的结合或释放而扩散的。 ( 4)膜孔转运( pore transport)能通过上皮细胞的细孔(平均半公式为 4A)那样大小的物质则可穿过这种冲满水的细孔而被吸收,膜孔转运的吸收速度,受 药物分子或离子的大小、浓度以及水的吸收速度影响。综一所述,多数药物的吸收属于“被动扩散”,故胃肠道上皮细胞对这些药物起着脂溶性屏障的作用,其中脂溶性药物通过被动扩散而吸收,非脂溶性药物的扩散通过屏障则相当困难。 3消化道生理及药物吸收 ( 1)消化道及其 pH 值:药物口服后通过胃肠道时,其不同表面特性的解剖区域会影响药物的吸收速率。胃肠道组成有三
11、大部分:胃、小肠及大肠。药物口服后首先接触的是胃,胃的表面积有限, pH 值变化很大,纯胃液的 pH,当胃液分泌入胃肠腔受到稀释与食物的影响后,其 pH 即改变为 13。一般空腹时可降低 pH1.21.8,食后,正常人的胃内容物可上升到 pH35。某些药物及食物可能对胃液的分泌或中和胃液影响特别大,如抗胆碱药阿托品和普鲁本辛,脂肪及脂肪酸等均能抑制胃液分泌,制酸药则使 pH 升高。有胃中的 pH 环境下,弱酸性药很容易吸收。 ( 2)胃排空速率与药物吸收:在胃肠中几乎不吸收而在肠内吸收的药物,其疗效的出现决定于药物离开胃进入十二指肠的速率,需要立即止痛的药物如何待因,延迟胃的排空将延迟镇痛作用
12、的开始,对有些受胃酸和胃酶活性影响不稳定的药物,胃的排空缓慢也影响药物的有效性 ,如苄青霉素的降解程度决定于它在胃内停留时间,在胃酸条件下能解离为离子的胺类药物及包肠衣制剂等胃空速率对疗效的开始是十分重要的。 4药物理化性质对吸收的影响 ( 1)药物的解离常数与脂溶性的影响:前面已讲过消化道上皮细胞膜具有脂质膜的特性,这样就对非离子性的有机弱酸和有机碱易吸收,离子型难吸收。非离子型与离子型的比例与环境 pH 直接相关。同时,吸收速率又与油 /水分配系数有关。一般是脂溶性愈强吸收愈好,这种关系称为 pH 分配学说。溶液中非离子组分是药物的解离常数与消化道腔液 pH的函数。其关系可用 Hendes
13、sen-Hasselbalch 缓冲方程式表示。 4 ( 2)溶出速率:药物以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或混悬剂口服,或用植入片或混悬剂肌注,其吸收过程为:固体药物崩解溶解生物膜吸收。溶出速率的理论依据是 Noys Whitney 的扩散溶解理论。 ( 3)多晶型:化学结构相同的药物,可因结晶条件不同而得到不同的晶型这种现象称为多晶型。有机化合物的多晶型现象极为普遍。例如 38 种巴比妥药物中有 63%有多晶型;48 种甾体化合物有 67%有多晶型。晶型不同,它们的物理性质如密度、熔点、溶解度和溶出速度均有不 同。在一定温度与压力下,多晶型中只有一种是稳定型其熵值最小,熔点最高,溶解度最小,化学稳定
14、性好,其他晶型为亚稳定型,它们最终可转化为稳定型。亚稳定型的熵值高、熔点低、溶解度大,故溶出速度也较快。因此可因晶型不同而呈不同的生物利用度,为较晶型,而稳定晶型药物往往低效甚至无效。 5药物在消化道中的稳定性药物不仅在贮藏期应有足够的稳定性,且应在胃肠液中保持稳定,由于胃肠液中的消化酶或 pH 的作用可导致某些药物的活性减低或失效。 (二)口腔吸收 1口腔的生理特点口腔粘膜上皮是多层扁平上皮细胞,仅 舌表面及口唇部有角化现象。口腔粘膜分布着许多血管,在粘膜内层形成大血管网,口腔吸收后,药物通过颈内静脉到达心脏。随血液循环由全身分布,不存在胃肠道吸收后遇到的首过作用,口腔每天分泌 12升唾液,
