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房社区管理调研.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3043657 上传时间:2019-05-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置房社区管理调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安置房社区管理调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安置房社区管理调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安置房社区管理调研.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安置房社区管理调研.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关于安置型社区建设 管理 的 几点思考 近年来,随着 我区经济社会的快速转型发展, 城市化 建设进程加速推进 , 一大批 农村土 地被征用、一大批农 居村 庄被 拆迁、一大批“城中村” 被 改造 ,从而由政府实行统一规划 , 一大 批农民 安置小区 相继建成 , 形成了 具有“亦农亦居、多村混居” 为 特征形态的 安置型社区。 安置型社区是我区 建设 城市的必然产物 ,也是 社 区建设 管理 工作的 全 新领域 。 如何 适应新的形势要求 , 加强 这类 新 型社区的 管理 , 使 其在 建设 形态和 管理模式上 与现代城市接轨,最终成 为 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社区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

2、十分重要 而 又 紧迫的课题。 对此我 们专委与区民政局联合就此议题开展调研,通过深入有关街道社区,与领导群众开展座谈交流,形成了一些粗浅的意见建议,仅供区委、政府决策参考。 一、我区安置型社区的基本情况 目前,我区共有 各类 安置型社区 37 个 ,其中 有单村 村民 组建 而成 (由一个行政村直接改为一个社区),有数村 部分居民 合并 而成 (由几个行政村组建成一个社区),有 村居民 混合组建 而成 (安置小区并入就近社区)。 这些 安置型 社区在 服务 硬件设施上 都 己与城市社区 基本 接轨,但其组织结构、资产形式、管理模式及 居民 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仍保留着农村的 部分 传统 特征

3、。 为尽快适应现代 城市发展要求,区委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推进 安置型社区 的软硬件建设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涌现了隐秀苑社区等一批省、市和谐社区示范典型, 有力地推进了全区社区建设和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 主要措施体现在 : 一 是 建 立 机制 、 统筹 推进 。 将 安置型社区建设 作为 体现滨2 湖城市化发展水平的重点工作来抓, 纳入全区社区建设总体发展规划和 统一的 工作部署 。 建立了一体 的工作推进 机制 , 超前研究, 精心部署, 强力推进。 区 先后 出台 相关 文件 对安置 型 社区 的硬件 建设 和服务体系建设 作出了统一部署,明确了安置 型社区建设工作的 方向、 目标、

4、任务 、标准 和措施 要求 ; 建 立了一体 的 经费保障机制。 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 给予安置型社区公共财政支持, 与 其它社区一样实施相同的社区 工作经费标准 , 区、街道、 社区 按 比例 分担 落实 工作经费 , 同时鼓励发展集体经济, 积极探索集体经济组织对安置 型 社区的反哺机制 ,为 安置 型 社区 建设提供了 财力 支撑 ; 建立 了 一体 的 考核激励机制 , 区政府 将安置型社区全面纳入“太湖之星”社区创建 范畴 、扁平化管理覆盖目标 。 对于达到相应建设标准并通过验收考核的给予与其它类型社区相同的以奖代拨奖励 ,使安置型社区建设步入了规范 化 建设的路子 。 二 是 因

5、地制宜 、分类指导。 区 政府从 有利于社区建设 ,有利于民主自治,有利于资源整合的原则, 根据安置型社区不同特点, 因地制宜 地探索 安置型社区建设管理 模式: 对 “ 整 体 改居” 社区, 原 社区 ( 村 ) 班子人员整体转换 进入安置型 社区 ,在保障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 同时 , 运 用城市 社区 管理的经验,强化社区的公共服务功能, 实现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的转变。对 “组合建居” 社区, 撤销 原村社区 建制, 社区( 村 ) 干部队伍拆组后 建 立 新 的 党组织、居委会等 社区组织, 履行 社区公共服务职能 ,开展社区管理工作 ; 对 “ 一 村领 居 ” 社区, 从 保持社区

6、管理的稳定性 、连续性 为出发点 ,由一个社区(村)班子整体进入实施社区管理, 原 集体经济组织 同步带入 ; 对 “ 委 托管 理 ” 的社区, 由于 安置 小区 尚未形成规模 , 或正在建设 , 则3 不单独建居 , 为了便于管理, 就 近 并入 相关 社区(村) , 实施 统一 管理。 在 我 区 现有 的 37 个安置 型 社区中, 采用“ 整体改居 ”管理模式约占 14%,采用“组 合 建居”模式约占 8,采用“ 一村领居 ”模式约占 57, 采用“ 委托管理 ”模式约占 22%。 三 是建设管理、同步落实。 区 政府 把城市 社区的设施形态、组织形态、服务形态、管理形态、自治形态全

