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青 稞第一节 青稞品种生态型一、青稞生育期与海拔高度的关系青海省青稞品种生育期在省内不同地区的变化,总趋势是随着经度的增加而缩短,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延长。海拔每升高 100 米,温度降低约 1,生育期延长约 34 天左右。二、降水量对青稞千粒重的影响千粒重是青稞品种重要生态经济性状。不同青稞品种类型的千粒重是不一样的。热量条件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壤含水量合适,千粒重就高。高寒山区虽然降水量多,而热量不足,生育期短,影响籽粒灌浆,千粒重偏低。三、光、温条件对青稞品种生态型分布的影响青稞品种生态型主要取决于不同纬度、光照、温度、土壤、降水量等条件。东部黄土高原生态区的河谷地区海拔低,纬度
2、低,气温高,日照充足,耕作栽培条件好,品种特性多为春性,中熟,叶片宽大,茎秆粗壮,喜水耐肥,分蘖多,抗倒伏,大穗多粒,千粒重高,产量高。干旱浅山因温光充足,土壤瘠薄,耕作水平低,品种特性为春性或半冬性,早熟,植株中高秆,叶细而长,根系发达,抗旱力强,耐瘠。高寒山区因气温低,生育期短,品种多为早熟,稀穗,耐寒,植株中高秆,抗倒伏,分蘖中等,成熟一致,适宜机械收割。第二节 青稞品种选用良种是投资少,收效快,增产增收的基本措施。各地生产实践表明,良种一般可以增产 10一 15。目前,主要推广的青稞品种有:一、肚里黄幼苗直立,叶色灰绿,叶耳微红色,株型较紧凑,株高 7595 厘米,较抗倒伏。穗纺锤形,
3、四棱,直立,外颖脉呈微红色,护颖窄,长芒有齿,闭颖授粉,小穗着生疏,口紧不易落粒,穗长 52 厘米,穗粒数 3238 粒,穗不抽或出剑叶鞘。籽粒蓝色、椭圆形,千粒重 44 克,籽粒半硬质,粗蛋白含量 13.67,淀粉 61.79,脂肪 3.14c,春性、早熟。在高位山旱地生育期 118123 天,耐寒性好,抗散黑穗病,抗旱性差,不耐瘠薄。1生产能力与适宜地区 该品种在较高肥力条件下,产量 350400 公斤亩;在一般肥力条件下,产量 300350 公斤亩。适宜在年均温 0以上,海拔 3000 米以下高、中位山旱地和高位水地种植。2栽培技术要点该品种具有适应性广的特点。矮秆,与杂草竞争能力弱,因
4、此在苗期要加强除草工作。前茬以油菜、薯类为好,忌连作。每亩施农家肥 1.52 立方米,纯氮4 56 公斤,纯磷 455 公斤。3 月下旬至 4 月中旬播种,条播,播深 3.55 厘米。播种量 19215 公斤亩,保苗 28 万株32 万株亩。三叶期及时松土、除草,结合松土或浇水视苗情追纯氮 1.22 公斤亩。二、昆仑 10 号春性。幼苗直立,叶绿色,叶长 2630 厘米、宽 24 26 厘米,叶姿半披。株100110 厘米。茎秆黄色,弹性中等,茎粗 05O7 厘米,蜡粉少。茎节数 6 节,第一节间长 225 厘米,第二节间长 8.59.4 厘米,穗下节长 4244 厘米。单株有效分蘖数 1.5
5、2 个,分蘖成穗率 1825 。植株整齐。穗全抽出,闭颖授粉,穗部直立。穗圆锥形,六棱,小穗着生密,穗长 4.34.8 厘米。颖壳黑色,护颖窄。长芒、有齿,后期转成浅黑色。裸粒,籽粒黄色稍带浅蓝,卵圆形。种子基刺纤维状,落粒性中等。种子休眠期短。千粒重 4246 克,穗粒数 38.740.2 粒,穗粒重 161.8 克,单株粒重 2.2克,经济系数 040.5 ,容重 780800 克升,籽粒硬质,粗蛋白含量 13.22,淀粉含量 62.49,出粉率 90。生育期 124 天,中熟。抗倒伏性较强。耐湿性、耐寒性中等。耐旱性、耐盐碱性强。高抗条纹病、散黑穗病、坚黑穗病。青稞麦鞘潜蝇为害轻。1生产
