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练丹田气.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3040585 上传时间:2019-05-1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练丹田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如何练丹田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如何练丹田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如何练丹田气.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如何练丹田气.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如何练丹田气 内功:锻炼身体内部器官的功夫。内功是通过气的练习而成的,练气讲究呼吸吐纳,多用腹式呼吸法,精神集中,循序渐进,从而达到锻炼身体内部器官的目的。武术中可以提高耐力、战斗力和极强的自我保护作用等。 说起内功,大家可能会想到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里那些玄妙的东西。又有不少人说内功根本是胡说八道。那么到底有没有内功这种东西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了,这篇小文就叫内功简介嘛,没有内功还简介个 X 啊 那么我来说一说吧。先来澄清一个事实,轻功和硬气功不算内功。这两种功夫虽然用气,但用得不系统。较之内在的 力道来说,更倾向于外在的力道。硬功重在皮肉,轻功重在腰腿。它们的气是在长期的锻炼中自然形

2、成的,而不是专门练出来的。我来逐一说明: 一, 轻功。轻功的练法很多,大多是渐进着练的。比如说,用一个大竹笸箩(直径约 2 米),内装满沙子。在笸箩边上走,熟练了就跑。要求是不能把笸箩踩翻。当然,在一开始,这个要求是很容易达到的。然后用一个碗从笸箩里把沙子掏出去一碗,再跑。熟练了以后再掏一碗沙子 如此练习,当笸箩里的沙子全部掏空的时候,你就达到身轻如燕了。在这个过程中,你也会很自然地形成一股气。正所谓 “提气轻身 ”。不过大家不 要尝试,因为你怎么练也不太可能达到标准,因为这里面还有用气的诀窍是不能说出来的。如果有谁知道这些用气的诀窍的话,运用这些诀窍,并勤加苦练的话,最多 1 年,可以达到身

3、轻如燕的境地。 二,硬功。硬功大多是用木棒等物敲打身体的各个部位,用这种刺激来减轻身体被打到时的痛苦,也就是所谓的抗击打练习。外在的皮肉练到一定地步,再加上硬功用气的诀窍。身体也会产生一股自然而然的内力。 也许这些东西你们已经觉得很神奇了,但是,这不能算是内功。因为他们的气都是自然而然的,并不是本身的控制用出来的。那么,内功难道还要神奇吗?从外 观上来看,是的。从科学上来看,不是的。正如乱影说的,任何人都不能打破自然科学规律的束缚。也许有些东西自然科学也解释不了,不过,再怎么样也不能把大米白面变成核武器。内功也有他的极限。一个人通过修炼,可以达到种种近乎 “不可思议 ”的地步,但是,人的肉体永

4、远都打不过飞机大炮。 说内功之前,先说一些自然科学不能解释的东西: 第一 ,人体的穴位和经络。西方人大多不相信这些,中国人基本相信这个。从解剖学上解释不出来,不过穴位和经络的存在是确切无疑的。印度的瑜珈中也有类似穴位的理论。瑜珈认为人的脊柱上有 14 个生命能源点, 瑜珈的修炼正是刺激这 14 个能源点,从而达到强身的功效。中国的穴位理论更加详细,穴位不仅存在于脊柱,更存在于身体的其他部位。而经络起到一种类似于纲领的作用。奇经八脉把人身的穴位贯穿起来。 第二,气。气这种东西,连很多中国人也不相信,主要是因为没见过。当然,气是看不见的东西,我也没见过,不过亲身体验过。它的存在也是确切无疑的。连中

5、医里也有很多关于气血的理论。 下面说说内功的理论。各家的内功理论不尽相同,也就是说各家的内功心法不同。中国武术门派众多。内家有太极、八极、形意、八卦等等。不论哪一门,都有一种所谓的 “气拳 ”,每一个招势都要静止很长时间,这就是内功的修炼。用行话来说叫 “桩功 ”。初级的桩功只是为了体验气,比如某一个姿势,你要感觉到有热气从脚下向上蔓延,直到腰间。有这种感觉说明练对了,没有就说明练得不对。当你对于内力的行走很熟悉了,就练习更加高深的桩功,这时,就涉及到各家各派的心法了。如何引导、控制你的内力,并使之在身体里如何运行。 内功的最高境界叫做 “身知 ”,就是 “身体本身知道气的运行 ”的意思。再说

