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毒性肝炎 一、病原学 甲型 肝炎:只有一个抗原抗体系统,感染后 早期产生 IgM 型抗体, 是 近期感染 的标志,一般持续 8-12 周,少数可延续 6 个月; IgG 型抗体则是 过去感染 的标志,可长期存在。 乙型 肝炎:感染者血清中存在 三种形式的颗粒: 大球型颗粒,为完整的 HBV颗粒;小球形颗粒;管型颗粒。 HBV DNA 是 病毒复制和传染性 的直接标志,定量检测 HBV DNA 对于判断 病毒复制程度、传染性大小、抗病毒药物疗效 等有重要意义。 丙型 肝炎:血清中 HCV Ag 含量很低,检出率不高。 抗 HCV 不是保护性抗体,是 HCV 感染的标志 。 二、流行病学(重点)
2、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甲 急性期患者和隐形感染者(无病毒携带状态) 粪口途径 抗 HAV 阴性者 乙 急慢性乙肝患者和病毒携带状态 母婴传播、血液、体液 传播及其他途径 抗 HBS 阴性者 丙 急慢性患者和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 类似乙肝 普遍易感 丁 与乙肝相似 与乙肝相似 普遍易感 戊 与甲型相似 与甲型相似 三、病理生理 黄疸:以肝细胞性黄疸为主。 肝性脑病的诱因: 大量利尿引起的低钾和低钠血症、消化道出血、高蛋白饮食、合并感染、使用镇静剂、大量放腹水等。 出血: 重型肝 炎肝细胞坏死时凝血因子合成减少,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致血小板减少, DIC 导致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消耗,少数并发血小板
3、减少性紫癜或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因素都可引起出血。 腹水: 钠潴留是 早期 腹水产生的主要原因。 四、临床表现: 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型肝炎 (一)急性肝炎: 急性黄疸型和急性无黄疸型 1、急性黄疸型: 临床经过的阶段性较为明显,分三期: 黄疸前期: 甲、戊起病较急,伴发热、畏寒;乙丙丁相对缓慢;主要症状: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腹胀、肝区痛、尿色加深等, ALT 升高,本期持续 5-7 天。 黄疸期: 自觉症状 好转,发热消退,尿黄加深,巩膜和皮肤黄染, 1-3 周达高峰;肝脾肿大,有压痛叩击痛, ALT 和胆红素升高,尿胆红素阳性,本期持续 2-6 周。 恢复期: 症状逐渐消失
4、,黄疸消退,肝脾回缩,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本期持续1-2 个月。总病程 2-4 个月。 2、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除无黄疸外,其他与黄疸型相似,发病率高于黄疸型。通常起病缓慢,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腹胀、肝区痛,肝大等,恢复较快,病程多在 3 个月以内。 (二)慢性肝炎 急性肝炎病程超过半年,或原有乙丙丁型肝炎或有 HbsAg 史而因同一病原再次出现肝炎症状、体征及肝功能异常者。 轻度: 病情较轻,可反复出现乏力、头晕、食欲减退、厌油、尿黄、肝区不适、肝稍大,有轻触痛,可有轻度脾大,肝功能指标仅 1 或 2 项轻度异常。 中度: 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居于轻度和重度之间。
5、 重度: 有明显或持续的肝炎症状,如乏力、纳差、腹胀、尿黄,便溏等,伴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脾大, ALT 或 AST 反复或持续升高,白蛋白降低,丙种球蛋白明显升高。 (三)重型肝炎(肝衰竭) 1、 急性肝衰竭 (爆发性肝衰竭):起病急,发病 2 周以内出现以 2 度以上肝性脑病为特征的肝衰竭症状。病死率高,病 程不超过 3 周。 2、 亚急性肝炎 (亚急性肝坏死):起病较急,发病 15-26 周内出现肝衰竭症状。 3、 慢加急性肝衰竭: 是在慢性肝病的基础上出现的急性肝功能失代偿。 4、 慢性肝衰竭: 是在肝硬化的基础上,肝功能进行性减退导致的以腹水或门脉高压、凝血功能障碍和肝性脑病等为
6、主要表现的慢性肝功能失代偿。 五、实验室检查 肝功能: ALT 在肝细胞损伤时释放入血,是目前临床上反应肝细胞功能的最常用指标。 PAT: 高低与肝损害程度成反比, 38。 2)慢性腹泻 1 个月以上,次数 3 次 /日。 3) 6 个月以内体重下降 10%以上。 4)反复发作的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 5)反复发作的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或带状疱疹感染。 6)肺孢子虫肺炎。 7)反复发生的细菌性肺炎。 8)活动性结核或非结核分枝杆菌病。 9)深部真菌感染。 10)中枢神经系统占位性病变。 11)中青 年人出现痴呆。 12)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 13)弓形虫脑病。 14)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 15)反