6、能力与适宜地区 该品种在水地一般亩产 350400 公斤;低位山旱地一般亩产 150200 公斤;高位山旱适种区和中位山旱地区一般亩产 200250 公斤。适宜在东部农业区高位水地、低位、中位山旱地和西部灌区种植。2栽培技术要点 该品种适宜种植在土质松散的微碱性土壤。播前施足基肥,宜秋施肥为好,追肥要早,以每亩施尿素 57.5 公斤为宜。西宁地区种植播期适宜在 4 月 1 日前后,高寒地区应适时早播。该品种分蘖强,水地每亩播种量 12.5 公斤,山地 15 公斤,保苗 20 万株 25 万株亩,保穗 25 万穗30 万穗亩:播前晒种,石灰水浸种,防治条纹病、散黑穗病。三、东青 1 号春性。幼苗
7、直立,叶色绿色,叶耳白色,叶姿平展。株型半松散,株高 6570.2 厘米,茎秆黄色,弹性强,茎秆蜡粉少。茎节数 5 节,穗下节长 18.323.9 厘米。单株有效分蘖数 0.60.8 个,分蘖成穗率 82.8。穗半抽出,闭颖授粉,穗脖弯垂。穗长方形,四棱,疏穗,穗长 4.86.4 厘米。颖壳黄色,窄护颖。长芒、有齿、黄色。裸粒、黄色、长圆形。种子基刺纤维状。千粒重 4045.2 克,穗粒数 30.435.2 粒,穗粒重 1.72.1 克,容重728 克升。粗蛋白含量 12.37,淀粉含量 61.17,出粉率 68.生育期 138 天。中早熟,生育期 138 天。抗倒伏性、抗旱、耐湿性强。高抗散
8、黑穗病、青稞麦壳潜蝇。(一) 生产能力与适宜地区 中等水肥条件下每亩产量 200300 公斤,适宜在海东地区高位山旱地种植。(二) 栽培技术要点 4 月上旬播种,每亩播种量 13.4 公斤,保苗 25 万株亩,有效穗30 万穗亩。三叶期及时松土除草。四、昆仑 164春性,中早熟。幼苗直立,叶绿色,叶耳白色,叶姿平展。株型半松散,株高91.8107.3 厘米。茎秆黄色,弹性中等,茎粗 0.30.4 厘米,蜡粉少。茎节数 5 节,穗下节长 30.135.6 厘米。单株有效分蘖数 0.3 个,分蘖成穗率 52.6。穗全抽出,闭颖授粉,穗脖弯垂,穗部半弯。穗长方形,四棱,疏穗,穗长 4.16.3 厘米
9、。颖壳黄色,窄护颖,外颖脉黄色。长芒、有齿、黄色。裸粒、籽粒黄色、长圆形。种子基刺纤维状,落粒性中等。千粒重 437 45 克,穗粒数 21.144.4 粒,穗粒重 1.12.3 克,容重 792,0 克升。籽粒半硬质,粗蛋白含量 13,30。生育期 123126 天。(一)生产能力与适宜地区高水肥条件下每亩产量 300 公斤;一般肥力条件下每亩产量 250公斤。适宜在年均温度 0左右,海拔 3150 米以上的高位山旱地和中位山旱地种植。(二) 、栽培技术要点 3 月中下旬播种,高位山旱地每亩播种 1。7 2 公斤,保苗 30万株亩以上,有效穗 30 万穗亩以上;中位山旱地每亩播种 152 公
10、斤,保苗 25 万株亩。五、北青 6 号春性、早熟。幼苗直立,叶色绿,叶耳白色,叶姿平展。旗叶下第一片叶长 17.47 厘米、宽 2.05 厘米。株型半松散,株高 106.13 厘米。茎秆黄色,粗 0.348 厘米,弹性中等,蜡粉中。茎节数 5 节,第一节间长 2.4 厘米,第二节间长 11.23 厘米,穗下节长 35.61 厘米。单株有效分蘖数 01 个,分蘖成穗率 43.1。植株整齐。穗全抽出,闭颖授粉,穗脖弯垂,穗部半弯。穗长方形,四棱,小穗着生疏,穗长 6.27 厘米。颖壳黄色,外颖脉黄色,护颖窄。长芒、有齿、黄色。裸粒、籽粒黄色、卵圆形。种子基刺纤维状,落粒性中。千粒重43 33 克
