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林旭芳: 浙江中医药大学 陈军贤 导师 中文摘要: 慢性萎缩性胃炎 (CAG) 是指胃黏膜遭到反复侵害而见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 ,黏膜变薄 , 或伴肠上皮化生 、 异型增生为病理特点的病症 。 近年来, 中医药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研究、治疗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今后需进一步加强和深入探讨 。 英文摘要: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is the pathology characteristic illness.with inherent gland to wither、 the mucous membrane thins 、 intes
2、tinal metaplasia or dysplasia 。 In recent years, the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chronic atrophy gastritiss research, the treatment has made the considerable progress, from now on must further strengthen with the thorough discussion. 关键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研究;实验研究 ;综述 Key Words: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elini
3、cal research; experimental studies; a comp rehensive desription 慢性萎缩性胃炎 (CAG) 是指胃黏膜遭到反复侵害而见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 , 黏膜变薄 , 或伴肠上皮化生 、 异型增生为病理特点的病症 。 本病的临床表现为食欲减退 、 恶心 、嗳气 、 上腹部饱胀或钝痛等 1。 属于中医 学 “ 胃脘痛 ”“ 痞满 ” “ 胃痞 ” 范畴 。 近年来由于胃镜的普及 , 对本病的诊断难度不大 。 现认为多灶性萎缩性胃炎和自身免疫性萎缩性胃炎均为癌前病变 , 从日本 1900 例早期胃癌的检查结果看 , 94%是由不规则黏膜的萎缩性胃
4、炎发展而来 。 可见其与胃癌的发生呈显著正相关 2。 1978 年世界卫生组织(WHO) 将 CAG 列为胃癌的癌前状态 , 在其基础上伴发的不完全型肠上皮化生和 (或 ) 中 、 重度异型增生则被视为胃癌前病变 。 积极治疗 CAG 是阻断其向胃癌发展的重要手段 , 目前尚缺乏特效疗法 3。 近年来 , 中医药治疗 CAG 已取得 一定的成绩,下面就 CAG 中医药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 1 病因病机 根据 CAG的临床表现,本病可归属于祖国医学 “ 痞满 ”、“ 嘈杂 ”、“ 胃脘痛 ” 等病的范畴 。 现代医学认为 CAG的发生可能与幽门螺杆菌( Hp)感染 、 胆汁反流 、 宿主遗传性
5、、 宿主酸分泌状态以及高盐低维生素饮食等有关 4。 中医界,普遍认为本病的发生2 与饮食不节,饥饱失常,喜食热烫粗糙或辛辣油腻食物,或嗜酒吸烟,情志怫郁,忧思恼怒,禀赋不足,素体虚弱,邪毒内侵,久病体弱,劳倦内伤等致病因素密切相关 5。而对其病机的认识各家却有自己的临床经验和独到见解 。 乔桂凤 6认为气虚血瘀是 CAG的病机关键 。 杨文轩 7强调血瘀是本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 单兆伟 8认为脾胃虚弱是发病之本 。 赵文霞 9认为本病的基本病机则为气阴双亏,瘀滞内阻 。 张永胜等 10认为 CAG的基本病理为脾胃不调,胃寒肠热 。 高忠英 11认为脾虚胃燥 、 运化失健为其病机 。 代萍 12
6、认为气虚及痰 、 瘀 、 食互结是本病发病之关键 。 2 诊断 确诊本病必须依靠胃镜及胃黏膜组织病理检查, HP检测有助于病因诊断 13 ,胃镜下美蓝染色可提高诊断符合率 14 ,胃泌素检测可补充胃镜和胃黏膜组织活检之不足 15 。 2.1 胃镜下美蓝染色有学者研究发现胃镜下美蓝染色后诊断符合率 80%。胃镜下表现与病理结果比较,胃黏膜的各种表现对萎缩性胃炎阳性预测值均达 80.00%以上,多种表现同时存在对萎缩性胃炎阳性预测值可达 90.00%以上。各种胃镜表现灵敏度及特异度均在95.00%以上。黏膜粗糙不平对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无决断的敏感度分别为 92.85%及83.33%,特异度均在
7、70.00%左右 14 。 2.2 血清胃泌素检测李红涛等 15 研究发现,基础胃泌素刺激后胃泌素和胃泌素增加量与胃黏膜病变程度呈负相关。 HP 感染可使萎缩性胃 炎患者的基础胃泌素升高。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89.00%和 84.00%。它是内镜和组织活检的有效补充。 3 临床治疗研究 3.1 辨证分型治疗 近年来关于 CAG的辨证治疗研究较多,但由于不同医家对 CAG的认识不同,因此临床证型纷繁芜杂,治疗方法可谓各有心得 、 百家争鸣 。 高富贵 16将本病辨证分为胃阴虚 、胃阳虚和胃阴阳两虚 3型 。 胃阴虚型用自拟三酸汤(党参 、 乌梅 、 麦芽 、 香附 、 天冬 、麦冬 、 山楂
8、 、 砂仁 、 杭芍 、 石斛 、 鸡内金)加味;胃阳虚型用香砂六君子汤合理中汤加减;胃阴阳两虚型用益胃汤加减,结果治疗 CAG108例, 总有效率 93.5%。 袁福宁 17将本病分为胃阴不足型 、 气滞血瘀型 、 脾胃虚寒型,分别予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味 、 柴胡疏肝散合丹参饮加味 、 黄芪建中汤化裁治疗,结果 50例中(以病理改变为主),总有效率为 86%。 贾卫兵 18用康胃汤(黄芪 、 党参 、 乌梅 、 白花蛇舌草 、 丹参 、 白术 、 茯苓 、砂仁 、 赤芍 、 鸡内金 、 炙甘草)治疗 55例 CAG,中医辨证分为脾胃虚弱型 、 肝胃不和型 、3 胃阴不足型 、 脾胃湿热型
