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论学前 教育 的隐性 功能 廖丽娟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功能问题是教育基本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 它涉及到人们对教育这一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的认识 , 涉及到教育在社会和人的发展中的地位作用 , 涉及到教育与社会 、 人各方面的联系 。 深入地探讨教育的功能问题 。 进而比较全面地认识这一问题 , 可以提高人们对教育的认识程度形成正确的教育功能观 , 从而促进社会和人的进一步发展 。 众所周知 , 继教育本质研究热之后 , 作为教育本质研究的逻辑延伸 , 教育功能的研究成为教育理论界关注的课题 , 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 据不完全统计 , 从 1978年 1995年 , 我国发表的有
2、关教育功能方面的论文 825篇 , 有近 900位研究者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 此外 , 在最近几年的教育理论研究中 , 也不时有关于教育功能的文章见诸报刊杂志 。 综观 20 多年来的研究历程 , 我们可以发现人们对教育功能问题的探讨主要集中在以下六个方面 : (1)教育功能研究的历程阶段划分与特征 。 (2)教育功能的界说与分类 。 (3)教育的育人功能 。 (4)教育的社会功能 。 (5)教育育人功能与社会功能的关系 。 (6)教育功能之发挥 。 教育负向功能的研究是教育功能研究中的一个新视角 , 它是人们对教育现实问题深入反思的结果 , 是人们对教育 功能问题的认识的深化 。 它克服了
3、以往人们在对教育功能问题上缺少前提性批判的不足 , 不再把 “ 教育与社会之间的相谐状态视为考察教育功能的不言自明的前提 ”, 同时考虑到 “ 教育与社会之间可能出现的失谐乃至冲突状态 。” 这种研究视角 , 借鉴社会学中的功能分析理论 , 认为功能是一个中性的概念 , 它泛指构成某一社会系统的要素对系统的维持与发展所产生的一切作用或影响 。 并且进一步认为 , 既然是影响 , 则既包括积极的影响 , 也包括消极的影响 ; 既然是作用 , 那么既可能是促进的作用 , 也可能是阻碍的作用 ,这种研究在关注教育对个人和社会的积极影响的同时 , 也 探及其消极的影响 , 对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有
4、一定的启发作用 。 这种研究在解释某些教育现象时也有一定的说服力如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问题 , 教育公平问题 、 中小学生的流生问题等 二教育的正 向 功能 正向教育功能观指只认识到教育对社会的正面影响而不探及其负面影响 (实质上是认为教育只有正面影响而无负面影响 )的种种观点与理论的统称 。 (一 )正向教育功能观的基本观点 1.迪尔凯姆的功能目的一体观 在教育社会学的视野中迪尔凯姆 (Dukheim)较早表达了教育正向功能的观点迪尔凯姆在其所著的教育与社会学一书中曾给教育下过这样一个 定义他认为教育是年长的几代人对社会生活方面尚未成熟的几代人所施加的影响其目的在于使儿童的身体智力和道德状况都得
5、到某些激励与发展以适应整个社会在总体上对儿童的要求并适应儿童将来所处的特定环境的要求 18 迪尔凯姆由此定义推出教育的社会性即教育在于使儿童系统地社会化他进一步认为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存在着双重人格一种是个体我一种是社会我前者仅仅由整个与我们自身我们个人生活中的事件有关的精神状态所组成后者是这样一种思想情感和习惯的体系即在我们身上表现的不是我们个人而是我们作为其中一个组成部分的社群或不同的社群他们两者不 可分离但又相互区别地存在于每个人的身上迪尔凯姆认为教育的目的便是塑造社会我 。 迪尔凯姆进一步推出教育的功能在于使儿童产生 (1)他所属的社会认为其每个成员不应该不具备的某些身心状况 (2)他
6、所属的特定的社群 (社会等级社会阶级家庭职业 )认为其全体成员2 必须具备的某些身心状况 19这里所谓的身心状况自然包括上述的社会我 。 我们知道目的指人对某种对象的需要在观念上的反映是人们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而功能则是构成某一社会系统的因素对系统的维持与发展所产生的一切作用或影响它们是两个内涵不同的概念前者侧重于主观愿望后 者则强调客观结果但是在迪尔凯姆的论述中我们却很难看出两者的区别究竟在何处而这两个概念如果被混为一谈则教育功能的概念便无异于名存实亡因为此时所谓的教育功能只不过是教育目的的推演而已此外我们还可以看出在迪尔凯姆的教育功能观中教育与功能均带有理想化的色彩其所说的教育是