11、,穗粒数 42 粒,穗粒重 1.89 克,单株粒重 2.01 克,经济系数 0.46,容重 820 克升,籽粒半硬质,粗蛋白含量 15.1,出粉率 90。生育期 110118 天,耐湿性、耐寒性、耐旱性、耐盐碱性中等。较抗倒伏,较抗条纹病,散黑穗发病率 0.03。(一) 生产能力与适宜地区该品种在较高肥力条件下,每亩产量 300350 公斤;在一般肥力条件下,每亩产量 240275 公斤;在旱作条件下,每亩产量 200 公斤。适宜在年均温 0,海拔 3200 米以下高、中位山旱地种植。(二) 栽培技术要点该品种具有适应性广的特点。前茬以油菜、薯类为好,忌连作。每亩施农家肥 1.52 立方米,纯
12、氮 4.56 公斤,纯磷 45.5 公斤。3 月下旬至 4 月中旬播种,条播,播深 3.55 厘米。每亩播种量 1921.5 公斤,保苗 30 万株35 万株亩。三叶期及时松土、除草,结合松土或浇水视苗情追纯氮 1.22 公斤亩。六、互青 2 号春性。幼苗直立,叶色绿色,叶耳白色,叶姿平展。株型半松散,株高 7788 厘米,茎秆黄色,弹性强,茎秆蜡粉多。茎节数 67 节,穗下节长 13.218.8 厘米。单株有效分蘖数 12 个,分蘖成穗率 3540 。穗半抽出,闭颖授粉,穗脖半弯。穗长方形,四棱,穗长 5.216.51 厘米,疏穗。颖壳黄色,外颖脉黄色,窄护颖。长芒、有齿、黄色。裸粒、籽粒黄
13、色、椭圆形。种子基刺纤维状。千粒重 41.246.2 克,穗粒数 2937 粒,穗粒重 11.7 克,容重 816 克升,籽粒半硬质,粗蛋白含量 14.08,出粉率 95。生育期 114117 天。中早熟,生育期 114117 天。耐湿、耐寒,抗旱、抗盐碱。(一) 生产能力与适宜地区 高水肥条件下产量 280 367 公斤亩;一般水肥条件下产量 250280 公斤亩。适宜海拔 3100 米以下的高位水地和高位山旱地种植。(二) 栽培技术要点播种量 1112 公斤亩,每亩保苗 25 万株27 万株亩。在分蘖期进行田间管理防治杂草。七、北青 7 号春性,幼苗直立,叶色绿,叶耳白色,叶姿平展。株型半
14、松散,株高 94101 厘米。茎秆黄色,粗 0.30.4 厘米,弹性中等,蜡粉中。茎节数 5 节,穗下节长 26.130.3 厘米。单株有效分蘖数 0.2 个,分蘖成穗率 41。穗全抽出,闭颖授粉,穗脖弯垂,穗部半弯。穗长方形,四棱,疏穗,穗长 5.57.4 厘米。颖壳黄色,外颖脉黄色,窄护颖。长芒、有齿、黄色。裸粒、籽粒黄色、卵圆形。种子基刺纤维状。千粒重 42.944.3 克,穗粒数42.246.8 粒,穗粒重 1.62.3 克,容重 726 克升,籽粒半硬质,粗蛋白含量14 07,淀粉 62.8。早熟,生育期 114 天。耐湿、耐寒、耐旱、耐盐碱,抗倒伏性。(一) 生产能力与适宜地区高肥
15、力条件下每亩产量 300 公斤以上,一般肥力条件下,每亩产量 240275 公斤,旱作条件下每亩产量 200 公斤。适宜在年均温 0以上的中、高位山旱地种植。(二) 栽培技术要点 3 月下旬至 4 月中旬播种。每亩播种量 2021.5 公斤,保苗 28 万株30 万株亩,保穗 30 万穗35 万穗亩。三叶期及时松土、除草。八、北青 8 号 春性.幼苗半直立,叶色淡绿,叶姿平展。株型半松散,株高 93.398.5 厘米。茎粗0.3 0.4 厘米,弹性中等,蜡粉中。茎节数 5 节,穗下节长 29.434.1 厘米。单株有效分蘖数 0.2 个,分蘖成穗率 40o 穗全抽出,闭颖授粉,穗脖半弯。穗长方
