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专题一 食品安全是一个热点问题 1. 食品安全是一个热点问题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句话,出自中国古代圣贤春秋战国时期孟子的尽心章句 下。 国以民为本 “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西汉司马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民以食为天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现代人民日报。 食以安为先 民何以食为天 &民以何食为天 王者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能如天之天者,斯可以。 管仲 食品安全日趋严重, 50 年后广东的大多数人将丧失生育能力。 钟南 山 2. 食品安全是一个国际关注的公共问题 食品安全是个公共卫生问题,它受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策法律、社
2、会经济、文化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有不尽相同的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安全是一个遍及世界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进入 21 世纪以来,全球对食品安全关注热度,一直在升温 ,尤其在我国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接近顶点。 2007 年元旦来临之际,生命时报对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武汉 5 个城市的 1367 位市民进行了一次民意调查。在“哪方面对您的健康威胁最大”一项中,“环境污染”和“食品不安全”分获 67.4%和 62.1%的选择率 。 随着食品国际贸易量的不断增加,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越显突出。 每年的国际食品贸易额超过 4000 亿美元 美国的食品工业产值占其 GDP 总值的 20%,
3、雇用 1/4 的国家劳动力 食品和饮料是欧盟的领头工业,年产值 6000 亿欧元,雇有 260 万的劳动力。欧盟的农业每年也提供 2200 亿欧元的产品,和 750 万个全日工作岗位 2007 年 1 月至 6 月,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累计 12816.2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29.9%。 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健康安全。 发展中国家:痢疾(食源或水源性):每年 200 万人死于痢疾 工业国 家: 30%的人口患有痢疾每百万有 20 人死于痢疾 全世界: 40-60 亿例食源性痢疾(据 WHO2002 年统计数字) 每年在美国: 7600 万食源性疾病; 325000 住院治疗; 5000
4、死亡 澳大利亚每天有 11500 人患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在很多国家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2.2 近年来国内外食品安全事件 2006 年我国十大食品安全事件 福寿螺、人造蜂蜜、瘦肉精、口水鱼、毒猪油、大闸蟹、苏丹红、多宝鱼、桂花鱼、陈化粮。 2007 年我国食品安全事件 1. 2007, 4 月 北京织纹螺中毒事件; 2. 2007, 4 月龙凤与思念问题速冻 食品深圳撤柜 (致病菌) 3. 2007, 7 月 双流县泔水油事件; 4. 2007, 10 月 中国水饺中毒事件 ; 5. 2007, 11五粮液幸运星糖精超标 ; 6. 2007, 11 北京王致和豆腐乳被指保质期内发霉; 200
5、8 年我国食品安全事件 日本毒饺子事件、“新鲜红枣”事件、三鹿集团“三聚氰胺 事件” 2009-2010 年我国食品安全事件 1. 2009.1,三聚氰胺事件宣判; 2. 2009.2,咯咯蛋三聚氰胺事件 3. 2009.5,王老吉夏枯草事2 件 ; 4. 2009.12,统一重金属超标事件 ; 5. 2010.5, 海南豇豆农药残留超标事件 ; 6. 2010.8, 洗虾粉事件。 3.什么是食品安全 3.1 食品安全的概念 食品安全 (Food safety)指 ,确保食品按照其用途进行加工或者食用时不会对消费者产生危害 国际食品卫生法典委员会( CAC):消费者在摄入食品时,食品中不含有害
6、物质,不存在引起急性中毒、不良反应或潜在疾病的危险性。 世界粮农组织( WFO ) :“粮食安全是为每个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安全的和富有营养的食物,以维持一种健康、活跃的生活”。 食品安全的概念可以表述为:食品 (食物)的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活动符合国家强制标准和要求,不存在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以导致消费者病亡或者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的隐患。 食品保障 (Food security)指 ,为了健康生活每个人在任何时间都可获得食物 。 食品卫生 (Food hygiene)指 ,食物链的整个环节上保证食品安全和食品适宜性所采取的所有必需的条件和措施 3.