9、4型,治疗脾胃虚弱型用原方;肝胃不和型去黄芪,加柴胡 、枳壳;胃阴不足型原方去砂仁 、 白术 、 延胡索,加沙参 、 麦冬 、 石斛;脾胃湿热型原方去 黄芪 、 党参,加生薏苡仁 、 法半夏 。 并设口服猴头菌片为对照组,经治疗后康胃汤组有效率 96.4%,对照组有效率 64%,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胃镜疗效和病理疗效,康胃汤组分别为 54.6%、 78%,对照组分别为 24%、 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韩文功 19根据 65例 CAG患者临床症状分为寒热错杂 、 脾胃虚弱 、肝胃不和 、 饮食积滞 、 脾胃湿热 、 胃阴不足 、 胃络瘀血
10、、 心脾两虚 8个证型,分别予半夏泻心汤加减 、 香砂六君汤或黄芪建中汤加减 、 柴胡疏肝散加减 、 保和丸或枳实导滞汤加减 、 三仁汤加 减 、 益胃汤加减 、 丹参饮合金铃子散加减 、 归脾汤加减治疗 。 同时设置对照组(口服河北邯郸生产的摩罗丹 )33例,经 3个月治疗后,治疗组 、 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95.4%、 81.8%。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胃镜检查结果:治疗组 、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86.1%、 66.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2 专方用药 目前关于治疗 CAG基础方的报道甚多 。 王万卿等 20治疗 CA
11、G,治疗组 68例予半夏厚朴汤加味治疗,对照组 34例予吗丁啉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 88.2%,对照组为 67.6%。黄红兵 21以沙参麦冬汤化裁,临证加减,结果痊愈 51例 (63.8%),显效 25例 (31.2%),无效 4例 (5.0%),总有效率 95%。 苏修辉 22用甘草泻心汤加减治疗 CAG,与阿莫西林 、 克拉霉素和多潘立酮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0.3%,对照组为 69.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P0.01)。 王世能 23用加味四逆散治疗 CAG,与对照组 (口服猴菇菌 、 胃复春 、维酶素 )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8.2%,对照组为 61.3%,治疗组
12、疗效优于对照组( P0.01) 。 3.3 中西医结合治疗 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 CAG也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 刘礼军等 24用硫糖铝 、 阿莫西林和奥美拉唑口服同时加服中药自拟方益气健脾汤(党参 、 黄芪 、 桂枝 、 五味子 、 乌梅 、山楂 、 赤芍 、 白花蛇舌草 、 甘草)治疗本病,并与单纯西药治疗对照,结果临床及胃镜病理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 94.5%、 68.5%,对照组分别为 66.6%、 38.9%,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宋顺福等 25在观察应用半夏泻心汤(疗程 2周)联合西药三联疗法(奥美拉唑 、 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疗程 1周)治疗 CAG6
13、0例,以单服西药三联(疗程为 1周)为对照组( 50例),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改善, Hp的清除4 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但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 95%,远高于对照组的 80%。 3.4 其他方法治疗 许佳年等 26应用灸药结合方法治疗 CAG90例,随机分为 3组,隔药饼灸组:取足三里 、 天枢 、 中脘穴,左右交替使用, 1次 /d, 20 min/次;胃炎合剂组:口服每次 10 mL,2次 /d;隔药饼灸加胃炎合剂组:方法同前两组 。 3组患者均经 2个月治疗后腺体萎缩及肠化生程度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其 中以隔药饼灸加胃
14、炎合剂组效果最好 。 石华 26将 60例脾胃虚寒型 CAG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30例予电热针 取穴:足三里 (双侧 )、 三阴交 (双侧 )必选,上脘和中脘 、 天枢 (双侧 )、梁门 (双侧 )交替使用, 1次 /d结合四君子汤加味治疗,对照组 30例单纯予四君子汤加味治疗, 90 d为 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6.7%、 显效率 50.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 76.7%、 显效率 20.0%。 冯玉奇 27应用半夏泻心汤配合穴位注射(取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丹参注射液,每 5天注射 1次)治疗 35例 CAG,以口服半夏泻心汤 加减方为对照组;15 d为 1个疗程,经 3
15、个疗程治疗后,结果在改善症状方面,治疗组的总有效率 91.4%,优于对照组的 80.0%;胃镜检查方面,治疗组的总有效率 82.8%,优于对照组的65.7%(P0.05)。 4 临床实验研究 随着现代医学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医药临床实验研究也逐渐转向从分子生物学技术与中医理论相结合的角度客观评价中医药疗效 。 代二庆等 28以善胃号方(丹参 、 三棱 、 莪术 、 姜黄 、 地鳖虫 、 半枝莲 、 白花蛇舌草 、 蜂房)为治疗组,猴头菌片为对照组, 3个月为 1疗程,服药 2个疗程后,结果治疗组有效率 85.3%,优于对照组29.2%,表明善胃号方能有效逆转血瘀热毒型胃癌前病变;并且
