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强村干部教育管理的对策与思考处于最基层的村干部群体,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层执行者,是党和政府形象的直接代表者,是广大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带头者。其“官”不大,却掌管着农村发展及村民生活的大事小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他们的作用举足轻重。然而,近年来,村干部违纪违法频频发生,由此引发党群关系紧张,干群矛盾突出。“村官”虽小,但其腐败行为影响却极大。村干部违纪违法破坏党群关系,助长腐败风气,影响社会稳定,广大群众对此怨声载道。村官犯罪有哪些特点?危害何在?又缘何频发?如何防范?围绕这些问题,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开展了调查研究,并提出如下对策。一、正安县村干部队伍基本情况正安县
2、辖144个村、6个社区、2个居委会,有村干部 748人,下派正式干部到村工作324人(村支书117人、副支书或主任助理143人,属工人身份67人);民选村干部424人(村主任151人、副主任273人)。18个村支书、主任实行“一肩挑”。正安县村(居、社区)干部基本情况一览表(单位:人)文化程度年 龄文化程度年 龄 中专或高中大专本科30岁以下30至40岁40岁以上中专或高中大专及以上30岁以下30至40岁40至50岁50岁以上下派正式干部到村工作324人(其村居社区支部书记117人,其中女性5人9 64 44 208314民选村干部424人村民委员会主任151人 13516 2 6358 28
3、 副书记或主任助理143人12 90 41 44909中,工人身份67人)驻村干部64人15 43 6 103816村民委员会副主任273人25320 910511247二、正安县村干部违纪违法的现状及特点自2007年以来,正安县共查处涉及村干部违纪违法案件44件。其中,2007年7件,最大涉案金额3万余元;2008年19件,多数为违反财经纪律挪用公款或弄虚作假虚报支出;2009年10件,最严重者贪污社会救助资金近3万元,有两人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其余基本上为违反财经纪律挪用公款或弄虚作假虚报支出;2010年8件,除一人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外,其余为违反财经纪律挪用公款或弄虚作假虚报支出。利用职务
4、之便,以贪污、截留、私分、挪用等形式非法占有救灾救济款、扶贫项目款、拆迁安置补偿款以及社会抚养费等各种款项,是村干部腐败案件的主要表现。其违纪违法行为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村干部违纪违法集中体现在村支两委负责人。自2007年以来查处的案件中,绝大部分违纪违法行为涉及到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村支两委负责人单独作案,两人以上共同作案现象也有发生,其他村干部较少参与作案。第二,村干部违纪违法手段体现在贪污和挪用公款。究其作案手段主要有:收款不入帐、虚报冒领等贪污公款;以公务接待吃喝等名义少支多报、虚支重报等侵吞公款;购买发票虚设支出项目报帐贪污公款;专项经费挪作它用或占为己有。第三,村干部违
5、纪违法涉案范围和领域比较集中。主要体现在农村低保金、特困救助款、救灾款、扶贫项目款、社会抚养费及计生工作经费、征地补偿和拆迁安置款等方面。第四,村干部违纪违法涉案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2007至2008年查处的村干部违纪违法案件金额大多在数千元到1万元左右,2009年以来的最高涉案金额已接近3万元。今年所查处的案件最高涉案金额15万余元。三、村干部违纪违法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村干部违纪违法产生的原因有诸多因素,既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方面的原因。既有社会不正之风的侵蚀,也有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查处不力等问题。究其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待遇较为低下,个别心理失衡。村干部无论是从
6、工作环境,还是从工作量上看,都比乡镇机关干部繁重和艰苦,但在待遇方面,差距比较大,导致部分村干部心理上失衡。在村工作的正式干部中,工人身分的干部比例较大,相当一部分人任村党支部书记、副书记或主任助理,由于不符合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规定,即使工作成绩再突出,也得不到提拔重用,政治上无盼头,加之农村工作的艰苦环境,导致思想惰落,甚至消极腐败。特别是民选村干部,在经济待遇上无甜头,政治待遇上没有盼头。大多数村干部已人到中年,虽然落实了村干部离任定期生活补助、在职村干部养老保险等措施,但与国家干部相比,离任无保障,因此挺而走险,导致贪污腐败也是重要因素。第二,思想教育不够,廉政意识较弱。由于
7、农村工作的特殊性,很多干部放松了学习,思想教育不够,长时间不读书、不看报,上级制定的政策措施没有认真贯彻落实。村级运转经费紧张,村干部不能定期参加教育培训,使很多村干部放松了思想改造,党性观念弱化,政治素质不强,廉政意识淡薄,贪占心理、侥幸心理严重。极个别村干部存在“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给人办事,受人钱财”的思想,不择手段,见钱就捞,见利就钻。还有极少数村干部存在“小贪小占,大贪不犯,公安不逮,法院不判”的错误思想,缺乏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操守,把党的纪律和为民服务的宗旨置于脑后。第三,缺乏有效监督,机制还不健全。村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发生,很大程度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一是对权力行使缺乏有效监督