7、2 食品安全的涵义 既包括生产安全,也包括经营安全;既包括结果安全,也包括过程安全;既包括现实安全,也包括未来安全。 小结 从目 前的研究情况来看,在食品安全概念的理解上,国际社会已经初步形成如下共识: 食品安全是个综合概念;食品安全是个社会概念;食品安全是个政治概念;食品安全是个法律概念 3.3 食品安全的危害来源 3.3.1 传统的与新的食品安全危害比较 传统的食品安全危害 生物的;化学的;物理的;“垃圾” (令人厌恶的物质 );外来异物 新的食品安全危害 生物的;化学的;物理的;致敏物质;放射性物质;食品标签 /包装 /接触材料污染 3.3.2 生物危害 ( 1) 食源性细菌病原体 沙门
8、氏菌、空肠、结肠弯曲杆菌、耶尔森氏、 志贺氏菌、大肠杆菌、弧菌、蜡样芽孢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肉毒梭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产气夹膜梭菌、流产布氏杆菌 ( 2) 食源性病毒 甲型肝炎病毒、诺沃克病毒、疯牛病、口蹄疫病毒、炭疽病毒 ( 3) 食源性寄生虫 旋毛虫、绦虫、孢子虫、隐孢子虫、圆孢子虫 3.3.3 化学危害(农药、兽药、添加剂、环境激素) 丙烯酰胺、甲基汞、呋喃、多氯联苯、二噁英、其它环境激素 氯霉素 、 高氯酸盐(酯) 、 氯丙醇 、 溴化二苯醚 、 孔雀石绿 、 苏丹红 /吊白块 3.3.4 物理危害 石头、金属碎片、放射性元素、紫外光、玻璃碎片、塑料碎片、木屑 3.3.5 其
9、他危害 食品致敏原 3 严重的健康问题 世界变态反应组织公佈了对 30 个国家调查结果:在接受调查的 12 亿人口中, 22%( 2亿 5 千万人)患有免疫球蛋白 E( IgE)介导的过敏性疾病; 据世界卫生组织( WHO)估计,全球约有 1 亿 5 千万人患有哮喘,其中 50以上的成人及至少 80的儿童患者均由过敏因素诱发,每年有 180, 000 多人死于哮喘 美国大约 4000-5000 万人有过敏问题,其中 3950 万人患有季节性过敏性鼻炎。 欧洲过敏性疾病其患病率在 20 年代低于 1%,工业革命以后开始上升, 50 至 80 年代逐渐上升, 80 年代以后急剧上 升。 美国 20
10、04 年制定食品致敏原标示和消费者保护法 放射性物质及食品接触材料污染 3.4 世界各地区的食品安全关注的问题 中国 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是影响我国食品安全的最主要因素。 农业种植、养殖业的源头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威胁越来越严重。 违法生产经营食品问题严重。 食品工业中应用新原料、新工艺给食品安全带来了许多新问题。 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食品安全研究发现的新问题 英国 C.E.Fisher(1993)对当代发达和较发达社会或国家提出的一张饮食风险清单可以代表一般: 营养过剩或营养失衡 ; 酗酒; 微生物污染 ; 自然产生的食品毒素; 环境污染物(包括核污染); 农药及其他用化学品残留
11、物; 兽用药物残留; 包装材料污染; 食品添加剂和饲料添加剂; 新开发食品及新工艺产品(如生物技术食品、辐照处理食品等); 其他化学物质引起的饮食风险(如工业事故污染食品)。 3.5 食品安全危害的来源与因素 食源性疾病是由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有传染性或毒性的因子(包括病毒、寄生虫、细菌和农业、环境、危险化学品以及生物毒素),通过进食而进入身体引起的疾病。 食源性疾病的三个基本要素:食物是传播疾病的媒介;病原物是食物中的 致病因子;临床特征为急性中毒性或感染性表现 全球食品安全面临的新挑战 农业一体化;食品贸易全球化;食品与饲料分布区域扩展;都市化节奏加快;生活方式的改变;公众对食源性疾病的意识;
12、新技术与工艺带来新危害 食品科学的发展历程 自人类诞生以来,饮食的变化总是推动人类的进化,人类的文明又促进了饮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与食品科学的四个发展里程碑密不可分。 食品科学的四个里程碑:火的利用;陶器的使用;罐藏食品;现代营养学 现代营养学: 讲究膳食平衡,“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五谷:4 麦、黍、稷、麻、菽(有 以稻替麻); 五果 :枣、李、杏、栗、桃等水果、坚果;五畜:畜、禽、鱼、蛋、奶;五菜:根、茎、叶、花、瓜) 食品安全目标 the goal of food safety WHO 食品安全目标:减少食源性疾病对健康和社会造成的负担。 FDA 食品安全目标:在
13、最大可能范围内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危害。 专题二 食品质量与安全的发展趋势 一、 从农田到餐桌( From farm to table)”的理念 建立“从农田到餐桌( From farm to table)”的理念 食品产业链:农业生产食品生产食品市场消费者 生产安全 加工安全流通安全销售安全 二、建立食品追踪溯源体系 溯源 ( Tracing):通过记录的标识对具体实体的历史、应用或位置进行回溯的能力。 跟踪( Tracking):指从供应链的上游至下游,跟随一个特定的单元或一批产品运行路径的能力。 ( 1) 食品溯源是指在食物链的各个环节(包括生产、加工、分送以及销售等)中,食品及其相关信息能
14、够被追踪和回溯,使食品的整个生产经营活动处于有效地监控之中。 然而,食品溯源的定义有多种表示,即: 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9000/2000)的定义为:溯源产品的地点、使用、以及来源的能 力;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 CAC)的定义为:鉴别 /识别食品如何变化、来自何处、送往何地、以及产品之间的关系和信息的能力; 欧盟的定义为:在整个食物链全过程中发现和追踪食品生产、加工、配送、以及用于食品生产的动物的饲料或其它原料的可能性。 ( 2) 食品溯源的基本要素 产品溯源;过程溯源;基因溯源;投入溯源;疾病及虫害溯源;测定溯源 三、 食品召回制度 食品召回是一种改正或矫正行为( Corrective
