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教学计划.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3070743 上传时间:2019-05-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教学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教学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教学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教学计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教学计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教学计划 一、情况分析 1、班级概况: 四(1),四(2)班都是在 2002 年组建的,四(1)班现有人数为 43 人,其中男同学 28 人,女同学 15 人。大多数学生来自罗厝村,雅儒村,祺临村金山村、 马鞍村等本施教区,有 4 个是外省的学生(李 晓花、安阿敏、方兵、彭绍熙)。父母离异的有 2 人(罗小倩和罗婷婷),父母外出工作,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有多人。四(2)班现有人数为 42 人,其中男同学 21 人,女同学 21 人。大多数学生来自 罗厝村,雅儒村,祺临村金山村、 马鞍村等本施教区,有 2 个是外省的学生(王 卫、梁正宏)。父母外出工作,跟着爷爷、奶

2、奶、外公、外婆的有多人 2、知识掌握情况: 从上学期的期 质量检测来看,四( 2)班 对双基知识掌握得还不错,成绩跟同一级段相比有一定的优胜;学困生的人数相对较少,及格率在 85以上,这些学生只能做一些最基本的题目,如口算等。四(1)班对双基知识掌握得还不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吨千米的认识掌握得不太好。 两班共同点:在计算方面,学生的差别比较大,多数学生对于口算,能做到脱口而出,但由于部分学生对于乘除知识掌握不好,直接影响了口算的速度和计算的正确性,学生在这方面表 现出来的差距非常之大。对于一些计算式题,部分学生的计算速度极待提高,各种计算的良好 习惯有待养成。 应用题 掌握得还不够,只

3、有部分学生能认真分析题意,正确列式,不能很好地根据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去分析题意,对各种应用题的结构掌握的还不够。同时解决 实际问题能力有待于提高。 这对 本学期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少数优等生的知识和经验 、获取知识的能力、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 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 数学的能力。而学困生 连乘除法的 计算都有困难。 3、学习习惯、兴趣、方法及心理特征: 从学习习惯、兴趣、方法看,多数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都较好,对数学科学 习兴趣较浓厚,能按正确学习方法去学数学。他们能上课遵守课堂常规,专心投入,认真完成作业,对不懂问题能及时大胆提问;学生上进心强,班级学生之间竞争意识

4、浓;接受新知识的主动性键好,好奇心,好强心都很强,具体形象思维活跃。由于年纪较小,学生的个性显 得不稳定, 对事物的认识和个人的情感不能客 观的分析,意志力尚不定型,自控力不强,对人对事热情度高,但持久性差,注意力易分散,失败面前易灰心。同时也有个别学生上课注意力分散,思想开小差,学习目的性不够明确,对实施课堂教学有一定难度。 从心理特征看,多数学生喜欢在别人面前表 现自己,喜欢表扬夸奖,班上竞争意识浓;学困生上课比较被动,不 闻不问, 积极性不高,作业完成较难,但也喜欢激励。 4、优秀生学习特点和后进 生成因: (1)班中优秀生少,根据平时的质量检测,真正成绩稳定,思维灵活,对应用题能认真而

5、正确地分析的同学只有 5、6 个。他们对数学学习兴趣很浓厚,能较好遵守小学生课 堂常规,同学之 间能互相帮助,共同探讨,互相协作,他们思维活跃,发言大胆,对有争议的问题能大胆争论,上进心强,上课认真听讲,作业及时认真,不懂问题能大胆提问,恐怕学习 成绩会下降。 这些学生的家长对 学生的学习成绩较为重视,大部分的家长能而且有能力配合教师的教学对学生进行个别的辅导。 (2)中等生对应用题的分析和理解能力一般,成绩 有回落的可能。他 们学习认真,作业态度好。 (3)班中的后进生,大多数是因为基础知识 掌握不好,存有知 识断层,学习的自律性比较差,学习能力弱,接受能力差,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也提不起