6、得 “武侠 ”一点,叫做 “打通任督二脉 ”。这个说法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学中医的人都学过穴位,同时有一首口诀,讲的 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顺序和时间。子时运行到哪一个脏腑,午时运行到哪一个脏腑 一2 天 12 个时辰正好周身运行一遍。这就是一个周天(先天大周天)。这个周天是人生来就不停运行的。练内功的人,控制他的内力在身体内快速运行,把本来应该一天完成的运行用一个小时完成,他还可能和正常人一样吗?而这个周天(后天周天)又分两种,一种是大周天,一种是小周天。小周天是指控制气血只绕行于任督二脉(上起头顶百汇穴,下止裆部会阴穴。身体前面中央线为任脉,身体后面中央线为督脉),速度快但是长功慢。大周天是指控制

7、气血绕行身体所有经络,长功快但是速 度慢。这种程度的内功修炼则是只有 “身知 ”的人才能作到的。 达到 “身知 ”的人真的给人一种深不可测的感觉。有一位太极名家(已故),身高 1 米 6 多,生前(当时已八十多岁高龄)坐于一把藤椅上,一个身高 1 米 9 的壮汉双手压住他的胳膊,全身用力压住他。老人家只是大喝一声,就用内力把壮汉弹出 2 米多远,这就是 “身知 ”的威力。 另外,还有一种不为打人的内功。武当派的老道有一种功夫叫 “寒暑铁布衣 ”,是张三丰创立的,练这种功夫,可使人不畏寒暑,四时只穿单衣蔽体而能云游四海。这种内功不仅涉及到上面所说的理论,还要提到道家独特的宇宙观 和养生理论。在此

8、不赘述。不过还是那句话,内功也是有极限的。像我现在在长春,经常下雪,天气较冷,但是我仍然只穿一件衬衣一件外套,不穿毛衣和羽绒服。寒暑铁布衣比我还要狠,但是也绝不可能只穿一个小裤衩到南极科考去。 以上是关于内功讲解来源于书籍及民间的传说,尚无考证及科学依据 内功来源于中华武术,尚有许多的深奥之处值得我们去进一步研究与考证 如何尽快练出丹田内气 【转】 如何尽快练出丹田内气 2011 年 07 月 13 日 星期三 14:02 转载自 hnxcgdwxt 最终编辑 qingshuiyihong 作者: 黄剑斌 拳谚云: “ 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 ” 。这里的功不仅指武术基本功,更指代表实力的功力

9、。练就超人的功力是一个练武者终生的追求。功有内功、外功、轻功等,其中内功更重要。功谚云: “ 练就丹田混元气,打遍天下无人敌 ” 。少林易筋经(内壮篇)也说:内壮侧重于练 “ 道 ” ,外壮侧重于练 “ 勇 ” ,内壮可以步入超凡入圣之高深境界,外壮则难脱俗套。内壮与外壮相比较,内壮更令人羡慕。事实也证明,要练成金刚之躯,非走内功这条路子不可,而且,内功也是练成轻功的基石,没有深厚的内功,轻功便无从谈起。练习内功之法,各家各派方法不一,但殊途同归,都以练气、养气为主,只是方法不同,功效也就快慢不同。现将本人所习的南少林铁布衫功的内功修炼方法介绍给大家。该法简单易学,二十天左右丹田即会有得气感,

10、两至三个月左右丹田内气即能聚集成团,可收可发,随意自如,实为少林之真传,功家必修之功也。望好者自珍之。 (一) 内养功 练 者先备一个一寸厚的坐垫放好,然后宽衣解带,正身盘膝而坐,自然盘、单盘、双盘均可。鼻脐相对,全身放松,精神集中,姿势端正,双目微闭、双肩下垂,不能塌腰,舌抵上腭、自然呼吸,双手掌心朝天结一手印上下重叠(男左3 手在上,右手在下,女反之)。吸气时意想一股真气自百会穴进气贯注丹田,微微提肛。呼气松肛,似守非守丹田,进气要缓慢,绵绵长长,功中一切顺其自然。排除杂念,不受外界干扰,放松入静,无忧无虑,使内气随着人的意识引导而贯通到全身各个部位。初练时每次练半小时,后逐渐延长至 1

11、2 小时以上。每日练 2 次。 收功:一掌贴 于丹田,另一掌覆于其上(男右掌在内,左掌在外,女反之)。以肚脐为中心,两手向下向右再向上向左沿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每三圈放大一次,渐放渐大,上至心窝下至耻骨两侧至腰侧为限,共 36 圈。然后每三圈缩小一次,渐缩渐小,沿逆时针方向运行,最后收在丹田处,意念全身之气渐渐收拢在丹田成团,然后发散至全身四肢百骸。两手掌心对搓发热、擦面。鸣天鼓 36通;叩齿 36 通;将口水咽入丹田。然后再缓缓起立步行片刻即可。 (二)炼丹功 炼丹法是为了巩固并加强丹田气感(热感)。分为四个步骤来操练,分述如下: 第一步 将丹 田处的气团,想象成一个圆球,红色并发光,气团周

