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礼县四角坪城址勘探报告.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3081624 上传时间:2019-05-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礼县四角坪城址勘探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甘肃礼县四角坪城址勘探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甘肃礼县四角坪城址勘探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甘肃礼县四角坪城址勘探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甘肃礼县四角坪城址勘探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甘肃礼县四角坪城址勘探报告摘要礼县四角坪城址的发现与勘探是早期秦文化项目的又一重大成果。总结这次勘探成果,可以为研究战国一秦小型军事城址的全貌、战国时期秦人军事设施建设和秦戎关系等课题提供相关资料和线索。 关键词礼县;秦文化;四角坪城址 中图分类号K928,7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12-0008-02 位于西汉水流域的礼县为秦文化的发祥地。20 世纪 20 年代,甘肃礼县发现了著名的青铜器“秦公簋” ,从而为寻找秦人早期都邑“西犬丘”的地望提供了初步线索。90 年代初,大堡子山两座秦公大墓被盗,随后的抢救性清理特别是 2004 年早期秦文化联合考古队成立后对礼

2、县进行的一系列考古工作,逐渐将礼县的文化遗产发掘出来,使礼县的秦文化研究成为学术界的一个亮点和重点。2013 年,礼县博物馆在文物普查时又发现一处周代城址,命名为四角坪城址。2014 年,早期秦文化联合考古队对四角坪遗址进行考古勘探。 一、遗址概况与测绘 四角坪城址位于甘肃省礼县县城东北约 2.5 公里处的四角子山顶部,海拔 1867 米。城址所在地地势较平坦,四周为沟壑。大面积的山体滑坡对其破坏严重。现存两处保存较好的夯土,分别位于东南角与西南角。西北角与东北角处残存夯土层断面,暴露于现地表。北墙局部残存上部2夯土,底部受山体滑坡影响呈斜坡状。 为了明确四角坪城址的平面形制及结构、城内遗迹分

3、布状况、面积、埋藏深度、堆积厚度、性质等,初步掌握遗址的基本格局、遗址区域可能存在的不同的功能分区情况,为城址的后期保护、规划及研究提供基本依据,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礼县博物馆组成考古调查勘探工作队,于 2014 年 11 月 15 日对四角坪城址进行考古勘探工作,勘探面积 2.8 万平方米。 勘探工作依据 2009 年国家文物局新颁布的田野考古工作规程的相关要求进行,在勘探区域内分别采用了普探和重点勘探的方法进行。考虑到整个遗址区域内所有的资料和数据能够系统化、规范化,并为后期考古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奠定基础,根据遗址所在的地理位置,选用北京 54 坐标系统,利用 RTK 测绘。坐标系统确定

4、后,测绘人员将完成引点、埋石、控制测量等一系列工作。再根据具体勘探范围设置信息网格,信息网格依据探方大小自行设置网格密度,最后进行网格实地放样。运用静态 GPS 在遗址区内作控制点,建立首级控制网,然后建立二级导线点,为整个遗址区域布探方做好基础。地形及遗迹信息,使用测绘仪器采集数据,进行室内编辑、整理、分幅,核查后最终确定最终遗址区域平面形制图。 二、层位关系 四角坪遗址位于四角子山顶部,其东、西、南、北四角都有缓坡状山体绵延,呈现出中间高、四周低的地形走势,地层堆积四周较薄、中部较厚。地层较为简单:第一层为表土层,呈浅黄色,厚约 0.20.3 米,3含大量植物根系和石块。第二层为扰土层,呈

5、黄褐色,厚约 0.40.5 米,较致密,含草木灰星、石粒。第三层为文化层,呈红褐色,厚 0.41 米不等,为夯土层。该层下为浅红色生土,较纯净。第四层为生土层。 三、测绘成果 本次勘探工作共发现遗迹现象 14 处,其中城墙 4 段,房址 5 座,建筑基址 3 处。 (一)城址 经勘探,城墙依自然山势夯筑而成,大部地表不存。平面不规则,南北约 162258 米,东西约 162241 米。 北墙址。地表不可见,经勘探,北城墙由东西两段组成,平面呈长条形,长约 111 米,宽约 1.58.1 米。西段距现地表深约 0.6 米见夯土,厚约 0.71.7 米,夯层明显,夯层厚约 0.060.08 米,由

6、黄色土、褐色土和灰色土夯筑而成。东段距现地表深约 0.51.2 米见夯土,厚约0.63 米,夯层明显,夯层厚约 0.060.08 米,由灰褐色土和黄色土夯筑而成。夯土北厚南薄,呈坡状。 东墙址。地表不可见,经勘探发现仅存东北部,距现地表深约0.21 米见夯土,平面呈长条形,长约 56 米,宽约 16 米,夯土厚约0.40.7 米,夯层厚约 0.060.08 米,由褐色土和浅红色土夯筑而成。 南墙址。地表不可见,距现地表深约 0.81.6 米见夯土,平面呈长条形,长约 160 米,宽约 1427.5 米,夯土厚约 11.9 米,夯层厚约0.060.08 米,由浅红色和浅黄色土夯筑而成。夯土南厚北

7、薄,呈坡状。在南城墙东南部发现夯土范围,沿山体分布,底部延伸至山体下部,宽4约 5.526 米,夯层明显,厚约 0.060.08 米,由黄色土、灰褐色土、浅红色土夯筑而成。根据其形制及位置判断,其为顺着自然山势夯筑而成,为南城墙的部分基础。 西墙址。现存部分墙体,平面呈长条形,南北长约 104 米,东西宽约 2.54 米,残高约 5 米。根据山体走势和夯筑方式判断,原墙体长约162 米,宽约 219 米。距现地表深约 0.81 米见夯土,夯土厚约 13.5米。夯土西厚东薄,呈坡状。在西城墙南段西侧距现地表深约 1.25 米发现夯土范围,沿山体分布,底部延伸至山体下部。平面不规则,长约134 米

