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环评证甲字第 3601 号G345 宁 陕 至 新 建 段 ( 宁 陕 镇 安 界 ) 公 路 改 建 工 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建设单位:安 康 市 交 通 运 输 局评价单位:长 安 大 学完成时间:二 零 一 四 年 七 月I前 言1、项目由来及简况拟建 G345 宁陕至新建段(宁陕镇安界)公路改建工程位于安康市宁陕县境内,是新增国道 G345 线启东至那曲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现有旧路建设时期较早,道路等级低,路况差,堵塞严重,安全性差,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严重制约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按照“十二五 ”后两年交通运输部前期工作计划总体安排,陕西省交通运输厅下
2、达2014-2015 年国省干线公路建设计划,优先推进实施集中连片扶贫区和普通国道“瓶颈路段”等部确定的重点项目建设,拟建 G345 宁陕至新建段(宁陕镇安界)公路改建工程作为交通扶贫项目之一列入陕西省 2014 年干线公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计划中。本项目的建设将极大改善沿线地区的通行条件,完善和优化该地区骨架公路网布局结构,打破交通运输“ 瓶颈” ,为改善沿线群众生产生活质量,实现脱贫致富提供基础保障,对促进区域经济实现突破性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拟建 G345 宁陕至新建段(宁陕镇安界)公路改建工程起点位于宁陕县城,接 210国道,先向南跨越长安河,然后沿旧路经关口、变电所、旱坝村、贾营
3、村、董家坝、油房村、太山庙镇,然后向南沿旧路展线,经长坪村、新建村,终点位于磨沟口(宁陕镇安界) 。路线全长 53.359km。其中起点至石沟口段( K0+000K13+400)采用二级公路标准,路线长 13.400km,路基宽度 8.5m,设计速度 40km/h;石沟口至新建段(K13+400K53+359)采用三级公路标准,路线长 39.959km,路基宽度 7.5m,设计速度 30km/h。项目全线新增永久占用土地 52.28hm2,拆迁房屋 20219m2。工程总投资 51758.23万元,计划 2014 年 1 月开工建设,2015 年 12 月建成通车,工期 2 年。2、评价工作过
4、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 (国务院 253 号令)和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交通部 2003 年第 5 号令) ,安康市交通运输局于 2013 年 12 月 27 日委托长安大学承担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评价组在接受委托后于 2013 年 12 月 31 日在安康市交通运输局网站进行了第一次网上公示,根据工作计划和线位布设情况,于 2014 年 1 月对项目沿线进行了详细调查和实地踏勘,收集了相关的基础资料,并进行现场公告。在确定工作方案后,委托安康市环境保护监测站进行环境监测。II环评报告书公示稿完成后,于 201
5、4 年 3 月 12 日在安康市交通运输局网站和安康日报进行了第二次公示,并将报告书公示稿放于安康市交通运输局和长安大学环境工程研究所,同时报告书简本电子版公示于安康市交通运输局网站,方便公众了解和查询。第二次公示期满后项目组对沿线进行了现场公众参与调查。2014 年 6 月,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评价组编制完成了G345 宁陕至新建段(宁陕镇安界)公路改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3、工程特点及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 工程特点本项目为旧路改建工程,项目起点至石沟口段(K0+000K13+400 )为四级路改为二级路;石沟口至新建段(K13+400 K53+359)为四级路改为三级路。全线桥梁总长 599
6、/14(m/座) ,其中新建桥梁 394/8(m/座) ,均为中、小桥;全线不设隧道。项目沿线涉及 1 处重要生态敏感区陕西上坝河国家森林公园;2 处古树名木。 主要的环境问题项目建设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生态破坏、机械噪声、废水及取弃土场等问题;营运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交通噪声、公路营运风险等问题,本项目没有环境搬迁。结合本工程的建设特点,项目建设重要的环境问题有:(1)项目全线基本沿河布设,项目全线涉及的河流均为 II 类水体,运营期可能存在环境风险。(2)项目在 K3+300,距路中心线约 6m 处,路右有古树枫杨 1 棵;在 K13+900,距路中心线约 20m 处,路右有古树巴东栎 1 棵
7、。项目施工期,在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措施,依照环评要求路线在经过古树枫杨路段采取避让措施后,对古树名木影响较小。(3)项目在 K13+400K35+300 段(约 21.9km)从陕西上坝河国家森林公园南侧边界通过,本项目在经过该敏感区域路段为四级路改建为三级路,改建工程量很小,新增占地量较小,对陕西上坝河国家森林公园的影响较小。4、评价结论 生态环境。项目位于秦巴山地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混交林生态区,二级生态功能区为秦岭山地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育生态功能区,其中 K0+000K13+600 段三级生态功能区为秦岭南坡中西段中山水源涵养与土壤保持区,K13+600K53+359 段三级生态功能区为
