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因材料.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3032632 上传时间:2019-05-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因材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因材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因材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因材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因材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篇 煤矿安全问题管理制度当前,煤矿安全问题己成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煤炭产业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在煤矿事故中人因(缺陷设计、管理失误、故意违章)所占比率实际土高达97.67% ,矿井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中国煤矿事故的重要致因1 。因此,煤炭企业矿井作业人员的行为安全是影响煤矿安全的重要因素。如何让众多存在差异性的个体在复杂的煤矿作业环境中始终能做出个体自主意识主导下的安全行为选择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个体行为安全的关键是行为主体能够主动控制自己的行为,并能够坚持选择安全行为一行为选择处于可控状态。矿井作业人员的行为动机需要制度去引导,对安全管理制度有效性进行探讨和研究愈显重要。1 管

2、理制度与作业人员两类行为选择制度是相互交往的规则,它抑制着可能出现的、机会主义的和乖僻的个人行为,使个体行为更可预见3 ,是指导个体行为的各种非正式的约束4 ,是一种行为规则,涉及社会、政治、经济行为5。Parsons6将制度视为一种定义人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什么的规范体系。学者们7-12对制度的分析还涉及到制度的激励性、信任与制度的关系、独立制度模型理论等。就“煤矿安全管理制度“而言,属于微观层面的制度,可以看作是煤矿生产活动中的各类行为所应当遵循的某种可识别的行为模式规定。在我国煤矿安全管理实践中,各类规则、规定不可谓不多,据统计, 1965 年至 2008 年 12 月间仅由全国人大、中央

3、各部委批准颁布下达与我国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章程、安全标准(统称安全管理制度)共计.339 部,如考虑各地方主管部门及煤炭企业本身制定颁布的各类规章条例可能难以计数,制度成本畸高。但与之相对应的是我国煤矿安全形势依然严 l 腔,各类不按制度、规则行事的行为普遍存在,不同行为主体的不安全行为不仅是煤矿重大事故的重要致因,而有且在日常生产活动中还具有普遍性、多发性、惯常性特征,成为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顽疾,如果不进行有效防控,则势必导致事故发生成为必然,如何增强制度有效性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尤其是复杂环境下,由于人的知识水平、价值观等的差异和生产条件的不

4、同,作业人员所产生的行为并不一致,有的是符合生产规律的合理行为,有利于安全生产,属于遵章行为,有的则是违背生产规律的不合理行为,阻碍安全目标的实现,属于违章行为。为便于分析,用 Z 表示道章行为,用 W 表示违章行为。道章行为是指 “严格遵守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有关规定的行为“,即行为人严格遵守安全管理制度,采取制度规定的行为。违章行为指“ 因有意或行为失控而违反了安全管理制度规定,并可能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行为“ ,即行为人在明知安全管理制度有关规定的前提下,采取了法规所不允许的行动或不采取法规所章行为时所要求的行动。为了保证煤矿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可以采取 4 种措施: 加大对遵章行为的经济回

5、报奖励力度;加大对违章行为的惩罚力度 :加大遵章行为的效价、减小遵章行为的成本,或者加大遵章行为效价的累加性:减小违章行为的效价、加大违章行为的成本或者加大违章行为成本的累积性。而对于“加大对违章行为的惩罚力度“ 这一结论,需要结合其它结论加以应用,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如何把握“度 “的问题。因为在前期调研中发现,对违章行为的惩罚力度过大会给矿井作业人员带来较大的身心压力及负面情绪,会引发矿井作业人员流动率非正常升高以及行为变异(如出现某些极端行为),进而加大安全管理的复杂性。与前期研究所不同的是,本文选择从“制度效用“ 视角,将作业人员不同行为选择下的行为效价和行为成本中的变量引入不同行为

6、选择下的期望回报函数中,探讨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所需要满足的条件。本文的研究结果不仅可以为煤矿企业设计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提供理论指导,促进矿井作业人员在复杂的煤矿作业环境中始终能做出个体自主意识主导下的安全行为选择,同时也可以为其他行业中组织内有效制度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在有效安全管理制度的后续研究中,可以在一定安全目标下利用系统仿真方法对违章行为可以采取的合适惩罚力度进行动态模拟,寻找不同情境条件下的基于有效性的制度强度边界值。第二篇 煤矿安全生产投入问题1.1 煤矿安全生产系统问题及边界确定按照系统工程理论,把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因素大致分为人为因素、设备因素、作业因素、环境因素以及管理因