15、其平均 pH为 6 左右。 2口腔的药物吸收口腔粘膜上皮细胞膜也由脂质体构成,故能充许脂溶性药物通过,其吸收属于被动扩散机制,与分配系数很有关系。口腔给药法可将舌下片放于舌下,也有将口腔片置于面颊与齿之间,这些片剂中的药物被唾液溶解后,通过口腔粘膜吸收,对于胃酸中灭活或首过作用大不宜口服的药物,应考虑从口腔吸收。如 硝酸甘油是一种酯,认为口服后能水解,以致到达循环这前即失效,另一方面也因硝酸甘油脂溶性好,口腔吸收的速度快,能迅速秦效解除心绞痛,故以口腔给药最为适宜。 (三)直肠吸收 1直肠的解剖与生理直肠是大肠的末端,长约 20cm,直肠粘膜表面无绒毛,皱褶少,故直肠不是药物吸收的合适部位,但
16、近肛门端血管丰富,故也是某些剂型如栓剂、灌肠剂的特殊用药部位,吸收效果良好。药物从直肠吸收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条是通过直肠上静脉经门静脉进入肝脏进行代谢后再循环至全身;另一条是通过直肠中静脉和直肠下静脉及肛管静脉绕过肝脏 直接进入血液大循环。关于栓剂中药物的吸收情况,据放射性同位素研究报道,当栓剂塞入距肛门口 约 2cm 处,其所含药物可不经过肛门系统而吸收总给药量的 5075%;硫酸钡栓剂经 X射线透视发现,当该栓剂距肛门口约 6cm 处时,药物在此倍位的吸收,大部分要经上直肠静脉进入门一肝系统。所以栓剂中药物吸收与其塞入直肠的深度有关,应距肛门口约 2cm 处为妥,这样吸收的药物在一半以上可
17、避免肝脏首过作用。 5 2直肠的药物吸收 ( 1)脂溶性与解离度:直肠粘膜是类脂膜,药物在直肠中的吸收也是通过类脂膜与微孔途径吸收,药物从 直肠的消失符合一级速度式,故直肠吸收也属被动扩散。直肠粘膜的pH 值对药物的吸收速度起重要作用,但一般直肠液的 pH 约为 7.4,且没有缓冲能力,故药物进入直肠后的 pH值变到能增加未解离药物所占的比例量,就极其可能其增加药物的吸收。 ( 2)药物的溶解度与粒径:药物的溶解度对直肠的吸收有一定影响,溶解度小的药物,因直肠中的分泌量较少,药物溶解量少,吸收也少,药物水溶性较大时,吸收也增加。药物的基质中不溶而呈混悬分散状态时,其离子大小能影响吸收。如阿斯匹
18、林栓剂,当一种阿斯匹林如过 800100 目筛的粉末,平均粒 径为 163 m,比表面积为 320cm2/g 时,另一种大粒的阿斯匹林相比,后者每 13 粒重 600mg,其比表面积只有 12.5cm2/g,这两种栓剂经健康受试者使用后 12小时,粉末制的栓剂其总水杨酸盐排泄累积量为大粒的 15倍。 ( 3)栓剂基质的影响:栓剂给药后,首先药物从栓剂扩散面的基质中释放出来,分散或溶解到周围的水性体液中,方能被粘膜吸收而产生疗效,用作全身治疗的栓剂,要求药物从基质中迅速释放出来,而基质对药物释放有一定影响。栓剂中药物吸收的限速过程是基质中药物释放到水性体液这一步。所以药物从基质中释放 的快,可产