15、 action),包括食品企业或公司为了保护消费者免遭污染食品、伪劣食品及标识不适食品的潜在不利影响而采取的各种措施。 强制性食品召回 加拿大食品监督局法规定:任何人若不执行食品召回命令( Recall order),视为犯罪,处以 50, 000 加元以下的罚金或 6 个月以内的关押。 自愿性食品召回 美国农业部食品安全监督局规定:食品召回是指当食品企业或公司有理由认为其肉、禽制品违反了联邦肉品监督法或联邦禽产品监督法时从商业活动中消除 /清除所销售的肉或禽制品的自愿行为。 澳大利亚新西兰规定:食品召回是指在官方召回( Official Recall)之前,食品企业或公司为了保护公众健康和安
16、全而采取收回食品或其他预防措施 的行为。 四、食品标准体系 完善食品标准体系 标准是风险评估的主要结果,是从事管理的技术依据,也是执法的准绳和技术支撑; 必须制定符合国际规范的标准制定程序,提高标准的统一性。 五、食品监管体系 六、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检测体系 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检测体系 发展由慢到快,由定性到定量的微生物检测技术 发展现代生物学技术 5 建立多元素精确定量、快速痕量检测技术( ICP 和 ICP/MS) 研究与开发兽残、农残和食品添加剂的先进高效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分析检测技术(固相微萃取、多级质谱串联等) 转基因检测技术 致敏原检 测技术 七、建立和完善食品法律法规体系 食品安
17、全管理的发展趋势 实施食品安全的管理,是食品生产经营的首要责任 1、建立食品安全管理系统( GHP,GMP, SSOP,ISO,HACCP) 2、建立食品溯源系统 3、建立食品召回系统。 4、接受监督和消费者的投诉。 5、不断提高员工的素质 一、食品安全管理的发展趋势 全球食品管理的战略构架已经形成 食品安全战略确定了三条主线( three principle lines of action) 食品安全管理设立了三道防线( three lines of defense) 食品 安全管理形成了三次浪潮( three waves of food safety) 1.食品安全管理 1.1 食品安全战
18、略确定了三条主线 第一条主线,即倡导和支持以科学的危险分析为基础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完整的食品安全体系; 第二条主线,即提供以科学为导向的覆盖整个食物生产链的食品安全管理措施,以防止暴露于食品中不可接受的微生物和化学因子; 第三条主线,即评估和管理食源性风险,交流信息,并加强与其他系统和伙伴的合作。 1.2 食品安全管理设立了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即消除食物种植或养殖过程中的危害,提高食品原 料的卫生质量水平; 第二道防线,即运用食品加工技术,如巴氏德消毒、灭菌、发酵、辐照等技术延长食品的货架寿命,消除致病性微生物,保证食品的安全; 第三道防线,即培训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提高其生产经营安全食品
19、的能力和责任感;加强对消费者的宣传教育,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1.3 食品安全管理形成了三次浪潮 第一次浪潮,即推行良好生产规范( Good Hygienic Practices, GHP)的浪潮 第二次浪潮,即推行 HACCP 管理的浪潮 第三次浪潮,即推行危险性分析方法 (Risk Analysis)的浪 潮 危险性分析框架 (见 PPT) 2. 食品安全监管 食品安全监督是政府的重要职责。 健全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是实施食品安全监督的重要基础设施和能力基础。 我国“分段管理”的体制显现出 3 方面的缺陷:( 1)不利于消费者投诉,( 2)不利于企业申请许可,增加企业的负担,( 3)
20、增大了监管的成本,降低监管效率。 3. 食品安全科技优先发展的领域 3.1 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是食品安全的科学基础,风险评估是食品安全的核心技术; 应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技术平台和基地,培养风险评估的人力资源。 6 风险评估 (Risk Assessment),包括危害的鉴别、危害特性的描述,摄入量的评估和危险性特征的描述; 风险管理 (Risk Management),是权衡可接受的、可减少或降低的危险性,并选择和实施适当措施的政策过程; 风险交流 (Risk Communication),是风险评估者、管理者和其它有关机构相互交流有关危险性信息的过程。 风险分析框架(图) 1. 危害鉴定:
21、生物、化学以及物理制剂的鉴定 2. 危害特征描述: 有害作用的评价 3. 饮食暴露:摄入量估计 4. 风险特征描述:潜在有害作用的可能性和严重性 3.2 “从农田到餐桌”的理念 “从农田到餐桌” 的理念是全程控制技术的理论基础,是实施食品安全过程管理的重要规范和技术措施;应在整个食物链上全面推广良好操作规范( GAP)和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 HACCP)等规程。 “从农田到餐桌 ”的整体概念 (from farm to table) 最有效降低风险的途径就是在食品生产、加工和销售链条中遵循预防性原则。 要最大限度地保护消费者的利益,最基本的就是要把食品质量和安全建立在食品生产从种植(养殖)到
