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红灯笼高高挂封建制度人性的禁锢【内容摘要】:大红灯笼高高挂这部影片是张艺谋导演的一部代表作品,该影片以颂莲这个形象典型的人物为切入点,且以其进入陈府后的生活为线索,来展开整个故事的内容的。以颂莲的所见、所闻以及切身的经历来展现影片的主题的。本文通过分析这部影片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以及艺术手法来进行阐述:在封建社会中,封建制度压抑和禁锢人性尤其是以女性为主的不平等的现象。【关键字】: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艺术手法、主题思想等。正文:首先, 大红灯笼高高挂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辍学的女大学生颂莲,被继母逼迫嫁给一个大她很多岁的陈老爷,并一步步受到陈府大院的各种人和事的迫害,直至变疯的故事。在这部影片当
2、中,人物的个性鲜明,形象突出,都各自代表了封建制度中最为关键的角色。在影片的开头,颂莲与其继母在对话的时候,只闻其母之声,却不见其母之人,此时的矛盾已然出现,为整个影片的情节以及人物形象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这种艺术手法,也深深地吸引了观众强烈的好奇心,总想看到或看清楚颂莲的继母和陈府的陈老爷。同时,这也恰恰表明了颂莲继母和陈老爷所代表的主题含义。我们知道,每一个制度的出现、发展、延续、消亡都有其一定的维护者、捍卫者、服务者制定者以及受益者和牺牲者。在这种情况下,不论是受益者还是牺牲者,都被压制了人的本性,在不平等的境地中,极度扭曲人的贤良的本性和看待世界的观念。纵观整个影片中每个人物身上所发
3、生的故事,可以仔细揣度出,在陈府大院中,陈老爷就是封建制度的制定者。整个陈府大院一直沿袭着陈府老祖宗所制定的规矩,而陈老爷就是掌控这一切的主宰者。例如,当二太太梅姗因为和高医生有了私情,陈老爷就可以毫无顾及地牺牲梅姗的生命来维护陈家所谓的规矩,视生命为蝼蚁。但是,影片之中,我们并未看清楚陈老爷的脸,正如封建社会的残暴礼制一样,只见其影,难寻其踪,在生活的细节之中,杀人于无形之间。就如,陈老爷对颂莲说的那句话“你看见什么了?!你什么也没有看见!” 。生活和生命都牢牢的拿捏在陈老爷的手中,即使看到了,也不能怎样。而以颂莲为代表的封建制度的服务者和牺牲者是数不胜数的,并且是一轮接着一轮。当颂莲看到了
4、梅姗被吊死在死人屋后,幡然醒悟但却为时已晚,在她彻底认清楚陈府所谓的规矩到底是个什么的时候,也是她疯了的时候。在颂莲以这样的方式结束自己的“规矩”生活时,陈老爷在吹吹打打的唢呐声中,娶来了他的第五房姨太太,这又是悲剧的开始。我们可以想见,在五太太新婚的夜晚,她会受到陈府捶脚点灯的最高待遇,也会听到陈老爷那句苍白而毫无人性的话语, “怎么样?脚捶的还舒服吧?” 、 “女人的脚最要紧,脚舒服了,就什么都调理顺了,也就更会伺候男人了。 ”随着五太太在陈府日渐的生活,她也会像颂莲一样,逐渐接受陈府的规矩,并且用规矩去压制他人,用太太的特权去压制有着太太梦的丫鬟。为了在陈府生存下去, 用尽手段去追逐得到