16、治疗组的细胞凋亡率和 fas、 fas-L表达增强;而 bcl-2、 bcl-2/bax表达减弱,提示善胃号方有效逆转血瘀热毒型胃癌前病变的可能机制是明显诱导胃癌前病变细胞凋亡,增强 fas、 fas-L表达而抑制bcl-2表达 。 徐陆周等 29以益气清热活血方 (黄芪 、 白术 、 黄芩 、 仙鹤草 、 莪术等 )为治疗组,并设口服胃复春为对照组,两组均用药 4个疗程( 3个月为 1疗程) 。 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 COX-2、 Ki-67蛋 白表达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 (P0.05),但治疗组积分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 COX-1蛋白表达积分上升,与治疗前相比
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本研究表明益气活血清热方能抑制 COX-2、 Ki-67的表达,推测益气活血清热法逆转胃癌前期病变的机制可能通过减轻肠化或异型增生组织的5 COX-2的表达,从而降低病变组织的增殖活性,逆转胃癌前病变,防止其向胃癌发展 。 5 动物实验研究 邓伟民等 30 将主动免疫结合胆汁及热水灌胃方法制成的大鼠 CA G 模型随机分为维酶素对照 组、生理盐水组、消胀冲剂大、小剂量组各 20只 , 并设正常组 20 只 , 检测胃黏膜 PH 值、胃黏膜壁细胞体密度。结果表明 : 消胀冲剂大、小剂量组与生理盐水组、维酶素组比较 , PH 值明显降低 , 壁细胞体密度明显增
18、大 , 提示消胀冲剂使胃黏膜细胞数目增多 , 促进壁细胞泌酸功能恢复。全山丛等 31 报道胃脘舒冲剂可以防止大鼠 CAG模型引起的体重减轻 , 可降低胃黏膜 PH 值 , 增加胃黏膜血流量 , 加大胃黏膜电位差 , 降低组织学病变发生。崔儒涛等 32 对由甲硝胍造模的 CAG大鼠进行养胃冲剂的药理实验观察 , 结果表 明 : 养胃冲剂组胃黏膜前列腺素 E2 ( PGE 2) 、生长抑素 ( SS ) 水平明显升高 , 可使胃动素 ( MOT ) 有所降低 , 说明养胃冲剂是通过调节胃肠道激素水平起到保护和修复胃黏膜作用。李春越等 33 用 60Co 分次照射大鼠上腹部形成 CAG后 , 用 中
19、药复方制剂胃尔康进行治疗。结果表明 : 胃尔康除有显著的消炎、强壮、健脾作用外 , 还有促进萎缩腺体再生和修复之功效 ; 对狗胃肠电活动影响 , 主要起兴奋作用 , 优于吗丁啉 (P0.05)。 6 展望 综上所述 , 中医药治疗 CAG疗效可靠 , 尤其是临床上将 中医宏观辨证与胃黏膜病理变化、 H P感染及中药药理、毒理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 积极地开展 CAG的临床及动物实验研究。但仍存在着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 如目前 CAG的中医临床辨证分型缺乏统一的规范化标准 , 尤其是没有建立统一的分级量化标准 ; 临床疗效的科研设计不够严谨 ; 许多治疗只停留在临床观察阶段 , 中药对本病的作用
20、机制尚不十分明了等等。今后应在中西医双重理论指导下处方用药 , 以有效地改善微观病理异常和宏观症状为目标 , 制定出符合 CAG全国统一的辨证分型标准和疗效标准 ; 并进一步加强动物实验方面的研究 , 从分子生 物学角度检查中医药对 CAG患者抑癌基因的作用机制等方面着手 , 对CAG开展深层次地研究。另外 , 对 CAG患者 , 除正确使用药物及针灸治疗外 ,还应加强饮食及情志方面的调摄 , 以便进一步提高疗效。 近年来工作为中药临床治疗 CAG进行了实验研究 ,而且研究在不断深入和完善 , 这些研究工作为中药临床治疗 CAG, 探讨中药研究 CAG的作用机理以及开发中药治疗CAG的新制剂提
21、供了科学的依据。 6 参考文献 1 陈贵银 , 郭喜军 , 安福丽等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病机和治疗 J 现 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08, 17 (25): 3913 7 2 王建斌 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研究进展 J 甘肃中医 , 2007, 20(11): 62 3 张艳君 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研究近况 J 河北中医 , 2007, 29(10): 957 4 王钢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动力障碍的治疗 J.江苏中医药, 2007,39( 3): 2 5 于大猛 ,路文军 ,任福军 ,等 .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临床研究进展 J.光明中医 ,2007,22(5):43 6
22、 乔桂凤 .慢性萎缩性胃炎证治 辨识 J.中医药学刊。 2005,23( 5): 885-886 7 杨文轩 .慢性胃炎与血瘀的关系探析 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5,19( 5): 401-402 8 顾缨 .单兆伟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 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5,21(3):184 9 郑芳忠 .赵文霞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 J.河南中医, 2006, 26( 9) :16-17 10 张永胜 ,乔文慧 .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1000例 J.陕西中医 ,2008,29( 1) :23-24 11 史成和 .高忠英教授治疗 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经验 J.浙江