19、生较快而强烈的作用,反之则作用缓慢而持久。由于基质种类和性质的不同,释放药物的速度和对药物影响的机理亦不同。 (四)注射吸收 注射剂除有时作关节腔内注射或神经阻断以发挥局部作用外,通常无论在新药研制以及临床各阶段中多用于发挥全身作用。有些药物或因在消化道分解,或因本质上难以吸收,只能采用注射给药;相反,也有不少药物不适于注射。 1给药部位与吸收途径从给药方法上注射剂与其它给药方法的不同点之一是,注射操作需用注射针刺入组织内部,从而产生损伤,无论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在注射部位附近都有充 分的血液或淋巴液循环,从而可以预测吸收快,注射的药物一旦分布到结缔组织后,即向循环系统进行。 2影响吸收因素除
20、药物分子和生物膜的物理化学性质外,还有种种因素影响吸收的速度。如给药部位的选择,药物的浓度,热力学活性等对吸收速度均有重要关系。 ( 1)药物吸收因素:药物分子本身以及注射剂剂型本身的理化性质,常常影响药物的吸收,作为药物固有的属性,首先是它的分子量,药物分子量越大吸收愈慢,分子量相当大的药物,通过毛细血管壁细孔或实质部分均有困难,只能以淋巴部位作为主要吸收途径,而淋巴循环要比血循环慢得 多,淋巴流速只有血浆流速的万分之一。 ( 2)生理因素:血流的变化对注射倍位的药物吸收影响很大,前述理化性质的影响,大多是血流维持恒定的情况下所体现的。如果某些原因引起血流变化时,则理化因素被掩盖。6 血流与
21、吸收的关系是在血流量大时吸收速度基本固定,吸收的限速过程不是血流速度,而是药物的扩散。但当血流慢时,则血流速度变为主要因素。 (五)皮肤吸收 皮肤经常受到许多化学和物理作用的侵袭,当某些合成化学品,有毒气体和液体、化妆品和药物渗入皮肤时会产生局部或全身毒性,若大面积涂布时皮肤的总吸收量也很可观。另 外,皮肤病灶深浅不同,要求产生作用部位也不相同,近年来利用皮肤给药而达全身吸收正日趋重视。 1皮肤及药物透皮吸收药物透皮吸收的途径至今仍有争论,但从皮肤的解剖来看,可有三条解剖途径:透过完整的表皮:一般认为完整表皮具有类脂膜特性,肥许脂溶性药以不解离型式透入皮肤,解离型的较难透入。通过毛囊、皮脂腺:
22、药物进入毛囊口就可能通过毛干或毛囊壁间隙或皮脂腺到在角质层以下的部位,再通过囊壁上皮细胞进入真皮或皮下组织。皮脂腺分泌物是油性的,也有利于脂溶性药物的透入。若制剂中加入表面活性有助于药物等毛囊接触,对吸收 有利。通过汗腺:汗腺是否为药物吸收的通道尚无定论,如手牚皮肤虽汗腺很多,但过物质的渗透性除水以外都是比较小的。 2影响透皮肤吸收的因素当药物与皮肤的接触面积有限时,吸收速度及吸收的药物总量,与其他部位相比是较小的,但单凭这一点并不能否定透皮吸收的重要性,特别是的年来通过透皮吸收作为产生全身吸收作用的给药途径也是一个较新发展。 ( 1)皮肤状况:皮肤的应用部位,表皮各层的厚薄粗细、毛孔的多少等
23、与药物的渗透都有关系。一般角质层厚的部位不易透入,儿童皮较成人易吸收,粘膜吸收比皮肤要快得多。皮肤下不同部 位对于吸收有不同影响,其速度依次下列次序增加:足底前下臂脚背、颅顶盖大腿上部及耳廓后部,在毛囊较大或较多的区域吸收较多,而在角质层较厚的地方吸收就减低。 ( 2)药物的理化性质:皮肤吸收药物的量,一般随药物在赋形剂中浓度的增加,仅有少数几种化合物增加浓度反而引起吸收速度的显著减少,如用较高浓度对皮肤产生腐蚀作用的物质如苯酚,由于造成人为的屏障(常有明显的痂皮形成)故阻碍了有效的渗透。物质的溶解性能对于渗透生物膜能力有很大的影响,溶于类脂物的物质由于细胞膜含有类脂物故能被通过,而水溶性物质
