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高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路径的嬗变摘要如何在文化大交融、观念大碰撞、社会大变革的时代条件下,以科学的价值观引导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发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性工作。本部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湖南艺术职业院校为样本,通过设计调查问卷,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等方法,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认知、认同与践行情况进行调查,并对高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路径的嬗变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路径 一、引言 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复杂性决定了社会成员特别是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复杂性。改革开放以来,当代大学生形成了一系列新的意识,如竞争意识、创新意识、效率意识、市
2、场意识、改革意识、开放意识。但是,随着社会矛盾的不断凸显,社会贫富差距加大,部分大学生存在一些不成熟、消极和偏颇的价值观,由于受到社会不良思想和不良风气的影响,部分大学生感到迷惑,形成功利化、不务实、追求奢华等价值取向。因此,在当代大学生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意义不言而喻。 二、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分析以湖南艺术职业院校为例 (一)问卷调查: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与践行” 2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性,笔者先后走访了与湖南艺术职业院校学生工作密切相关的部门,参加了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座谈会和辅导员座谈会,设计调查问卷,并运用多学科交叉的方法进行问卷
3、调查与问卷分析。为了取得第一手最真实的数据,笔者对于湖南艺术职业学院艺术专业学生 350 名学生发放了问卷调查表,回收有效问卷 300 份。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价值取向丰富多样,但也存在功利主义 在调查问卷中,当问及“诚信是否是为人处世的重要品质”时,87.1%同学表示非常同意,并且在“银行贷款,你是否会按时还款”的问题上 68.5%的同学认为可以做到按时还款,也有 13.8%的同学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一般等到银行联系自己。这说明大多数学生有正确的价值观,但也还有少部分学生(4.1%)回答是金钱的多少或权力的大小。此外,调查问卷显示,对于理
4、想与现实关系的问题,有逾 20%的大学生选择“可以先谈个人理想再谈社会理想” ,这些问题说明随着时代的变化,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存在多元化的特点,同时也存在着一定功利主义的色彩。 2.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但部分学生知而未行 在调查问卷中,当问到“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哪个途径更具有操作性”的问题时,52.4%的学生选择了动员全社会参与,从自己做起,有 16.3%的学生认为应该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12.8%的学生选择表彰道德楷模,弘扬道德规范,说明同学们有较强的参与意识和3奉献精神,在问及你认为雷锋精神在当代是否还具有现实意义时,认为雷锋精神非常有必要的同学比例占到 76.7%,21.
5、9%的同学认为内心想向他学习,但是总是事与愿违,认为过时的只有 1.4%。绝大多数同学认为志愿精神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作用非常大,但是参加过志愿活动的同学不足 50%,并且部分同学表示以后不会再参加。当问到某地出现特大灾难,需要捐款时,有 46.1%的学生选择的是毫不犹豫的捐款,52.2%的学生选择的是稍加考虑后会捐款,只有 1.7%的学生选择的是不会捐款,总之会捐款的同学比例高达 98.3%。在问到是否能做到给老弱病残孕让座时,有 36.8%的学生回答的是经常让座,有 60.1%的学生回答的是偶尔让座,剩下的 3.1%回答的是不能。结合前一个问题,认为应该让座的有99.5%,而能做的只
6、有 96.9%。他们倡导雷锋精神,但总是事与愿违;他们认同志愿精神的作用,但却很少参加志愿活动,这说明当代大学生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但部分学生知而未行。 3.有较强的爱国精神和公德意识,但仍然有待进一步完善 调查问卷显示,绝大多数同学认为爱国主义应该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并愿意为民族复兴而努力。调查问卷中,当被问到“奥运会上,当中国国歌唱响、国旗升起时,你有什么感受”时,将近 94%的学生选择的是作为一个中国人会倍感自豪或者比较自豪。在问及是否赞同把民族复兴、以天下为己任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时,多数同学选择了赞同,只有极少数的选择不赞同或者不了解。在“中国人经历汶川大地震、雪灾冰冻灾害后,
7、你的感想是什么”这一问题上,92%的同学同时选择“为中国人的坚强和勇敢自豪” 、 “让自己重新认识逆境,影响巨大” 、4“体现民族团结的民族精神”三个选项。另外,在问到对于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国外媒体污蔑中国等事件的感受时,绝大部分的学生(96.1%)选择会感到非常愤怒,这说明当代大学生有很强的爱国精神。 多数大学生集体观念强,热爱集体,诚信友爱,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但是依然有部分大学生重自我利益,部分同学的民主法治意识依然有待进一步提高。第一,当代大学生在诚信友爱方面总体上是积极的,但部分学生重自我利益。针对“在为人处世方面,你最看重哪些品质”这一问题,大学生依次选择为:诚信(91.66%
8、) 、平等(73.07%) 、宽容(55.12%) 、友爱(48.71%) 。在调查者中,超过一半(58.8%)的大学生遵循利己的人际交往原则,有 29.3%的同学选择的是先人后己,平衡兼顾,11.9%的大学生选择的是先人后己,助人为乐,这反映部分大学生重自我利益。第二,部分同学的民主法治意识依然有待提高。在被问到当有亲朋好友触犯法律,你会怎么做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68.8%)选择的是相信法律,也有一部分学生选择的是找关系(23.8%)或不知道怎么做(7.4%) ,这说明大多数大学生具有良好的民主法治意识。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路径的嬗变 (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相互支撑 随着
9、时代的发展,单纯的显性教育很难完成道德教育任务,表现出自身的局限性:第一,显性教育本身缺乏对生活的关注,一般在封闭的条件下进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关系也变得复杂多样,因此,单纯的显性教育很难满足和培养学生本应具备的处理复杂矛盾和复杂现实社会问题的能力与品质。第二,显性教育往往把价值观教育目标而非价值5观教育需要作为出发点,也很难适应学生的心理变化。价值观教育不仅是让人们约束和限制自己,更是人的自我肯定、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随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增强,对新生文化和新生事物更加敏感,参与意识逐渐增长,他们更加偏向价值观教育的务实,单纯的显性教育也表现出了更多的局限性。隐性教育的作用和特点则使得隐性