16、形,四棱,疏穗,穗长 5.97.7 厘米。颖壳黄色,窄护颖。长芒、有齿、黄色。裸粒、籽粒蓝色、椭圆形。种子基刺纤维状。千粒重 49.654.3 克,穗粒数 43.147.6 粒,穗粒重 1.724 克,经济系数 0.40 5 ,容重 782.3789.7 克升。粗蛋白含量 14.11。生育期 112118 天。(一) 生产能力与适宜地区 一般水肥条件下每亩产量 260286 公斤;高水肥条件每亩产量 300 公斤以上。适宜在年均温度 0.5以上的高位山旱地、高位水地种植。(二) 栽培技术要点 3 月中下旬播种,每亩播种量 20 22 公斤,保苗 25 万株27 万亩,有效穗 29 万穗33 万
17、穗亩。三叶期及时松土、除草,孕穗期至抽穗期,叶面喷施3磷酸二氢钾溶液 12 次。九、昆仑 12 号春性,中早熟,幼苗半直立,叶绿色,叶姿半垂。株高 116118 厘米。茎秆绿色,弹性中等,茎粗 0.40.5 厘米,茎秆蜡粉中。茎节数 5 节,穗下节长 3537.5 厘米。单株有效分蘖数 0.30.4 个,分蘖成穗率 255。穗全抽出,闭颖授粉,穗脖弯垂。穗长方形,四棱,穗长 7.67.7 厘米,裸粒、籽粒黄色、卵圆形。种子基刺纤维状。千粒重 44 克,穗粒数 31.540.3 粒,穗粒重 1.71.8 克,容重 709710 克升,籽粒半硬质,粗蛋白含量 14.33,淀粉含量 59.08。生育
18、期 102106 天。抗倒伏,不易落粒。(一) 生产能力与适宜地区 旱作条件下每亩产量 200240 公斤,一般水肥每亩产量240273 公斤,高水肥条件下每亩产量 273300 公斤。适宜在年均温度 0.5的中高位山旱地种植。(二)栽培技术要点 3 月中下旬至 4 月上旬播种,每亩播种量 13.320 公斤,保苗 22万株24 万株亩,成穗 24 万穗28 万穗亩。三叶期及早松土除草。第三节 青稞栽培技术上茬作物收获后及时翻耕,深耕 2025 厘米。播种前整地有益于提高播种质量,结合整地亩施农家肥 1000 公斤作底肥,施底肥是提高青稞产量的重要措施。适期早播,在温度稳定通过 0的 3 月中
19、旬4 月上旬播种,采用条播,播种量一般在20 公斤左右,行距 15 厘米为宜,种子覆土深度为 34 厘米,最深不能超过 6 厘米。尿素2 5 公斤作种肥。青稞田间管理要突出“早” 。青稞三叶期要及时除草、松土、追肥和灌水,达到苗匀、苗全,为壮苗奠定基础。除人工除草外,可采用化学除草方法,一般在青稞 34 叶期结合中耕除草,化学防除田间阔叶杂草,青稞拔节期以前,亩喷洒 2,4 一 D 丁酯 6080 毫升。视其苗情酌情追施化肥,追肥以氮肥(尿素) 为主,最好结合灌水进行。在青稞 2 叶 1 心亩追施尿素 22.5 公斤。在腊熟后籽粒含水量小于 20一 22时收获、脱粒。脱粒后及时晾晒,使籽粒含水
20、量降至 10一 12,以利于种子安全贮藏。第四节 青稞主要病害及防治一、黑穗病青稞的黑穗病又叫火烟包,它又分为散黑穗病、坚黑穗病和半坚黑穗病三种,它是青稞最普遍的病害之一。一旦遭受其危害,产量损失严重,据调查,在未经过药剂处理的田块黑穗病的危害率一般在 5 10,最高达 1720。青稞黑穗病主要是散黑穗病,病菌侵染的途径主要为种子带菌和土壤带菌两种形式。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和不带菌的种子。2、药剂拌种和土壤消毒处理。用 15的粉锈灵或立克锈拌种,每 100 公斤种子拌40 60 克 15的粉锈灵或立克锈。采用撒药土进行土壤处理,每亩用沙土 1015 公斤,粉锈灵或立克锈 5070 克。3
21、、石灰水浸种。1 斤石灰水加清水 99 公斤。兑成 1的石灰水,每 100 公斤石灰水浸种青稞 55 公斤,浸种过程不搅拌。4、其它防治方法,在感病穗子抽出其黑粉未飞散前,拔除病株,将其烧毁或深埋。二、云纹病、条纹病、网斑病云纹病又叫日灼病。青稞发病初期,叶片和叶鞘上出现圆形或带状病斑,病斑很快增大而形成云纹状斑块,呈水浸渍状。从斑块周围至中央,出现蓝绿色、茶褐色至杆黄色,中央为灰白色。特别在叶基部斑块最多,使叶片基部枯死而不能伸直而下垂。最后全叶枯死。网斑病病斑发生在青稞的叶片、叶鞘、花及种子上,病斑为黑褐色、长形、网状,后期病斑在叶片上延长连接成为不规则的条纹。病菌的分生孢子或子囊在青稞种