6、兴趣。在他们当中有的是单亲家庭,父母对子女的学习关心,指导,督促不够;有的是父母对子女过于溺 爱,过于迁就;有的是由于不好的学习习惯影响了他的学习成绩。上述原因形成 恶性循环 ,使他 们失去信心,致使形成后进生。也有几位学生是智力低下,接受能力差。 (4)纵观全班,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差别很大,如计算速度、参与讨论的能力,解答应用题的思维能力等。课堂中教师虽尽力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由于班中学生数多,个别学生的知识断层点,无法弥补,优等生的潜能也没能充分挖掘出来,无法面面俱到,这也是本学期需要解决的教学难点之一。 5、其他因素: 学生多数来自农村,他 们热爱劳动,活 泼好 动,集体荣誉感

7、强,学生多数家庭贫困,家长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心,但教育方法不当,家校配合不够,并对“减 负,推素” 存有 认识偏差。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多位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一个数乘三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三位数的除法、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下面就每个单元的教材内容作一个具体的分析: 1、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 本单元的知识是在学生学习 了万以内数的读写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内容包括认识比万大的 计数单位和十进制计数法,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把整万、整亿数改写成用万、亿做单位的数以及用四舍五入法取一个数的近似数。通过教学,使学生对以前学

8、过的计数知识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为学习多位数的 计算做准备,也 为以后学习小数打下基础。 2、多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本单元的知识是在学生学习 了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内容包括多位数的加法、加法运算定律,多位数的减法、加减法的关系、加减法的一些简便运算。 3、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 本单元知识是在学生已经 初步掌握运算顺序的基础上, 进而学习小括号内有加又有减又有乘除的运算,强调仍要按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进行计算,一个算式中前后有两个小括号的,小括号里面的部分可以同时计算。 应用题是在概括常见数量关系的基础上,以分析数量关系,理清解题思路为重点,注重变式训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4

9、、一个数乘三位数的乘法 本单元的知识是在学生学 习了一个数是两位数乘法的基础上,先引入口算,再学习笔算,然后学习乘法的运算定律及运用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5、除数是三位数的除法 本单元知识是在学生已掌握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基 础上学习的,内容包括除数是三位数的除法、商不变性质、乘除法的关系,这些内容都是以后学习小数除法和简易方程的基础。 6、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 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 进而学习面积的意 义、面 积的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以及面积单位间 的进率和简单的化聚。要求学生既能用这些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长方形和正

10、方形面积的计算问题,又能 为今后进 一步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在教材的安排上,体现出新课 程的理念: 1、重视口算和简便运算。如在一个数乘三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三位数的除法中,先学习因数及被除数、除数是整百数的乘除法口算,被除数、除数末尾有 0 时的简便方法计算。学了乘法运算定律和商不变性质后,用定律和性 质进行简便运算,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各种计算方法。 2、加强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运用迁移规律让学生主动获 取知识。在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中,让学生凭借原有的知识 基础,把万以内数的 读写法推广到多位数;也可以加深 对对位数的认识。 3、突出整理、概括、提高能力培养。在多位数的加减法

11、中,引导学生在积累大量加减计算和解答应用题的基础上,对 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概括, 对 加减法进行定义,阐明加法的运算定律及加减法的关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发 展学生的思维。 4、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注意多让学生观察、猜测、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渗透教学思想方法。本册教学内容是学习整数的最后阶段,在学生积累了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分析、综合、比 较、抽象、概括得出整数的计数法和读写法、四则计算的关系、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商不变性质等,在运用中加深了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5、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重 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要注意联系学生的实

12、际,重视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活动,让 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提高探究能力。 6、突出开放性,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在计算方法、 试商方法上,允许学生选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灵活运用,不做硬性规定,应用题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解答。带*号的练习题和思考题,作为学有余力学生的 练习补充,以 进一步提高他 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能力,拓宽学生思考的空间,增强学生思考的主 动性,促 进学生个性的 发展。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十 亿、百 亿、千亿,初步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多位数。会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写出近似数。结合多位数的读写,