7、复发作的败血症。 16)皮肤粘膜或内脏的卡波西肉瘤、淋巴瘤。 HIV 抗体阳性,虽无上述表现或症状,但 CD4+T 淋巴细胞数 40 度、寒战,伴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头痛、全身痛, 70以上皮肤粘膜出现瘀点,初呈鲜红色,迅速增多,扩大,常见于四肢,软腭,眼结膜及臀部等,持续 1 2 天后进入; 脑膜脑炎期: 除败血症期高热及中毒症状外,伴有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烦躁不安、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重者谵妄、抽搐、昏迷。经治疗 2 5 天进入 恢复期: 经治疗体温逐渐降至正常,意识及精神状态改善,皮肤瘀点、瘀斑吸收或结痂愈 合,神经系统恢复正常。 脑脊液检查 是确诊的重要方法,压力增高,呈浑浊米汤样
8、甚或脓样,WBC1000*106/L,糖、氯化物明显减少,蛋白升高。 治疗:普通型 青霉素; 休克型: 尽早应用抗菌药物,联合用药;迅速纠正休克;DIC 的治疗;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使用;保护重要脏器功能。 脑膜脑炎型: 抗生素;防治脑水肿、脑疝;防治呼吸衰竭。 传染源管理: 早期发现病人就地隔离治疗,隔离至症状消失后 3 天,一般不少于病后 7 天。密切观察接触者,应医学观察 7 天。 钩端螺旋体病 鼠类和猪 是主要的传染源。 临床分期:早期(钩体败血症期) 病 后 3 天内,全身感染中毒表现; 中期(器官损伤期) 3-10 天,流感伤寒型、肺出血型、黄疸出血型、肾衰竭型及脑膜脑炎型;后期(恢复
9、期或后发热期) :退然后于恢复期再次出现症状和体征,称为 钩体后发症, 后发热;眼后发症;反应性脑膜炎;闭塞性脑动脉炎 。 治疗: 三早一就:早发现、早治疗、早卧床,就地治疗。 青霉素 为治疗的 首选药物 。 血吸虫 日本血吸虫病传播的三个条件: 即带虫卵的粪便入水;钉螺的存在、孳生;人、畜接触有虫卵的疫水。 病理改变: 以肝与结肠最显著, 晚期临床表现 巨脾型(最为常见) ; 腹水型 ; 结肠 肉芽型 ; 侏儒型 (极少见)。 1、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表现 答: 急性黄疸型分三期: 黄疸前期:甲、戊起病较急,伴发热、畏寒;乙丙丁相对缓慢;主要症状: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腹胀、
10、肝区痛、尿色加深等, ALT 升高,本期持续 5-7 天。 黄疸期:自觉症状好转,发热消退,尿黄加深,巩膜和皮肤黄染, 1-3 周达高峰;肝脾肿大,有压痛叩击痛, ALT 和胆红素升高,尿胆红素阳性,本期持续 2-6 周。 恢复期:症状逐渐消失,黄疸消退,肝脾回缩,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本期持续1-2 个月。 2、重型肝炎的治疗原则 答:原则是以支持和对症治疗法为基础的综合性治疗,促进肝细胞再生,预防和治疗各种并发症。一般和支持疗法: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实施重症监护观察病情,防止医院感染,饮食避免油腻,以碳水化合物为主,尽可能减少饮食中的蛋白,以静脉补充蛋白为主,补充足量维生素,注意维持水和电
11、解质平衡,防治脑水肿和腹水。促进肝细胞再生:胰高血糖素 -胰岛素疗法;肝细胞生在因子;前列腺素 E1。并发症防治: 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继发感染及肝肾综合症。人工肝支持系统。抗病毒治疗:以核苷类药物为主,一般不主张使用干扰素。肝移植。人工 肝支持系统。 (六 )肝移植。 (七 )肝细胞及肝干细胞或干细胞移植。 3、细菌性痢疾(急性菌痢)的临床表现(病例分析) 答:分为四型:普通型(典型):起病急,有畏寒、发热,体温达 40 度,伴头痛、乏力、食欲减退,并出现腹痛,腹泻,先为稀水样便, 1-2 天后转为粘液脓血便,每日 10 余次至数十次,便量少;肠鸣音亢进,左下腹部压痛, 1-2 周。轻型
12、(非典型):全身毒血症症状轻微,可无发热或仅低热,表现为急性腹泻,每日 10 次以内,稀便有粘液但无脓血,轻微腹痛而无明显里急后重。重型:急起发热,腹泻每日 30 次以上,为稀水脓血 便,偶见片状伪膜,腹痛、里急后重明显,后期出现严重腹胀及中毒性肠麻痹,严重失水引起外周循环衰竭,部分有中毒性休克。(四)中毒性菌痢。 4、中毒型菌痢的临床表现 答:以 27 岁儿童为多见,起病急骤,病势凶险,突起畏寒、高热,全身中毒症状严重,可有嗜睡、昏迷和抽搐,迅速发生循环和呼吸衰竭,临床以严重毒血症状、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为主。按临床表现分为三型:休克型(周围循环衰竭型):以感染性休克为主要表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皮肤出现花斑、发绀,心率加快、脉细速甚至不能触及,血压逐渐下降,甚至测不出,并可出现心 、肾功能不全及意识障碍症状,重型病例不易逆转,可致各脏器功能损伤与衰竭,危及生命。脑型(呼吸衰竭型):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由于脑血管痉挛引起脑缺血、缺氧导致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甚至脑疝,病人可出现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烦躁、惊厥、昏迷、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消失等,严重者可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等,此型较为严重,病死率高。混合型:此型兼有上两型的表现,病情最为凶险,病死率很高( 90%以上),该型实质上包括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等多脏器功能损害与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