22、子及地里病株残体上越冬,来年播种后,病菌侵入幼苗而引起发病。条纹病是一种种子带菌的病害。病菌侵害的症状一般在青稞分蘖期才变得明显,在病株下部叶片上出现一些黄色长条斑,当病斑蔓延到上部叶片时,下部叶片的黄色条纹坏死,叶片常纵裂或破碎干枯,病株多在早期枯死,生长矮小,发育不全,穗成畸形或不能抽穗,籽粒瘦小。此病在青稞开花期传播,病菌的分生孢子落在正在开花的穗子上,在种子内休眠越冬,次年种子发芽时又开始发病,危害幼苗。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和无病品种,实行种子消毒( 见黑穗病防治法 )2、适时早播,实行轮作;3、秋收后及时灭茬,除去植株残株,深翻土地,深埋病株:4、药剂防治( 见散黑穗病的防治法
23、)。第五节 青稞综合利用一、青稞的营养成分和保健功能青稞营养较丰富,不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含量和脂肪。而且富含维生素,每 100 克青稞面粉中含硫胺素(维生素 B1)0.32 毫克,核黄素(维生素 B2)0.21 毫克,尼克酸 3.6 毫克,维生素 E 0.5 毫克,这些物质与人体健康发育均有一定的关系。青稞是传统的医用食疗作物。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美国科学家发现大麦特别是青稞中富含具有突出降血脂胆固醇和预防心血管类疾病、结肠碍癌、糖尿病作用的 p 一葡聚糖后,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和浓厚开发兴趣,国外尤其是日本等已将其广泛用于食品添加剂。B 一葡聚糖是一种膳食纤维。膳食纤维是植物性食物中一类不能
24、被人体消化酶分解,并不被肠道吸收的物质。这些物质分子量巨大、化学成分复杂,被誉为“体内清道夫” ,是继人体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一、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微量元素之后,被并称为“第七营养素” 。它虽不直接参与人体养份供给,却参加体内的一系列新陈代谢生理活动,对人体健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膳食纤维的主要功能有:维持肠道的正常结构,完善肠道功能;平衡肠内细菌群落,调节内环境;防治便秘;调血糖、防止热量摄入过多、有明显的降血糖、血脂的作用;排毒养颜。因此,青稞也是一种集保健和药用价值为一体的保健食品,藏区牧民很少得糖尿病,与其食用青稞食品有很大关系。同时,青稞味甘咸,性微寒,平凉滑腻,无燥热。益气
25、补中,实五脏,厚肠胃之功,不亚于粳米。久食令人滑肌肤,能宽胸下气,消积进食,可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呕吐,泄泻,以及产后大便秘结。据本草拾遗记载,青稞人药,味咸,性平凉。其主要功能是下气宽中,壮筋益力,除湿发汗,止泻。二、青稞的食用方法及加工产品青稞是重要的粮食作物,特别是在青藏高原更是如此。我国藏族同胞用青稞籽粒炒熟后磨成青稞粉,制成“糌粑” ,广为食用。江浙等地群众将青稞压成碎片,混合大米同煮,或磨成粉制作糕点而食。陕西、甘肃等地群众喜食青稞麦仁稀饭。青稞是很好的营养保健食品,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特别是黑色青稞健身作用更大。因为黑色青稞含有硒,可有效地防止克山病、肝病以及肿瘤的发生。青稞主
