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装 订 线 装 订 线 课堂成就梦想 - 1 - 细节决定成败 组编人:张文会 张华久 使用日期:第 周 化 学 学 案 审核: 第 2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 pH 【考纲要求】 了解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 了解溶液 pH 的定义。了解测定溶液 pH的方法,能进行 pH的简单计算。 一、 水的电离平衡及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因素 1、水是 电解质,存在如下的电离平衡: 或写为 。 2、水的离子积: ( 1)、一定温度下,在纯水或水溶液中水的电离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 c(H+) 与 c(OH-)的乘积是一个常数。称为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 常数。 ( 2)、常温下( 250C 时):纯水中 c(H+)=
2、。 c(OH-)= 。 Kw= = 。 ( 3)、 250C 时水、稀的酸溶液、碱溶液、及盐溶液中, c(H+) c(OH-)均为 。 ( 4)、 Kw只与 有关。因为水的电离为 (吸热、放热)反应,所以随温度升高, Kw将逐渐 。 3、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 (1)酸、碱:纯水中加入酸或碱能 (抑制、促进) 水的电离,如常温下 pH=1 的盐酸中水电离出的 c(H+)= ; c(OH-)= 。 Kw= 。 (2)温度:升温 水的电离,纯水的 pH 值 7。(、) (3)盐 : 对水的电离的影响为: NaCl_ NaHSO4 _ NaHS 、 NaHCO3_ NaHSO3 、 NaH2PO4_
3、 NH4Cl、 CH3COONa、 CH3COONH4_ 结论:纯水中加入能水解的盐可 (抑制、促进)水的电离。 如 pH=11 的碳酸钠溶液中水电离出的 c(OH-)= ; Kw= 。 注意:故加入酸碱盐,只影响水的电离平衡但 不变。 练习:在纯水中加入下列物质,请填写下表: 平衡移动方向 c (H+) c(OH-) 大小 关系 KW 酸碱性 升温 c(H+) c(OH-) 加 少量 硫 酸 c(H+) c(OH-) 加 少量 NaOH( s) c(H+) c(OH-) 加少量 NH4Cl( s) c(H+) c(OH-) 加少量 NaAc( s) c(H+) c(OH-) 二、溶液的酸碱性
4、和 pH 值 1、 pH 值的概念: 。 pH 值的范围在 之间,即 pH 值仅适用于 的稀溶液。 pH 值每减小 n 个单位, c(H+)增大为原来的 倍, c(OH-)减小到原来的 。 pH 值每增大 n 个单位, c(H+)减小到原来的 , c(OH-)增大为原来的 倍。 2、溶液的酸碱性判断 用 c(H+)与 c(OH-)的相对大小判断, 用 pH 值判断 注意 :用 c(H+)与 c(OH-)的相对大小判断溶液的酸碱性是 无条件的 ,任何温度、浓度都适用; 用 pH 值判断溶液酸碱性的条件是 。 例如 1000C 时水的离子积为 Kw=1.0X10-12, 此温度下中性溶液的 pH=
5、 。 3、测定溶液 pH 值的方法 : ( 1)默写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范围 指示剂 变色范围 酸色 碱色 甲基橙 石蕊 酚酞 ( 2)测定溶液 pH 值的方法很多,比较精确的测定方法是用一种叫 _的仪器来测量。 用 pH 试纸也可以迅速判断溶液的 pH。常用的有 _pH 试纸和 _pH 试纸。范围和精度分别为 _ 用 pH 试纸测定溶液的 pH 值的操作方法是 _ _ _ _ 向课堂要效率 向课堂要效率 - 2 - 练习:有一学生在实验室测定溶液的 PH 值,实验时他先用蒸馏水润湿 pH 试纸,然后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试样进行实验: ( 1) 该生的实验方法是否正确? ( 2)如不正确
6、,说明理由,同时分析是否一定有误差? ( 3)若用此法测定 c(H+)相等的 硫酸和磷酸溶液的 pH 值,结果怎样? 4、 有关 pH计算的主要题型及计算方法 定义式,根据 pH lg c(H ),因此计算溶液的 pH 的关键是计算溶液中 H 的浓度。下面进行分类讨论 一、单一溶液 pH 的计算 强酸溶液 强酸溶液的 pH 计算方法是:根据酸的浓度选求出强酸溶液中的 c(H+)然后对其取负对数就可求得 pH。 例 1求 25 时, 0.005mol/L 的 H2SO4溶液的 pH: 强碱溶液 强酸溶液的 pH 计算方法是:根据碱的浓度先求出强碱溶液中的 c(OH-)然后利用该 温度下的Kw求出
7、 c(H+)然后求 pH 例 2求 25 时, 10-5mol/L 的 NaOH 溶液的 pH: 其它溶液 其它溶液的 pH 计算方法是:想办法求出 溶液中的 c(H+)然后取负对数 例 3 25 时,某浓度的醋酸溶液中,由水电离的 c(H+)=110-12mol/L,该溶液的 pH 例 4 25 时,某浓度的 氨水 中,由水电离的 c(H+)=110-12mol/L,该溶液的 pH 例 5某地酸雨经检验除 H+和 OH-外,还含有 Na+、 Cl-、 NH4+和 SO42-等离子,其浓度:c(Na+)=7.010-6mol/L, c(Cl-)=3.510-5mol/L, c(NH4+)=2.