7、指从统治阶层要求来看应当实施的教育而不是指具体的处于现实运作过程之中 。 其所说的功能也并非指具体的教育所实际产生的作用而是指从教育目的来衡量所应当具有的作用 。 2帕森斯的功能期待一体观 迪尔凯姆的正向教育功能观只是一种并未言明的理论倾向二次大战以后 这种倾向逐渐发展成为系统的理论学说其代表人物是帕森斯 (Parsons,T.)帕森斯认一个社会行为体系要存在下去必须在系统之间保持某种最低限度的一致而要这一点就必须满足一些最基本的功能性需要他按对内对外手段目个维度把这些基本的功能归纳为四个方面即对外适应 (Adaptation)功能目标完 (Goal-attainment)功能内部整合 (In
8、tegration)功能和模式维持 (Latenttern-maintence)功能这就是帕森斯著名的 AGIL功能分析模式 并将前者视为后者的自然实现和必然结果尽管帕森斯 关于教育功能的论述并不多 但是他的研究却对于正向教育功能观的研究产生了强有力的示范作用一方面他对 教育功能所作的肯定评价导致教育功能研究中逐渐形成一种只研究正向功能甚至一 味赞誉正向功能的取向另一方面他所谓的学校班级的社会化与选拔两个 主要功能与其说是学校班级的两个主要功能不如说实际上也是整个学校教育系统的 两个基本功能 3其他相关观点 帕森斯之后的教育正向功能论者进一步发展了其关于社会化与选拔两大基本功能在他们看来学校教
9、育的社会化功能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校传授了在一个日益依赖知识促进经济增长的社会中履行 大多数成人角色所不可或缺的认知技能与规范 22 他们认为在未来的后工业社会中知识的创造与传播变得更加重要社会掌握知识的程度越高其利用这种知识为社会和每个成员服务的能力也就愈大因而主要关注知识的学校机构对社会的幸福变得愈益重要二是学校培养了见闻广博的公民而这正是民主社会的要求一个受过教育的公民是一个见闻广博的公民不大可能为煽动所操纵更可能作出负责的和有根有据的政治决策并积极参与到政治过程之中学校教育减少了个人的偏执与偏见增强了对公民自由权利的支持一个良好教育的社会不仅致力于经济增长而且致力于追求社会正义更容易进
10、步 更容易对不可预料的未来挑战作出反应这样的社会关注生活的质量和使个人臻于完善的条件在学校教育的选择功能方面他们认为学校是高效和合理的分类与选择机构它提供了公平竞争的阶梯使最能干和最有动机的人得到地位最高的职位有助于创造一个机会均等的社会还有一些学者则更多地把学校教育的选择功能同今后的经济地位联系在一起认为在发达的工业化社会里越来越要求较高级的劳动力他们必须受过相当的正规教育那些填补这些高级职位的人具有高级的社会身份以致于正规教育上取得的成功就成为获取高级经济地位的前提条件技术需要似乎迫使3 正规教育和成层系统之间 结成一条更加牢固的纽带 总之帕森斯之后有关教育的正向功能的诸多研究在某种程度上
11、可以视为是对其 关于社会化与选拔两大基本功能观点的具体化与推衍所谓具体化是指对社 会化与选拔两大功能本身作进一步的探讨所谓推衍则是指继续可由 会化与选拔这两大功能推论或衍生出来的其他功能诸如政治稳定功能经济 发展功能文化传递功能社会控制功能以及人的发展功能等此外从方法论上来 看帕森斯之后有关教育的正向功能的诸多研究也与迪尔凯姆及帕森斯一脉相承即 都没有很好地将教育功能与教育目的区分开来帕森斯曾用期待来取代目的 以避免在表述上将教育 功能混同于教育目的而帕森斯之后的一些研究者则 干脆将教育功能与教育目的作为同义概念不时互换使用 尔茨认为教育的支出从主要方面来讲它能够增长一个人的能力包括知识技 能
12、文化水平企业管理能力等这种教育的结果使经济能够增长能够对社会提 供更多的贡献因此教育是使隐藏在人体内的能力增长的一种生产性活动具有重 要的经济价值关于教育投资的目的在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看来乃是为了追求 经济方面的收益无论国家投资教育还是个人投资教育一切都是以获取经济效益为 转移的舒尔茨还完成了对人力投资的收益预算这也是他的人力资本理论的实证依 据他认为受教育将会给个人带来收益对教育的收益要做长期的计算一个人受 教育后的收益除了看他每年可以有多少收入还必须看受教育后能工作多少年以 及工作后能力的不断提高教育的个人收益主要有五项即未来较高的收入未来较 健康的身体未来较强的企业工作能力未来合理安排
13、家庭活动的能力以及未来较大 的职业机动性舒尔茨以美国为例计算了教育投资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的收益测 算通过对美国 1929 1957年经济增长的分析结算出提高教育程度对美国国民收 入增长的贡献为 33%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高度重视人的能力智力和知识在经济增长中的 作用断 言教育投资是生产性投资能给国民经济带来巨大的收益揭示了国民收入增长高于 国民资源增长的根源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引起了经济学界的巨大震惊同时也引 起了教育界的浓厚兴趣人力资本理论引起了教育观念的巨大变化教育除了可以促 进人的全面而和谐的发展之外教育还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教育具有经济效率教 育可以促进社会的繁荣教育是一个重要的投资领
