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寻找撬起地球的支点谈文言文朗读教学【内容摘要】文言文言简意赅,音韵和谐,很适合朗读,而朗读本身就是一种和作者、文本对话。有效地、投入地朗读,能够加深我们对文章的理解。反复诵读是培养语感,初步把握文意最有效的途径。学生对文字材料诵读越熟,体会就越深,意义就越明白。经过反复诵读、反复揣摩、思考、比较,从而得其要旨,知其意味,领略语言之美。朗读的技巧,归纳起来就是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读出语气感情。【关键词】支点 现状 作用 技巧一、谈文言文教学的现状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多年,从学生的练习、测试,从与学生的交流中,我深深感受到文言文对学生来说就像是“第二外语” ,晦涩难懂,同学们始终不能让产生自愿学习的
2、兴趣,每次练习、测试,同学、老师都对此陷入苦恼之中。回想过往的教学,为了做到“字字落实,句句清楚” ,我的教法尽量简单,先逐字逐句的翻译,要求学生弄懂每个字的意思,还要掌握名词做状语、定语后置、倒装句等语法知识,尽管讲得口干舌燥,可学生听起来昏昏欲睡。这样的教学,我也是情绪低落,学生感到压力太大,不少人由此产生厌学情绪。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 ,那我从事文言文教学的支点在哪呢?这两年,我坚持以读为“纲” ,初步尝到了加强文言文的朗读训练给我的教学带来的甜头。二、谈朗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苏轼也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都说明
3、“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具有2重要的作用。文言文大多言简意赅,音韵和谐,很适合朗读,而朗读本身就是一种对话和作者对话、和文本对话。有效地、投入地朗读,能够加深我们对文章的理解。反复诵读是中国古人学习古文的重要方法,也是现代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要求。文言文字词组合与现代汉语的差异,决定了反复诵读是培养语感,初步把握文意最有效的途径。学生对文字材料诵读越熟,体会就越深,意义就越明白。文章的语气、节奏和作者的情趣意旨是通过富有情感的诵读表现出来的。经过反复诵读、反复揣摩、思考、比较,从而得其要旨,知其意味,领略语言之美,正是培养语感的过程。所以在文言文教学时,教师应给学生反复诵读的时间和机会,摒弃翻译
4、,直面原生态的文言文。下面从四个方面谈谈朗读的作用:一、在朗读中唤起美感,引发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了兴趣,学生就会潜心学习,定会有较好的收获。文言文采用朗读教学也正是符合学生心理,激起美感从而引发学习兴趣。从心理学角度讲,诵读是学生个体通过大脑感知、视觉传入、声带发音、听觉监听、大脑辨别等不断循回往返的过程。语文教材上的文言文都是文质优美、人文性强的好文章,老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把文中意境和神韵先声夺人地渲染给学生,同时通过学生朗读,逐渐品味文中独特意境美,激发美感而引发对本文的学习兴趣。记得给同学们读范仲淹的渔家傲时,我用深沉的语调动情地朗读,大家也仿佛进入了那悲壮
5、寥阔的境界,虽不懂词中所写之景,但对词人的情感却已有了初步感悟。可见,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往往能感染学生的心灵。在美感的作用下,学生怎会没有学习课文的兴趣呢?教师朗读课文后,即使对学生不做任何要求,学生也会自觉地去读注解、读课文、弄清字句等。这样的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文言文教学时,教师应给学生反复诵读的时间和机会,还应传播诵读的方法和技巧。还可以定期举办诵读文言文的比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二、在朗读中增强语感,理解文句3朱熹说:“学者观书,务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读一字,不可少读一字,不可多读一字,不可倒读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这不仅
6、强调诵读的重要,而且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教师一定要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加以设计,对诵读多加指导,让学生读得得法。起初,要语音准确,句读准确,字正腔圆。然后,训练学生掌握音调、语气、停顿等诵读技巧,尤其是读出文章的内在节奏,感知文章的“气、味、声、色” 。再后,随着理解的加深,要求学生在抑扬顿挫、表情传神方面下功夫。最后,学生在反复诵读达到因气求声、心口合一、与我为化的诵读境界。久之,学生便耳熟能详,目闭可诵,产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历其境的艺术感受,不知不觉就和作者心意相通了。三、在朗读中体会内容,把握感情文言文的语言很讲究语气、语调、语势,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如果不朗读,很难把握作品中应有的感
