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初中物理 九年级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15.1、功 课时: 1 课时【学习目标】1.结合实例知道机械功的概念。2.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机械功的含义。3.理解功的概念,知道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重点难点】1.重点是功的概念的理解。2.难点是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以及功的计算。【导学指导】一 、阅读课本 104 页“力学中的功”部分,回答下面的问题:1.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 ,这个力的作用就显示出 ,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2.力学里所说的功包含两个必要因素:一个是 ;另一个是 。强调:判断是否对物体做功,两个必要条件缺一不可。2、阅读课本 10
2、5 页“功的计算 ”部分,回答下面的问题:1.在物理学中,把 叫做功。2.功 = 。用公式表示就是 。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 ,也就是 ,简称 ,符号是 。1J= 。3.完成下面的例题:例 1:小强用 100N 的力,将重 5 牛的足球踢出 30m 远处,他对足球做的功为 ( )A3000J B.150J C.0 D.无法计算思路与技巧 : 足球的运动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人踢足球,对足球做功;在第二个阶段,足球离开了人,继续运动,人不再对足球用力,所以不做功。注意:在第一阶段,在人的推力作用下,足球已动了一段距离,但这个距离不是 30m;具体是多少,无法判断,因此人对球做了功,但
3、无法计算。故选( ) 。例 2:有一起重机,它将 5000 N 重的物体匀速提高 6 m,后又水平地移动 4 m,则钢丝绳对物体所做的功是 ( )A30000 J B20000 J C50000 J D10000 J思路引导: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钢丝绳在哪个过程中做功,由于钢丝绳对物体的拉力是向上的,所以物体在拉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是 6m ,在水平移动的过程中,拉力没有做功。由于物体匀速上升,所以拉力 F=G=5000N ,根据 W=F.S 即可计算出钢丝绳对物体所做的功为( )评析 : 从上面的例题可以看出,要正确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力和距离。题目中经常会有一些干扰信息。这时要正确分析我
4、们要求的是那个力做的功,然后找出这个力的大小和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然后再根据公式 W=F.S 进行计算。4.完成课本 107 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第 2 题3、先阅读课本 106 页“功的原理 ”部分,然后结合老师的演示完成下面的表格及问题:人教版初中物理 九年级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分析从实验数据可以得出: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 不用机械时所做的功,也就是使用任何机械都 。这就是功的原理。【课堂练习】1.完成课本 107 页“动手动脑学物理”1 、3、4 题2.人拉着重 150N 的木块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匀速前进了 20m,木块行进中受到的摩擦力是 90N,那么
5、木块在前进中受到拉力是 N,人对木块做的功是 J?【要点归纳】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一个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另一个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判断是否做功,这两个因素缺一不可。2.力与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叫功。即 W=F.S3.功的原理告诉我们: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拓展训练】1.完成课本 107 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第 5 题2.使用动力臂是阻力臂 2 倍的杠杆,将 50N 的石头撬起 30cm,则动力移动 米,人对杠杆需做功 。3.如图,小明同学将同一物体分别沿倾角不同的光滑斜面推上同一高度,则小明做功 ( )A沿 AD 推力做功较多B沿 BD 推力做功较多C沿 CD 推力做功较多D沿 AD、BD、CD 推力做功一样多4.小明从一楼走到四楼,每层楼高 4m,估计他克服重力做功为( )A60J B600J C6000J D60000J5.如图所示,重为 100 N 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匀速直线运动 3 米,弹簧秤示数为 5N(不计绳与滑轮的摩擦)求:(1)作用在滑轮上的水平拉力 F(2)拉力 F 做的功【总结反思】砝码重G/N砝码提升高度 h/m直接用手所做的功 W1/J动力F/N手移动的距离 s/m使用机械所做的功W2/J杠杆动滑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