24、需在细胞壁 蛋白质离子水合后才能通过。非常亲油的药物可聚积在角质层而不被吸收。离子型药物与分子型药物相比吸收较慢;分子量与吸收速率之间存在反比关系,即小分子渗透比大分子快,他子量在 3000 以上时不渗入,故以皮肤吸收适于分子量小的物质。 四、药物的分布 (一)体内分布与药效 药物的体内分布是指药物经吸收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和各组织间的屏障,转运至各组织的现象。药物向组织的转运,不仅对发挥疗效,而且对用药的安全(如药物是否蓄积在组织中)均起重要作用。因此,为了发挥药物的药理作用,应使药物正7 确分布至发挥作用的靶器官( rarget organ)在该部位停留必要的时间,充分发挥作用后,应迅速排泄
25、至体外以确保安全。药物到达作用部位后,能同一些和它的药理作用基本无关的细胞内高分子化合物、细胞内颗粒、脂肪成分等细胞成分产生非特异性结合。使之贮留于局部。通常呈现药理作用的组织内药物含量只是给药量中很有限的一部分,这种药物是通过药物 -受体的相互作用与专门的受体结合的。作用部位的药物浓度,除主要受在肝脏中进行的代谢速度、透入作用部位的速度、肾或胆汁等部位的排泄速度外,又与药物向作用部位以外的组织的分布特性有关。药物在分布过程中,作用 部位分布的有效药物浓度,关键在与受体的结合程度。 (二)表面分布容积 人体的体液是由细胞内液、组织间液和血浆三部分组成的。组织间液处于细胞内液与血浆之间,它与血浆
26、一起组成细胞外液。普通成人,水份约占体重的58%,其中血浆只占体重的 5%左右(故血浆只相当于体内水分的 1/3),组织间液约占体重的 13%以及细胞内液约占体重的 41%。因此, 60kg 体重的成人约有总体液 36lL,其中血浆约2.5L,组织间液约 8L(故细胞外液约为 10.5L),细胞内液约 25L。血液以外的水分多达 33L。为了使药物的血中浓度具有意 义,必须有一个血药浓度与体内总药量的关系式,在这关系式中要引进表现分布容积( Vd)这一概念。表现分布容积是药物的一种特性,不是体内含药的真实容积,而是药物充分均匀分布的假设前提下,体内全部药物按血中同样浓度溶解时所需的体液总容积。
27、若血液内的药物量为 D,并设血浆与组织间达到平衡后血浆中浓度为 Co,则Vd=D/Co(单位:升)。若药物静脉注射后立即达到分布平衡,则在开初时体内药物量基本上等于静脉注射剂量 Xo,此时若测得血药浓度为 Cod Vd=Xo/Cod D=Vd Cod 上式表明,当一个药物的 Vd 值求得( 或可从有关书刊中查得)后,只要测出血药浓度,即可算出用药后任何时间内的体内药物总量。 (三)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 1体内循环与血管透过性; 2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能力; 3蓄积作用; 4肝脏的首过作用。 (四)淋巴系统的转运 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构成体循环,由于血液流速比淋巴流速快200500 倍,故药物的转运