8、310-5mol/L, c(SO42-)=2.510-6mol/L,则该酸雨的 pH 值为 。 二、稀释型(指单一溶质加水稀释或相当于水的稀释作用) 实质:稀释前后酸或碱的物质的量不变。一般计算公式: c1V1 c2V2,据此求出稀释后酸或碱的物质的量的浓度。 特殊结论: 若为酸: 强酸, PH a,稀释 10n倍, PH ; 若为弱酸, PH a,稀 释 10n倍 , PH ; 若酸的溶液无限稀释,则无论酸的强弱, PH 一律接近于 若为碱: 强碱, PH a,稀释 10n倍 , PH ; 弱碱, PH a,稀释 10n倍 , PH ; 若碱的溶液无限稀释,则无论碱的强弱, PH 一律接近于
9、 。 例 6 下列六种情况下的 PH 分别为多少 ? PH 2 的 HCl 溶液稀释 1000 倍,所得溶液的 PH( ) PH 2 的 CH3COOH 溶液稀释 1000 倍,所得溶液的 PH( ) PH 2 的 HCl 溶液稀释 100 倍,所得溶液的 PH( ) PH 11 的 NaOH 溶液稀释 100 倍,所得溶液的 PH( ) PH 11 的 NH3H 2O 溶液稀释 100 倍,所得溶液的 PH( ) PH 10 的 NaOH 溶液稀释 100 倍,所得溶液的 PH( ) 例 7、室温时将 PH=5 的硫酸溶液稀释 1000 倍后,则 c(H+):c(SO42-)是( ) A.
10、2:1 B. 21:1 C. 20:1 D. 22:1 三、混 合型(多种溶液混合) ( 1)强酸混合 强酸混合后溶液的 pH 求算的方法是:先求出混合后的 c(H+)混 , 即 : c(H+)混 c(H+)1V1 c(H+)2V2(V1+V2)再根据公式 pH=-lg c(H+) 求 pH。 如 pH和 pH的两种盐酸等体积混合后的 pH 。 如 pH和 pH的两种盐酸若按体积比 1: 100 混合后溶液的 pH= 。 如果 pH和 pH的两种盐酸若混合后溶液的 pH=4,则应 按体积比 _混合 向课堂要效率 向课堂要效率 - 3 - ( 2)强碱溶液混合 强碱混合后溶 液的 pH 求算的方
11、法是: 先求出混合后的 c(OH-)混 即: c(OH-)混 c(OH-)1V1 c(OH-)2V2(V1+V2),再通过 求出 c(H+),最后求 pH。 如 pH和 pH 11 两种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的 pH 。 如 pH和 pH 11 两种 NaOH 溶液若混合后溶液的 pH=10,应 按体积比 混合 。 小结: 0.3 规则(近似规则) 若两种强酸溶液或两种强碱溶液等体积混合,且其 PH 相差 2 个或 2 个以上时,混合液的 PH 有如下近似规律: 两强酸等体积混合时 ,混合液的 PH=PH 小 +0.3; 两强碱等体积混合时,混合液的 PH=PH 大 0.3。 强酸和强碱
12、溶液混合 这里的混合,实为中和,要发生反应: H+ OH- H2O,中和后溶液的 pH 有三种情况: 若恰好中和, pH 若酸有剩,根据中和后剩余的 c(H+)即 c(H+)(过) c(H+)1V1 c(OH-)2V2) /(V1+V2)再求 pH。;此时 pH 7 若碱有剩,根据中和后剩余的 c(OH-),即 c(OH-) (过 ) c(OH-)1V1 c(H+)2V2) /(V1+V2),然后通过 求出 c(H+),最后求 pH。此时 pH 7 例 8 99 mL 0.5 mol/L 硫酸跟 101 mL1 mol/L 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的 pH 值 ( ) A. 0.4 B. 2
13、C. 12 D. 13.6 例 9求 99mL pH=1 的 H2SO4与 100mL pH=13 的 NaOH 混合后,溶液的 pH= 例 10 60mL 0.5mol/L NaOH 溶液和 40mL 0.4mol/L 的 H2SO4混合后 ,溶液的 pH= 一般通式:若酸的 PH a,体积为 V(酸 ),碱的 PH b,体积为 V(碱 ),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酸碱溶液的 PH 之和与它们的体积之比的关系为: 根据中性溶液中 :n(H+) n(OH-),有 10-aV(酸 ) (10-14/10-b)V(碱 ), V(酸 ) V(碱 ) 10a b 14 例 11、 不同体积的下列各组强酸、