12、围还弥漫着灵气。 1、以腹正面为平面,意念气团沿顺时针方向缓缓旋转,并逐渐带动弥漫着的灵气。旋转 36 圈或 72 圈或 108 圈,注意体会转动时的热感。然后逆时针旋转36、 72、 108 圈。 2、以会阴到百会的连线为轴,水平面为平面,气团先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36、72、 108 圈,再反方向旋转。 3、以左右两腰侧的连线为轴,身体侧面为平面,气团先向下向后向上向前旋转 36、 72、 108 圈,再逆反向旋转。最后收功(同内养功)。 注意这里气团的 “ 旋转 ” ,并非 “ 运行 ” 。旋转是指气团在原位围绕一根直线轴转动(如转动地球仪),运行指气团离开原位,形成一定的运动轨迹。(以上

13、 1 3 分别以身体正面、水平面及身体侧面为平面,下同)。 有两点很重要:一是炼丹第一步必须在内养功有成效(即丹田热感)的基础上才能加练。二是气团的旋转必须是缓慢而均匀的,不能忽快忽慢,要耐心地体会它的旋转。由于是以意引气,故不能急燥,否则可能出偏差。 第二步 第一步练习纯熟,气感很强后,可改练第二步,方法如下: 1、以肚脐为中心,以身体正面为平面,气团作顺时针圆周运行,渐行渐放渐大,左右至两髋 骨,上至心窝,下至耻骨,为最大,共 36 周或 72 周。气向上提时配合吸气,气向左向下时配合呼气。注意:( 1)气团运行均匀、缓慢,要耐心体会。( 2)转圈要尽量成圆形,不能转弯抹角,然后反方向运行

14、渐收渐小收至肚脐,配合呼吸,圈数同上。 2、带脉运行。先将丹田之气向前引向肚脐,然后向右腰运行,呼气;接着,将气向后腰命门向左腰侧运行,吸气;再从左腰侧经肚脐向右腰侧运行,呼气;如此缓慢运行 36 周或 72 周,再逆方向运行 36 周或 72 周,最后回收丹田。 3、将丹田气沿任脉向下引向会阴穴;呼气,再引向长强,上提命门、吸气 ;从命门向前透出至肚脐,再沿任脉向下,呼气 如此运行 36 周或 72。将气引回丹田。最后收功(同内养功的收功,下同)。 4 注意:( 1)必须等第一步练习纯熟后方可改练此步,不可操之过急。( 2)气的运行必须缓慢、均匀。 第三步 第二步练习纯熟后,可改练第三步。

15、1、以身体正面为平面,以中脘穴与中枢穴连线的中点为中心,引气运行,渐行渐放渐大,共 36 周或 72 周。左右扩至两肋,上至天突,下至耻骨,先顺时针运行,再逆时针运行,配合呼吸。 2、以带脉运行为原型,引气向上螺旋顺时针运行,渐升渐高,至与天突穴同高的水平面为止, 36 圈或 72 圈;然后反方向运行,渐降渐下,回复至带脉,再收回丹田。注意配合呼吸。 3、呼气,将其气从丹田降入会阴;吸气,从会阴引气到长强,沿督脉经命门、中枢至大椎穴;呼气,再将气前透至天突穴,沿任脉向下经中脘、肚脐、丹田,向下至会阴;再吸气 如此周而复始。可行 36 或 72 周。 第四步 第三步完成后,气感已很强烈,并能意领

16、气走,气随意行,这时外在的锻炼 排打起着决定性作用。此时气通大小周天已是轻而易举的事了。现将气的运行路线及呼吸的配合详述如下: 1、带脉运行 36 或 72 圈。 2、小周天行功:呼气,将丹田之气向下沉入会阴;吸气,将会阴之气经长强(闭后阴)沿督脉上经命门、中枢、大椎、后枕至头顶百会穴;呼气,引百会气向前经印堂、人中、天突、膻中、中脘,向下降至丹田。如此提降沿小周天运行,共 36 周或 72 周。 然后在带脉行功及小周天行功纯熟的基础上加练大周天行功。大周天行功方法如下:呼气,将丹田之气沿两足三阳经向下降至脚心,吸气,将涌泉之气沿两足三阴经向上提至会阴穴;然后呼气,换气一口;吸气,气分两支沿两

