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现代历史的叙事.PPT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04966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1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建现代历史的叙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重建现代历史的叙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重建现代历史的叙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重建现代历史的叙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重建现代历史的叙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四章 重建现代历史的叙事,第一节 确立现代历史叙事模式一、现代历史题材创作的特征。以近代以来的革命历史为线索,用艺术形式来再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性与正确性、普及与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知识和基本观念的叙事文学作品。广义地说,现代战争小说也是现代历史题材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本教材有意识地把现代战争史题材与一般现代历史题材分开来论述。后者的范围可能更加广泛些,除了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时期以外,还包括了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如描写从戊戌维新失败到抗战结束后国民党腐败政治的话剧茶馆(老舍著),描写四川保路运动的长篇小说大波(李劼人著),以及从戊戌变法

2、写起的多卷本长篇小说六十年的变迁(李六如著)等。,二、现代历史题材创作之所以发达的原因。首先,与当时普遍的革命历史传统教育有密切关系,大多数作家都自觉将文学创作与革命传统教育结合起来,使文学作品体现强烈的政治目的。二、它在新文学史上有比较多的经验积累。将中国近现代历史摄入文学创作的视野,是随着“五四”新文学的开始而开始的,作家们是自觉地把它当作“历史”来进行创作的。如茅盾的霜叶红似二月花、虹、蚀甚至子夜,李劼人的长篇小说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更是开创了“五四”新文学的长篇历史小说的先河。,三、三种叙事模式:现代历史题材的叙事模式,在“五四”新文学的实践中已经被确立了,并对五六十年代的现代历史

3、题材创作产生了影响。这类创作大致有三种叙事模式:茅盾的子夜模式、李劼人的死水微澜模式和路翎的财主的儿女们模式。1、子夜模式,是一种以阶级性与典型性相结合,并通过人物的阶级关系来展示社会面貌,带有鲜明的中共党史的叙事立场。子夜这种自觉的党史立场和通过阶级分析来塑造人物典型的创作方法,对五六十年代现代历史小说产生过深刻的影响。如红旗谱、苦菜花、三家巷、青春之歌、红岩等,都是在塑造时代英雄形象的同时,体现出作家们要尽力创造出“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史诗”的强烈愿望。这时期的战争文化的审美特征,诸如塑造英雄人物、二元对立的艺术模式、胜利者的主体定位和视角,以及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基调等等,在现代历史题材的创作

4、中也同样存在。,2、死水微澜模式,是一种以多元视角鸟瞰社会变迁为特征,突出了民间社会的生活场景与历史意识。这种透过民间生活场景来展示历史的叙事模式,在当代文学创作中虽然不能完全实现,但局部的民间生活场景还是能起到重要的作用的,如三家巷、红旗谱,老舍的茶馆更进一步试图发展民间的叙事特征。遗憾的是李劼人在5 年代重新改写大波时,在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下,死水微澜的叙事模式也不可能真正贯穿下来。,3、财主的儿女们的模式,是一种以个人心理历程反映时代发展为特征的叙事模式,这是一种带有强烈的知识分子精神自传色彩的叙事模式,是西方人道主义和个性主义的精神传统在中国的回响。路翎这部总结性地展示中国知识分

5、子的精神苦难历程的小说,虽然在5 年代被剥夺了存在的可能性,但它仍然代表了知识分子审视社会历史以及精神搏斗史的独立视角和叙事立场。1957年刚发表就被批判的宗璞的短篇小说红豆里,多少可以看到知识分子在历史大变动中精神挣扎的痕迹。这三种现代历史的叙事模式对当代文学创作所产生的影响程度不一,有时是混合在一起的,给文学创作带来了复杂的艺术效应。,四、简析红旗谱。1957年出版长篇小说红旗谱(梁斌著),被文学史誉为“一部描绘农民革命斗争的壮丽史诗”,尤其是主人公朱老忠的艺术形象,被评论家们认为是:“一个兼有民族性、时代性和革命性的英雄人物的典型”。可是朱老忠的英雄性格并没有通过具体的斗争事件充分表现出

6、来,许多历史事件只是在他身边轰隆隆地滑过。小说主要描写了四场斗争。第一场是朱老巩“大闹柳树林”,但朱老巩只是朱老忠的父亲,不能代替主人公自身的斗争。第二场斗争是“脯红鸟事件”,从运涛抓到一只珍奇的“脯红”鸟,再到鸟儿不明不白就“给猫吃了”,矛盾冲突没能得到充分展开,特别是朱老忠完全游离冲突以外。,第三场“反割头税运动”写得有声有色,但领导者始终是江涛,出面宰猪的是大贵,朱老忠仍然是跑龙套敲边鼓的角色。第四场“保定二师学潮”是作品的压轴戏,中心人物是江涛,描写了在共产党领导下的青年学潮,学生与国民党军队面对面的激烈斗争,朱老忠是一个扮成车夫救学生的次要角色。小说斗争的中心人物从第一代的朱老巩一下

7、子过渡到第三代的运涛、江涛两兄弟,作为主要塑造的英雄朱老忠完全被架空了。小说中唯一与朱老忠直接有关的事件是去济南探监,但也只是就事论事地完成了任务,没有写出朱老忠第一次遭遇共产党员而产生的精神作用。,之所以如此,原因在于作者的创作意图与叙事内容、文本与阅读产生了错位。作者主观上想塑造“完善”、“理想”的中国农民英雄的典型形象,但这种“完善”、“理想”的形象只是通过作家的理性分析和人物的主观抒情来完成的;从小说所反映的历史长卷而言,第一部的农民斗争只是铺垫,主要表现的恰恰是知识分子(运涛、江涛等)在广大农民还没有觉悟的时候,起着革命的先锋与桥梁的作用,直到他们在革命实践中屡遭失败,并在唤起了民众

8、之后,有组织有觉悟的农民阶级才逐步承担了历史的革命重任。所以红旗谱的主题实际上是写知识分子在革命实践中的成长,从第二部播火记开始农民才开始成为真正的主角。但在当时,突出知识分子革命经历的艺术实践不符合新的文化规范。只能让尚未作好准备的农民好汉朱老忠仓促登场。构成了小说文本与主观解读的严重错位。,但如果我们换一个阅读视角,即从民间的角度来解读红旗谱,就会发现这部小说在描写北方民间生活场景和农民形象方面还是相当精彩的。这主要得力于作家对自己所要描写的农村生活和农民文化心理有了真正透彻的理解和美学上的把握。小说语言风格浑厚朴素,在看似有点自由散漫的叙事中,绘织出一幅幅乡间的人情风土。朱老忠的慷慨,豪迈,讲义气,有远谋,急人所难等等农民好汉的脾气,通过点点滴滴的语言和细节是表现得很鲜明的。还有些次要人物也写得相当精彩。春兰,是当代文学创作中最优秀的农村闺女形象。五六十年代现代历史题材的创作,有些是以多卷本的长篇小说的形式出现的,由于6 年代愈演愈烈的中共党内的路线斗争和文化大革命中作家们遭受的残酷迫害,以致使许多鸿篇巨构未能完成,即使有的作家挣扎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但由于精力和体力都受到严重摧残,无力重新反思历史和认识历史,冲破当时的时代共名的束缚,以追求达到新的认识水平。所以,多卷本长篇小说后几部的艺术成就往往不及第一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