22、消费的整个环节。 这种从农业种植者(养殖者)、加工者、运输者、到销售商的链条叫做 “从农田到餐桌 ”,这个链条中的每一 个环节在食品质量与安全中都是非常关键的。 3.3 食品追踪溯源体系 监测、检测、溯源技术是预警、召回和处置的信息和技术基础,信息分析和网络技术是实现预警的重要手段;应加快相关技术的引进和开发。 跟踪( Tracking):指从供应链的上游至下游,跟随一个特定的单元或一批产品运行路径的能力。 2.食品安全科技优先发展的领域 2.4 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3. 食品安全科技优先发展的领域 3.5 食品安全 法规体系 食品安全法的颁布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规范食品生产经营活动;防范食
23、品安全事故发生;增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规范性、科学性、有效性)、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整体水平 3.5 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检测体系 发展由慢到快,由定性到定量的微生物检测技术 7 发展现代生物学技术 建立多元素精确定量、快速痕量检测技术( ICP 和 ICP/MS) 研究与开发兽残、农残和食品添加剂的先进高效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分析检测技术(固相微萃取、多级质谱串联等) 转基因检测技术 致敏原检测技术 4. 食品安全控制技术发展方向(小结) 加 强食品安全领域的国际合作; 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国际食品安全问题; 要正确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 尽快建立国际食品安全信息的通报机制; 高度重视食品产地的环
24、境保护 专题三 从质监工作角度解读食品安全法 一、食品安全概述 1、 食品安全危害的来源与因素 食源性疾病是由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有传染性或毒性的因子(包括病毒、寄生虫、细菌和农业、环境、危险化学品以及生物毒素),通过进食而进入身体引起的疾病。 2、食源性疾病的概念、病原体、范畴和预防 食源性疾病的三个基本要素 食物是传播疾病的媒介 病原物是食物中的致 病因子 临床特征为急性中毒性或感染性表现 食品危害的来源及分类 ( 1) 食品本身含有或自身变化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 ( 2) 食品加工、储存、处理不当过程中自身形成的有害物质 ( 3) 外界污染造成 ( 4) 食品加工过程中有意加入的成分 3、 食
25、品安全形势十分严峻 什么原因导致我国食品安全形势十分严峻? 1995 年 10 月 30 日施行至今的食品卫生法,曾对保障食品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食品检验不够规范、责任不够明确,以及食品监管方面存在空白等问题,食品安全事故近年很像“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有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顽强, 二、什 么是食品安全法? 食品安全法共分 10 章 104 条: 总则、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食品安全标准、食品生产经营、食品检验、食品进出口、食品安全事故处置、监督管理、法律责任和附则 制定食品安全法的目的 食品标准不统一、不完善,不适应当前工作需要 ; 食品企业社会责任感不强 ,食品安全
26、事故频发 ,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违法行为愈演愈烈; 对食品企业违法行为处罚力度不够 ,违法成本低; 食品检验不规范 ,机构重复建设 ,设备不全、人员素质差; 监管部门多头管理、职能交叉 ,有利争着监管 ,无利都不管 ,发生重大事故 ,互相推诿; 执 法人员不严格执行法律法规 ,重审批 ,轻监管 ,致使不法分子胆大妄为 ,丧尽天良。 8 食品安全法解读内容 三个必要、八大制度、八大特点 ; 七大亮点、三个适应、十大隐忧 ; 四种机遇、六项行为、十种禁止 制定食品安全法的必要性 ( 1) 制定食品安全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是保证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需要。 ( 2
27、) 制定食品安全法是加强社会领域立法,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预防为主、管理科学、责任明确、综合治理的现代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的需要。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发生暴露出食品安 全法制领域一些不足 :体系不完整、内容不全面、职责有待清晰、要素多重复、责任不适应 ( 3) 制定食品安全法是促进我国食品工业和食品贸易发展的需要。 我国目前食品行业整体生产条件管理水平比较低,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经营方式在整个食品行业中所占比重不高,农户分散经营,小作坊、小企业众多。 纵观整部新法,开始着重既有生产规定、产品规定、违法处罚规定,又有执法主体的规定,基本涵盖了从田间到餐桌整个食品生产、消费