7、素五个部分7。其中人为因素指煤矿员工的素质和能力;设备因素指煤矿生产的机械装备水平;作业因素指煤矿员工的操作工序及管理机构制定的开采方案;环境因素指地质、气象等;管理因素指组织机构、规章制度、企业文化。1.2 煤矿安全生产系统因果关系图及变量定义煤矿生产因素安全水平的高低受到安全投入的影响,安全投入包括人员投入、资金投入、技术设备投入等。安全投入大,因素安全水平高,安全绩效相应提高。3 结论本文从系统工程角度出发,构建了煤矿生产中安全投入与安全绩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模拟了煤矿安全生产因素的安全水平和不同安全投入增加率对安全绩效的影响程度,为煤矿企业制定安全投入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模拟结果表

8、明:煤矿企业安全水平越高,越快达到期望安全绩效;从长期来看,增加安全投入对煤矿企业的安全绩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增加人为和管理因素的安全投入增加率对煤矿企业安全绩效会产生更加明显的效果,这一点往往被煤矿企业在加大安全投入时所忽视,而一味的提高技术装备水平。第三篇 煤矿安全培训近年来,煤矿安全形势.峻,重特大事故多发。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从管理体制、法制建设、经济政策、责任追究等方面,不断采取多项重大举措,强化综合监管,并把煤矿安全培训工作作为12 项治本之策之一。1 煤矿安全培训体系的现状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为了大幅度降低煤矿伤亡事故,全面提高煤炭主要经营管理者和全体从业人员

9、的安全生产基本素质,在全国煤炭行业依法开始强制性培训11 。截止2006 年全国已认定煤矿安全培训机构1 106 家,其中具备一级资质的7 家,二级资质53 家,三级资质359 家,四级资质687 家,煤矿四级培训基地网络支撑体系基本形成,为开展全员培训|提供了保障口,据统计, 2005 年度,全国共培训煤矿企业负责人31 232 人,发放安全资格证22 554个。培训煤矿安全管理人员58 004 人,培训煤矿特种作业人员566 654 人间,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了强大的人才和智力的支撑,对有效地遏止煤矿重特大事故的发生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近年来,各地培训机构在做好正常培训的基础上,为了提高培训

10、质量,增强煤矿安全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纷纷从培训管理思路、培训课程体系、培训授课方法、实训基地建设、试题库建设、培训11 考核标准化等方面进行了长期有益地探索和创新,力图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提高安全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满足煤矿安全生产现场的需要。这些好的经验和做法,都有力地推动了煤矿安全培训工作,并得到国家安监总局充分肯定和积极推广。但是,这些经验和做法,只是分别对煤矿安全培训工作是局部或某一个方面进行了改进和创新,大都只是在方式方法上进行了探索,并没有站在全局的观点,对安全培训理论或理念上的继承和发展,也没有系统的对煤矿安全培训体系建设这一关键性的问题进行创新。到目前中国煤矿安全培训

11、体系尚未建立,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2 煤矿安全培训体系存在的问题第一,没有一部完整的法律来规范煤矿安全培训,使煤矿安全培训缺乏法律依据和实际操作性。第二,培训机构不合格,难以确保培训质量。据2005 年关于公布安全培训机构复审及培训质量评估检查结果的通知公布: 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认定的46 家一、二级煤矿安全培训机构中,一级煤矿安全培训机构合格的仅有z 家,占总数的25% ;二级合格的有24 家,占总数的63.2% 。除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被取消安全培训机构资质外,其他的煤矿安全培训11 机构都要整改,如果整改后验收合格,就保留资质。否则,取消资质。第三,培训体系不合理。中国煤矿

