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纪录片进院线,爆发前夜?与每年百亿元级的电影票房和电视节目点击量相比,进入院线的纪录电影距离理想的市场生态依然存在不小的距离 12 月 16 日,纪录电影我在故宫修文物 生门迎来了它们的院线时刻,与超高口碑随之而来的还有“不温不火”的票房。 据猫眼电影统计,截至 12 月 22 日, 生门排片率仅有 0.3%,累计票房 81.7 万元, 我在故宫修文物状况稍佳,收获了 510.6 万元的票房,但排片率从 2%下滑到 1.7%;而与之同台竞技的巨制大片长城和风格大片罗曼蒂克消亡史 ,分别斩获 6.18 亿元、0.9 亿元票房。 “我更在意的不是票房,而是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地关注纪录电影。 ”我在
2、故宫修文物的导演萧寒告诉?t 望东方周刊 ,他对此并不悲观,反而充满了期待。 早在 11 月 28 日, 我在故宫修文物作为 2016 年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金红棉”影展的开幕影片,在广州中山纪念堂举行了千人首映礼。“当时有 80%的观众是第一次在院线观看纪录电影,但 90%的人会因为看了这部影片而再次走进影院观看纪录电影。 ”这让他感到兴奋。 与大多数业内人士看法一致,纪录电影“叫好不叫座”的现象依然存在;但仍有更多的纪录片正在尝试走进院线,也有部分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从口碑大作舌尖上的新年 ,到票房超千万元的旋风九日 喜2马拉雅天梯 ,再到以 6653 万元票房刷新中国纪录电影票房纪录的我们
3、诞生在中国 ,纪录电影进院线似乎正成为一种趋势。 正如北京三多堂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晓蒙所说, “中国纪录片市场就像火上的一锅水,气泡已经冒得越来越快、越来越大,纪录片行业起飞的临界点就要到了。 ” 逆势增长 直到 2012 年舌尖上的中国走红,中国纪录片市场的潜力似乎才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 舌尖上的中国将纪录片从传统的广告、音像、图书扩展到电商销售、电影领域,拉动了纪录片产业链条的市场价值和变现能力,为其带来了上亿元的综合收益。 2015 年开始,大量资本疯狂进入电影市场。更多的纪录片创作者和纪录片出品方开始在商业化道路上不断探索,院线化尝试是其一。 “电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在 B 站
4、大火之后,我们向制作方联系购买了版权。 ”B 站(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首席运营官李旎告诉?t 望东方周刊 ,B 站参与投资、出品了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电影。20152016 年,开始有纪录电影成为“票房黑马” 。 2015 年 10 月, 喜马拉雅天梯在全国 20 个城市的 200 多家影院放映;2016 年 8 月, 我们诞生在中国排片率从 1.5%一路飙升至 20%,最终取得 6653 万元票房,一举刷新了中国纪录片票房纪录。 据统计,近年来纪录片进院线的数量以 50%左右逐年递增,仅 20153年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过审的纪录片就有 34 部,进入院线放映的有14 部,均创下了近 5 年
5、的新高,当年纪录片总票房高达 6.93 亿元。 有业内人士称, “纪录片行业一直在逆势增长,随着现象级纪录片的出现,大家看到其商业化的可能,纪录电影一定是下一个崛起的板块。 ” 但不得不承认,中国观众对纪录电影远没有形成固定的消费习惯。 在观众印象中,一直在电视上免费播出的纪录片,与商业大片有着天然的区别,纪录片重视“记录真实,讲述历史” ,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娱乐性。 北京伯?Z 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东坤告诉?t 望东方周刊 ,“纪录电影进院线只是途径之一,现阶段还不能对其期望值过高。 ” 李东坤从事纪录片行当多年,他分析,纪录电影生产周期长,传播范围窄,在现阶段还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 “
6、让观众走进影院付费观看纪录电影,可能还没到最佳时机。 ” 培育新生代 萧寒算是纪录片院线化尝试的“先驱” 。 在执导我在故宫修文物前,他的喜马拉雅天梯在口碑和票房上一度成为行业“标杆” 。 然而,票房虽过千万元,但面对高达 1300 万元的投资, 喜马拉雅天梯仍然只是赔本赚吆喝。在萧寒看来,其最大的意义在于, “让更多的人关注到了纪录电影” 。 他把“成绩”归功于口碑营销。而我在故宫修文物在 B 站的“意外”走红,让他再次认识到新生代群体对于纪录片的巨大作用。 4为庆祝故宫博物院成立 90 周年,故宫博物院邀请叶君、萧寒拍摄了电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 ,聚焦故宫文物修护师日常工作。2016年