5、陈老爷宠幸的权利的规则,就像二太太卓云一样,想尽一切办法去伤害别的姨太太,去达到得到陈老爷宠幸的目的。当然,也不乏像二太太那样牺牲自己去达到目的。在这种压抑而扭曲的生活状态下,女人们的生活焦点就是陈老爷,完全失去了自我,当然包括心灵上的和身体上的。例如,二太太明知道颂莲的情绪很不好,还专门用很刺耳的言语去挑逗颂莲的忍耐极限,让颂莲给她剪头发,以致让颂莲伤害到她而她能得到陈老爷的同情。孟子曰:“人之初,性本善” ,二太太也许在刚进府的时候比颂莲还要单纯善良,但是在随后的生活中,一步步沦为陈府规矩的服务者和捍卫者。同时,卓云也是最可悲的受害者,终其一生都在害别人,却认识不到这种做法的残忍。在害死三
6、太太后,还会继续陷害别人的生命。这种现象的存在,是一个社会的悲哀,人与人之间没有亲情可言,有的只是争夺。悲剧的开始,是以仆人点灯、捶脚为开端的,陈府的这些仆人都是陈府规矩的守护者和捍卫者,在规矩面前,他们就是为陈老爷和姨太太们服务的,没有属于自己的生活影片以梅姗被吊死而达到情节高潮,以五太太被陈老爷迎娶和颂莲的疯来结束的。这种结束,却又是新一轮悲剧和残忍的开始。其次,电影的主题思想。这部影片的中心思想突出,主题意义鲜明,给予观众极大地思考空间与启示。影片通过塑造颂莲这一个人物形象,把影片的主题内容多角度的展现出来。让观众在一种听故事、看故事的情景中,在思考影片的细节矛盾的时候,把影片中最精华的
7、部分溢露出来。在陈府规矩重重的生活规则下,人们丧失了对生活本来的认识,极度迷失自我,在彷徨中丢弃自己的灵魂;在重如千斤的制度下,被压得惺惺百态,扭捏不堪。当故事的矛盾达到顶峰的时候,影片的主题内容也升华至极大地空间内,把所有人的本来面目都放得极大,充分显露了在封建的制度下,人是没有人性可言的,女性是没有平等可言的。再次,电影的人物形象。电影中人物的形象是鲜活的,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而在这部影片中,每个人的形象都是这么合理,让人感觉很真实。每个人都代表了不同的象征意义,把影片的主题完全地呈现出来。第一,颂莲。结婚,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事情,把两个陌生人变成亲人,但是颂莲的命运却不是这样的。
8、在颂莲的父亲去世后,她不得不辍学;在她的继母的逼迫下,她不得不嫁到一个离家很远的地方,并且嫁给一个可以当他父亲的有钱男人。她是读过书的,内心中也非常憧憬一段美好的婚姻。当管家陈百顺问颂莲说, “花轿去接您了,您没看着?”时,颂莲脸上一脸的不屑,并答说“我自己走来了!”这种的不屑,与整个陈府上下显得格格不入。在陈府随后的生活当中,颂莲被同化了。为了争得陈老爷的宠幸,颂莲制造了假怀孕事件。在雁儿把这件事告诉二太太卓云的时候,也是宣告假怀孕事件破灭的时候,更是颂莲悲剧人生的高潮。颂莲是众多制度受害者和牺牲者的代表。第二,陈老爷。陈老爷是封建制度的代表。他总是让人看不清楚他的脸,就只能听见声音而已。然
9、而,他的话里话外都透着一种封建家长制的感觉。他出场是的第一句话就是, “怎么样?脚捶的还舒服吧?” 、 “女人的脚最要紧,脚舒服了,就什么都调理顺了,也就更会伺候男人了。 ”。在陈老爷眼里,女人就是为男人服务的,只要把男人伺候好了,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第三,丫鬟雁儿。雁儿是一个有着太太梦的丫鬟,仗着陈老爷喜欢她,总认为是颂莲把属于她的地位都给夺走了。正因为如此,才处处针对着颂莲。两个年龄相仿年轻人,或许能成为无话不说的朋友,但是她们的关系却是对立的。在种种对立的矛盾冲突中,雁儿还是义无反顾的把颂莲假怀孕的事情揭发到了卓云那里,她是深谙陈府的规矩的,但是她一点也没有为颂莲着想,致使颂莲被封灯