26、要用于酿造业制作酒精,在青藏高原是酿造青稞酒的主要原料,青稞酒是青藏高原最具特色的食品;在日本、朝鲜和喜马拉雅等地区青稞可用其制作饮料。青稞也是优质的精饲料,其秸秆也是草编工业原料、造纸原料还可制作草帽、草席、玩具和各种各样的装饰品。此外,青稞还可制作饴糖、糖果、味精、酒精、酵素、麦乳精、核苷酸、乳酸钙等。第二章 白菜型油菜第一节 油菜优良品种1、门油 3 号(1)品种来源:系门源县农科所 1963 年从“小日期”品种中单株系统选育而成。 (2)特征特性:子叶心脏形,幼苗半直立、苔茎。株高 7090 厘米,分枝部位低。单株角果数 5060 个,每角粒数 1415 粒,千粒重 30.4 克。春性
27、极强,生育期 105 天,抗寒性强。(3)分布和产量:适于海拔较高的脑山地区种植,一般亩产 6080 公斤,高产的可达150 公斤。(4)栽培要点:5 月下旬播种,亩保苗 1825 万株。由于生育期短,应施足基肥,必要时可在蕾苔期追适量化肥。2、浩油 5 号(1)品种来源:浩门农场农科所选育而成,属白菜型特早熟春油菜。(2)特征特性:子叶心脏形,幼苗半直立。株高 70 厘米,分枝部位低。单株角果数5060 个,每角粒数 1415 粒,千粒重 33.4 克。春性极强,生育期 105 天,抗寒性强。(3)分布和产量:适于海拔较高的脑山地区种植,一般亩产 6080 公斤,高产的可达150 公斤。(4
28、)栽培要点:5 月下旬播种,亩保苗 18_25 万株。由于生育期短,应施足基肥,必要时可在蕾苔期追适量化肥。3、浩油 ll 号(1)品种来源:浩门农场农科所选育而成。(2)特征特性:幼苗直立,株型紧凑,帚形。株高 7599 厘米。叶色深绿,主花序长3548 厘米,有效分枝部位 4 厘米。角长 4.55.8 厘米,主花序有效角果 17.625.3 个。每角粒数 1520.3 粒。千粒重 2.83.3 克。春性强,生育期 110115 天,耐寒性强,苗期和成熟期能耐短期低温。(3)分布和产量:该品种适宜在海拔 2800_3100 米,年均气温在 0.51地区种植,一般水肥条件下亩产可达 75100
29、 公斤,比“浩油五号”油菜增产 9.811.2,在高水肥条件下可达 180 公斤以上,该品种为门源地区主栽品种。4、青油 24-1(1)品种来源:青海省农科院作物所和互助县农业技术推广站选育而成。(2)特征特性:子叶肾脏形,幼苗半直立,花黄色,花冠圆形。种子呈褐黑色,植株高大,一般 130 厘米,分枝部位低,千粒重 2.9 克,含油率 449,该品种属春性中熟品种,生育期 137 天,全生育期 152 天,抗旱性中等,较耐低温霜冻,田间不易裂果。(3)栽培要点:该品种适宜在高水肥条件下稀植。一般亩施优质有机肥料 23 方作为基肥,种肥磷酸二铵 5 公斤。亩保苗 1.O1.2 万株,如旱情严重时
30、适当增加播种量,播种不宜过深,一般为 23 厘米,播种后免耱地,以防板结。播种期在 4 月上旬至下旬。(4)生产能力与适应地区:该品种大面积种植一般亩产 100150 公斤,最高亩产可达250 公斤,在温暖水地种植。5、青杂 1 号青杂 l 号(青油 331)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研究开发中心育成的高产优质特早熟甘蓝型油菜杂交种,属甘蓝型双低品种。生育期 123 天,为早熟品种,株高 50170cm,千粒重 44.6g,含油量 4245,芥酸 O.57,硫酐 28.95molg。一般亩产220250kg,高产达 300kg。适合于川水、半浅半脑和高位水地种植。6、青杂 3 号(E144)(1