8、。村干部权力过于集中,常集领导决策权和资金支配权于一身,大小事情自己说了算。在监督上上级太远,同级太软,下级不敢,以致作案时有恃无恐,导致腐败现象的发生。二是财经制度执行不严,财务管理较为混乱。有的村村支书签批,村主任也签批,造成财务管理混乱失控,还有的村会计出纳不分设,一人统管,钱账不分,坐收坐支。同时,财务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执行财务制度的原则性不强,对村干部言听计从,成为村干部贪污、挪用公款的帮手,有的与村干部共同作案。三是村务公开走过场。党员群众想知道的,村支两委往往不公开,而公开的是一些大家根本不关心的问题。群众看不到每笔开支的具体走向,很难发现问题。第四,打击力度不够,惩处还不坚
9、决。一方面,有的乡镇领导干部认为基层工作难度大,特别是村干部出点问题在所难免,再加上目前乡镇人才缺乏,村干部即使有违纪违法或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基本上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予以处理,用诫勉谈话、通报批评等代替党纪政纪处分,甚至司法裁决,怕查了案子伤了感情,影响工作积极性,于是能拖则拖,能捂则捂。另一方面,一些乡镇纪委书记分管工作较多较杂,难以把主要精力放在纪检监察工作上,存在监管不到位的现象。总之,村干部大都官小职微,影响不大,其腐败行为往往不易引起纪检监察和司法部门的重视,即便进行查处,也大多是从保护干部的角度出发,给予警告、严重警告等处分,缺乏震慑力。村干部工作基面向层,直接与农
10、民群众打交道,其违纪违法行为触及群众的切身利益,经常引起民愤,造成党群关系紧张,干群矛盾突出,严重影响农村社会稳定,束缚农村经济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村干部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损害了群众切实利益,导致农民积怨的爆发。有的甚至是数百名群众集体上访、越级上访、长期上访的事件屡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农村社会稳定。二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村干部是领军人物,担负着带领和组织群众落实党和政府各项方针政策的重任。而且他们一旦背离党的宗旨,把权力作为牟利的工具,党的惠农政策也就成了空中楼阁,极大地影响了村级组织作用的发挥。三是村干部是党和政府形象的代表者。农民群众与村官朝夕相处,村干部是廉是贪群众最
11、清楚,并从他们的行为中来认识和评判党和政府的形象。村干部贪污腐败,严重破坏了党群关系,直接影响到党和政府的群众基础。四、防范村干部违纪违法的对策与措施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村干部违纪违法行为不治理,农村社会难稳定;村干部职务犯罪的高发态势不遏制,社会主义新农村难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切实加强村干部的教育和管理,不断提高村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最大限度地预防和遏制村官违纪违法现象的发生,为建设社会义新农村奠定坚实基础。(一)健全完善村干部选拔任用机制。选好干部,用好干部,是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要不断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将政治素质过硬、工作作风务实的人选进村
12、干部队伍中。一是把好选举关。村级组织正处于换届之期,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加强对农村选举工作的监督和指导,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群众,真正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使好自己的权利,把那些能够坚持党的领导、依法办事、公道正派、努力为民办实事的人选进村干部队伍。二是加强对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充分利用县委党校干部教育培训主阵地作用,对新任村干部进行岗前培训,有组织地进行政治、法律、职业道德和农村工作方法等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同时,运用廉洁从政典型案例,对村干部进行法制教育和警示教育,使他们时刻警省自己,做到警钟常鸣。三是大力培养和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到村干部队伍中。目前,村干部年龄老化、学历偏低、地域化
13、严重等,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通过“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等政策,将优秀大学生逐渐充实到村支两委班子,全面提升村干部的整体素质。(二)健全完善村级财务监督管理机制。一是大力推行村务公开制度。实行村务公开,从群众普遍关心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入手,凡属村里的重大问题,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应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形式向群众公开,遇到突发的重大事项应随时向群众公开,虚心听取群众意见,以保证公开的时效性。村务公开的重点是财务公开,应包括各项收支、各项财产、债务、收益分配、代收代缴费用以及群众要求公开的其它财务事项。二是健全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建立村民理财小组理财制度、村财乡管制度、乡镇