14、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填写下表中的空格( pHa、 pHb分别表示原酸、碱溶液的 PH)。 组别 酸碱溶液体积比 酸碱溶液中 c(H+)与 c(OH-)之比 混合前 pHa与 pHb之和 10: 1 1: 1 pHa+pHb=13 m: n 小结:酸按酸,碱按碱,无限稀释 7 为限。两强相混强点 3,酸是加,碱是减。异强混合看过量,剩谁余谁按谁算。两强等混值为 7, pH 之和为 14。 例 12有浓度均为 0.1mol/L 的盐酸、硫酸、醋酸三种溶液,试回答: ( 1)若三种溶液中 c( H+)依次为 a1mol/L、 a2mol/L、 a3mol/L,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 _。 ( 2
15、)等体积的以上三种溶液分别与过量的 NaOH 溶液反应,若生成盐的物质的量依次为 b1mol、b2mol、 b3mol,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_。 ( 3)分别用以上三种酸中和一定量的 NaOH 溶液生成正盐,若需酸溶液的体积依次为 V1、 V2、V3,则其大小关系是 _。 ( 4)分别与锌反应,开始时产生氢气的速率为 v1、 v2、 v3,则其大小关系是 _。 向课堂要效率 向课堂要效率 - 4 - pH的应用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 一、 定义:中和滴定是 的方法。 1、 原理:酸提供的 的物质的量与碱提供 相等。即: nH+=nOH- 2、 关键:准确测定参加反应的两种溶液的 ;(仪器的选择)
16、 准确判断 是否恰好完全反应。(指示剂的选择) 3、仪器简介:滴定管的构造 _ _ 使用方法: ( 1) ( 2) ( 3) ( 4) ( 5) 4、 指示剂的选择: 强酸强碱相互滴定,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 若反应生成强酸弱碱盐溶液呈酸性,则选用酸性变色范围的指示剂(甲基橙);若反应生成强碱弱酸盐,溶液呈碱性,则选用碱性变色范围的指示剂(酚酞) 石蕊试液因颜色变化不明显,且变色范围过宽,一般不作滴定指示剂。 终点判断: (滴入最后一滴,溶液变色后,半分钟内不复原) 指示剂 操 作 酚酞 甲基橙 强碱滴定强酸 无色变为浅红色 橙 色变为黄色 强酸滴定强碱 浅红色变为无色 黄色变为橙色 【提醒】
17、(1)中和反应严格按照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进行,即当酸提供的 H的物质的量与碱提供的 OH的物质的量相等时,恰好中和 (2)中和反应恰好进行完全得到的溶液,不一定显中性,有可能显酸性或碱性 【复习】如何用实验测定酸碱滴定曲线? 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用品 二、实例:用已知浓度的 NaOH 溶液测未知盐酸的浓度 1.试剂: HCl 溶液(未知浓度)、 0.1000mol/LNaOH 溶液、酚酞溶液、蒸馏水。 2.仪器:酸式 滴定管、碱式滴定管、滴定管夹、锥形瓶、洗瓶、铁架台、烧杯等。 3.实验操作过程: ( 1)滴定准备过程: 滴定管的准备:检漏 -润洗 -注液 -赶气泡 -调零 锥形瓶
18、的准备:盛液 -用酸式滴定管将一定体积(如 20mL)未知浓度的盐酸放入锥形瓶,滴加 2 3滴指示剂。 ( 2)滴定 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右手不断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色中溶液颜色的变化。 ( 3)终点的判断 所谓的终点是酸和碱恰好中和完全的那个时刻。溶液颜色刚好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在半分钟内不再退色。 ( 4) 读数 读取滴定管内液面所在体积数时,应使滴定管与水平的实验台面保持垂直,并使视线与滴定管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水平 相切。 ( 5)数据记录 重复滴定一次。设计表格,将两次读取的数据记录在自己设计的表格中,求出两次滴定消耗NaOH 体积的平均值,并利用平均值计算得出待测液 HCl的浓