8、,宽约 227 米,夯层明显,夯层厚约 0.060.08 米,由黄色土、灰褐色土、浅红色土夯筑而成。根据其形制及位置判断,其为顺着自然山势夯筑而成,为西城墙的部分基础。 (二)房址 经勘探,城内发现房址 5 座,分布于城内中部,平面多呈长方形,夯土保存较好,外围发现大量砖瓦堆积。择重点介绍: F1 位于城内东部。东侧被破坏,距现地表深约 0.8 米见夯土,平面呈长方形,南北残长约 6 米,东西残宽约 4.35.3 米,夯土厚约 0.7 米,夯层明显,由褐色、灰红色土夯筑而成。外围见大量瓦片、石块,初步判断为房屋倒塌后形成的堆积。 F2 位于 F1 西侧约 2 米处。距现地表深约 0.6 米见夯

9、土,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约 8 米,南北宽约 6 米,夯土厚约 0.9 米,夯层明显,为灰褐色土、浅红色土夯筑而成。四周距现地表深约 0.6 米见较多瓦片堆积,应为房屋倒塌后所形成。 F5 位于 F4 南部约 2 米处。距现地表深约50.6 米见夯土,平面呈正方形,边长约 6.8 米,夯土厚约 0.9 米,为浅红色土、灰色土夯筑而成,夯层不明显。其外围见大量瓦片,应为房屋倒塌后形成。北侧发现 1 处柱础石,距现地表深约 0.6 米,平面呈圆形,直径约 0.6 米。 (三)建筑基址 城内发现建筑基址 3 处,根据平面形制、分布位置,初步判断建筑基址 1 可能为城内的核心建筑。 建筑基址 1 位于

10、 F2 南约 9 米处。距现地表深约 0.51.8 米见夯土,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 32 米,东西宽约 31 米,夯土厚约 1.62.3 米。基槽深约 0.713 米。四周距现地表深约 0.70.8 米处见分布密集的石块,初步判断为散水,东西两侧散水宽 1.2 米,南北两侧散水宽 1 米。同时,在建筑基址 1 东西两侧对称分布有向外凸出的夯土范围,初步推测应为室外台阶,南北长约 3.7 米,东西宽约 2.5 米。 建筑基址 2 位于建筑基址 l 东部约 7 米处,东部已被破坏。由主体、北墙、南墙三部分组成。主体:距现地表深约 0.8 米见夯土,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 20 米,东西宽约 7.

11、3 米,夯土厚约 0.91 米。外围发现宽约 0.9 米的石铺散水,南北两端与墙体相接。北墙:北侧被破坏,距现地表深约 0.8 米见夯土,平面呈长方形,南北残长约 46 米,东西宽约 3.1 米,夯土厚约 0.7 米。夯土基槽深约 0.7 米。南墙:东侧被破坏,距现地表深约 0.81 米见夯土,平面呈曲尺形,东西段残长约 12.7米,宽约 2.5 米,夯土厚约 0.7 米;南北段长约 8.4 米,宽约 2.3 米,夯土厚约 0.7 米,东西两侧发现宽约 0.9 米的散水。 6建筑基址 3 位于城内西南部,西距西城墙约 8 米。距现地表深约 0.5米见夯土,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 20 米,东西

12、宽约 4.8 米,夯土厚约l 米。根据外围地层判断,夯土基槽深约 0.8 米。其东侧距现地表深约 0.4米见石块,平面呈长条形,南北向分布,长约 20 米,宽约 0.8 米,初步判断为散水。 四、结语 此次四角坪城址的考古调查及勘探工作共发现各类遗迹现象 14 处,涵盖城墙、房址、建筑基址等类型,均为与建筑相关的遗迹遗存。 (一)古城的平面形制与布局 古城修建在四角子山顶部,城墙依山势修建,平面呈不规则形,面积 2.8 万平方米。发现的建筑基址与房址均位于城内中部,平面形制较为规整,分布较为集中,其中建筑基址 1 位于山顶海拔最高处,规模较大、规格较高,附带散水、台阶等附属设施,应为城内的核心

13、建筑。 (二)古城的年代 四角坪城址的保存状况较差,四面城墙都因为山体滑坡而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可见该城已废弃了很长时间。城址平面尺寸较小,城墙与建筑基址均为夯筑而成,夯层较厚。与西北地区战国一秦时期城址形制、夯筑方法较为接近。发现的建筑周围大多有柱础石、散水等,地表采集到葵纹、云纹瓦当、回纹砖,据此初步判断,此城应为战国至秦代的一处早期城址。 (三)古城的性质 四角坪城址所在的四角子山是该区域的制高点,地势险要。春秋时7大政治家管仲指出:“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 ”早期人类生产力较为低下,生产活动受自然条件限制较多,一般会选择临水的高处作为居住地。可经过仔细的勘探工作,并未在城址及其周边区域发现河流及其它水源。由此判断,该城的主要功能并非生活居住,应是一处具备防御与嘹望等军事功能的戍堡。四角坪城址所在的礼县及周边地区是秦人、秦族、秦国文化的主要发源地,是研究早期秦人西陲文化的重要区域。此次考古勘探工作为该城址的保护和研究工作提供了资料,为研究甘肃南部地区秦汉时期军事、经济等诸多方面提供了丰富的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