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感物而动, 情即生焉林语堂说:“绘画殆为中国文化之花” 。中国画早在二千年前的战国就已出现,并形成了深厚的美学传统。抒情写意是中国传统绘画最突出的美学传统与特征之一,历代画家也秉承了对审美情感及其表现方式的重视。所谓审美情感是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产生的,它既是艺术创作的动力,又是对表现对象的态度和体验。从最广泛的意义来说,绘画作品总带有画家个人的主观情感因素,具有情感表现的性质,所以审美情感是绘画作品的普遍属性和灵魂,正如当代著名艺术教育家陈之佛所言:“感物而动,情即生焉” 。一、中国画创作的情感理论“情感论”是一种著名的艺术论,很多艺术家都秉持这种观点。法国的罗丹是情感论的典型代表,他说:“
2、艺术就是情感” 。俄国的托尔斯泰在论艺术中论述到:“在自已心里唤起曾经一度体验过的感情,在唤起这种感情之后,用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言词所表达的形象来传达出这种感情,使别人也能体验到这同样的感情这就是艺术活动。 ”英国的科林伍德认为:“艺术家所尝试去做的,是要表达一种他所体会过的感情。 ”1美国的苏珊?朗格也有同样的主张, “艺术品本质上就是一种表现情感的形式,它们所表现的正是人类情感的本质。 ”2中国历来有诗、书、画同源之说,三者的最高境界都是“诗情画意” 。情感一说,在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尚书?尧典中就曾提出:“诗2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 “诗言志”中的“志” ,既指一
3、种抽象的思维,如儒家的政治理想与怀抱,也包含着诗人在诗歌中所表现的具体情感。尔后,诗言志说在先秦成为一种普遍的看法(孔子、孟子、庄子、荀子等人都曾言及此说) 。汉代的毛诗大序就直接说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又说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 战国时期伟大诗人屈原就有“发愤以抒情”的诗句。陆机也在文赋中以“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来探讨审美情感对艺术的作用。对于中国绘画,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 即中国画的发展由幼稚走向成熟时,作品中的情感才表现得愈来愈明显。为中国传统绘画发展
4、奠定了基础的东晋画家顾恺之,有“传神阿堵”的观点,意指好的文学艺术作品描绘的人物之所以生动、逼真,是因为能得其精神,此理论在洛神频频顾盼回眸的眼神和动态中可得到印证。 “气韵生动、骨法用笔”等六法论,则是由谢赫在古画品录中首次提出, 此开创了将中国画的情感与笔墨升华为理论的先河,从此也诞生了情感与笔墨在中国画中的主导地位。对于绘画中创作主体情志与客体表现对象之间的关系,发展到唐代,画家张做了进一步的发挥与创造:“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也就是说艺术创作来源于对大自然的师法,但自然美并不能够自动地成为艺术美,对于这一转化过程,艺术家内心的情思是必不可少的。唐代王维的水墨山水画将诗情画意融为了一体
5、, 苏轼评曰“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一语道破王维山水画艺术真谛的同时,也揭示了中国传统绘画所包孕3的审美情感的底蕴。由此可见,中国画中注重审美情感由来已久。二、 香阵冲天祭汶川的情感体验“对于中国画的传统来说,物象、心境、笔墨,三者缺一,便不足以构成具体的创作。 ” 3画家的审美情感与创作有着天然的联系,它不仅是灵感的源泉与动力,而且也为画作提供了艺术的表现内容与形式。论及这个问题,首先就要关涉到画家的情感体验。情感体验是审美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画作产生的基本条件。离开了情感体验,绘画的动力便无从谈起。 “画家的情感体验是指画家人生经历过程中情感体验的总和,包括画家的快乐情感体验,痛
6、苦情感体验,童年情感体验,特殊情感体验等” 。 4画作香阵冲天祭汶川的创作过程中,笔者充分体会到了由悲伤升华为对人类同情与关爱的情感体验过程,而整个过程预示着画作所蕴含的普世价值观。公元 2008 年 5 月 12 日 14 时 28 分,汶川 8.0 级大地震瞬间使原本美丽的家园变成一片废墟,中国震惊、世界震惊,而作为刚刚由此地写生归来的我,更生发出一种格外感同身受的情愫。曾经住过的宾馆被废墟掩埋,曾经健谈的宾馆老板哽咽难言,曾经快乐的服务员与我阴阳永隔,不可遏制的悲伤反复撕扯我的心,难言的痛苦蔓延至胸腔,我一时陷入了绝望之中。令我感奋的是,全国所有的行动在此刻统一,华人所有的声音在此刻汇聚
7、,人类所有的真情在此刻凝结,追求享乐的欲求也都在此刻为生命的庄严让路!我一次次被救灾的动人事迹所深深撼动,善良的中国人民在灾难面前空前团结并表现出骨肉不可分割的民族情感。更令我自豪与震撼的是,汶川人并未被这沉重的灾难所击垮,他们展现4出无所畏惧的气魄,很快便投入到灾后的重建工作中,且取得了成效。这种生命不息,顽强追求的精神正是的我们的民族魂,也正是如此,千百年来的中国虽饱经沧桑却从未沉沦,一次次从深重的灾难中走出来,重新创造新的文明与辉煌。这些都时时激励着我,我深深地感到作为一个炎黄子孙的自豪和荣光。作为一名画家,何以告慰众多已逝同胞的亡灵?如何为充满疲惫的心灵点燃生命盎然的曙光?如何照亮未来