13、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 2、理解加减法的意义,会正确地计算五位数以内的加减法。掌握加减法之间的关系,会求未知数 x,渗透方程 x()ab。掌握加法运算定律(用字母表示),会一些加减简便算法。通过大数目的计算,进一步培养学生 严谨的科学态度,使他们养成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3、进一步掌握混合运算顺 序,会正确地 计算两、三步计算式题。 4、使学生理解乘除法的意 义,会正确地 计算一个数乘三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三位数的除法。掌握乘法运算定律,学会乘除简便运算。掌握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会求未知数 x。通 过计算,使学生初步具有一丝不苟的学 习态度,同 时爱到辩证唯物主 义的启蒙教育。 5、了解面积的含义

14、,认识面积单位,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会应用。 6、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会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应用 题,分步解答三步计算应用题。 (二)情感目标: 1、结合多位数的读写,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 2、通过大数目的计算,进一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使他们养成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3、通过计算,使学生初步具有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同时受到辨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四、教 学 重 点、 难 点 第一单元: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重点:万 级数的读、写法。 教学关 键:把个级数的读、写推广到万 级。 第二单元:亿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教学重点:亿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算理。 教学 难点: 亿

15、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关 键;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促进笔算。 第三单元: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式题和有关正归一和反归一等应用题 教学难点:式 题的计算方法和应用题的方法 第四、五单元:一个数乘三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三位数的除法、 教学重点:运用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解决有关的方程和 应用题。 教学 难点:乘法、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关键:提高学生乘数、除数是整百数的乘、除法的口算能力。 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难 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关 键:通 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掌握知 识的形成过程。 五

16、、教学措施 1、改变教学思想。 具有新观念、新思想、新体 验。改 变原有的老师讲、学生学的思想观念,实施互动学习(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生网合作等),自主 探究,老师给营造一个宽松、合谐,充满爱、民主、喜悦的学习氛围。由学生自主合作去探究、研讨,老师作好参谋,当好后勤,作学生的服务员。 2、注重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教学要考虑学生的身心 发展特点, 结合他们的生活 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设计富有情趣的习题,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生活中学 习数学和理解数学。重视数学知识的课外延伸,加强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开放性。在教学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 积,正 归一和

17、反归一等应用题时,结合生活实例,使所要学习 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激发学生求知的内驱力。 3、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适当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 4、面向全体、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1、加强基础训练,在计算方面,重点是要加 强口算训练, 。在应用题方面,要重视一步计算应用题的练习。在练习中必 须重视应用题结构的训练 ,如根据条件 补充问题、根据问题补充条件等,这种题目要经常 训练,它 对于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2)、实施分层教学,弹性教学,

18、 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的接受能力,采取不同的方法,布置不同的作业,注意因材施教,力求“ 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即下要保义务教育的共同要求,上要引导兴趣浓厚,学有余力的学生 进一步发展。把共同要求和发展个性结合起来。 (3)、重视学生的课时目标过关和单元素质过关,作 业严把关,加强信息交流,及时反馈,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5、 结合多媒体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 计算机对文字、图象、声音、 动画等信息进行处理,形成声、像、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系 统, 进行视 、听、触、想等多种方式的形象教学; 改革课堂问答方式,实施参与性教学。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因为解决问题

19、也许仅仅 是教学或实验上的技能问题 ,而提出 问题,却需要创造性和想象力。 ”我计划在教学中以注重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指导。常把提出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给他们提供广阔的参与空 间, 让他们学得主动 积极,有充分的机会去发现,去研究,去创造。 6、 作业设计力求准确、简洁、 规范、方便教学。 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有赖于高质量的练习,我们必须重视课堂作 业的设计和学生练习的达成度。课内外作业均要经过精心设计,力求从培养学生能力出发,体 现课改精神,同生活 实践紧密 结合,重在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采取“ 基础练习+个性作业 ” 形式,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分层设计作业。教师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完成不同难度的作 业,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内容和形式,实现差异发 展。 7、三位一体,学校、家庭、社会形成教育合力 家庭、社会、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各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只有三者 协调,取 长补短,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益。 教师要主动与家长取得联系,通过访问 学生家庭或开家长会,与学生家长相互沟通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情况,使二者相互配合,取长补短,同时,要适 时适当地向部分学生家长讲明教育方法,共同教育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