17、耳后向下经两手三阳经至十指尖之井穴;吸气,将井穴之气沿手三阴经上提至天突穴 会合;呼气,将天突穴之气向下降至丹田。如此大周天运行一遍。可运行 36 遍。 至此,丹田浩然之气已凝成一团,可聚可运。练者精神饱满,巍然如山。 - 怎样尽快练出丹田气 - 练法姿势是站、坐或卧均可,一般以坐式为佳,口眼微闭,舌尖轻抵上腭,头顶正中与会阴在一条直线上,全身肌肉放松,思想安静,意念轻轻地集中在百会穴与丹田穴,呼吸柔和、自然;意守丹田 3 5 分钟后,作缓慢、柔和、自然的顺腹式呼吸,即吸气时小腹凸起,呼气时小腹凹陷,均鼻吸鼻呼,先呼后吸。吸气时意想天上日、月、星辰从头顶正中处垂直下行,经过膻中、鸠尾至丹田,并

18、慢慢地充满于整个腹部;同时轻缓地提起睾丸,并收缩肛门。呼气时松肛、松睾丸,并意想体内浊气从心窝处上升再从鼻呼出体外。如此反复练习,每次半小时至 1 小时。收功时两手重叠,右手搭在左手背上,左手劳宫穴按压肚脐上,按顺时针方向从内向外绕 18 圈,然后又按逆时针方向从外向内绕 18 圈,再以双手搓热后擦脸数下,最后缓行数步,放松全身肌肉,练功完毕。 5 练功时间最好选在子时 (夜间 23时至次日凌晨 1时 )和寅时 (凌晨 3至 5时 );练功地点最好选在空气清新、环境幽静的场所。练功时不可过饥过饱,要放松腰带,不要为追求气感而加深呼吸;必须每日坚持练功,切忌一曝十寒;练功百日内,禁忌性生活。 近

19、百分之九十的人在练功后 10 天左右,吸气时腹部会有轻微发热感,同时出现咕噜咕噜肠鸣音,矢气增多; 1 个月后腹部发热面积加大; 2 个月后小腹内发热有似温水流动,全身温暖舒适,口中唾液增多; 3 个月后气力大增,小腹热感更甚 (与病态燥热不同 ),有时还会出现腹部轻微跳动感,部分练功者腹部还 会出现气团感,这是练丹田内功初步有成的重要标志,有的已可以引气团沿任督脉行走,即通小周天。 莫文丹(作者) 气沉丹田 ,首先要明确其部位:脐至关元穴(脐下 1.5 寸 )的一片。 以意领气,使气入下腹 正中。每天早上换气后,或直立,或站弓步桩、马步桩,格斗桩 ,养6 生桩等 .开始以意领气,每时每刻以意

20、调息,意守丹田。 “气沉丹田 ”为拳家术语。在近世出版的武术刊物和古代流传下来的拳经、拳论上,经常 可见。老拳师们教拳时,也常把 “沉气 ”二字挂在口边。王宗岳在其太极拳论中写道 :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 ”,形意拳内功经中有 “龟尾升气,丹田炼神,气下于 海,光聚天心。 ”近代名家郝少如、杨振铎等也都把气沉丹田列入其练功要领的首要地位 ,可见 “气沉丹田 ”之重要。然而对于一般习拳者尤其是初 学者,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 然,更不知其具体做法。为了对这一问题有个明确而深刻的理解,应该首先弄清:什么叫 气沉丹田?为什么要气沉丹田?怎样做到气沉丹田等。 一、 什么叫气沉丹田? 郝少如先生说过:

21、“以意引气达于腹部,不使上浮,谓之气沉丹田。 ”形意拳家马礼 堂先生说: “清升浊降,气归脐下。吸气时会阴轻轻用意上提,气升于顶,呼气时放松, 气沉脐下丹田之内。 ”太极拳名家郝家俊说: “胸中空洞洞,肚里沉甸甸。 ”以笔者愚见 ,气沉丹田不是别的,乃是采用膈肌上下运动为主的腹式呼吸,并使之与拳 式之蓄、发、 开、合相结合。吸气时,膈肌向下运动,肺体尽量向下膨胀,两肋微微外开而肋骨则不要 上提,下边再提肛缩肾,将腹内脏器托住。呼气时膈肌上升,两胁则向内向下合,腹内脏 器自然下垂,胸中真气沿任脉下行入丹田,形成心肾相交以补命门之火的形势。胸、背、 肩和腰胯始终放松,腹部则沉甸甸甚为充实。呼吸深长

22、匀缓,作到 “先天之气宜稳,后天 之气宜顺 ”的要求。形意拳大师孙禄堂先生教 “鹰熊斗智 ”的架子时,要求把 “小腹放到 大腿上 ”,郝家俊先生教太极拳的 ”单鞭 ”时,也要求 ”正身塌腰,把小腹放到大褪 上 ” ,这些都是气沉丹田的具体体现。这里有两点应该说明: 气沉丹田不同于练硬功时的气 贯丹田和入力丹田。 “贯 ”和 “入 ”是努力向下压气使其进入丹田, “沉 ”则是顺其自然 而因势利导。好象东西在静水中随着地心吸力徐徐下降,松静自然,无一毫勉强之意。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练拳是动功,其势有开有合,有蓄有发;呼吸也必然随之,有入有 出,其气也要有升有降,有紧有松,不能总是聚于丹田,僵死不