28、过程中所有环节、所有相关参与者的行为规范。 食品安全法的意义(见上个专题) 食品安全法的管理范围 : 食品添加 剂的生产经营、对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的安全管理、食品生产经营者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食品生产和加工(以下称食品生产),食品流通和餐饮服务(以下称食品经营)、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容器、洗涤剂、消毒剂和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以下称食品相关产品 )的生产经营 三、食品安全法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食品安全法在延续食品卫生法行之有效制度的基础上,根据食品安全新形势,从现阶段实际情况出发,吸收国内外食品安全监管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以保证食品安全为主线,针对食品安全监管中的漏洞,
29、在不同层面、 多个角度,进行了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为食品安全工作构筑了新的全框架平台。 食品安全法共十章一 O 四条,可以归纳为八大制度内容 : 食品安全监管体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制度、食品安全标准统一制定制度、食品生产经营相关制度、食品检验制度、食品进出口管理制度、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机制、食品安全信息统一公布制度 制度一: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传统的食品监管体系和新的食品监管体系 (见课件) 食品安全法的监管机构: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职责:食品安全综合协调、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标准制定、食品安全信息公布 、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条件和检验规范的制定、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 食
30、品安全法突出了企业和地方政府的监管职责:食品生产地方人民政府统一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全程监督管理的工作机制 制度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制度(图,见课件) 制度三:食品安全标准统一制定制度 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执行的标准;除食品安全标准外,不得制定其他的食品强制性标准。 制度四:食品生产经营相关制度 9 为了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者保证食品安全的责任, 食品安全法中规定的食品生产经营相关制度 :食品、食品添加剂许可制度;企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查验、检验记录制度;标签、说明书制度;食品召回、停止经营制度 制度五:食品检验制度 为规范食品检验机构和食品
31、检验活动,保证食品检验数据和结论的客观、公正,食品检验机构取得资质认定后,方可从事食品检验活动。食品检验由食品检验机构指定的检验人独立进行。食品检验机构和检验人对出具的食品检验报告负责 制度六:食品进出口管理制度 制度七: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机制 卫生行政部门接到食品安全事故的报告,立即会同有关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进行调查处理,采取措施,防止或者减轻社会危害。 制度八:食品安全信息统一公布制度 国家食品安全总体情况;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信息;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信息;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及其处理信息;重要的食品安全信息和国;务院确定的需要统一公布的信息 四、食品安全法的主要亮点和隐忧 亮点一:取消食品“免检制度
32、” 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食品不得实施免检。县级以上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食品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抽样检验。 亮点二:对“问题食品”实行召回制度 食品召回管理规定共五章四十五条,主要内容包括:食品召回管理体制、 食品安全信息管理、食品召回实施。食品召回实施,包括主动召回、责令召回和召回结果评估与监督以及召回食品后处理,以及法律责任。 亮点三:权益受损消费者可要求十倍赔偿 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 亮点四:民事赔偿优先 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七条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和缴纳罚款、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同时