31、)品种来源:青杂 3 号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研究开发中心育成的高产优质特早熟甘蓝型油菜杂交种。该品种比白菜型油菜品种青油 24l 号和青油 9 号晚熟 5 天左右,产量比青油 241 号和青油 9 号高 35以上,其芥酸含量低于 1、硫甙含量低于 30 微摩尔克,抗菌核病性比白菜型油菜强,是替代部分白菜型油菜的理想品种。同时也适合一般甘蓝型油菜品种不能完全成熟的地区种植。(2)特征特性:子叶心脏型,幼茎绿色。抽苔前植株生长半直立。植株呈型,匀生分枝,株高 146 厘米左右。花黄色,花冠椭圆形,成熟角果黄色,角果斜生,长 7 厘米左右,籽粒节较明显。种子黑褐色,圆球形,种皮光滑。籽粒含油量
32、44.27。春性,早熟,全生育期 105 天108 天。抗旱性、耐寒性、抗倒伏性中等。轻感菌核病,有茎象甲危害,抗根肿病。(3)栽培要点:每年换种,不能留种;适时播种,亩下种量一般为 400 克,亩保苗56 万株。播种时每亩用 1.52 公斤的甲拌磷拌种,每亩施尿素 1012 公斤,二铵1012 公斤;抓好早松土锄草、早间苗定苗、早追肥防虫为主的“三早”管理。(4)生产能力与适应地区:适应地区及产量水平:适宜海拔 2800 米以下的高位山旱地种植。7、青杂 4 号(代号为 25)(1)品种来源: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研究所于 2003 年以 025A(不育系)为母本,238R(恢复系)为父本配
33、制的一代杂交种。(2)特征特性:子叶呈心脏形、幼茎绿色,心叶绿色、无刺毛。抽苔前生长习性半直立。缩茎叶为浅裂、绿色、叶脉白色,长柄叶,叶缘锯齿,腊粉少。苔茎叶披针形,无叶柄,叶基半抱茎,苔茎绿色。有效分枝部位 19.884.92 厘米,一次有效分枝数5.13O.67 个,二次分枝数 5.75O.99 个。主花序长 65.154.73 厘米,植株呈帚型,匀生分枝。株高 145385.5 厘米。花黄色,花冠椭圆形,花瓣形状侧叠、平展。雄蕊色泽黄、雌蕊色泽淡黄。成熟角果黄绿色、斜生,角果长 6.45O.98 厘米,果喙长1.310.21 厘米,籽粒节较明显。角果密度 0.860.09 个厘米。种子黑
34、褐色、圆球形,种皮光滑。单株有效角果数 156561.23 个,单株产量 8.121.24 克,每果粒数24.69O.68 个,千粒重 3.45O.25 克,经济系数 0.3l。春性、早熟。生育期 1063 天,全生育期 1363 天。耐旱性、耐寒性、抗倒伏性中等,轻感菌核病,抗根肿病。(3)品质产量:籽粒含油量 4515,芥酸 073,硫代葡-萄糖甙 306 微摩尔克。大面积种植亩产 180230 千克,高水肥条件下种植亩产 230280 千克。(4)栽培要点:播前亩施纯氮 4.6 千克,五氧化二磷 2.67 千克作底肥。适宜播期为 4月下旬至 5 月初,条播,亩播量 0.75l 千克,播深