7、1 月,该片在央视纪录片频道上线,一个月后,被上传至二次元社区B 站后“一夜爆红” ,全网播放量超过 9782.7 万次。 B 站作为国内颇具影响的年轻人文化娱乐社区,用户多为网生一代,“90 后”用户占比超过 90%。 我在故宫修文物在 B 站产生了 7 万余条弹幕。 庞大的粉丝群体令“故宫”成为 IP,对于其在短时间内拍成纪录电影功不可没。 “在 B 站,不管多小众的题材,都能找到爱好者。 ”李旎告诉本刊记者, “B 站正在通过弹幕产生连接、反馈和二次创作。而这种氛围是纪录片形成粉丝的基础。有了基础,它的口碑才有发酵点。 ” “互联网会大大缩短中国纪录片观众的培育。 ”在李旎看来,正是由于
8、其区别于以往“故宫故事”宏大的叙事视角,以“人性化”角度切入,才能够迅速引发年轻群体对于“工匠精神”的共鸣。 培育市场新生代的还有全国大大小小的纪录片节。 如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作为一个连续举办 14 年的国际纪录片盛会,其对纪录片市场的培育功不可没。 “我们 2 年来的坚持,让观影者变成了消费者。现在纪录片节的电影票,一开票就被抢光了。 ”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秘书长刘军说。 院线预热 还有不少纪录片从业者愿意尝试各种新的模式,为推动纪录片上院线进行预热。 5在进入院线前,纪录片生门曾尝试“25 城一百场先看后付款活动” ,取得了好口碑。 而我的诗篇则采用互联网手段进行融资、创作、传播等。
9、我的诗篇是一部从诗歌角度深入展现中国 3.1 亿工人命运的纪录片,自诞生起就被烙上了小众符号。尽管曾摘取国内外多项大奖,但仍难免遭遇“厄运” 。 “院线出于影片不具备卖相而不愿排片,加之在很长的时间里都没有发行公司有信心,电影一直没有进入院线。 ”导演吴飞跃告诉?t望东方周刊 ,在尝试了很多方法后, 我的诗篇选择通过众筹方式进行“点对点”放映。 2015 年 12 月 19 日, 我的诗篇启动“百城众筹观影行动” ,先后在 23 个省、202 座城市,成功完成了 1000 场影院放映,覆盖观众 10 万余人。 在推动众筹观影的过程中,社群参与尤为重要。作为一部当时尚未定档公映、并且没有投入任何
10、宣传广告资源的影片, 我的诗篇先后与“吴晓波频道” “为你读诗” “十点读书” “荒岛图书馆” “读首诗再睡”“民谣与诗”等财经、阅读和诗歌类社群展开合作,借助社群的平台和用户完成了电影的放映和传播。 而真正走入电影院的观众都是最精准的观众,他们在观影之后的二次口碑传播给我的诗篇带来了更多后续的传播度和美誉度。 “众筹观影帮助我们打消了发行公司对于纪录片没有观众的担忧,也消除了影院经理对于纪录片没有观众的偏见。 ”吴飞跃说,2017 年初,6我的诗歌将如愿进入院线公映。 等待爆发 随着越来越多的纪录片进入院线,不少业内人士高呼“纪录片复兴的时代到来了” 。但在萧寒看来, “春天远没有来临,这只
11、是正常的回归。” 诚如萧寒所见,国内纪录电影市场仍存差距。 美国每年有 100 多部纪录片上院线;韩国 2009 年的纪录电影牛铃之声有约 290 万观众,2014 年的亲爱的,别跨过那条河创造了 2亿元票房,超越同时期好莱坞大片;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每年会有 15 天时间专门放映 250 场纪录片。 而在中国,与每年百亿元级的电影票房和电视节目点击量相比,进入院线的纪录片距离理想的市场生态依然存在不小的距离。 在资深电影发行人、上海唐德影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军看来,院线电影能盈利的并不多,对纪录片来讲挑战则更严峻。 李东坤认为,纪录片进院线效果普遍不理想,究其原因,无论是排片周期还是对于观众
12、的引导,目前院线的游戏规则都是为商业电影设计的。 “当下中国电影市场,一部电影最保守的宣发费用是 500 万800 万元,大片甚至需要 800 万1000 万元,很多片子的发行和制作费用持平。”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张同道表示, “对于投资一二百万元起步的纪录电影来说,一般难以承受如此高的宣发费用。 ” “商业电影自带明星、话题等商业元素,而纪录电影毕竟小众。与7商业电影竞争,先天条件就不足。 ”李东坤说, “一部纪录电影口碑再好,不过几百万元票房,而一部商业大片动辄上亿元。院线排片首先要考虑到收益,如果纪录片变现不如预期,排片率势必持续下滑,让位商业电影。 ” 院线的排片准则是“票房
13、最大化” ,即便冒险也只冒一天。 在电影市场上没有太多经验和成功案例的情况下,院线经理很难主动为纪录片这样的电影类型扩大排片。由此, “票房不佳压缩排片票房更差”的恶性循环,往往成为许多纪录电影的宿命。 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找到自己的生存模式,是目前许多业内人士、组织积极探索的方向。 例如“我的诗篇”有一个庞大的综合计划,它包括工人诗歌云端朗诵会、工人诗歌研讨会、系列互联网读诗活动、系列互联网微纪录片以及工人诗集的出版计划,同时“我的诗篇”还有一个三部曲的计划。这样的长线运作,也是打造 IP 的一种方式。 萧寒预言,在接下来的 35 年,很有可能会出现类型电影的突破性爆发, “我心中充满希望,特别希望通过我们的尝试,让纪录电影离这个目标更近一点” 。 “虽然纪录片行业当前还不具备被资本全面关注的条件,但已经有一些前瞻性的资本注意到这个领域了。 ”李东坤说, “我相信, 生门和我在故宫修文物的发行和投资方一定是非常冷静的。 ” “资本永远是这样,先用一小部分来尝试,博后面更大的市场。 ”他说, “我们能做的,唯有不断创作高质量的纪录片,才能对得起走进院线8的观众。 ”