19、度。 三、 酸碱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 1原理 依据原理 c(标准 ) V(标准 ) c(待测 ) V(待测 ),所以 c(待测 ),因c(标准 )已确定,因此只要分析出不正确操作引起 V(标准 )与 V(待测 )的变化,即 分析出结果 向课堂要效率 向课堂要效率 - 5 - 0 刻度由小到大 上 下 误读及结果: 若起始平视,终仰视,则 V 读 偏大 C 测 偏大 若起始平视,终俯视,则 V 读 偏小 C 测 偏小 若先仰后俯,则 V 读 偏小, C 测 偏小 若先俯后仰,则 V 读 偏小, C 测 偏大 2常见 误差: 引起误差可能因素有以下几种: ( 1)视(读数) 注意:滴定管中液体读数时
20、精确到 0.01mL 一般需滴定 2-3 次,取其平均值 ( 2)洗(仪器洗涤) 正确洗法: 二管二洗 滴定管和移液管先用蒸馏水清洗多次,再用待装液润洗几次。 一瓶一洗 锥形瓶只能用蒸馏水洗。 注意:一般滴定管装标准液,锥形瓶里装待测液。 错误洗法导致结果: 滴定管仅用水洗,使标准液变稀,故消耗标准液体积一定变大, V 读 变大,结果偏大。 移液管仅用水洗,则待测液 变稀,所取待测液溶质物质的量变少, V 读 变小,结果偏小。 锥形瓶用待测液洗过,则瓶内待测液的溶质量偏多, V 读 偏大,结果偏大。 第一次滴定完后,锥形瓶内液体倒去后,尚未清洗,接着第二次滴定,滴定结果如何,取决于上次滴定情况
21、如何。 ( 3)漏(液体溅漏) 滴定过程中锥形瓶内液体溅出,则结果偏小。 终点已到,滴定管下端尖中级有液滴,则 V 读 偏大,测定结果偏大。 ( 4)泡(滴定管尖嘴气泡) 正确操作应在滴定前把尖嘴管中的气泡赶尽,最后也不能出现气泡。如滴定开始有气泡,后气泡消失,则结果偏大。若先无气泡,后有气泡, 则结果偏小。 ( 5)色(指示剂变色控制与选择) 滴定时,眼睛应紧盯着锥形瓶内溶液的颜色变化。指示剂变色后应半分钟内不复原。如变色后立即复原,则结果偏小。另外,同一种滴定,选择的指示剂不同,测定结果不同。 ( 6)杂(标准物含杂) 用于配制标准液的固体应该是纯净物。但其中有可能混有杂质,称量时又按需标
22、准物固体质量来称取的,帮一般均会产生误差,在此杂质又分两种情况: 杂质与待测液不反应 如 NaOH 中含 NaCl,所配的 NaOH 溶液浓度变小,滴定盐酸时, NaCl 不参与反应,所需标准液的体积偏大,故测定结果偏大。 若杂质与待测液反应,则应作具体分析。关键:比较与等物质的量的待测物反应消耗的杂质质量和标准物的质量。若消耗杂质的质量较大,则相当于削弱了原标准液的作用能力,故与一定量待测物反应时,消耗的标准体积变大,测定结果偏大。或者可用等质量的杂质、标准物分别与待测物反应,根据消耗的待测物质量的多少来判断。如杂质作用待测物质量越多,说明作用能力被增强,故测定结果偏小。 练习:以标准酸溶液
23、滴定未知浓度的碱 (酚酞作指示剂 )为例, 常见的因操作不正确而引起的误差有: 步骤 操作 V(标准 ) c(待测 ) 洗涤 酸 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溶液润洗 变大 偏高 碱式滴定管未用待测溶液润洗 变小 偏低 锥形瓶用待测溶液润洗 变大 偏高 锥形瓶洗净后还留有蒸馏水 不变 无影响 取液 放出碱液的滴定管开始有气泡,放出液体后气泡消失 变小 偏低 滴定 酸式滴定管滴定前有气泡,滴定终点时气泡消失 变大 偏高 振荡锥形瓶时部分液体溅出 变小 偏低 部分酸液滴出锥形瓶外 变大 偏高 读数 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后俯视读数 (或前仰后俯 ) 变小 偏低 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后仰视读数 (或前俯后仰 )
24、变大 偏高 俯视:看小 平视:正确 仰视:看大 向课堂要效率 向课堂要效率 - 6 - 向课堂要效率 向课堂要效率 - 7 - 以下为部分答案 平衡移动方向 c (H+) c(OH-) 大小 关系 KW 酸碱性 升温 右 增大 增大 c(H+) = c(OH-) 增大 中性 加 少量 硫 酸 左 增大 减小 c(H+) c(OH-) 不变 酸 加 少量 NaOH( s) 左 减小 增大 c(H+) c(OH-) 不变 酸 加少量 NaAc( s) 右 减小 增大 c(H+) a1 a3 ( 2) b1=b2= b3 ( 3) V1:V2:V3=2:1:2 或 V1=V3V2 ( 4) v2v1 v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