10、。在她的心里,永远都是认为,是颂莲抢了她四太太的位置,夺走了她的一切。当颂莲看到雁儿和陈老爷在一起时,雁儿是理直气壮地走了出去,还有些埋怨颂莲破坏了她和陈老爷在一起的时候。雁儿是陈府规矩的牺牲者,到死她也认为是颂莲把她害死的。雁儿是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她没有可以依靠的人,她有着最本能的生存欲望,不甘心就这样像宋妈一样,为别人服务一辈子。雁儿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可是在囚笼似的陈府大院里,在规矩处处的制度下,是不可能实现的。第四,大太太。大太太是陈府中除了陈老爷之外最有地位的人,是陈府最有地位的女人。在老爷不在的时候,掌管着陈府上下大小的事务。她似乎是最明白事理的人,她不用去跟别的姨太太争抢什么,因为
11、,她在陈府的生活规则中占据了不平等的上位。她有大儿子飞蒲,她是陈老爷的正妻。她可以用自己的权利去维护陈府的制度。在颂莲第一次去拜见大太太的时候,就对颂莲说:“知书达理就好” ,似乎在说,知书达理就能守规矩了。可在大太太知道颂莲才19 岁的时候,手捻这佛珠,说:“罪过,罪过!”这句话是最有分量的,也许在她看来,颂莲这么小的年纪就给陈老爷当姨太太,丧失了自己大好的青春年华,为一个比自己大很多的男人服务。大太太虽然在不平等的上位,但是她也是受害者,一辈子足不出户,吃斋念佛,没有陈老爷的陪伴,没有儿子飞蒲的陪伴,她的生活是孤寂冷清的。第五,二太太。卓云是一个菩萨脸蝎子心的女人。她总是在算计着别的姨太太
12、,在每个算计的日子里过着以陈老爷为中心的生活。她是个聪明的女人,她知道陈老爷要的是什么,她也知道在女人中最有地位的大太太最忌讳什么,她更知道每个丫鬟都有一个太太梦。卓云深知这个大院里中日运行着的制度规则,得到宠幸捶脚点灯点菜拥有地位行使权利争得宠幸就是在这样往复循环的制度运行下,逐渐被蒙蔽了心灵,用自己的聪明去贻害别人。二太太卓云是封建制度下最为突出的代表,为了自己的利益去牺牲别人,甚至是别人的生命。她是封建制度最忠实的捍卫者,用规矩去结束别人宝贵的生命,用规矩去取得自己生存的权利。第六,三太太。梅姗是一个把所有的心事都放在脸上,高兴了就唱,不高兴就哭,是个颇有自我个性的女人。梅姗或许知道,在
13、这样的生活氛围之中,必须要有自己的活法,用她的话说, “要学会给自己找乐子” 。可是,在规矩包裹着的陈府,找乐子的结果就是断送自己的生命。第七,五太太。是新一轮的服务者和受害者。不论她是出于什么目的嫁到陈府的,她的命运注定是在喜庆的氛围中悲剧地截止。第八, 管家陈百顺是整个陈府大院里规矩的执行者,在颂莲到陈府的时候,就是他不断地说,这是陈府的规矩,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他在跟陈老爷和姨太太们说话的时候,总是弓着腰,这似乎是一种尊敬,其实是一种不平等的体现。 “百顺,百顺”就是对规矩的顺从,对陈老爷的顺从,用自己的一生去维护陈府的规矩。第九,仆人丫鬟、点灯者以及杀死二太太的一帮佣人。陈府的这一帮佣
14、人都是封建社会制度的维护者。他们是弱势群体,根本没有自我可言。他们的生活焦点就是陈老爷和姨太太,并且过着机械的生活。也许他们没有想过,自己到底应该过怎样的生活。第九, 陈老爷的大儿子飞蒲。他是陈老爷的继任者,是陈府新的“统治者”。他可以用笛子抒发心中的快乐和惆怅,他可以不顾所谓的规矩,直接叫四太太“颂莲” ,可以在颂莲被封灯后,把别的女子送给他的香包转送给颂莲。权利在他的手中,要怎样,他说了算。还有,电影的艺术手法。第一,环境。影片中的陈府大院选景于山西省的乔家大院。乔家大院是个有故事的地方,它的主人是生活在封建社会的。这座院子经过历史的洗礼,散发着威严而不可抗拒的气息。为影片的视觉基调与感觉