8、的希望与梦想?于是,我产生了不可遏制的创作冲动, 香阵冲天祭汶川也就是在这种情感体验中诞生的。此作不仅融入了我悲伤沉痛的情思,寄托了对汶川不幸遇难者深深的哀悼之情,而且充分地表达了对汶川人民顽强精神的赞美。三、 香阵冲天祭汶川的情感表现在绘画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审美情感的体验还仅仅是创作的开端,其最终结果就是要追求审美情感的完美表现,将自己的内心情感元素融入到构图、线条、笔法等表现形式之中,将“眼中之竹” 、 “胸中之竹”升华为“手中之竹” ,这样才能使得欣赏者受到感染。对此,英国美学家鲍桑葵也有明确的论述:“美是情感变成有形。如果它不是有形的,亦即没有一个用来体现什么的表现形式,那么从审美目的
9、说来,它就什么也不是。但是如果它是有形的,即如果它有表现形式,因而体现一种情感,那么它本身就属于美的普遍定义之内,即等于审美上卓越的东西。 ”5 在香阵冲天祭汶川这幅作品中,我综合运用各种绘画元素来表现灾难来临之际的复杂审美情感。为避免与传统构图形式的雷同,这幅作品采用满构图,力求表现的情感更为饱满、浓烈。同时,两边采用中堂式5的长条,使得画面的空间关系更为丰富,也达到了形式更为活泼、新颖的效果。近景中茂密葱郁的菊花,运用近似于工笔细腻描绘的手法,刻画了繁密葱郁、生机勃勃的景象。图中的菊花傲霜挺立、自强不息,不仅仅是对自然真实、生动的描绘,更是对汶川逝者灵魂的祭奠,暗示虽然逝者已逝,但生命转化
10、为另一种形式。正如“野火吹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野草生生不息,悲伤中蕴含希冀与幻想,表达了对汶川逝者英灵的无尽思念,以及对生命的伟大赞歌。这可谓借景抒情,在表现自然中超越了自然。在整体处理近景菊花时,将菊花当成一株株挺拔的树木来刻画,它的表现形式、处理手法、疏密关系等都展现出刚健雄浑的品格,既增强了画面的气势,又与中远景山水风格相契合,从而使画面统一和谐。近景菊花为花鸟画素材,中远景为山水,作品将花鸟、山水相结合,近景花朵的细腻、柔弱、娇嫩与远山的苍厚、雄伟交相辉映,使得整个画面充满张力,并形成较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尤其是虚幻流动的云雾在山间盘绕升腾,动荡翻滚,既为画面增添了流动的生命感与活力,
11、又拉开了画面的空间距离感,更使画面有虚有实,虚实相生,达到了“化景物为情思”的艺术境界。同时,幽深的夜色与银白的云雾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得画面在沉重中充满了活力,深邃中蕴含着灵动。整幅画面并未着色,以墨色为主,黑白分明,从而形成严肃庄重的基调,这也正遵循了中国传统“五色令人目盲”的认识。黑白的玄素色,使表现的情感更为单纯而炙热,庄重中难以抑制的情感喷薄而出,充满了对逝者亡灵的深深哀悼与思念,格调却哀而不伤,这意味着我们并未6在悲痛中沉沦。“感物而动, 情即生焉”不仅是我创作遵循的艺术原则,也是所绘作品深深打动人心的根本原因。 香阵冲天祭汶川便是我炙热情感的真实流露。图中苍山如黛,如泣如诉;山势雄
12、浑,威武雄强;山涧云雾升腾,翻滚流淌;菊花繁密茂盛,香气似阵阵冲天而起。背景幽暗深邃,似星月动容,天地为之同悲。画面中远山的雄壮苍茫,正如我们中华民族般屹立千年不倒,也如我们的国家,虽饱经忧患而依然屹立东方,它是我们百姓坚实的依靠,再沉重的灾难与困苦在我们国家、政党的领导下也会妥善解决。只要国不灭、党依存,我们的民族就有希望。菊花则寄托了我们明天的期望与梦想。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这好似我们的民族,愈挫愈勇,每次在经历大的挫折与苦难后都会有一次大的腾飞。中国画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艺术,从最初的彩陶画、帛画一直传承至今,在历经千余年的打磨与研习之后,在绘画理论、创作实践以及画风等方面都形成
13、了自己独特的体系。然而,当代科学技术及机械化发展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这些变革令中国画的传统理念遭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与挑战。传统绘画语言被不断消解,绘画中的情感也随之发生变异,中国画的文化内涵也因此变得越来越薄弱。近年来,本人主要针对中国画的当前困境进行探讨,力图结合当代语境,重新探讨传统绘画理念,并在艺术创作中进一步实践,做到“知行合一” ,以促进中国传统艺术继续健康地发展与传承。 香阵冲天祭汶川的创作就是我这方面的尝试,这幅作品不仅入选了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而且还荣获7了陕西省首届美术最高奖。由此可见,当代艺术家在进行中国画创作时,都是对那个客观存在最真实的审美情感体验,描绘的是内心所感悟到的真情实感,并进一步将之升华为意境,即“感物而动, 情即生焉” 。注释:1英科林伍德:艺术原理译者前言,王至元、陈华中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 年版。2美苏珊?朗格著、滕守尧、朱疆源译:艺术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7 页。3徐建融:中国画的可持续发展 ,上海画报出版社,2000 年版,第 29 页。4叶中锋画家的情感体验探析 , 文艺争鸣 ,2010 年第 20 期。5英鲍桑葵著、周煦良译:美学三讲,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3年版,第 51 页。李玉田: 西安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责任编辑:霍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