10、教育备受关注,日益成为价值观教育和行为规范的主要方式。 首先,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美的情境陶冶学生情操,通过美的事物使他们形成自我约束,自觉抵制那些不良以及不合乎道德的行为。 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参加红色革命基地、参加社会调研、社区服务、义务活动、参观访问等多种多样的实践形式,促使学生参与其中,了解和领悟核心价值观,磨练意志,丰富情感,明辨是非,在实践中成长成才。 (二)情感教育和理性教育的合理兼顾 首先,要采取说服教育的方法,以理服人。一是要因地制宜、因人施教。每个学生都具有不一样的特质,对于不同的学生,也应该有不同的教育内容和目标。因此,我们应该在
11、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途径,符合他们个体特点,使他们更容易接受,不产生逆反心理;二是说理要充分透彻,应该做到内容讲清,实质讲透,考究所授课程所讲道理的准确性,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用实践与事实来印证理论,用事实说话,拓展大学生的思维和视野,使大学生在事实面前转变思想,从而帮助大学生理性的辨别是非。 其次,要关怀体贴大学生,以情感人。必须情真意切,情理结合,6让大学生感受到大爱,才能打动人心,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熟悉和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生活状况,与他们同呼吸、共命运,实施有效的情感激发。通过读书看报、视频学习等形式新颖的现代化手段,进行形象鲜明的教学;通过诗歌散文创作大赛、歌
12、咏比赛、创业创新大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充分发挥大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大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 (三)人文关怀和理论灌输的有机结合 理论教育法一定要坚持相应的原则,保证理论观念的正确性和合理性。首先,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大学生价值观的特点开展工作,避免捏造事实等虚假行为,以防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其次,在理论教学中也要营造一种情感交流氛围,切忌死板、生硬和强迫,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参与其中,从而产生思想上的共鸣。 人文关怀是在教育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他们的切身利益,对学生给予充分的尊重和理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人文关怀,就是在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
13、建立情感和心灵沟通机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过程中做到理解人、关心人、尊重人、爱护人,耐心细致,积极开通疏导,潜移默化,关注他们的情感、体恤他们的思想,满足情感发展的需求。首先,人文关怀需要遵循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特点,通过参观、调查、启发等社会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的热情,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加深自身认识,使师生在一种积极的情感交流氛围中形成思想的共鸣。其次,教师要以身作则,不断加强自身修养,通过良好的品德和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同时对学生形成潜7移默化的爱的陶冶教育,以自己的德行为学生做好榜样。再次,设立一个优美、整洁、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提供一个多元、民主、自由的软
14、环境。 (四)推进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两进”工程 1.进网络 高校要抓住机遇,占领网络舆论阵地,扩大核心价值观教育覆盖面,用积极健康的思想占领网络,充分利用网站、微信、微博、QQ 群、E-mail 等网络平台拓展信息传播渠道。特别是在点击率高的学生论坛,应该加强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加强对大学生榜样的的宣传,发挥榜样的力量,增进大学生的内心认同;开设学生提出问题、反映意见和建议的专门网站和页面,与大学生形成互动,帮助学生及时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困惑;找准学生的兴趣点和关切点,开辟理论宣传、就业指导、活动展示、心理在线咨询等栏目,从而进一步提升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加强其弘扬、培育效果;加强网络管理以及高校
15、论坛的监管,通过屏蔽技术和网络监控等高科技手段,营造积极健康的网上精神家园。 2.进社团 大学生社团是大学生活动的主要载体,不仅能使社团参与者在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更有利于社团自身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应该鼓励大学生成立积极健康、形式新颖的社团,完善社团社长的选拔,选拔真正有人格魅力、有能力的人担任社长,从而增强其吸引力。鼓励大学生参与到社团活动中,社团通过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他们的参与热情,使社员获得真正的成长;学校应重点扶持理论性社团建设,8鼓励成立学习型理论性社团,建立理论性社团专项资金,保障其日常经费支出,根据社团具体情况,开展创新的、活泼的、健康的社团理论教育活动,通过聘请
16、优秀导师担任社团导师,精心指导他们创造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开展名师讲座、主题演讲、知识竞赛,通过参加社团活动,通过参与活动,他们学会宽容与理解,分享与合作;同时学生社团干部的换届选举,社团干部和社团成员对日常活动的组织和管理,也锻炼了学生们的管理能力,培养他们的民主意识。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大学生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复杂的具体工程,必须立足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统筹兼顾,全面把握,进行科学引导和整体推进,从而不断完善、发展和创新培育路径。 (责任编辑:谭博薇) 参考文献: 1余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价值支点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视角J.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 2原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主体培育中的灌输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04) 3哈胜男.论微博时代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J.学术交流.2014(04) 4钱耕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思路以西安文化核心价值观的提炼为例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92014(01) 5吴桂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