8、镇柞石灰岩中山水土流失敏感区。本项目为旧路改建项目,项目区域内分布国家保护植物较多,项目沿线人类活动频繁,通过对当地林业部门专家咨询、查阅资料和现场实地调查,公路两侧 200m 范围内未发现国家级和省级的保护野生植物。III项目在陕西上坝河国家森林公园路段沿线区域人类活动比较频繁,野生动物分布较少。陕西上坝河国家森林公园路段因生态环境现状较好,人类活动有限,野生动物时有出现。项目沿线评价范围内发现古树名木 2 棵,施工期应特别注意保护。项目生态影响主要是占地影响、植被破坏以及施工期的取弃土影响。在严格落实减缓措施及水土保持方案后,沿线生态状况可以基本恢复到原有水平。 声环境。项目评价范围内声环
9、境敏感点共 23 处,包括村庄 17 处、学校 4 所、敬老院 1 所和卫生院 1 所。其中有 2 处村庄采用 4a 类标准,6 处村庄采用 4a 类、2 类标准,9 处村庄采用 2 类标,6 处学校、卫生院、敬老院等均采用昼间 60dB(A),夜间50dB(A)。项目营运中期(2022 年),5 处村庄敏感点噪声预测值超标,贾营小学、长坪小学噪声预测值超标。项目全线共设置隔声窗 8 处,设置减速警示措施 5 处,预留噪声费用 20.0 万元,噪声防治措施费用共计 98.5 万元。 地表水环境。本项目沿线涉及的地表水体均执行类标准。施工期施工营地生活污水采用旱厕处理,经处理后用于耕地灌溉或农肥
10、,禁止未处理随意排放;生产废水经沉淀后回用,不外排。运营期对全线的 14 座跨河(沟)桥梁设置桥(路)面径流收集系统和沉淀池(事故池),沉淀池(事故池)底部做防渗处理;并对该路段设置限速设施,同时设置警示牌。 地下水环境。项目施工主要为路基和桥梁施工,桥梁施工设置沉淀池,池底做防渗处理,及时收集施工产生的生产废水和泥浆,防止施工废水渗入地下水层。施工期对地下水环境影响很小。 环境空气。项目施工期对空气环境的污染主要是施工扬尘、沥青烟的污染,要求拌和场站位置选择在敏感区下风向 500m 以外,并对施工区域定时洒水、用帆布遮盖散装物料等,可保证沿线居民的生活环境。根据类比分析,项目营运期,沿线两侧
11、20m 处的 NO2 浓度日平均值能够达到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及其修改单(环发20011 号)中二级标准要求。 固体废物。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固体废物主要产生于拆迁产生的建筑垃圾、施工作业区产生的建筑垃圾及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等,对于施工期产生的垃圾要集中收集并运至城镇垃圾填埋场集中处理,禁 止 随 意 倾 倒 。施工作业中会产生有毒有害废弃物,必须统一收集委托给有资质处理单位集中处理。 社会环境。本项目没有环保搬迁。公路施工期对沿线居民出行,生产生活会造成一些不利的影响,施工期应特别注意保护。 公众参与。本评价先后共填写公众参与调查表 105 份,单位团体调查表
12、9 份。IV统计结果表明,沿线 96.2%的群众对修建该公路持赞同态度,无反对意见。95.2%认为该公路的建设有利于地方的发展,能加强对外交流。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国家公路网规划、陕西省交通运输规划及安康市交通运输“十二五 ”发展规划 要求,与宁陕县的城市发展规划相协调。 项目的建设对提高安康地区农村路网的服务水平,推动项目沿线地区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项目推荐的路线方案基本合理,公示赞同程度较高。项目建设期和营运期在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和恢复措施的前提下,可以使工程建设对敏感目标的不利影响得到有效控制,并能为环境所接受。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项目建设可行。在报告书编制过程中
13、,项目环评前期工作得到了安康市交通运输局、安康市环境保护局、安康市林业局、宁陕县环境保护局、宁陕县林业局、宁陕县国土局、宁陕县交通运输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与协助,在此一并致谢!I目 录1 总 论11.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1.2 评价目的和任务 11.3 评价依据 11.4 环评等级 51.5 评价内容及工作重点 61.6 评价方法 61.7 环评范围 61.8 环境功能区划及评价执行标准 71.9 环评时段 91.10 环境保护目标 92 项目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202.1 项目基本情况 212.2 与产业政策及相关规划的符合性分析 212.3 旧路现状 252.4 项目组成与路线方案设置 2
14、52.5 路线走向及主要控制点 262.6 交通量 262.7 主要技术指标和工程数量 272.8 工程概况 282.9 路基土石方量 342.10 临时工程及筑路材料 352.11 实施方案 362.12 工程分析 363 环境概况与现状评价473.1 自 然 环 境 概 况 473.2 社 会 经 济 环 境 概 况 503.3 生 态 环 境 现 状 调 查 和 评 价 543.4 声 环 境 现 状 调 查 和 评 价 693.5 地 表 水 环 境 现 状 调 查 和 评 价 753.6 环 境 空 气 质 量 现 状 调 查 和 评 价 763.7 地 下 水 环 境 质 量 现