35、 34 厘米,行距 1520 厘米,亩保苗 56 万株,成株数 48-58 万株。出苗期注意防治跳甲和茎象甲,及时间苗、定苗,定苗和除草时追施纯氮 46 千克,角果期要注意防治蚜虫。(5)适应地区:适宜在我省东部农业区海拔 3000 米以下。年均温 1以上的高位山旱地种植。8、青油 14 号(1)品种来源:由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选育而成。(2)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春性、早熟甘蓝性双低油菜,生育期 125 天左右,株高 130 厘米左右,分枝部位高 30 厘米左右,种子黑褐色,千粒重 3.5 克,子粒含油量 45.7。9、小油菜(1)品种来源:本品种是门源县农家品种,属白菜型春油菜特早熟
36、品种。该品春性极强,生育期短,出苗至成熟一般 7090 天,全生育期 95 天,对光照不敏感,三片真叶时现蕾。(2)特征特性:子叶心脏形,幼苗紫色或绿色,幼苗半直立,基叶为卵圆形,微被蜡粉。叶和茎有系数细刺或光滑,茎叶淡绿色,苔茎绿色,少数带微紫色。株高 5080 厘米,在密植的条件下,单株分枝 12 个,分枝部位低角果粗长,籽粒稀,成熟早,角果少,有空粒现象,茎杆软而细易倒伏,无效分枝多。角果形状不一致,有的粗而长,有的细。种子圆形,种皮暗褐色,千粒重 33.3 克,种子含油量 42.5。抗寒性强,能耐低温、阴湿,耐涝性、抗风性及雹后恢复能力较强,适宜海拔 3100 米高寒脑山地区种植。(3
37、)栽培要点:门源县 5 月中旬播种,8 月下旬成熟,该品种由于生育期短,要求施足底肥,结合播种前整地,每亩施有机肥 1500 公斤的基础上,每亩增施尿素 5 公斤,磷酸二铵 15 公斤,可获得 75100 公斤的产量。(4)生产能力与适应地区:一般亩产 75 公斤左右,高肥水条件下可达到 100 公斤以上。适宜浅、脑山地区种植。10青油 17 号青油 17 号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育成的双低春性中、早熟白菜型油菜品种。母本为加拿大品种斯斑(Span),父本为青海省门源小油菜。两亲本遗传背景差异大,经济性状互补面广。1996 年 11 月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
38、等优良性状。(1).特征特性幼苗匍匐,叶色淡绿,苔茎绿色,株高 119-135cm,分枝部位高 28cm 左右,一次有效分枝 5-8 个,单株有效角果 160 个左右,每果 14 粒左右,千粒重 2.8g。含油率 38.64%,芥酸含量 0.83%,硫代葡萄糖甙含量 31.68umol/g。(2) 。生育期与抗逆性青油 17 号属中、早熟品种,出苗至成熟 104 天,比青油 241 早熟 5-7 天。耐寒性强、抗倒伏,不易裂果。(3).产量表现1992-1993 两年参加了青海省级区域试验,青油 17 号平均 2102.85kg/hm,两年均比对照青油 241 增产,增产率分别为 14.64%
39、和 11.16%。1995-1996 年参加青海省级生产试验,平均亩产 115.00kg,平均比对照青油 241 增产 17.55%和 6.62%。1995 年在香日德农场农科所试种 1.3 亩,平均亩产 131.4kg;1995 年湟源县农技推广中心在塔湾乡纳隆沟村,旱地种植 0.5 亩,平均亩产 196kg。(4).栽培技术要点基肥以有机肥和磷酸二铵为主,春油菜区一般 3 月下旬至 5 月初播种。播种量撒播为1.0-1.5kg,机播为 0.4-0.5kg,每亩保苗 7-9 万株;播种时用 0.5%甲拌磷颗粒剂随种子播入土中,以防治茎龟蟓危害幼苗,生育期追施尿素 15-20kg/亩,做到及时间苗、定苗,角果期注意防蚜虫。适宜地区:青油 17 号适应性较广,在我国青海、甘肃、内蒙、新疆等春油菜区都可种植。环境条件 甘蓝型 白菜型 芥菜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