14、域而这一变化的结果则表现为 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加大对教育的投资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全世界 (不包括中国朝鲜越南等 )国民生产总值从 1960年的 14.1806万亿美元增加到 1981年的 110.0105万亿美元增长 6.8倍而同 期全世界教育公共总开支从 515亿美元增加到 6275亿美元增长 11.2倍这一时期 世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 4.2倍而人均教育开支增长 7倍按学生每人占有的教 育公共费用算 1981年发达国家生均费用为 2272美元是 1960年的 8.6倍发展中 国家为 221美元是 1960年的 6.9倍 此外从世界几个主要国家 60 70年代教育经费在国民收入
15、中的比重 (如表 1所 示 25)和公共教育投资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值 (如表 2所示 26)我们也可以看出 人力资本理论对教育投资的影响王 等等教育功能观的社会学分析 2.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各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正向教育功能观的又一社会存在 基础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世界反法西斯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民主战胜了法西斯 正义战胜了邪恶光明战胜了黑暗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在国际政 4 治舞台上形成了以前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这 种国际形势的变化以及与其有直接联系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变化深刻地影响 着教育的发展概括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教育的发展表现出以下
16、几个方面王等等教育功能观的社会学分析 13 的特征 第一 教育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前苏联和美国英国等资本主 义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结成的反法西斯主义的同盟丝毫没有消除它们在政治 方面的分歧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对立和冲 突日趋明显教育的政治功能也愈益加强以前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和以美国为 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均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强化教育为本国的政治服务此外第二次世 界大战以后独立的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各国也同样注重通过教育来加强国家的独 立地位为此这些国家在独立以后即努力清除殖民地时期宗主国的政治等方面的影 响在发展民族经济的 同时着手通过教育来进行民族文
17、化的建设 第二教育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日益重要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深重 灾难的同时也使人们普遍认识到任何美好的社会制度道德理想必须要有足够 强大的军事实力加以维护否则一切都将是空话任何国家要保持其强国的地位 要维护其政治理想和社会制度必须首先在军事经济方面保持领先此外发端于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的新科技革命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也使 人们认识到战争的胜负主要凭借先进的武器以及受过系统训练能够操纵这些复 杂而昂贵器械的人而这些又取决于人的科学技术的素养因此教育为科学 技术发 展服务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国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 第三教育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无