15、状 调 查 和 评 价 78II4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804.1 生 态 环 境 影 响 预 测 及 评 价 804.2 声 环 境 影 响 预 测 与 评 价 934.3 地 表 水 环 境 影 响 预 测 与 评 价 1174.4 地 下 水 环 境 影 响 预 测 分 析 1244.5 环 境 空 气 影 响 预 测 及 评 价 1254.6 固 体 废 物 环 境 影 响 分 析 1284.7 社 会 环 境 影 响 分 析 1294.8“以 新 带 老 ”环 境 影 响 分 析 1325 水土保持方案1345.1 方 案 编 制 目 标 1345.2 水 土 流 失 及 水 土 保
16、持 现 状 1345.3 水 土 流 失 预 测 1355.4 水 土 保 持 方 案 1395.5 水 土 流 失 影 响 分 析 结 论 1436 公众参与1446.1 公 众 参 与 目 的 和 意 义 1446.2 公 众 参 与 步 骤 1446.3 公 众 参 与 调 查 1496.4 公 众 意 见 汇 总 及 分 析 1526.5 公众意见汇总 1536.6 公众意见反馈及采纳情况 1556.7 公众参与结论与建议 1577 方案比选1587.1 路 线 方 案 设 置 原 则 1587.2 比 选 结 论 1628 环境影响减缓措施1638.1 设 计 阶 段 环 境 影 响
17、 减 缓 措 施 1638.2 施 工 期 环 保 措 施 1678.3 营 运 期 环 境 影 响 减 缓 措 施 1828.4 “以 新 带 老 ”环 境 减 缓 措 施 1969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1989.1 环 境 保 护 管 理 的 目 的 1989.2 环 境 保 护 机 构 及 职 责 198III9.3 环 境 管 理 计 划 1999.4 施 工 期 环 境 监 理 计 划 2069.5 环 境 监 测 计 划 2109.6 环 保 竣 工 验 收 建 议 21110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21310.1 生 态 经 济 损 益 分 析 21310.2 环 保 投 资 估 算
18、 21410.3 环 保 投 资 的 效 益 分 析 21510.4 项 目 “以 新 带 老 ”的 效 益 分 析 21611 结 论21711.1 工 程 概 况 21711.2 环 境 现 状 评 价 结 论 21711.3 环 境 影 响 预 测 评 价 结 论 22011.4 方 案 比 选 22711.5 公 众 参 与 22711.6 环 境 保 护 措 施 和 费 用 估 算 22811.7 总 结 论 228附件附件 1 委托函附件 2 立项文件附件 3 标准批复附件 4 公众参与调查表(团体)附件 5 公众参与调查表(个人)附件 6 公众意见调查表信息统计附件 7 宁陕县林
19、业局关于路线通过陕西上坝河国家森林公园的复函附件 8、公众意见承诺函附件 9、专家意见附件 10、专家名单附件 11、修改清单附件 11、监测报告附图 1、路线走向、道路分布及监测点位布设图附图 2、环保设施布置图G345 宁陕至新建段(宁陕镇安界)公路改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 总论41 总 论1.1 项 目 建 设 的 必 要 性拟建 G345 宁陕至新建段(宁陕镇宁界)公路改建工程是新增国道 G345 线启东至那曲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全线位于安康市宁陕县境内,是连接商洛市、安康市与汉中市之间的桥梁纽带。项目的建设实施将进一步推动城乡一体化,促进地区间资源、信息交流与共享,促进现代物流
20、发展。对于加快宁陕县的发展步伐,提升发展质量,促进陕南贫困山区交通可持续发展,夯实脱贫致富的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举足轻重的非凡意义。1.2 评 价 目 的 和 任 务通过对项目沿线及周边评价范围内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等现状的调查和评价,对项目开发活动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以期达到:1.对项目在设计、施工和营运中的各种工程行为对不同环境要素的影响分析,预测、论证和评价项目建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为合理选线、选址提供依据;2.对项目建设引起的环境污染与局部生态破坏提出可行的减缓或补偿措施和建议,以指导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减轻或消除项目开发活动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3.通过广泛的公众参与,避免或减轻项目建设对沿线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实现建设“和谐” 项目的目的;4.为当地政府进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5.从环境角度论述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3 评 价 依 据1.3.1 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及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 年 12 月 26 日起实施;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03 年 9 月 1 日起实施;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1998 年 11 月 29 日发布;4.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交通部(2003)第 5 号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