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新课标理念下小学语文的教学生活化【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 新课标提出“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应当以课堂为起点实施教学生活化,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 新课标以培养学生学习能
2、力为目标。小学作为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学生打好基础对日后学习更深层次的知识具有积极意义。小学生的年龄较小,爱玩、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是其天性,故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特点开展教学活动。教学生活化是一种充分结合生活情境或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方式。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如何理解“生活教育”这四个字?陶行知给出了他的解释:“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2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由此,我们认为“生活即教育”含有三方面的意思:首先, “生活即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自有人类生活产生便有生活
3、教育,生活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其次, “生活即教育”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最后, “生活即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关于“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反复出现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的理论中。他的“社会即学校”学说,更是告诉我们“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 。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的主张,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的一部分。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是“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他任意翱翔” ,是要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 , “把学校里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 。陶行知的
4、生活教育论已成为新课标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探索的一条重要的指导思想。 一、 教材处理生活化,让语文贴近生活 小学语文中低段教材本身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一幅幅插图生动形象,富有情趣;一篇篇文字短小精悍,极富文化底蕴。教材中涉及的知识点也大多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能经常运用的知识。随着知识量的增加,小学语文中高段教材开始在思想和哲理上有所提升,部分内容需要理解和分析才能真正把握。 因此,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展开学习。对低年级的生活态的教学内容,主要采用学生自行感知、理解、记忆和运用,教师只提供相应的语言情景。尤其在低段识字教学中,采用生活3中出现的高频词汇进
5、行教学,如校园街道的标语,常见包装上的文字都能引起学生很高的学习兴趣。这些生活中的语文让学生在识字热情高涨的同时,大大提高学习效率。这样生活化的处理教材,唤起了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生活经验,产生亲切感,并驱使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挖掘更多的语言文字。而针对比较抽象或具有哲理的学习内容,常积极地调动学生的已有学习体验或生活体验进行理解,从而降低了学习难度。将“空中楼阁”似的的哲理教学,变成浅显易懂的生活体悟。将教材生活化的处理能够让语文更“平易近人” ,也更“亲切可人” 。 二、 教学过程生活化,让语文走进生活 汉语作为母语,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
6、创设适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大胆开口说话,并根据教材内容,创设生活中的相应情境,配以童谣、儿歌、表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掌握语言,运用语言,让语文课堂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 1、利用生活中的音乐、游戏,激发兴趣 兴趣是获得学习效益的强大动力,要让小学生语文学习中始终保持稳定而持久的兴趣,就必须坚持愉悦式的教学。少年儿童好动,爱表现,对音乐及游戏有天生的喜好。因而,把生活中的音乐、儿歌、游戏、竞赛带进语文课堂。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中,轻松的游戏中,兴趣盎然地学习语文,学习乐趣不言而喻。 2、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开展教学 重视口语交际课的教学,对一门语言来说,说话人说话的时间、地4点、
7、场合及身份等因素都制约着他说话的内容、语气等,要想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创造和活用语言的能力,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是十分重要的,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在自觉和不自觉的状态中去看、去听、去说、去感受,达到掌握和运用语言的目的。 3、 通过生活化的活动表演,巩固知识 语言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小学语文教材有很多适合学生活动表演的课文,让学生亲自进行各种生活化的活动表演,不仅可以把知识巩固不留痕迹地融入到活动实践中,让学生兴致盎然地学习,而且还能让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与书本上的知识密切相关,培养了学生仔细观察生活,留心身边事物的习惯。 三、小学语文教学回归生活 1、访一访,观察生活 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
8、学生的时空距离有差距,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 2、演一演,再现生活 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教学生活化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 “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 。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5定的困难,教学时应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
9、临其境,激起学习兴趣,引起高度注意,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则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 3、学一学,体验生活 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尝一尝。 ”同样,对课文的感悟也是如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感受。 四、生活中孕育小学语文教学 1、联系学校生活,学习语文 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这座舞台上发生的一些故事可以引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来。 2、联系社会生活,学习语文 社会是一道广阔的背景,
10、更是学习语文一片天地。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文字的知识,养成写规范字,说规范话的良好习惯,而且也训练了学生的社交能力,说服他人的能力。 3、联系家庭生活,学习语文 家庭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第一场所,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在这里,学生获得了很多知识。教师可以抓住每个学生家庭的特点巧妙设计语文教学。这样,学生的积极性高昂,家长更是倍加赞许。 总之,语文是一门最有内蕴和思想的、最有灵气和诗意的学科。语6文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生活:课本即生活的记录,教学即生活的阐释,阅读即生活的体验,作文即生活的再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关心学生需要,创新学生学习方式为落脚点,强调教学要联系学生生活,强调学生充分运用经验潜力进行建构性学习。因此,关注教学生活化成为新课标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