23、动,要有鼓荡开合,纵横 飞腾。这就是神运经上所说的 “纵横者胁中开合之式,飞腾者丹田呼吸之间 ”的意思 二、为什么要气沉丹田? 练拳之目的,一是为了强身祛病,延年养生;二是为了克敌制胜、抑强御侮。在格斗 中如何能发出大力且使此力产生最大效果?如何能使对方失去平衡而倾跌,自己则稳如泰 山?欲达到上述目的,必须按照拳经的规定,进行各个方面的练习而综合运用之, “气沉 丹田 ”则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从健身角度来说,练丹田乃是祛病防病的关键。丹田二 字,笼统地说是指从脐下到耻骨这一范围,前列腺、睾丸、女子卵巢、肾脏亦在其附近, 它们统统包括于中医所说的 “肾 ”这一概念之内。人的生长、发育、壮大、衰

24、 老等过程, 是和肾息息相关的,即是和生殖、泌尿。内分泌的功能紧密相关的。通过腹式呼吸、膈肌 上下运动和提肛缩肾的练习,可明显增强这部分脏器的功能,延迟衰老(中医叫补肾)。 产生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功能增强后,人就可能变得精力充沛,抵抗外来风寒湿热的能力增 强。对运动员来说,还可提高竞赛成绩。这一点笔者在多年教学和为人进行气功医疗中, 已为无数事实所证明。从练内气来说,丹田是生气之源,先从丹田结成气丘,然后即沿经 络运行,形成人体经络场。所以练丹田者,可起 “补肾 ”之功,肾气足而后武艺乃得以 精 进。气沉丹田时的腹式呼吸,使膈肌与腹肌力量增强,加大腹压变化,改善腹腔血液循环 练法姿势是站、坐或卧

25、均可,一般以坐式为佳,口眼微闭,舌尖轻抵上腭,头顶正中与会阴在一条直线上,全身肌肉放松,思想安静,意念轻轻地集中在百会穴与丹田穴,呼吸柔和、自然;意守丹田 3 5 分钟后,作缓慢、柔和、自然的顺7 腹式呼吸,即吸气时小腹凸起,呼气时小腹凹陷,均鼻吸鼻呼,先呼后吸。吸气时意想天上日、月、星辰从头顶正中处垂直下行,经过膻中、鸠尾至丹田,并慢慢地充满于整个腹部;同时轻缓地提起睾丸,并收缩肛门。呼气时松肛、松睾丸,并意想体内浊气从心窝处上升再从鼻呼出体外。如此反复练习,每次半小时至 1小时。收功时两手重叠,右手搭在左手背上,左手劳宫穴按压肚脐上,按顺时针方向从内向外绕 18 圈,然后又按逆时针方向从外

26、向内绕 18 圈,再以双手搓热后擦脸数下,最后缓行数步,放松全身肌肉,练功完毕。 练功时间最好选在子时 (夜间 23时至次日凌晨 1时 )和寅时 (凌晨 3至 5时 );练功地点最好选在空气清新、环境幽静的场所。练功时不可过饥过饱,要放松腰带,不要为追求气感而加深呼吸;必须每日坚持练功,切忌一曝十寒;练功百日内,禁忌性生活。 近百分之九十 的人在练功后 10 天左右,吸气时腹部会有轻微发热感,同时出现咕噜咕噜肠鸣音,矢气增多; 1 个月后腹部发热面积加大; 2 个月后小腹内发热有似温水流动,全身温暖舒适,口中唾液增多; 3 个月后气力大增,小腹热感更甚 (与病态燥热不同 ),有时还会出现腹部轻

27、微跳动感,部分练功者腹部还会出现气团感,这是练丹田内功初步有成的重要标志,有的已可以引气团沿任督脉行走,即通小周天。 莫文丹(作者) 要点: “勿忘勿助 “。 对于已婚的练功者,由于元阳已经破泄 走漏,故需服用药物辅助练功,以补伤耗之元气。未婚者服之,效果更佳,药方开列于下: 熟地、当归、黄芪、黑豆、木瓜、杞子、五加皮、巴戟、地骨皮、菟丝子、女贞子、牛膝、玉竹各 30 克,车前子、杜仲、黄柏、肉苁蓉、白茯苓、骨碎补各 24克,鹿茸 20 克 (无则用红参代替 ),甘草、韭子、锁阳子、小茴香各 15 克。 上药一剂,共研为末装入瓶内;用米酒浸泡淹没药面约一横指许,密封保存一月后可用,每次服药酒