18、论是出于政 治或意识形态的需要或是出于发展科学技术增强军事实力的需要各国都把发展 经济增加物质财富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以证明自己信奉的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并 为耗资巨大的军备提供丰富的经济实力对于受教育者个人来说教育的意义也发生 了变化在生产现代化的进程日益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的时代 个人掌握知识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就业机会和社会地位那些掌握了生 产流通领域里迫切需要的专业技术的 知识分子不仅有很多的就业机会而且有高 额的收入教育不仅可以产生较高的社会地位而且可以产生金钱教育成了发展经 济培养和选择人才的重要因素正如小斯尔古尔等在经济的社会和政治的力量 一书中所指出的由于学校不
19、仅是给民众提供普通教育的机关而且它还是选择人 才甚至是通过授予学位 (这在现代社会里具有非同小可的意义 )而给予人们较高的社 会地位的机关所以学校发现自己在美国的社会结构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27 总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政治社会的发展以及新科技革命向各国的教 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教育成为了实现国家目的的重要工具教育在 国家发展中的作用王等等教育功能观的社会学分析 14 越来越大为了使教育更能适合国家的需要从 50年代后期开始世界各国先后进 行了教育改革以求通过教育的改革来推动国家的发展来实现国家的富强这也成 为正向教育功能观存在的又一社会基础 3.20世纪 60 70年代第三世界国家教育的发展
20、是正向教育功能观的另一社会存 在基础 第三世界包括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广大地区的一百多个国家在这些国家中 5 很多是新独立的国家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 20世纪 80年代末亚非拉新独 立的国家有 100个左右其中在 20世纪 50 60年代独立的国家多达 66个第三世 界国家都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即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曾有过一段沦为帝国主义殖民地的 历史由于殖民主义者的剥削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和文化均比较落后教育也相当 落后第三世界国家中非洲的发展最差据有关资料表明 1950年时加纳肯尼 亚尼日利亚赞比亚罗德西亚塞拉利昂坦桑尼亚等 16个非洲主要殖民地文 盲率高达 90%以上的有 8个国家大多数国家的文盲率
21、均在 80%左右 28 第三世界国家获得独立之后便渴望尽快改变长期殖民统治造成的文化落后的局 面广大第三世界国家接受了人力资本理论希望通过教育的发展达到巩固政治 促进经济的发展 于是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纷纷效仿日本前苏联和美国的模式 认为教育不再是福利事业而是开发国家 (人力 )资源的手段将教育的发展置于经济 发展的优先地位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力度据有关资料表明在 20世纪 60 70年 代亚非地区发展中国家教育经费的增长率普遍高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仅 就 1970 1977年的统计亚洲国家的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年增长率分别为 5.1% 和 14.7%非洲国家为 6.3%和 12.6%29尽管第三世
22、界各国将教育的发展置于优先 地位并且加大了对教育的投资但是他们薄弱的经济和文化基础仍然是他们发展 的障碍因此 他们不得不依靠外部的援助在这方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 银行等国际组织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经过第三世界国家自身的努力以及国际组织的积极援助 20世纪 60年代第三 世界国家普遍地出现了教育跃进的局面从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各地区各级教育 1958年和 1963年的入学人数 1965年和 1970年的计划招生数 (如表 3所示 30)便能 看出这一时期第三世界国家教育发展的状况第三世界国家教育的发展对于促进各个国家经济的繁荣政治的巩固起到了不 可低估的作用同时也使广大第三世界各国的人民找到了国家发展的正确方向而这 也为正向教育功能观 的存在提供了另一个社会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