15、氛围埋下伏笔。例如,在夏天的时候,诺大的院子里和空旷的屋子里,没有树,没有花,更别说没有草了,甚至是没有小虫子之类的,没有一点生命的迹象。就好像整个陈府大院是一个超级大的囚笼,人走进去就没有出来的机会。就如陈老爷说颂莲的那句话一样, “不老老实实待在屋子里,乱跑什么!” 。在陈府大院里里都不能随便走动,更何况走出这个院子,人没有丝毫自由可言,就算是受到陈老爷恩宠的太太们。我们可以感受到,在陈府大院,陈老爷就是太太们和仆人的世界。陈老爷高兴了, “举国欢庆” ;陈老爷不高兴了, “全府悲寂 ”。在这样的状态下,人们的生活都是以陈老爷展开的,为了争得点灯的权利,在这个封闭的死气沉沉的囚笼里上演了一
16、幕幕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场面,而这些或许就是姨太太们“使命” 。影片当中向观众呈现的环境,为影片的故事情节起到了点题作用。第二,光线与影调。影片中的光线来自于灯笼发出的红彤彤的光和太阳发出的淡黄色的光。这两种光线,是非常具有表现力的。首先,灯笼发出的红彤彤的柔和的光,塑造了二太太、三太太、四太太柔美的面部轮廓。而她们的美貌却成为了为陈老爷服务的筹码。在颂莲嫁到陈府的第一个晚上,陈老爷让颂莲端着那盏灯笼,照着颂莲青春而单纯的面庞,陈老爷看了,说“洋学生到底不一样!” 。就这样简单的一句话,涵盖了所有。陈老爷不关心嫁给他的颂莲是个什么样人,不关心她的内心世界,不关心她嫁到陈府之前的故事,只是看了她
17、的长相而已。这样的对白,在这样喜庆的光线的映衬下,变得极为生冷。在这里,红色的光,渲染了悲寂的气氛,为故事的情节塑造了一个注定在喜庆中悲剧的结果。其次,电影的影调是以冷色调为主的,红色光晕为突出点的暖色调。在冷色调陪衬下的景物永远是那样的威严,似乎不可一世的样子。每个夜晚,蓝冷色的光铺满了整个院落,衬托出一片寂静的气氛。处在这样气氛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孤寂的,尤其是没有老爷陪伴的姨太太,还有那些做着太太梦的丫鬟。每个人都是在这样凄清的院落中度过一个又一个日子。在等待与彷徨中,结束自己的生命。冷色调,带给观众心灵上的感触,视觉上的重复,思想上的冷静,带给人们全新的启示,使观众在影片情节的引领下,一步
18、步接近其主题。第三,景别。空镜头的使用。影片中的景物除了开头的几棵树,就是屋子、墙、屋子里的陈设。在表现景物时,多用全景和远景,为观众刻画出陈府高墙院落的威严和坚硬的形象,带给观众一种不可抗拒的感觉。这恰恰与影片所要表达的主题紧密相连。第四,机位。在这部影片中,是采用平拍的手法来拍摄太太们之间的对话的。平拍所呈现的镜头,符合了人们平时的视觉规律。这样的平拍手法使人与人之间更加亲近,没有距离感。但是,这只是表象。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姨太太们之间并没有所呈现出来的那样亲近,彼此之间没有关心,有的只是勾心斗角。尽管她们之间是以姐妹相称的,可并没有姐妹之间的情分。这种强烈的对比,使影片的矛盾凸显,可以
19、令观众更好地把握影片的主题。其次,在拍摄陈府大院的时候,多用俯拍和仰拍。例如,当颂莲第一次踏进陈府时,是用仰望的眼神来审视陈府的。而在拍摄管家带领颂莲进入陈府的院落时,用的是俯拍手法。虽然这两种拍摄角度之间的跨度是非常之大的,但是从侧面描述陈府大院的森严,像一座囚笼。第五,音乐。首先,故事情节中的矛盾是最难处理的,但是张艺谋导演巧妙地运用了声画分离的艺术手法将片中的各种矛盾处理地较为妥当,又令观众仔细寻味只闻其声不见其影的故事情节。带给观众极大地想象空间和思考空间。例如,当颂莲给二太太卓云剪头发时,把卓云的耳朵剪出了血,但是影片并没有把颂莲剪卓云耳朵的情节画面展现出来,而是把镜头拉远,用空镜头