28、10 毫升,每日早晚服之。 练功要领:全身舒松,形静如眠,调息柔和自然,意守丹田宜清淡,似守非守,若有若无,心情舒畅。怡然自得, 精神愉快,神态从容自若,断灭一切杂念,达到静水无风,秋月无云,清彻洞明,恬淡虚无的境界。 正常效应:百分之九十的人在练功后第十天左右,自觉在吸气的腹部有轻微的发热感,发热的部位因人而异,同时腹部出现 “ 咕咕 ” 的肠鸣音,矢气增多;一个月后腹部发热的面积逐渐加大;两个月后小腹内发热似温水流动样,全身有温暖8 的舒适感,口中唾液增多;三个月后气力大增,小腹热感更甚 (与病态的燥热不同 ),有时还可出现小腹部轻微的跳动感。部分练功者腹部还可出现气团感。 出现上述感觉之

29、后,则称之为: “ 火烧丹田 ” ,这是初具丹田内功的重要标志。练 功三个月后,极少数练者腹内的 “ 气团 ” 可以沿任督二脉行走 (即通小周天 )。 练八宝气功者必须十分注意,只有在丹田内气充盈的前提下,坚持不懈地练功,并有意识地增加每次练功的时间,在平时的坐、卧、行走之中亦加强练习,一旦火候到时,内气充满,不须任何意念导引,任督二脉即可自行打通,所谓 “ 气满督自开 ” 是也。此时只能用意念跟随着它自行流转,一步一趋,顺应自然,半点也不能勉强和急躁。 怎样尽快练出丹田气 2011-07-27 18:13:42| 分类: 潼之恋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练法姿势是站、坐或卧均可,一般

30、以坐式为佳,口眼微闭,舌尖轻抵上腭,头顶正中与会阴在一条直线上,全身肌肉放松,思想安静,意念轻轻地集中在百会穴与丹田穴,呼吸柔和、自然;意守丹田 3 5 分钟后,作缓慢、柔和、自然的顺 腹式呼吸,即吸气时小腹凸起,呼气时小腹凹陷,均鼻吸鼻呼,先呼后吸。吸气时意想天上日、月、星辰从头顶正中处垂直下行,经过膻中、鸠尾至丹田,并慢慢地充满于整个腹部;同时轻缓地提起睾丸,并收缩肛门。呼气时松肛、松睾丸,并意想体内浊气从心窝处上升再从鼻呼出体外。如此反复练习,每次半小时至 1 小时。收功时两手重叠,右手搭在左手背上,左手劳宫穴按压肚脐上,按顺时针方向从内向外绕 18 圈,然后又按逆时针方向从外向内绕 1

31、8 圈,再以双手搓热后擦脸数下,最后缓行数步,放松全身肌肉,练功完毕 练功时间最好选在子时 (夜间 23 时 至次日凌晨 1 时 )和寅时 (凌晨 3 至 5 时 );练功地点最好选在空气清新、环境幽静的场所。练功时不可过饥过饱,要放松腰带,不要为追求气感而加深呼吸;必须每日坚持练功,切忌一曝十寒;练功百日内,禁忌性生活。 近百分之九十的人在练功后 10 天左右,吸气时腹部会有轻微发热感,同时出现咕噜咕噜肠鸣音,矢气增多; 1 个月后腹部发热面积加大; 2 个月后小腹内发热有似温水流动,全身温暖舒适,口中唾液增多; 3 个月后气力大增,小腹热感更甚 (与病态燥热不同 ),有时还会出现腹部轻微跳

32、动感,部分练功者腹部还会出现气团感,这是练丹田内功 初步有成的重要标志,有的已可以引气团沿任督脉行走,即通小周天。 要点: “勿忘勿助 “。 对于已婚的练功者,由于元阳已经破泄走漏,故需服用药物辅助练功,以补伤耗之元气。未婚者服之,效果更佳,药方开列于下: 熟地、当归、黄芪、黑豆、木瓜、杞子、五加皮、巴戟、地骨皮、菟丝子、女贞子、牛膝、玉竹各 30 克,车前子、杜仲、黄柏、肉苁蓉、白茯苓、骨碎补各 24 克,鹿茸 20 克 (无则用红参代替 ),甘草、韭子、锁阳子、小茴香各 15 克。 上药一剂,共研为末装入瓶内;用米酒浸泡淹没药面约一横指许,密封 保存一月后可用,每次服药酒 10 毫升,每日