28、主要由血液承担,但是药物的淋巴系统转运,在某种意义上说同样是很重要的:某些特定物质(如蛋白质、脂肪等大分子物质)的转运必须依赖淋巴管的转运;淋巴循环为给药后 不通过肝脏的转途径之一,从而避免受肝脏的肛谢破坏,故有其重要性;当传染病、炎症、癌转移等使淋巴系统或其外围产生病灶时,必须让药物向淋巴8 系统转运。透过血管的小分子通常也容易转运至淋巴和组织细胞中,位于组织间隙的大分子,虽难于进入血管,但易进入淋巴系统。 1从血液向淋巴液的转运; 2从组织液向淋巴液的转运; 3从消化管向淋巴液的转运。 (五)其它系统的转运 1脑内转运; 2血球内转运; 3胎儿内转运; 4脂肪组织的转运。 五、药物的代谢
29、药 物进入体内经过吸收、分布至呈现药理作用,但若机体摄取的药物一直留在体内持续发挥作用,机体就会中毒甚至死亡。又由于多数药物具有较高的脂溶性,若药物以原形从肾脏排泄时,由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又将药物留于体内。所以机体摄取的药物在排泄前,必须变成脂溶性较低或水溶性较高的物质,以便排出体外,这种反应即为代谢。从这个角度来看代谢是机体对药物这种异物的防御反应。另一方面,从投与药物期望它出现作用的角度来说,代谢则成为设计药物的合理用法或考虑调节作用时间的重要线索之一。简言之,药物代谢是外来有机药物在体内的生理化学变化过 程。 (一)药物代谢部位和药物代谢酶进行药物代谢反应的部位是在肝脏,最重要的代谢反
30、应 -氧化反应几乎全部在肝脏中进行。代谢反应必须有酶参予,药物代谢酶(简称药酶)通常分为微粒体酶和非微粒体酶两类。 1肝微粒体药酶系肝微粒体药酶催化的反应包括 N-去烷基、 O-运河烷基、芳环及侧键的羟基代、硫氧化、氮羟基化及硫被氧取代。该酶系的催化作用可针对许多结构不同的药物,但只催化能通过细胞膜的脂溶性药物代谢。 2非微粒体酶系统只有少数药物由非微粒体酶系代谢。一般来说,凡属结构类似体内正常物质、脂溶性小、水溶性较大的药物,均由这组酶系代谢:细胞浆中酶系 包括醇脱氢酶、醛氧化酶、黄嘌呤氧化酶等。线粒体中酶系 包括胺氧化酶、脂环素芳香化酶等。其中以胺氧化酶和用药关系较大,它们能使各种内源性胺
31、类和外源性胺灯氧化脱氢胺生成醛,再进一步氧化灭活。血浆中酶系包括胺氧化酶、酰胺酶和胆碱脂酶等。 9 3肠道菌丛的酶系统 有些药物的代谢物经胆汁排入肠中,经肠道菌丛转变为原形后又被吸收形成肠 -肝循环,能使药物作用时间延长,也增加了肝内药酶负担;肠道菌丛能将某些营养物质如氨基酸变为胺类、羧酸或烃 类等有毒物质,吸收后可增加药酶负担,或抑制其他药物代谢。 (二)药物代谢反应类型 药物代谢常分二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通常是氧化、还原和水解反应;第二阶段是结合反应。但要结合,分子内必须具有能与结合物质起反应的阴离子基团。许多药物原来不具有这些基团,第一阶段的反应即在于暴露或引进这些基团如 OH,-COO
32、H 或 NH2等。各种药物的代谢方式不同,有的只需要经受一种类型的化学变化,多数药物要经受二个阶段的反应。总之不论是经过一个阶段或二个阶段的反应,其目的是使该化合物转变成更易溶解于水的形式更易为肾脏排泄 。 (三)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 1给药途径与给药剂量对代谢的影响; 2酶促及酶抑作用; 3影响药物代谢的生理因素:性别;年龄;个体;疾病;饮食。 六、药物的肾排泄 (一)肾的生理 肾脏的生理作用主要有以下方面: 1排泄含氮的代谢产物 肾脏能将血液中的蛋白质代谢废物不断清除,使血浆中的非蛋白氮(含尿素、尿酸、肌酸、甩酸酐、氨等)的含量有一相对的稳定水平。当肾功能减退进,随尿排出的非蛋白氨减少,血中