7、情特色。因此,对文言文作品必须通过朗读将无声的语言变成有感情的音响,它充满活力,跳跃着生命,从而使学生从内容、感情、特色全面地体会作品。如唐雎不辱使命 ,通过“怫然怒” “色挠” , “长跪而谢之” ,秦王骄横狂暴和阴险狡诈的形象就栩栩如生地出现在学生面前,不用教师多分析点拨,学生就能从朗读中体会到。这样进行朗读法教文言文,不费时,不费力,而且自然、亲切,不用照搬教参说明,无需进行要点的罗列或过渡,它完全兼及了文章的内容了解、感情体会、特色把握,甚至兼及思路、情调、风格等内在美的探索领略。四、在朗读中增强语感,提高表达语文教材不是储藏知识点、训练点的宝库,不是学生思考和语言训练的范本,不是例子
8、,而是培养语感,开发心智的引擎,是为了学生不停地进入生活,不停地变成为一个人铺设的言语之路。它应当以优秀的语言作品吸引他们,点燃他们成为真正的人、优秀的人。文言文的语言习惯虽然远离我们现代语言,但它毕竟是那个时代凝练的概括性强的语言,何况现代汉语语言是对古汉语语言的继承和发展,它们之间有着不可割断的血缘关系。用高低、强弱、缓急、长短的语调,把文章中的神情理趣,通过朗读表达出来,使学4生如临其境,提高对语言的感受能力。例如用昂扬急促的语调朗读唐雎对秦王说的一番话,读出唐雎的愤怒,使学生感受唐雎的临危不惧、机智果敢。学生经过反复诵读、反复揣摩、思考、比较,从而得其要旨,知其意味,领略语言之美,这正
9、是培养语感的过程,学生不但可以在写作时模仿、消化那文笔,还可以在说话时对照、就用那词章,脱口而出,出口成章,从而思维精密、情感丰富、文字表达和口头表达迅速趋向准确和生动。三、谈朗读的技巧像读现代文一样,读文言文也可采用各种自由的方式,把自读和范读相结合,把齐读与个读相结合,把讲前读与讲后读相结合,把朗读和背诵相结合。把这四结合落实到位,对文言文内容的把握可以说已完成了一半。同时我们在听范读时一定要让学生听正确的、流利的、有节奏的、有感情的、有语气语势的朗读,可适当配录音带。在听的基础上要求让学生自由的、大声的朗读,力求课堂上书声琅琅,这样学生就能在朗读中感知,在诵读中求解,在诵读中积累。毕竟由
10、于文言文和现代汉语有着巨大的差别,在读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对学生给予指导,以促其尽快进入角色。关于朗读的技巧,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也有了一些自己的体会,归纳起来就是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读出语气感情。1、读音注意异读和轻读:、异读包括通假异读、古音异读和破音异读三种情况:如“河曲智叟亡 w 以应” ;“孰为汝多知 zh 乎”(通假异读)。如“可汗 khn 大点兵” ;“吴广者,阳夏 ji 人也,字叔”(古音异读)。如“此中人语 y 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再如“陈胜王wng”(破音异读)。、文言虚词通常轻读(否定副词“不” 、转折连词“而”等则要重读)。2、停顿朗读时可以从语音和意义两方面来停顿,总
11、的原则是不能读破。5、句首语气词、 “发语词”和关联词后面应稍作停顿。如“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 “故天将降大仁于是人也” 。、古代是两个单音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复音词的,要分开读。如:“可以一战” 。、根据句子的语法结构来停顿,使语意更明显。 “主语一谓语”之间有停顿:如“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动词一宾语” 、 “动词一补语”之间有停顿:如“亲贤臣,远小人” ;“刻唐贤令人诗赋于其上”(“唐贤今人诗赋”和“于其上”分别作句子的宾语和补语);“无丝竹之乱耳” 。修饰语与动词中心语之间有停顿:如 “永之人争奔走焉” ;“吾与汝毕力平险” 。、充当状语的名词和中心词之间应连读。若分开读,就错将状语当成了主语,改变了句子的意思。如:“其一犬坐于前”(应为“其一犬坐于前”)。3、语气朗读时一般按句末标点符号和语气词,读出句子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如醉翁亭记中“环滁皆山也”表陈述语气;“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表肯定判断语气;“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表感叹语气。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只要以“读”为纲,以“读”为支点,就能撬起文言文这块巨石,让老枝重新长芽吐蕊,再现文言青春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