33、早晚服之。 练功要领:全身舒松,形静如眠,调息柔和自然,意守丹田宜清淡,似守非守,若有若无,心情舒畅。怡然自得,精神愉快,神态从容自若,断灭一切杂念,达到静水无风,秋月无云,清彻洞明,恬淡虚无的境界。 正常效应:百分之九十的人在练功后第十天左右,自觉在吸气的腹部有轻微的发热感,发热的部位因人而异,同时腹部出现 “咕咕 ”的肠鸣音,矢气增多;一个月后腹部发热的面积逐渐加大;两个月后小腹内发热似温水流动样,全身有温暖的舒适感,口中唾液增多;三个月后气力大增,小 腹热感更甚 (与病态的燥热不同 ),有时还可出现小腹部轻微的跳动感。部9 分练功者腹部还可出现气团感。 出现上述感觉之后,则称之为: “火

34、烧丹田 ”,这是初具丹田内功的重要标志。练功三个月后,极少数练者腹内的 “气团 ”可以沿任督二脉行走 (即通小周天 )。 (2)五心纳气法 采用熊桩姿势练功。练功前,先意守丹田 3 5 分钟后,即采用顺呼吸法进行缓慢、柔和、自然的呼吸,先呼后吸 ,吸长呼短。呼气时想象天地精华之气随着吸气动作从顶心、手心 (双侧 )和足心 (双侧 )源源不断地收聚入丹田,同时,放松睾丸和肛门:吸气时 ,柔和地收提睾丸和收缩肛门,并意想体内浊气向头顶百会穴、双手劳官穴及双足涌泉穴排泄出来。如此一呼一吸,反复练习 3060 分钟后即可收功 收功时 ,方法与 “蓄精培元 “的收功方法相同。 练功要领:意守 “五心 ”

35、,吸精聚气,吸气时放松睾丸和肛门,呼气时收提睾丸和收缩肛门。吸天上日月星之精华和大地山水树之灵气;呼体内污浊之病气。 正常效应:头顶心百会穴、双手心劳宫穴、双足心涌泉穴出现热、麻、跳动感,矢气增多,皮肤有蚁爬感,全身轻安自在,酥绵快乐,如沐温泉之浴,有时出现全身如一片白支冉冉向上升飘 。同时,外肾亦因精气充沛而产生勃举现象。 二、换气 每曰子时和寅时到柏树多,环境幽静,空气清新的地方练功。先活动头、四肢、膝、踝等关节数分钟之后,面向南方,直身站立,口眼微闭,下颏微收,两足横开与肩同宽,双脚平直,脚尖稍内扣,脚掌心含空,双手自然下垂于两大腿外侧 (如图 1.1) 按上法将姿势摆好之后,从头面,颈

36、项、肩关节、胸背、腰腹、髋关节、会阴、大腿、膝关节、小腿、踝关节及双脚掌由上至下地逐次放松三遍。待全身充分放松后,即以口分别尽力呼出三口体内浊气,然后按顺呼吸法呼吸,口呼鼻吸。吸 时舌尖轻砥上腭,小腹部稍凸起,意念气从头顶百会穴垂直下降至腹部丹田处,同时两手由大腿两侧向前缓慢地作弧形上提到额部两侧上方 (如图 1.2),上提时双手掌指伸直,指尖相对,掌心向后,拇指斜朝上;随后便张口轻轻地呼气,呼气时舌尖放平,小腹内收,同时双手在额部两侧内旋翻转双掌下按,掌心向下,掌指相对,经胸腹前向下按压至双脚尖的地面上,上身亦同时向前俯,两腿绷直,不可弯曲 (如图 l.3)。前俯时呼气,意念内气从丹田分作两

37、股向下导引,经双大腿前内侧贯注入双足心的涌泉穴;然后慢慢直腰抬身,两手又外旋转掌缓慢地向上作弧形上提 ,同时吸气,意念内气从脚后外侧上升经外跨返回至丹田。 就这样起身时以鼻吸气,俯身时以口呼气,如此反复练习 30 分钟左右。 正常效应:在练功后一星期至一个月之内,双手心及双脚足心会出现发热、发麻、发凉、发胀感,腹部发热并有 “雷鸣 ”(即肠鸣音 )。此外,身体还可出现大、小、轻、重、光亮、痒、跳等感觉。以上这些感触现象如在练功后出现其中之一,我们便称之为 “得气感 ”。 三、培元功(注:与怎样练出丹田气大致相同) (一 )姿势: (二 )功法: (1)蓄精培元 练功时在 选上述电、坐、卧三种姿