7、面 引 入 安置 型 社区 , 以 “ 五 个同步 ”着力推进安置型社区服务 和管理 体系建设。推进设施配套 与住宅建设的 同步 , 以规 划为先导, 在建设 安置小区 的 同 时, 把社区 管理 服务 配套 设施 列入 小区 建设 范畴 ,进行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 ,按现代城市建设要求统一规范社区建设标准, 目前, 全区 37 个安置 型 社区中, 有 92%的社区 已达到了标准, 有 57%的社区 已 晋升 到 “太湖之星 ”示范社区行列 ; 推进 居民入住与 组织筹建 的 同步。 在安置 小 区 建设竣工交付使用 时 ,将安置小区纳入邻近社区管理,或单独组建安置型社区 进行管

8、理 , 参照城市社区的组织体系 标准 , 建 立社区 党组织、社居委、工作站三大组织及其他有关组织, 全方位开展社区管理服务工作 , 避免 出现社区管理“真空地带” ; 推进服务内容与 居民需求的同步。 在安置型社区 中 导入 城市社区管理制度和工作模式, 建立 社区工作站, 按照现代 城市 标准 推进公共服务 体系建设 , 拓展 服务范畴 ,满足 居民的物质、文化 、政治参 与 等 全方位 需求 ,全面开展了 居家养老、 保 健 康复、 社区教育、科普宣传、心理咨询 、法律援助 等 现代社区服务 内容 ;推进 日常管理 与 标准 要求 的 同步。 在推进硬件设施达标的同时,进一步强化提升服务

9、管理水平, 将 “太湖之星 ”社区创建 活动和社区扁平化管理模式全面融入 安置型社区 日常运作 中 , 通过落实“三制四化” , 建立健全 工作流程、 在 24 个社区探索开展社区4 服务标准 化建设,使 安置型社区 服务和管理 体现出 人本 化、规范化、程序化 的工作理念 ,保障了安置 型 社区规范、高效运转。推进社区建设与 居 民 自治的同步 。 加强和 推进 安置型 社区 的民主 自治建设, 通过 落实“四民主 两 公开”,切实保障了居民的选举权、决策权和监督权;通过 推行议事协商会、民事协调会、民主评议会、决策听证会 等 “ 四位一体 ” 的居民自治 新 模式,拓展 了 居民自治的载体

10、和渠道;通过加强对社区干部的多层次培训, 加快了 安置 型 社区干部 理念 的 转变 , 素质 的 提 升 。 由于我区正处在城市化进程的起步阶段,对于现代城市的建设管理缺乏成熟经验,特别是安置型社 区建设和管理是城市化发展带来的新产物 ,对各级政府来讲都是一项全新的工作,需要我们在 发展 中不断学习、不断完善、不断提高,才能走出一条适合滨湖实际的路子。因此在调研中发现,虽然近几年我区在安置型社区的建设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从现代城市发展的要求和未来滨湖发展的定位来看 ,目前我区安置型社区建设管理中 还存在着一些 不容忽视的困难和 问题,特别在理念、服务、管理和政策配套等方面 与 现代

11、城市社区的 管理 要求还存在着 较大差距。 一是思想理念上的落差 。 社区干部的落差体现在 多数人文化程度偏低,缺乏城市社区管理 的 知识和经验,工作方法和管理方式仍停留在原村委会的管理模式上,主要精力用于 发展 经济 、拆迁建设等 工作上 , 还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社区的管理与服务, 难以适应现代 社区建设 的需要 ;社区居民的落差体现在 一 些农民转为市民后,传统落后的生活观念根深蒂固,生活陋习难以改变,思想行为一时难以全面融入城市文明。 二是管理服务上的粗放。 管理上 的粗放体现在管理考核机制不完善,制度执行不严,约束不够,由于“费随事转”的保5 障机制不落实,一些政府下放到社区的工作任务

12、难以落实到位,社区物业管理严重滞后于城市发展需要,考核激励机制尚未真正建立。服务 上的粗放体现在 虽然安置 型社区在硬件上已经创建到位,但由于受农村传统管理方式的束缚,一些社区对为民服务缺乏主动性、内容单一 ,有的仅 停留于形式, 还难以满足群众多样化的需求。 三是管理体制 上 的不顺 。 城市化 建设 拆迁带来的“人户分离 、双重管理 ”现象比较 普遍 , 跨街道、跨社区的居民 入住集中安置 小区 后 ,由于 户籍 关系 、管理 关系、福利待遇等 方面尚未理顺 ,给社区的管理带来了不小的 难度。 四是政策配套 上 的 滞后。 安置型社区的建设从形式上打破了 城乡二元结构 ,但从管理服务内涵来