12、安全培训是按照煤矿的所有权归属以及规模大小、行政管理人员级别的高低,依次按培训机构的资质等级进行培训的安全培训体系,这种培训体系是不合理的。它剥夺了煤矿选择培训机构的自由,也使得掌握最全面资料、信息技术的培训机构不能充分发挥其效能,造成资源浪费。煤矿安全事故发生与否,直接取决于煤矿一线工人对安全知识和技术操作规范的掌握程度。因此,最需要培训的是他们。而且,对于中小煤矿来说,安全设施、安全培训本身就非常脆弱,更需要具有丰富安全知识和经验的培训机构的培训。因此,急需要改变中国安全培训体系这种按行政级别进行培训的现状。第四,对培训机构的管理不严格。自从国务院机构改革以后,这次对煤矿安全培训机构评估、

13、复审是第一次进行。对于不合格安培训机构发放的证书没有给予缴回或者跟踪证书获得者的实际安全操作状况。3 煤矿安全培训体系的对策3. 1 推行执业资格制度安全工程技术的专业人员实行执业资格制度,纳人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范畴,统一管理。煤矿应依法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实现注册安全工程师监察监管制度,使煤矿生产管理与现场安全监督相分离。注册安全工程师必须通过全国统考试,取得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 。推行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中,要抓好注册安全工程师培训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紧紧围绕执业资格考试工作配套进行,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为国家的注册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质量保证。3.2 建立安全技术培训的

14、制约机制安全技术培训基地的要通过资格认证,同时建立培训质量评估制度和优胜劣汰机制。各级安全技术培训中心必须经过评估、评价和认证,取得培训资格,方可从事安全生产技术培训工作。认证工作由煤矿安全监察部门负责,认证有效期以3 年为宜,同时做好监督检查和年度审核工作。要建立培训与考核分离的管理体系,实行教考分离。国家局负责组织制定各种培训人员的考核标准,统一培训大纲,建立考试题库。各级培训机构按照统一的考核标准、培训大纲和有关规章制度,实施安全生产技术培训工作。经过组织专家评审的优秀培训教材,国家局负责推荐。考核、发证工作由国家局和省级煤矿安全监察局负责。3.3 建立健全安全培训管理体系煤矿安全技术培

15、训要坚持“统规划,归口管理,分类指导,分级实施,教考分离“的原则。根据中国地域辽阔、经济成分多样、从业人员素质低下的特点,充分利用现有的行业和企业安全培训中心、高等院校等资源,统筹规划、分级建设,构建适合新形势要求的安全技术培训网络体系。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要抓紧修订和完善现行的培训规章制度,规范培训市场,着重解决政出多门、职能交叉以及乱办班、乱发证、乱收费等问题,加强煤矿安全技术培训| 、考核和发证工作的管理。培训计划、学习档案、题库管理、考核发证等培训信息,要逐步实行计算机网络管理。此外,要逐步建立煤矿安全远程教育培训体系,实现远程网络教育培训。3.4 强化培训针对教材、教法、和

16、教学内容脱离实际,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建议增加由煤矿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主讲的本矿生产安全概况,教师授课内容或教学大纲要根据不同企业进行调整,所举案例的工艺或选择设备类型必须与现场一致或接近,事先要和企业沟通,至少应该征求意见,免得教学内容与实际严重脱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一定要重视现场教学、实物教学、靠自救器使用或瓦斯检测仪使用,都可以手把手教学,工人接受快,也便于教、学双方的感情沟通,是工人们易于接受的教学方法。针对小工种培训采用合班课,授课内容工人、企业、和教师难以满意的情况,建议培训中心做好全年计划安排,根据每个工种在培训 范围的总人数,确定集中按工种开班的次数、地点和培训人数。要

17、掌握培训i 范围内已经培训和准备培训人员的情况和动态,经常和企业联系和沟通,要明确是有偿服务,要勇于负责任,要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但也不能没有原则,为企业方便,而降低教学质量,和降低标准。针对教师选用只注意高学历、高职称或高职务而忽视现场工作经验的情况,建议从培训机构的设立时,人员配置就考虑专业和职称情况,对一线工人培训建议聘用本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到教学中,不要为了一点点课时费或私人的小利益而不顾矿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财产安全。针对国家对培训中心业务管理不完善,难以满足企业安全生产要求的情况。建议有关部门加强管理,捋顺管理关系,规范培训中心的业务,特别是工作流程。培训中心与企业的关系,应该是

