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非洲狮寻子复仇记偷猎者 肯尼亚当地时间 6 月 18 日夜,一群不速之客悄悄潜入位于肯尼亚和索马里边境的加里萨地区的一个村庄。它们是 15 只非洲狮,包围了村庄并向熟睡的村民发起突然袭击,导致至少 3 人死亡 2 人重伤。这已经不是村民第一次被狮子袭击了。据当地人讲述,已有至少 5 人死于狮口。这些狮子不仅袭击人,也没有放过人饲养的牛羊,迄今为止,约有 50 只羊和十几头牛命丧狮口。 多数袭击发生在村庄和城镇郊区,袭击人类的狮群约有 23 只狮子。非洲狮大规模袭击人类的事件并不多见。它们到底受了什么刺激?据目击者称,数日前,一些索马里武装分子越过边境进入肯尼亚,他们开枪吓跑母狮,抢走了 3
2、只幼崽。为了找回自己的孩子,狮群开始向人类发起进攻。而加里萨地区正好靠近索马里边境,倒霉的村民成了报复的对象。疯狂的母狮 非洲狮一般按母狮群和公狮群分别聚居生活。在一个狮群中,约有20 只狮子,十多只成年母狮、四五只成年公狮,还有几只幼崽。母狮一2胎一般产三四只,哺育时间一到两年。等小狮子具备独立生活能力时,母狮留在母狮群中,公狮则离开母亲的怀抱,结成公狮群生活。 在一个母狮群中,都有血缘关系,比如姐妹或表姐妹。当几只母狮出外捕食时,它的姐妹就代它照顾幼崽,像阿姨照顾外甥一样。 幼狮容易成为其他野兽攻击的目标,死亡率非常高,长大成年的不足一半。而且公狮“又懒又残忍” ,只会为霸占母狮打架斗殴,
3、较少猎食。当一群公狮击败另一群公狮获得某个母狮群的交配权时,它们还会咬死母狮群里的幼崽,逼迫母狮和自己交配产下属于自己的血脉。当然,公狮这么做完全出于生殖需要,因为处于哺育期的母狮不会发情,公狮只能处理掉幼崽,母狮才能进入发情期并与其交配。 在一个狮群中,母狮是贤惠的妻子,很顾家,弄到吃的就招呼丈夫和孩子一起享用。而母狮受了委屈,公狮也会站出来为它撑腰。这次狮子幼崽被偷猎事件中,母狮不仅受了惊吓痛失爱子,而且生活也出现了紊乱,哺育期和发情期不能顺利更替,这些因素都可能是狮群报复的原因。 失败的谈判 非洲狮舐犊情深,丢了孩子岂能罢休。为了不让狮群成为老百姓的祸害,当地官员不得不向肯尼亚政府求救,
4、要求政府和索马里边境地区的领导人谈判,讨回被武装分子偷走的狮子幼崽,尽快安抚愤怒的狮群。肯尼亚野生动植物保护官员两次和索马里武装分子进行接触,试图要回3幼崽,但都没有成功。索马里武装分子宣称,只有得到一笔巨额赎金才会归还幼崽。肯尼亚官员称,他们怀疑索马里武装分子抢走幼崽,也是为了钱,因为小狮子能在黑市上卖出好价钱。于是,狮群攻击人类事件已经演变成两国的“外交纠纷” 。 索马里局势一直比较乱,肯尼亚东北部与索马里接壤,牧民和商人经常在国界两边流动,武装组织也经常越界活动。据报道,一个名为“索马里爱国运动”的武装组织就驻扎在离肯尼亚边境 30 多公里的地方。肯尼亚动物保护机构的官员就是和他们进行归
5、还幼崽的谈判而遭到拒绝的。 肯尼亚是世界著名的动物王国,但近年来,肯尼亚的狮子数量急剧减少。据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乞力马扎罗狮子保护项目”的专家称,一些非洲部族的成人仪式就是徒手杀狮,这是狮子数量锐减的主要原因之一。据说,某些部落的男子必须单独杀死一只或数只狮子才被本族人视为成年,而且杀得越多越被视为勇士。此外,还有人为了走私狮子的皮毛而捕杀狮子。1998 年以来,肯尼亚的安博塞利和萨沃地区有 195 只狮子惨遭捕杀。专家称,照此发展,过不了几年,肯尼亚的狮子就灭绝。在非洲,有些达官贵人喜欢养狮子玩,以显示自己的地位和权威。养狮子必须从小养起,这也许是狮崽价格在黑市上坚挺的原因。上世纪六十年代
6、,埃塞俄比亚的统治者塞拉西养过宠物狮子,对狮子比对人还好。当年全国大饥荒、饿死不少人,他还坚持给狮子吃鲜肉。 4堪忧的未来 动物报复人类已经不是新鲜事了。通过研究,科学家发现,许多动物都有很强的报复心。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偷猎者大肆捕杀大象给幼象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创伤,成年后它们袭击人类的居住区;蜜蜂也会因为人类破坏它的家园进行报复,甚至不惜牺牲生命。大量事实证明,动物和人有很多共同点,也有丰富细腻的心理和感情,特别是猫科、犬科等动物。狮子和其它动物一样,一般不随意攻击人类,只有在自身安全受到威胁或极端饥饿的时候才会攻击人类。在非洲,曾发生过狮子保护女孩免受其它动物伤害的感人故事,甚至还有狮子护送一头幼小的羚羊找妈妈。 随着人类活动的无限扩张,动物的王国日益受到挤压。动物学家称,由于与人类的频繁接触和摩擦,动物的脾性越来越暴躁、不可捉摸。一些本来温顺的动物也可能攻击人类,一些动物甚至因为绝望而自杀。长期以来,人类以地球统治者自居,常常忽视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甚至对它们进行虐待和屠杀。事实上,随着人类的活动扩张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千万种动物的生存环境已经受到根本威胁。许多动物都遭到灭绝或濒临灭绝。在这种情况下,动物乃至整个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也会越来越多。 (冯国传摘自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