13、看尚未实现 根本性 改变, 由于 受传统 政策的限制, 安置型社区内农民的社 会保障 政策 仅按 失地农民的 低标准落实,尚未 与城市居民 全面 接轨 ; 在社区 工作 经费 配套 上 , 无法享受 城市纯社区的配套待遇, 公共财政投入较少, 社区管理经费 大多落 到 集体经济组 织 上 , 大部分社区集体经济组织 受财力萎缩和刚性支出增多两头挤压不堪重负 ,急需各级政府 加以探索解决。 二、关于加强安置型社区管理服务的几点建议 当前滨湖正处于农村向城市 快速 发展的历史 转型 期 , 安置型社区 必将伴随城市化发展转型成为现代城市社区形态 之一 ,针对我区农民安置型社区建设 于管理 中 遇到

14、的一些困难和 问题, 我们建议区政府应注重和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 一 是 提升 优化干部 素质 结构 。 人的因素是安置型社区建设最关健的要素。 要 切实加强 安置型社区领导班子 建设 ,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渠道,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标准,选拔“双强”型优秀人才进入领导班子,不断改善 社区班子的6 组织领导水平; 大力实施社区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加强现有社工的 经常性知识 培训, 不断提高社工学历水平, 积极鼓励他们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 ;着力推行社工 队伍 的 专业化、知识化 和职业化 ,实行社工公开招聘制度,引入更多的大学生进入安置型社区工作,优化社区干部的年龄结构、

15、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 ; 完善社区人才政策,以 较高的待遇吸引人,较强的激励稳住人,较好的环境留住人,为社区人才的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二 是 改革 理顺 社区 管理体制。 要按照社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要求,逐步分离社区发展经济的职能,将经济职能归位于集体经济组织,形成社区党组织领导,居委会、工作站和集体经济组织相对独立运行的 社区 治理机制。 加快理顺 社区各类 关系 , 在全区迅速建立“户籍随房走、股权跟人走、福利在住地、管理归属地”的社区管理新机制 , 对 安置型社区的“人户分离”户籍进行全面清理, 推进 “人户分离”居民户籍迁入安置社区 ;建立属地管理机制,逐步剥离居(村)民与原 社区

16、(村)的传统福利待遇,由 属 地 街道(镇)、社区 对居民提供统一的救助、扶贫、优抚、养老、卫生、计生等 公共服 务、 福利保障 和社会管理。 三 是 拓展增强 多元 服务 功能。 要 在安置型社区中引入城市公共服务理念,切实 在做精、做细、做深社区管理服务上实现跨越。 要 进一步 提升居家养老服务 水平 ,增强服务功能,丰富服务内容, 使其真正成为老年居民老有所乐、老有所托、老有所医的服务平台; 要 以服务标准化完善安置型社区 九大系列 的服务 体系 ,通过规范社区服务内容、服务程序和服务流程, 带动 社区服务 水平的提升; 要 着力推进管理方式的创新, 在全区7 安置型 社区 中 全面推行

17、以 “分片包干制、岗位兼容制、上班错时制” 为主要内容的扁平化管理模式, 提高社区管理效能,全天候、全方位倾听居民呼声,第一时间解决居民 服务诉求; 要加快推进安置型社区物业管理 的专业化、规范化和市场化, 健全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自治管理制度 , 逐年提高 社区 居民交费比例, 加强物管人员 的 业务培训,提高物管人员整体素质和技能水平 。 四 是 建立 完善 财政投入 机制。 要 充公发挥公共财政 对 安置型社区建设的支撑 作用,加大公共 财政资金投入, 较大幅度提高 社区工作经费标准和区、街(镇)两级分担比例,切实减轻社区集 体经济组织的负担份 额, 使其在社区工作经费逐步 与城市社区相

18、接轨。 要统筹推进安置型社区 养老、医疗、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 的 城乡一体化, 推进新征地农民保障全面覆盖,历次被征地农民保障尽快到位,逐步提高征地人员保养标准和保养金占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比例 , 逐步提高老年农民的养老金发放水平。 五 是 全面加强 社区 文化 教育。 从社区各类教育切入,有 计划、有分别、系统地对安置型社区居民进行政治、经济、文化、法律、道德、礼仪等知识的教育和就业技能方面的培训,提高居民的文明素质和工作技能, 从思 想意识、行为习惯、组织形式等各个方面引导农民逐步向城市 居民过渡, 加快安置型社区居民与城市文明的融合。 要 立足农村居民需求,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鼓励他们 在闲暇之余参加文娱活动,以创建腰鼓队、锣鼓队、秧歌队等 多种 形式,发挥群众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激发居民对 安置型 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8 各位主任、委员 , 如何缩短磨合期 ,切实 转变服务和管理的方式,探 索 安置型社区的建设路 子,是我们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今后的工作中, 我们 将 以现代城市社区的理念和标准, 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 、扎实工作 , 努力把我区 安置型社区 早日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幸 福社区! 以上汇报, 敬请区政协主席、各位副主席和专委会主任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