14、定期对村级财务审计制度等。乡镇财务管理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逐笔审核原始单据,监督财务收支,对不合理、不合法的票据坚决不予入账,对未经村民理财小组审核的票据坚决不予审计。对不按规定报账,村级财务管理混乱的,除对直接责任人作出处理外,还要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三是推行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改变目前有的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不管事情多么重要、是否可行、结果如何,自己拍板说了算的情况。村里的重大事项,必须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经村支两委集体研究决定,有的还要经村民代表大会同意,切实杜绝个人说了算现象的发生。(三)健全完善村级阵地运行管理机制。对于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来讲,“建”是基础、“管”是关键、“用”
15、是目的。坚持“建管用”并重的原则,切实克服部分村党组织“重建设、轻管理,有阵地、无活动”的现象。一是建立资金投入长效机制。继续加大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力度,特别是对贫困地区要从政策上予以倾斜,从资金上予以扶持,切实改善村级组织的办公条件、活动场所和配套设施建设,努力营造村级组织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二是合理搞好规划布局。切实抓好村党员群众综合服务站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利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定期召开村支两委联席会议、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等,广泛吸收群众参与村级重大事项决策或村级重大事务监督,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真正做到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成为
16、村干部之家、党员之家和群众之家。(四)健全完善村干部考核激励机制。一是建立村干部报酬提升机制。从“待遇留人”入手,确保村干部“干有所得”。实行政策倾斜,将村干部报酬纳入县、乡财政预算,其标准应逐年增加,使民选村干部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进一步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农村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二是建立村干部考核激励机制。对工作实绩突出、群众较为满意的村干部,给予表彰奖励。进一步加大从民选村干部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工作力度。对特别优秀的民选村干部,逐步选拔进入乡镇领导班子。在确保全县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不超编的情况下,每年安排一定的名额专门用来解决民选村干部的录用问题,真正做到“鼓励干的,鞭策看
17、的,推动慢的”。三是建立村干部困难补助基金。对那些家庭发生自然灾害或患重大疾病的村干部,家庭特别贫困、工作勤恳务实的村干部,给予适当的困难补助。在实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过程中,对村支“两委”干部报销比例和最高限额应适当提高,其住院医药费报销比例可高于普通群众。(五)健全完善村干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机制。村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普遍比较低,廉政意识、法律意识不强。村干部违纪违法行为直接危害到党和国家的执政基础,必须加大查处力度。一是纪检监察部门要把查处村干部的违纪违法行为作为办案的一个重点,严肃查处那些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的案件;违反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的案件;侵吞公款公物、中饱私囊的案件;与民争利,严重侵
18、犯群众利益的案件;作风粗暴,称王称霸、欺压群众的案件;弄虚作假、失职渎职的案件。二是切实改进办案手段,不断提高办案水平。突出一个“快”字,坚持一个“严”字,确保一个“实”字,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心慈手软,真正达到查办一件、打击一片、震慑一方的效果。总之,村干部长期工作和生活在农村基层一线,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势下,特别容易受到特权思想的影响,导致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因此,村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强化依法办事的理念,增强自我约束、抵御诱惑的能力,办事情、想问题都要出于公心、遵纪守法。各级党组织应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不能单凭表面上的政绩,而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对有问题的干部要及时教育、提醒、挽救,使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对那些问题严重、屡教不改的干部,应当坚决依法撤换或查处,为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坚强有力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