20、来映衬卓云背剪掉耳朵的疼痛的叫喊声。留给观众极大地想象空间,把影片的情节向前推进。还有,当颂莲喝醉酒之后,大太太、二太太和仆人强行给颂莲灌醒酒汤,这样的场面是凌乱的,如果用镜头画面去表现颂莲的狼狈和众人给颂莲灌醒酒汤时的无奈,是没有表现力的,不能给观众带来想象空间。颂莲在所谓的老规矩下一步步沦为“规矩”的牺牲品,而在她受到封建制度对她的毒害时,就运用了这种声画分离的手法。表明了,封建制度是时时毒害人的,但是它却让人们很难看清楚它,它似乎是很难成其形的。其次,所谓,没有声音最好的戏也出不来。这部影片中的音乐是震撼人心的,给人带来一种阴森恐怖的氛围。陈府大院里的女人们是悲哀的,她们的命运都是与陈老
21、爷的高兴与否紧密相连的。陈老爷高兴了,就可以点灯、捶脚、点菜;陈老爷不高兴了,太太们享受不到点灯、捶脚、点菜的待遇,连下人们都会给太太们脸色看。每次要点灯时,那响起的喜庆的戏剧节奏声中,都夹杂着一种极为令人胆颤的尖锐的声音,这种喜庆就是悲剧的开始。第六,在台词的对白上,人与人之间的对话都是生冷对立的。不论是姨太太们之间的对话,还是陈老爷与姨太太之间的对话,都透着毫无人情味的冰凉的感觉。而这种感觉的显露,无疑与整个影片的主题紧密相连。例如,当颂莲被叫去和二太太梅姗打麻将的时候,颂莲扫了一眼梅姗屋里的陈设后,说“三姐到底是个唱戏的,屋子收拾的跟个戏台子似的。 ”我们知道,在封建社会里,戏子是最为社
22、会所看不起的,处在社会的最低层,即使是嫁人了。这一点,作为读书人的颂莲不会不知道,可是当着高医生和其朋友的面,颂莲还是说出了露骨的话,丝毫不给梅姗留面子。可想而知,在这种环境下,一个读过书的女子都会被熏陶的毫无人情味,更何况其他人。其次,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我们可以了解到人物的内心活动,同时,也塑造了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二太太卓云是个菩萨脸蝎子心的聪明女人。她在每个关键的情节中,都说出最重要的话。并且,还是话里有话,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还有,对话有点题的作用。在颂莲被陈老爷封灯之后,颂莲站在高高的围墙上,对梅姗说, “我就是不明白,在这屋里,人算是个什么东西?像狗,像猫,像耗子。什么都像,就
23、是不像个人!”这句话是整个影片主题内容的体现,通过颂莲的口吻,把影片中最耐人寻味的意义表现出来。最后,总结评价。通过看大红灯笼高高挂这部影片,带给我许多的思考。不论是在什么样社会体制下,制度的设立都是为人所服务的,但是在封建体制下,这种制度是禁锢人的自由的,压抑人性的,让人们为制度服务,甚至是牺牲自己的生命。然而,这种封建制度延续了几千年,深深地根植在每个人的心中,挥之不去。可想而知,在那个男女不平等的社会里,有多少女子为了所谓的制度,牺牲了自己生命。这部影片不论是在主题的选定上还是在拍摄手法上,都堪称一绝,把社会中存在的最黑暗的东西赤裸裸地展现到世人的眼前,用全新的视觉来审视,引发了人们深刻地思考。参考文献: 影视作品分析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