33、支付时,先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亮点五:“问题食品”代言者承担连带责任 食品安全法规定,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个人在虚假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食品,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 与食品生产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食品安全法将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纳入监管范围。针对企业擅自生产保健食品、进行虚假宣传、夸大功能、误导公众的行为实行严格监管。 亮点六 保健食品宣传不得涉及治疗功能 食品安全法将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纳入监管范围。针对企业擅自生产保健食品、进行虚假宣传、夸大功能、误导公众的行为实行严格监管。 亮点七 规范食品添加剂使用 食品安全法规范了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和应用,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实
34、行许可制度,食品添加剂应当在技术上确有必要且经过风险评估证明安全可靠,方可列入允许使 用的范围;不得在食品生产中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 亮点八 安全评价不能“马后炮” 食品安全法第二章共七条规定: step1 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制度; Step2对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进行监测; Step3 对食品、食品添加剂中生物性、物理性和化学性危害进行风险评估。 10 五、食品安全法给质监部门作出新规定 1、 质监部门的职责范围 质监部门作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之一,肩负着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责任。食品安全法对于质监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作出了
35、 多项规定,有些规定尚属首次。 ( 1)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依照相关法规确定本级质监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 ( 2) 质量监督检验部门: 获知有关食品安全风险信息后,应当立即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通报; 应当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提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建议,并提供有关信息和资料; 当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得出食品不安全结论的应当依据职责范围立即采取相应措施,确保该食品停止生产经营,并告知消费者停止食用。 2.提供标准编号负责生产许可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负责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公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提供国家标准编 号 地方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地方政府
36、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参照执行本法有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的规定,并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执行的标准。除食品安全标准外,不得制定其他的食品强制性标准。 食品安全法规定,我国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食品生产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生产许可。 食品安全法中规定三种无需许可的情况:取得食品生产许可的食品生产者在其生产场所销售其生产的食品,不需要取得食品流通的许可;取得餐饮服务许可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在其餐饮服务场所出售其制作加工的食品,不需要取得食品生产和流通的许可;农民个人销售其自产的食用农产品,不需要取得食品流通的许可 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是否需要许可由省人 大常委会依照食品安全法制定管理办法。 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实行许可制度。申请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的条件、程序,按照国家有关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规定执行。 县级以上质监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审核申请人提交的相关资料,必要时对申请人的生产经营场所进行现场核查;对符合规定条件的,决定准予许可;对不符合规定条件的,决定不予许可并书面说明理由。 3.可以责令召回样品应当购买 责令召回:当食品生产经营者未依照规定召回或者停止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