18、政府监督下的有偿服务关系,服务质量达不到,培训部门是有责任的z 培训中心与煤矿安全监察部门的关系,应该是监督、检查与业务指导和信息交流的关系,绝不该存在经济利益关系.培训中心的收费,不仅要考虑单位标准,更要考虑质量和具体流程环节,有一个稳定的工作流程和执行标准。才能更好为企业服务,也才会不断发展和壮大。否则,培训中心将失去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露天煤矿相对井工矿比较安全,但不该忽视安全工作,随着露天煤矿的增多,安全培训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建议完善培训体系,特别是教材和多媒体教学光盘的编写和制作及出版。露天煤矿的设备非常昂贵,一旦发生事故,经济损失是非常巨大的,人身伤亡也是随时可能发生的,希望得到更

19、多人的重视和理解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安全生产是一项重要工作,“加强煤矿安全培训工作 “是实现安全生产七项工作措施之一。煤矿安全培训已成为遏止煤矿事故多发,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有效对策.“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实践难以取得成功“。煤矿安全培训要适应“ 安全发展“的需要,必须要有先进的理论基础作为指导和支撑.培训11 质量是培训的生命线,煤矿安全培训工作要健康持续发展就必须看重这一点。建立健全系统的煤矿安全培训体系,就是从计划、管理、实施、监控等环节形成一个纵向边、横向到底,上下联动、相互监督的有机的闭环结构,通过各环节之间高效运行,从而保证培训质量.同时,我相信通过煤矿安全培训体系理论研究

20、和建设工程的蓬勃发展,也必将有力地推动了煤矿安全培训工作不断完善和提高,对整个安全生产工作也必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总之,建立适应“安全发展 “需要,满足煤矿安全培训和煤矿安全生产现场需求的煤矿安全培训体系,必将极大地促进中国煤矿安全培训工作的持续、健康稳步发展,切实全面地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安全生产技能,预防和减少煤矿企业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对整个安全生产工作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第四篇 煤矿安全人为事故预防摘 要: 人为因素是导致中国各类煤矿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为了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在对煤矿从业人员实验基础上建立了以能力与非能力因素为基本内容的人为事故预防指标体系,并对这一技术指

21、标体系的科学性进行了实践验证。提供了煤矿从业人员人为事故预防技术指标与方法,包括能力测验、兴趣测验和人格测验 者组合而成的共性指标与涉及机械和空间能力、感知运动能力等专业指标的测评方法。) 煤矿安全人为事故预防关键技术是以心理和行为科学模式去说明煤矿安全从业人员的基本心理行为倾向和心理行为特点与安全工作之间的规律。本研究所建立的煤矿安全人为事故预防关键技术指标体系,依据煤矿从业人员履行工作职责所必需工作素质的基本要求,用科学方法建立感知觉、认知能力、个性特点、安全工作适应性的测评指标,通过测量手段评价煤矿从业人员在履行安全职责方面的基本心理倾向和心理行为特点,为煤矿安全管理提供了控制人为隐患的

22、科学依据。) 研究发现,再认能力、注意广度是煤矿安全从业人员应具备的重要认知能力。做事尽职,有恒负责;安详,自信,沉着;善于抽象思维;行为现实,力求稳妥是煤矿安全从业人员应具备的重要行为特征。3) 煤矿安全人为事故预防关键技术对解决目前煤矿安全事故人为因素难以控制的现象是非常必要的,经过大量理论分析、实地调研、工作分析、职务分析,运用现代心理学和行为科学手段建立的煤矿安全人为事故预防关键技术测评体系是科学的。这一工作,为煤矿安全管理中为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安全事故提供了一个更加科学的手段,为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提供了新的途径。第五篇 煤矿安全文化对员工安全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摘要:本文对煤矿安全文

23、化与员工安全行为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识别出安全能力和安全动机在其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其中介效用进行了检验,并构建了煤矿安全文化与员工安全行为的结构方程模型,揭示出煤矿安全文化对员工安全行为的影响路径,以期能为煤矿安全文化建设提供新的思路煤矿事故的频繁发生,除了给国家和企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外,对整个社会也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控制和预防煤矿事故的发生是当前安全生产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一般来说,导致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长期以来,人们都习惯于通过提高技术或设备的可靠性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就目前来看,煤矿安全技术措施和设备已越来越先进和完善,