33、蓄积就增多,因此,测定血浆中非蛋白氨的含量可作为肾功能的一种 指标。 2调节体内水分及平衡渗透压 肾脏能适应人体进食、饮水和代谢产生的水的变化,以及由皮肤、胃肠管、呼吸道排出水分的变化,而推出不同浓度和不同量的尿液,以维持体内水分及渗透压的平衡。如饮水后,尿量就增加,尿比重就降低。当体内缺乏水分时,尿量减少,尿比重增高。临床上常测定饮水量和尿量、尿比重之间的关系,作为肾功能的一种指标。 3调节酸碱平衡 肾脏能根据体内酸碱平衡的情况,而控制酸性物和碱性物排出的比例。当酸性物或碱性物任何一种在血液中增多时,就会通过肾脏把多余部分排出去以调节和维持体内的酸碱 平衡。 (二)药物的肾排泄机制 机体对药
34、物并没有特殊的排泄机制,其机制与排泄一般的机体成分或新陈代谢产物的机制是相同的。 七、剂型与疗效 10 剂型和种类很多,组成各异,但对药物释放的速度和程度都能产生不同影响,即使一种药物以相同的剂型和剂量,同一途径给药时,由于剂型因素上的差异,对药物的释放也很可能有很大差别,从而影响到治疗效果。 (一)口服液体剂型 1溶液型药剂 ( 1)溶液型剂的吸收特点:溶液是药物以分子或离子型式分散在体液中的热力学稳定体系,给药部位对水溶液的吸收一般都较快 而完全,某些剂型因素引起的限速过程如崩解或溶解,对水溶液都不产生影响,溶液除了供给适宜的生物有效性外,对儿童及老年人服用也方便。 ( 2)影响吸收的因素
35、:药物的溶解度;溶媒与附加剂的影响。 2混悬型药剂 ( 1)混悬型药剂的特点:混悬液在吸收前药物颗粒必须溶解,溶解过程是否为主速过程,取决于药物的溶解度以及剂型中的附加剂等因素,故混悬液在吸收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比溶液剂要多。 ( 2)影响混悬剂吸收的因素:药物因素;分散媒和附加剂。 (二)口服固体剂型 1散剂 一般与混 悬液有关的生物利用度问题也与散剂有关,如颗粒大小、溶解溶解速度、成份间可能的相互作用以及贮存中的变化等。散剂中药物粒子大小对其溶解性能和生物利用度有很大影响,哪难溶性药物安体舒通,灰黄霉素微粉化后,在体内吸收率明提高。但用减小粒径的方法来增加药物吸收,一般只适合于胃肠道吸收受溶解
36、速率限制的情况,对水溶性或弱碱性药物在酸性胃液中溶解很快,而吸收主要是在肠道,则胃的排空是这些药物的限速过程。在考虑对粒径的要求时,还需注意药物的性质及应用特点。如药物要求较快达到较高血药浓度时,一般以粒度小的粒子为宜。但有些药物在 胃中不稳定,如红霉素粒子细度增加时,药物分解加快有效性降低;刺激性药物如呋喃妥因宜用较大粒子,以减少其刺激性。又如对某些驱肠虫药物的动物实验表明根据肠虫寄生的部位也需要考虑药物的粒子大小,使对宿主的吸收减至最小而对寄生虫的毒性作用可以增大。总之,对散剂粒子的大小,要考虑治疗要求和应用方面的特点。 2胶囊剂 一般胶囊剂不象片剂、丸剂在制备时需加粘合剂及一定的压力,所以胶囊剂服用后在胃中崩解较快,囊壳破裂后,药物可迅速分散,以大面积的暴露在胃液中,故药物释放到胃肠液中去的速度减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