38、势之一种,但以坐式练功效果最佳,行走式在初学时不易掌握,初习者最好不要采用。 练功时按下述方法练习: 将要练功之前,在大脑里要有 “我要练功了 ”的概念,然后选好练功的位置 (注意要南北向 ),做好练功的姿势。 开始练功时,先在大脑里默想:我已开始练功了,不能东想西想,要专心练功。然后从头部向下依次放松全身的肌肉关节。放松时不要过于仔细地想哪一块肌肉如何放松,只10 要意念从上而下地想松,肌肉、关节也随着意念快速地放松就行。放松法要连续三次,每次都要从头向下放松至双足心为 止。放松时姿势不要改变。 用鼻腔吸气和呼气。口腔闭合,神态自然 ,双眼轻轻地闭拢,舌尖自然地伸平,轻轻地触及上牙齿后的牙龈

39、 (俗称 “牙肉 ”)上,不要僵硬。 意念集中在下丹田处 35 分钟。 把意念转到天上,想象天上曰、月、星的精华是一种金黄色 (或者是红的亦可 )的气体充满了整个天空,自己置身于这个金黄色的空气之中。 采用顺式呼吸法 (即吸气时小腹外凸,呼气时小腹内收 ),自然、柔和地进行呼吸。吸气时想象头顶正中处开一个小口如杯子口大,天上金黄色的精华之气从这个小口被吸进来,并从 头部向下,沿身体的中心 (想象从头顶到腹部有一个直形的空心通道 )降至下丹田;呼气时,想象这些精华之气被腹内吸收,放出污浊之气从双侧大腿的中间向下降至双足心 (涌泉穴 ),并把这些浊气放出足心穿入地下深处 (如图 1.4)或从心窝排

40、泄出去。呼气的同时还要放松全身。等到自然熟练之后,吸气时配合轻微的收缩肛门 (如轻轻地忍使大便一样,不要用力太大 )。 每次练功半小时至 1 小时后,即可收功,收功时,两手重叠,以左手心劳宫穴按压在肚脐上,右手搭在左手背上,以脐眼为中心,先按顺时针方向自左至右 (女子则相反 ),从上至下,由内向 外,速度均匀地轻轻揉转 18 36 圈 (如图 1.5);然后又换为逆时针方向,自右至左;从外向内 ,速度均匀地轻轻揉转 18 36 圈。再以双手掌互相搓擦至热后 ,轻擦颜面部18 次,放松全身肌肉,缓行十步后功毕。 四、缠桶功(又称 “罡气缠桶法 ”) 本功法必须是在练好培元功的基础上再加以练习,练

41、功前务必先将功法要领掌握好之后再悉心揣练,不可故行莽撞,贸然操练,以免出现意外。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请内行的气功师在旁指教练习。 练功时,按观音式坐好,行顺呼吸法,鼻呼鼻吸,呼吸柔和自然,意念集中在丹田处。意守丹田至腹部发热之后,即以肚脐为圆心,用意将丹田内气按顺时针方向,自左至右,从上至下,由内向外,速度均匀地作圆形旋转圈。然后又按逆时针方向如上法反转回旋圈,收入肚脐神阙穴。如此反复旋转,每曰勤练不辍,待可以将丹田内气随意运转时,再把旋转的次数逐渐增加至圈、圈、圈和圈。 在转圈时,次数少的圈距大,次数多的圈距应小些。总之,运动旋转的范围以上不超过左、右肋弓缘,下不逾越趾骨和左、右髂骨上脊为

42、宜。 初练习时,内气难以随意旋转,但是,只要能坚持勤练一个月后,内气旋转自能 如意,同时能感觉到内气逐渐收聚成团。以后随着功力的不断增强,于每次行功运转时,这团内气均可随着意念的导引而在腹内反复旋转。 练好上述功夫后,仍采用顺呼吸法,吸气时意念内气自丹田降至会阴,同时放松肛门和睾丸;呼气时以意引气上行过命门至丹田,同时配合收缩肛门和睾丸。如此反复进行,随着气机的运转,可使丹田、会阴、命门这三者连成一个圆形环状(此方法称为 “小小周天 ”,亦名 “小 =”),然后在腹内丹田、会阴、命门之间操八卦(方法与后一节 “八卦 ”相同)。 然后,再用意念将内气按顺时针方向(从上往下看) ,自左至右,从外向内进行有规律的圆形运转,吸气时气经腹侧,呼气时气过腰侧(即通带脉)。待意到气到,意随气转后,再按逆时针方向,从右往左,由内向外反行旋转至气随意转时,又将内气沿着腹壁内侧,由左至右地从小腹部往上作螺旋状的圆形旋转,转至上腹的心窝部(即剑突下凹)后,再从上往下作螺旋状的圆形反转一上一下为一次,共作次。 在旋转内气时,必须是有规律的圆形运动,动转时必须意到气到,气随意转,运用自如。运转的速度初时不宜太快,即使是纯熟之后也只能稍加快些,转速的快慢必须与呼吸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