23、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32(6):753-754 12 代萍 .君子导滞化瘀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J.四川中医 ,2010,28( 1) :69 13 叶任高 , 陆再英 . 内科学 M . 6 版 .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379- 382 14 周晶 , 沈志祥 , 沈磊 . 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 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 2004,21(4):84- 88 15 李红涛 , 吴开春 , 李彩宁 , 等 . 血清胃泌素对老年性萎缩性胃炎 的诊断 J .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 2004,23(4): 238- 240 16 高富贵 .慢性
24、萎缩性胃炎中医辨证治疗 108例 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4,17(8):909 17 袁福泞 .辨证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 50例 J.光明中医, 2006,21( 4):59-60 18 贾卫兵 .康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55例疗效观察 J.光明中医 ,2008,23( 5) :627 19 韩文功 .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65例 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8,22( 6) :77 20 王万卿 ,王岩 ,王晟 .半 夏厚朴汤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68例疗效观察 J.四川中医 ,2006,24(8):60 8 21 黄红兵 .慢性萎缩性胃炎从肾辨治 80例临床观察 J.医学创新研
25、究 ,2008,4(13):99-100 22 苏修辉 .甘草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62例临床观察 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25( 6) :859-860 23 王世能 .加味四逆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34例 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07,28(4):26 24 刘礼军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108例临床观察 J.时珍国医国药 ,2008,19(7):1777 25 宋顺福 .半夏泻心汤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J.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药版 ,2008,5(2):87 26 许佳年 .灸药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30例 J.中国民间疗法 2002
26、,10( 2) :15 27 石爱华 .电热针结合四君子汤加味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J.河北中医 ,2009,31(1):418 27 冯玉奇 .半夏泻心汤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35例临床观察 J.甘肃中医 ,2008,21(8):19 28 代二庆 .善胃 号对血瘀热毒型胃癌前病变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J.武警医学院学报 ,2009,18(3):180 29 徐陆周 .益气活血清热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 Ki-67、 COX表达影响的研究 J.光明中医 ,2010,25(1):19 30 邓伟民 , 梁超杨 , 许鑫梅 , 等 . 消胀冲剂治疗大鼠慢性萎缩性胃
27、炎实验研究 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 1998, 15( 3) : 200-202 31 全山丛 , 李兆申 , 王世祥 , 等 . 胃脘舒冲剂对大鼠萎缩性胃炎的预防作用研究 J . 中成药 , 1997, 19( 8) : 32-33 32 崔儒涛 , 蔡淦 , 陈莲芳 , 等 . 养胃冲剂对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J . 中国中医药科技 , 1998, 5( 3) : 142 -143 33 李春越 , 施新猷 , 周绍娟 , 等 . 胃尔康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J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1995, 15( 1): 21-24 9 作者:林旭芳 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 邮政编码: 310053 电话号码: 13666687632 编辑部: 您好! 我由于毕业问题,想要加急发表 我的综述,不知道这个月的下半月刊可不可以发表?最好是尽快发表,我知道加急发表文章是需要加费的 ,没有关系的 。如果这个月不行 ,下个月也可以,最好是这个月,如果不能尽快发表,请速告知我,我好投其它的杂志社。万分感谢! 林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