24、但煤矿安全事故却依然频发。有调查研究表明,我国的煤矿安全事故中有80%以上都直接或间接源于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可见,单纯的技术设备进步并不能完全避免事故,在煤矿安全技术和设备达到一定程度的可靠性时,员工的不安全行为便被突显出来,成为煤矿安全管理的“短板” 。因此,控制、改善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十分重要的。煤矿安全文化从员工的观念、态度、情感等深层次因素出发,通过教育、宣传、奖惩、沟通等手段,增加员工安全能力,改进员工的安全动机,进而规范员工安全行为,因而能够弥补管理手段的不足。也有研究者指出,当技术和设备的安全性能相对较高时,不良的安全文化就是诱发员工不安全行为并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可见,煤

25、矿安全文化对员工安全行为有着重要影响。1 安全文化与安全行为的关系1.1 安全文化国内外很多学者对安全文化都进行了研究,而不同行业对安全文化不同的偏重,导致安全文化的内涵与构成因行业性质的不同表现出差异性,维度涵盖的范围很广,从组织层面到个体行为、从政府部门到各个行业都有所涉及,但本文研究的煤矿安全文化是从组织层面进行考虑的,因而剔除其中的个体行为及某些行业特征,再结合煤矿企业的生产实际,本文认为煤矿安全文化主要包括安全目标、安全承诺、安全规程、安全激励、安全培训和安全沟通六个维度。1.2 员工安全行为Motowidlo 和Scotter(1994)提出了两种行为的构成成分:任务行为和情景行为

26、。任务行为是指遵守安全规章的行为;情景行为强调参与活动的自愿性5。在此基础上,Neal 和Griffin 提出了一个安全行为模型,该模型指出员工的安全行为包括两个维度:安全服从行为和安全参与行为。 “安全服从行为”指遵守安全程序、以安全方式进行成产活动。 “安全参与行为”指运用自己的能力,主动改进安全,如在工作场所帮助工友,改善工作场所安全环境等。本文采用Neal 和Griffin 的观点,从安全服从行为和安全参与行为两个角度对员工安全行为进行考量。1.3 安全文化与员工安全行为的关系Campbell 等(1993)认为, “知识、技能和动机”是影响员工安全行为的三个关键因素。知识和技能是员工

27、遵守安全规程和产生安全行为的客观条件,动机是员工选择安全行为的主观意向。华莱士(M.J.Wallance)在研究个体行为的心理因素时,提出了个体行为与绩效的模式,并认为能力和动机是外界刺激影响外显行为和绩效之间的中介因素。Campbell 和M.J.Wallance 都认为动机在前因变量和员工安全行为的关系中起着中介作用。而能力和知识、技能既有区别,又有着紧密的联系。知识和技能是形成人的能力的阶梯或载体,能力是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培养和发展起来的。为了进一步简化模型,便于研究,本文结合了以上两种观点,选取安全能力和安全动机两个因子作为中介变量。但安全能力仅指其显性部分,是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

28、的发展。安全动机是指能够激发与安全绩效相关的安全行为,并推动员工在安全生产过程中为了实现安全目标而进行的一种内在力量是引发员工安全行为的内在原因。基于以上分析,并结合我国煤矿企业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煤矿安全文化通过安全能力和安全动机两个中介变量对员工的安全行为产生影响,并据此构建了以下理论模型并对煤矿企业进行实证研究,以期能够深入探讨煤矿安全文化对安全绩效的影响作用。3 结论(1)根据文献总结,结合煤矿企业实际,析出煤矿安全文化的六个构成维度,包括安全目标、安全承诺、安全规程、安全激励、安全培训和安全沟通。(2)对安全文化与员工安全行为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其结果说明安全能力、安全动机在安全文化与员工安全行为的关系中起着中介作用。(3)对煤矿安全文化与员工安全行为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回归分析证实了安全能力和安全动机在其中起着不同程度的部分中介作用,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构建了煤矿安全文化与员工安全行为的关系模型,为煤矿安全文化的建设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