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尚益生漫谈“孝”.doc
《北京尚益生漫谈“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尚益生漫谈“孝”.doc(7页珍藏版)》请在温州文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搜索。
1、 北京尚益生漫谈“孝”“孝”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之一,是儒家提倡,推崇备至,教化民众,治理国家,安定社会的重要法宝。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经) “孝”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生的时候怎么对待,另一是死后怎么对待。鲁国的大夫孟懿子向孔子问孝,子曰:“无违。”这里的无违,是不违背礼的规定。事后孔子向其弟子解释:“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关于生时和死后怎么尽孝的礼的规定在儒家经典礼记里有详细的记载,规定的是行为上怎么做,大家可以自己去看。下面主要谈谈孝的另外方面的问题。现在人们一般认为孝就是赡养父母就行了,可古人不这
2、么认为,孔子弟子向孔子问孝时,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养,不敬,何以别乎?”这一个敬字,道出了孝更深的内涵,礼对孝的规定里,很多表现的也是敬的内容。又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为孝乎?”有事情年轻人去做,有酒食父兄来享用还好说,在父母面前总是和颜悦色的确是最难的。孔子对孝子孝行的概括是:“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居上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孝经.纪孝行)古人对孝的概念不仅仅是侍奉父母、兄长
3、,这仅仅是庶人的孝,不同阶层的人有不同的要求。“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孝经。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孝有更高的不同要求,他们不存在无能力养父母的情况,他们要尽心竭力(也就是做到忠)做好自己位置上的事才能算尽了孝道,当然庶民要做到的,他们也得做到。比如天子要做到爱亲、敬亲的同时,还要以此道、以德教化百姓。诸侯要保社稷,使民和而安乐。卿大夫要能行先王之道,先王之道既圣王之道。士以考事君则忠,以敬事上则顺。孝能起到什么作用呢?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孝经?广孝行)子曰:“教以孝
4、,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 孝经 ?广至德)“ 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孝经 ?广要道)儒家经典大学里说“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子能做到孝悌,家庭能处理好了,这良好的风俗习惯能应用到社会,天子这样教化民众,诸侯、卿大夫、士竭力推行,天下人人互爱互敬了,天下就太平了。孔子的弟子有若说:“其为人也孝弟,而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者,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论语?学而)儒家讲中庸,所有的东西多是有节制的,不走极端。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礼不仅仅是要规定怎么做,也规定其极限,符合人的本性
5、。恭敬过度就会劳累,谨慎过度就会胆怯,勇猛过度就会闯祸,直率过度就会尖刻,所以要用礼来节制。比如父母死时,因悲痛不吃饭,礼规定不能超过三天,孝子守孝不能超过三年。儒家讲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君不仁,臣子便可离开他。儒家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当官是为民某福利,不能实现自己理想,便归隐,或离开到别的国去。春秋战国之前只有天下的概念,而没有国的概念。爱国的概念可能到近代才出来。孔子看到自己的国君接受齐国的女乐不朝时,便离开了鲁国到别的诸侯国去推行王道。孔子周游列国,想推行他的王道,当然他的王道会使诸侯国强大。有人会想,那么这会对鲁国造成威胁,孔子是不是太不爱国了?不能这么理解,其一孔子心中想的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文钱
下载 | 加入VIP,畅享折扣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 漫谈
链接地址:https://www.wenke99.com/p-3074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